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突发水污染事件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具有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完全性,需集各方专家的智慧进行联合决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水污染事件带来的损失。针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信息不完全性,考虑属性值、属性权重和决策者权重均为区间灰数的应急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关联度的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群决策模型,即在构建各决策者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的基础上,建立各决策者的正、负靶心并计算正、负关联度,构建群体相对关联度评分矩阵;再根据各决策者的权威权重求得群体综合相对关联度;引入区间灰数可能度的概念,根据可能度矩阵的排序向量对应急方案进行排序择优。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
及时、科学地应对水资源突发事件,提高应急状态下水资源管理能力和配置效益,是目前水利部门水资源应急管理研究需要面对的一项重大难题。从水资源突发事件的全过程出发,建立水资源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熵权法和G1法计算指标权重,构建了基于最小偏差的组合权重评价模型。对江苏省某地区水资源应急管理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指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了其水资源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反映配电网应急能力水平,提出基于层次分析-变熵权法的应急能力综合评估方法。分析配电网应急技术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并引入变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消除层次分析法权重确定中的主观因素,建立基于AHP-变熵权法的评估模型,结合实际情况对配电网应急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算例验证了评估结果与实际相符,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运用到实际,对不同配电网的应急能力对比和竞争以及提升配电网自动化水平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评估我国化工园区各种事故案例和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研究化工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基本框架和要点。指出该应急预案应由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应急资源评估、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五部分组成,并对园区层面的应急联动、资源共享、防止扩散、有效应对等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归纳流域水系可能发生的主要突发事件基础上,分析流域水系突发事件的成因并对其分类;讨论了突发事件的演化趋势分析方式及模型,研究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响应机理和调配流域水利工程的应急流程,初步构建流域水系突发事件应急调度决策体系,为探索流域水库(群)科学高效应急调度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从上海市杨浦区域危险化学品、水体污染、危险废物污染、大气污染和放射源污染等方面对环境风险源进行调研,分析该区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潜在风险,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分析存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原因,提出相应降低环境风险和提高应急能力的方法。这对规范和强化区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健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和企业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采用元素的长期故障模型和严重度指数,分别表征失效概率及其对系统的影响。在实际系统中,由于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故障概率具有时变特性。文中通过对系统中的每个严重性进行加权来形成严重性指数,并根据不同的重点,主观和假设的前提选择权重系数,提出了一种采用可信性度量来确定组件故障概率及全局模糊安全指数来衡量事故严重程度的新方法。选择N-1个突发事件作为级联失败的初始事件和风险等级,其应急分析的风险排序结果作为下一个模拟层的起始事件,以获得折叠序列。最后,文中模拟了RSTS六总线系统,得出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更符合实际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8.
风能、潮汐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接入电力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电力系统脆弱性凸显的趋势增加。在风电系统的特性与模型的研究基础上,分别从结构脆弱性和状态脆弱性2个角度对电力系统脆弱性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给出较为科学的风电电力系统脆弱性定义,建立系统脆弱性综合评估指标集。对一级脆弱性指标和二级脆弱性指标进行量化、权重分配、指标融合,建立含风电接入的电力系统脆弱性量化模型。通过IEEE39系统标准数据集进行电力系统的脆弱性计算与仿真,验证了理论研究的正确性,并识别了系统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9.
溃坝应急管理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溃坝为应急预案关注的重点、也是水库大坝最严重的突发事件,依据国家制定的与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相关的应急预案,对溃坝事件分析和预警技术、溃坝洪水分析技术、溃坝后果评价技术、应急组织体系、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保障体系、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评价技术等溃坝应急管理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概述,并对这些技术涉及的基本方法、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地区电网中不同的客户类型对电能质量指标的不同要求,提出了考虑客户类型的地区电网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针对各客户类型分别根据D-S证据理论,确定层次分析法(AHP)判断矩阵的各元素,然后计算出针对各客户类型的电能质量指标权重,再考虑各客户类型在地区电网中的重要程度,确定各客户类型的权重,最后将各客户类型电能质量指标权重由多维向一维归并,得到地区电网的各电能质量指标权重。通过考虑各客户类型得出的地区电网综合评估结果,更能体现评估对象的全面性,从而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市洪涝易损性评价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引入模糊集对评价法,选择5个评价指标建立城市洪涝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考虑等级标准边界的模糊性和各指标的不同作用,通过联系度和权重计算,对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城市洪涝易损性进行定量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评价城市中有2个城市洪涝易损性为较低度易损性,7个城市为中度易损性,3个城市为较高度易损性,2个城市为高度易损性,研究结果可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城市洪涝灾害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水资源脆弱性存在的随机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根据2011年乌鲁木齐市水资源供需水量,从自然脆弱、人为脆弱和承载脆弱三方面建立了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基于熵权法的模糊集对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乌鲁木齐市水资源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的8个市辖区县大部分处于中等脆弱级别以上,说明2011年乌鲁木齐市脆弱性级别较高,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可见基于熵权法的模糊集对分析模型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对电力信息物理系统连锁故障的影响,辨识系统中的脆弱节点。首先,综合考虑电力网的潮流特性和信息网的监视与控制功能,建立了电力信息物理系统模型。然后,从理论上分析了信息网通信过程遭受虚假数据攻击对决策和控制过程的影响,给出了网络攻击环境下的连锁故障分析流程。从拓扑完整性、电力网运行特性两个方面定义了...  相似文献   

14.
鉴于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等级标准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从内部自然承载和外部压力驱动两个角度出发,构建水资源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SPA和灰色聚类法理论,以灰色聚类系数代替对应的联系度分量,引入灰色三角白化权函数处理等级标准中的不确定性信息,并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计算指标权重,提出灰色三角白化权SPA模型,将其运用到某市的脆弱性综合评估中。评价结果显示,某市2014年评价等级为较不脆弱,与实际情况一致,可见优化后的模型能更好地处理等级标准中的不确定性信息;该市应在积极制定水资源管理条例,避免水资源量过度开采的同时,加大对河流水污染的治理强度,以改善水质,恢复良好的水生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城市内涝灾害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湖北省城市内涝灾害的脆弱性,基于灾害形成理论,从城市内涝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城市抗灾救灾能力四个方面选取14个输入输出指标,建立城市内涝灾害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融合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交叉评价模型和熵权法,提出湖北省城市内涝灾害脆弱性评价方法,计算湖北省17个市级行政区的内涝脆弱性评价值,区划湖北省各城市内涝脆弱性等级。结果显示,湖北省整体内涝脆弱性水平较高,孝感市和武汉市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传统电力应急预案均基于静态条件而编制,预案的演练以静态脚本为基础,造成演练成本高、规模大、执行效率低下。对此,在基于输电线路运行状态基础上,首先抽取线路功率传输脆弱性指标,来衡量线路在发电负荷节点对之间传输功率的重要程度,作为智慧型电力应急预案中预防部分的编制原则之一;然后抽取线路潮流转移脆弱性指标,用以评价线路故障退运行对电网其他支路的影响程度,作为智慧型电力应急预案中响应阶段的编制原则之一;最后,以仿真算例验证其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电力系统应急预案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水资源数量、水资源质量和水资源时空不均衡性(洪灾和旱灾)三个维度,从水量、水质、旱灾、洪灾四个方面构建河北省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综合权重,并运用综合指数评估法评价河北省2001~2016年水资源脆弱性。同时,运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法探究水资源脆弱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1~2016年间,河北省水资源脆弱性主要集中于中强等级,随时间变化水资源脆弱性呈减缓趋势;旱灾脆弱性为河北省水资源脆弱性主导因素,水资源脆弱性与人口密度、国民生产总值、人均用水量、灌溉用水量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Vulnerable overhead electricity lines are a cause of serious risk to power distribution grids as damage can be the cause of large scale blackouts and cascading failures.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large scale wind power into generating capacity, both the topology structure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flow in distribution grid have undergone various changes that have increased line vulnerability. A novel approach to identify vulnerable lines based on the weighted entropy analysis method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n this approach, an assessment index, named the incremental power flow entropy, is first developed, which is used to describe influences caused by variation of the lines' capability of carrying power flow transfers on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lines themselves at the same aggregation level. A second assessment index, named structural importance, describes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a power grid that are caus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wind-generated electric power. The two assessment indices then are merged into one index by using the entropy weight analysis method, which can assess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line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power flow transmission and structural links. Vulnerability analysis under different situations, such as with and withou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wind farm, and sharp fluctuations in wind speed at the wind farm, were carried out on an IEEE 39-bus system integrated with a 75 MW wind farm.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ied that the proposed assessment index not only can identify the vulnerable lines in a power grid with wind farm integration but also accurately reflected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internal lines of the wind farm itself.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以及多类型能源设备接入的电网,以电力信息物理融合为基础,研究面向可靠性评估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运行状态综合分析方法,提出多能源数据驱动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综合态势感知模型。首先,考虑电力信息物理系统中影响系统运行状态的关键因素,研究面向可靠性评估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运行状态变化过程;其次,针对电力信息物理系统不同运行状态下关键设备扰动问题,研究基于改进鲁棒估计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正常状态、临界状态、紧急状态和恢复状态辨识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多能源数据驱动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综合态势感知模型;最后,以东北某地区电网运行数据为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以可靠性辨识为目标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综合态势感知,并能保证较高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