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双频介电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谢然红  冯启宁 《测井技术》1997,21(4):250-253,261
以实验测量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射频段岩石介电常数的频散现象和极化机理,分析了岩石介电常数与频率,含水饱和度,水矿化度,泥质含量等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双频介电测井解释方法,通过处理油田实际介电测井资料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注水往往会使地层水的矿化度变化很大,这样就排除了定量解释电阻率测井的可能。从原理上说,介电测井很适宜用来估计水驱油藏的剩余油饱和度,因为介电测井对矿化度的变化不象电阻率测井那样敏感。但是,矿化度对介电测井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而以前发表的解释技术都没有充分地考虑到这些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地区延安组为例,利用大量岩电、测井、地层水矿化度、试油等资料,开展了低阻油藏流体类型精细测井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延安组油藏电阻率下限可达7Ω·m,低阻与黏土组分、泥浆侵入及高地层水矿化度相关。当地层水矿化度高于50000 mg/L,油藏电阻率通常小于10Ω·m。构建了延安组地层水矿化度的测井解释方法,并确定了延安组油藏的岩电参数。  相似文献   

4.
在中低孔隙度、低矿化度地层水、岩石结构变化大的复式复杂砂岩油藏中,含油性评价精度一直是二连地区测井解释的难题.介绍了介电测井在二连地区油水层识别方面的应用效果,建立了介电测井解释标准.47 MHz介电反映的主要为过渡带中的剩余油气,剩余油的多少与地层孔隙结构、地层压力、钻井液压力等因素有关.同样孔隙条件下,介电测井在中低渗透率储层中的应用效果比高渗透率储层中效果好.实际应用中必须分区域、分层组建立解释标准.实际资料证明,47 MHz介电测井在地层电阻率大于5 Ω·m、泥浆电阻率大于1 Ω·m时测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矿化度地层水油藏高阻水淹层解释失误率高的问题,以岩心水驱油实验为依据,结合测井、试采及物性分析等资料,综合分析了高阻水淹层的几种影响因素及用测井资料评价的方法。把研究成果应用于水淹层测井解释,其结论与投产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杜凤兰  李淑敏等 《河南石油》2001,15(2):18-19,27
针对常规测井资料对水淹层特别是淡水淹与混合水淹层解释精度较差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介电测井资料求取储层含水饱和度的解释模型。在下二门油田的应用表明,介电测井对淡水淹层和混合水淹层解释有较高精度,解释符合率达80%以上,在介电测井资料处理解释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是储层岩性影响和介电频散效应影响,具体校正公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对常规测井资料对水淹层特别是淡水淹与混合水淹层解释精度较差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介电测井资料求取储层含水饱和度的解释模型.在下二门油田的应用表明,介电测井时淡水淹层和混合水淹层解释有较高精度,解释符合率达 80%以上.在介电测井资料处理解释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是储层岩性影响和介电频散效应影响。具体校正公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根据冀东油田 73块岩样测量结果 ,给出了砂岩骨架的介电常数值 ,讨论了岩石介电常数与含水饱和度、矿化度、泥质含量、比表面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为油田介电测井解释提供了可靠的解释公式及解释参数。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射频段岩心介电常数扫频测量的带屏蔽平行板电容法的原理及其测量过程,并采用该方法在不同矿化度盐水饱和下扫频测量某区域岩心的介电常数,考察了矿化度、频率、孔隙度及岩心含水饱和度对介电常数的影响,建立了岩石介电常数随含水饱和度变化的关系和干样介电常数随孔隙度的变化关系。同时,针对47 MHz和200 MHz两个频率,确定出油、岩石骨架的介电常数,为双频介电测井资料的解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的孔隙结构比较复杂,当地层水矿化度未知时,难以利用电阻率区分流体性质。介电测井仪器可以测量地层的介电常数,利用含不同流体的地层介电常数之间的差异可以较好地区分地层的含流体性质。基于介电实验以及介电频散分析,建立与ADT阵列介电测井仪器测量频率匹配的2种饱和度解释模型——仿Archie公式和体积模型,应用于近平衡钻井的A井ADT测井资料处理,通过与岩心实验测量及核磁共振束缚水饱和度对等处理结果的对比分析,证实了所建立饱和度模型及实验参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新庄稠油低阻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庄稠油低阻油层与水层的电阻率差别不大,常规测井方法很难识别,需要寻找更有效的适合低阻油层的解释方法。以岩心分析、试油、投产等资料研究为基础,建立了参数解释图版;用中子孔隙度曲线同介电常数、相位角曲线重叠识别油层;用介电测井资料结合常规测井资料综合进行稠油低阻油层解释。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区分新庄稠油低阻油层与水层,提高了解释符合率。  相似文献   

12.
程玉梅  张小刚  魏国 《测井技术》2012,36(3):277-281
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储层中孔隙结构比较复杂,地层水矿化度未知,利用电阻率区分流体性质困难。介电扫描测井仪器采用铰接式极板,有4种不同的频率,具有不同的探测深度,最深可达到4in,能够测量地层介电常数。油气和水的介电常数差异很大,介电扫描测井通过反演得到的介电常数计算侵入带内的含水孔隙度,与常规测井或核磁共振测井得到的总孔隙度对比得到侵入带内的油气饱和度。介电扫描测井技术除可以得到地层的含水孔隙度外,同时能得到反映岩石结构的参数m、n或者阳离子交换能力。介绍介电扫描测井的基本方法、工作原理和应用。对长庆油田介电扫描测井实例进行了分析,测井解释结果与试油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3.
介电测井资料校正方法及油水层的定性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电测井所测量的是地层中传播的电磁波的衰减和相位移,并由此计算出地层的介电常数和是忸率。电磁波在地层中的传播效应受到地层电导率、介电常数及电磁波频率的共同影响。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针对阿特拉斯47MHz介电测井仪的测井资料校正方法,并应用常规声波曲线与介电常数重叠的方法有效地定性识别油水层。  相似文献   

14.
测井和地质相结合识别低阻油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阻油层成因复杂,类型多,不同区块其成因存在差异,其研究很有必要。低阻油层其电阻低于或接近临近水层,使得常规测井很难判别油水层,这给测井解释人员带来了很大困难,很容易造成解释失误,解释符合率偏低。本文从地质方面对低阻油层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也总结出了简单的测井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二连油田宝饶内带储层一般为中低孔隙度特征,应用介电测井对储层的流体性质进行定量解释受到限制,实际生产中以定性解释为主。以介电测井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孔隙度、相移角、含水饱和度、泥质含量等参数对介电测井的影响,提出了利用相移角资料和定义含水指数判断储层流体性质的方法。考虑到泥岩束缚水含量较高,相移角受孔隙度、含水饱和度、泥质含量等参数的影响明显,在利用相移角进行定量解释时.认为相移角的测量值是岩石骨架、流体、泥质几部分的加权和,在不同的含水饱和度条件下作相移角与孔隙度的交会图。当含水饱和度大于10.7%时孔隙度与相移角为正比关系;当含水饱和度小于10.7%时孔隙度与相移角成反比关系。无论储层的孔隙度、相移角数值为多少,具有相同含水饱和度的资料点的斜率是相同的.即可以用资料点的斜率代替含水饱和度。  相似文献   

16.
孙娜 《海洋石油》2007,27(3):116-120
通过对辽河滩海地区低阻油气层成因机理进行综合分析,表明该地区低阻油气层与盐水泥浆侵入、低构造幅度和高束缚水饱和度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给油气层的识别和评价带来很多困难,经常造成油气层误解释或漏解释。合理的选择测井系列,能够有效的改善测井效果,提高测井解释精度。因此提出了适合滩海地区地质特征的低阻油气层识别及评价的测井系列,即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核磁测井、薄层测井。该套测井系列在太阳岛、葵花岛等油田实际应用中,新增油气层130.7 m/54层,其中13层已得到了试油的证实。该套测井系列提高了油气层的解释精度,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新型阵列介电测井ADT测井工具是在单频电磁波传播测井EPT仪器的基础上,采用了多级补偿推靠极板设计和多频交叉偶极子测量模式,有效地消除了井眼、泥饼等环境因素影响,通过在中国南海某油田的应用案例分析,指出了此工具在识别地层稠油、薄层,计算残余油饱和度、含水体积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水淹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及效果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不仅储层孔隙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而且储层含油饱和度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水淹层。水淹层的测井解释是油田开发的一个难题,经研究分析表明,油层水淹前后的测井响应特征不同,且从宏观沉积特征看,不同的沉积微相类型,其储层物性在水淹前后变化量也不同。据此,可以通过单井常规测井资料解释,或通过一些特殊测井资料与常规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来解释和识别水淹层,并依据对子井测井曲线特征研究、生产动态资料研究、密闭取心资料分析、沉积微相划分及多井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技术对解释结果进行有效性验证,从而找到水淹层电性特征与含油饱和度及沉积特征的关系,达到准确解释水淹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