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更好地选择防水材料,本文就水泥基和水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的性能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比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性能好,适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辉绿岩铸石管材工业性试验中,不同阶段的结晶作用。借助于差热分析、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工艺过程的结晶规律。为控制均匀成核、结晶生长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溴化锂冷水机组的自动防结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溴化锂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结晶 ,轻则影响机组的正常出力 ,重则导致停机 ,给用户带来极大不便。因此 ,要防止结晶的发生 ,而不是等结晶后再来溶解。1 热力过程分析由溴化锂水溶液的压力—饱和温度图[1] 看出 ,温度越低 ,饱和浓度也越低。因此 ,溴化锂水溶液的浓度过高或温度过低时均易形成结晶 ,要防止溴化锂机组溶液结晶 ,就要在溶液流动过程中 ,控制其温度和浓度以远离结晶线。由于低温溶液换热器浓溶液侧的溶液浓度最高 ,温度较低 ,且通路窄小 ,因此结晶现象一般发生在此部位。正常运行的 (高压 )发生器与吸收器内的温度是一定值 ,特…  相似文献   

4.
含氯硫酸盐渍土中硫酸钠结晶量理论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酸盐渍土产生盐胀变形的主要原因是土中固相或液相硫酸钠结合水分子析出芒硝晶体,盐分体积大幅增加而导致的。基于已有测试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硫酸钠溶解度模型,在理想条件下分析计算了降温条件下土体内硫酸钠的结晶量,探讨了硫酸钠结晶量随含盐量、含水率、氯化钠浓度和土体环境温度的变化关系。研究表明,含盐量和含水率对硫酸钠结晶量的影响存在一个临界值,氯化钠浓度对硫酸钠结晶量的影响取决于土体内的含盐量和含水率组合条件,有利组合下加入适量氯化钠能够抑制土体内硫酸钠的结晶量,不利组合下加入氯化钠反而会促使土体内硫酸钠结晶量增大,不利于盐胀变形的控制。硫酸钠结晶量严重依赖于环境温度,若初始状态下土体的温度较低,部分硫酸钠已经结晶析出,温度进一步降低时硫酸钠的结晶量则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5.
分析一水柠檬酸的结晶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对其结晶工艺进行创新,优化选择结晶设备,并成功地工业化应用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以钾长石、石英、石灰石、滑石、骨灰、Fe2O3、TiO2为主要原料来试制钛铁结晶釉,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配方组成,研制出釉面结晶效果较理想的生料钛铁结晶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
针对目前煮糖结晶模型的局限性,通过分析煮糖结晶过程,选定合适的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煮糖结晶模型;经过仿真检验模型能很好的符合实际情况,可以做为控制算法中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诱导结晶反应器回收富磷上清液中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诱导结晶反应器并进行了回收磷的试验,研究了进水流速、曝气量和晶种投加量对反应器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晶反应器内的流态接近完全混合流态,采用底部加药的方式对反应器除磷效果的影响较小;在进水流量为3~15 L/h的条件下,适宜的曝气量为500 L/h,最佳晶种投加量为62.5 g/L,反应器的除磷率可达45%以上。  相似文献   

9.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空气渗透性能研制了科锐晶水泥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并对其渗透结晶的作用机理分别对掺加防水材料的水泥浆体的电阻率、活性物质对水泥浆体材料的XRD形态影响,以及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对混凝土浆体不同渗透深度下的结晶形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掺加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水泥基材料水化早期具有更高的离子渗透性,研制的催化剂对水泥基结晶性能具有明显的影响,通过渗透结晶作用,在混凝土涂层下部由表及里产生了大量针状结晶体,对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建筑装饰陶瓷在近些年得到了非常大的变化,品种和花样不断翻新。硅锌釉是陶瓷装饰色釉料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其结晶花型非常美丽,结晶花型大,有非常高的艺术与装饰价值。将其用于建筑装饰陶瓷,可以大大提高建筑装饰陶瓷的附加值。文中就硅锌釉的结晶原理及其生产工艺作出阐述,并讨论了其研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防水作用原理与性能特点,详述了其在施工中的施工过程与注意事项,分析了实际应用取得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ZrO2,Y2O3,Nd2O3对镁铝硅系统玻璃析晶性能和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DTA、XRD、IR等技术研究了ZrO2、Y2O3、Nd2O3对镁铝硅系统玻璃析晶性能和硬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本实验范围内ZrO2能降低玻璃的析晶活化能,有助于系统玻璃的析晶,而Y2O3和Nd2O3增大玻璃的析晶活化能,不是该系统玻璃的有效晶核剂。ZrO2增加原玻璃的硬度,Y2O3和Nd2O3则降低玻璃的硬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BSTS压电微晶玻璃的定向析晶工艺,分析了热处理温度,温度梯度、及保温时间对析晶性能的影响,探讨了BSTS压电微晶玻璃的定向析晶机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研究了硬化砂浆在渗透结晶型液体硬化剂中不同浸渍时间过程对硬化剂耐磨性及24h表面吸水量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基准砂浆试样在液体硬化剂中浸渍过程对渗透结晶型液体硬化剂的耐磨度和吸水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浸泡过程次数的增长,砂浆试样的耐磨度增加,24h吸水量降低,渗透结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饮用水中钙硬度去除效能主要受CaCO3结晶过程影响。通过改变C/Ca值模拟饮用水钙硬度去除,考察不同C/Ca值条件下,溶液体系pH值和Ca^2+浓度变化、上清液浊度变化以及结晶产物颗粒粒径分布、晶型和形态,以阐明钙硬度去除过程中CaCO3结晶行为。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结晶产物均为方解石;溶液体系中加入的CO32-首先发生质子化,提高体系pH值,然后与Ca^2+结晶反应降低体系pH值;C/Ca值的增大提高了pH值,有助于Ca^2+的去除,但同时也会提高结晶产物颗粒数量、密度和减小结晶产物颗粒粒径,导致上清液浊度增大。饮用水钙硬度去除中要综合考虑残余Ca^2+浓度、出水pH值和浊度以及混凝剂用量等来优化确定C/Ca值。  相似文献   

16.
龚安军  谭洪强 《山西建筑》2011,37(16):140-141
采用吸附法、Fe—C微电解法、碱解法和静置结晶法对苯胺基乙腈有机废水进行了预处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前三种预处理工艺处理效果不佳,废水的COD去除效率不高,而且处理后的出水呈浑浊状,对后续生化处理也不利,静置结晶法不仅COD去除率高,且成本低廉,还可回收产品,因此可采用该工艺作为预处理。  相似文献   

17.
根据诱导结晶的原理,我们提出了用已烧好的同类优质熟料作为晶种,诱导水泥烧成过程中的矿物形成。用掺与不掺对比的方法,利用现代物理、化学手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明显提高了生料的易烧性;使f-CaO明显下降;水泥熟料形成的活化能降低;刚分解的CaO在晶种表面富集;加快了各个阶段的固相反应;加快了熟料矿物形民;熟料矿物质量有所提高;并使f-CaO的结构特征上发生了易于消解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在降温过程中,硫酸钠溶液溶解度降低,硫酸钠结晶析出。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时,除硫酸钠结晶外,溶液中的水也结晶析出。溶液在孔隙中的结晶是导致孔隙介质变形与破坏的主要原因。为探明孔隙介质中溶液结晶导致孔隙介质变形与破坏机理,构建了Na_2SO_4+H_2O二元体系在降温结晶过程中的体积变化率计算方法。该方法依据Na_2SO_4+H_2O二元体系中各相态的平衡浓度计算各相态在不同温度下的含量,进而根据该温度条件下溶液及晶体体积计算体系的体积变化。计算结果与前人试验结果比较发现,计算方法能很好地预测Na_2SO_4+H_2O二元体系在平衡态转化过程中盐胀与冻胀量。此外,在降温冻结过程中,盐胀率远远小于冻胀率;当晶体为Na_2SO_4·7H_2O时,盐胀阶段的体积增长率较小,而冻胀阶段体积急剧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