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γ-射线辐照对尼龙12/炭黑PTC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凝胶抽提、电阻率-温度测试和热循环实验,考察辐照剂量和交联敏化剂对尼龙12/炭黑PTC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交联可以抑制材料的NTC效应,并且改善PTC材料的热使用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用喷射法制备以NiO为主体的氧化物热教材料薄膜,具有线性NTC特性热敏电阻器,并探讨NiO的导电机理。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尼龙12(PA12)为基体树脂、炭黑(CB)为导电填料的高转变温度正温度系数(PTC)材料.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PA12/CB聚合物PTC复合材料,研究炭黑种类、炭黑含量、热处理、炭黑表面改性等因素对PA12/CB复合材料PT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xc305炭黑填充PA12复合材料,当炭黑质量分数为30%时PTC效应最好,达到105,转变温度为140℃.炭黑质量分数为40%~50%的复合材料NTC效应基本消除;对PA12/CB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能够提高材料PTC强度;炭黑表面改性能够抑制材料的NTC效应.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NTC热敏电阻的测温精度,采用BP神经网络对NTC热敏电阻传感器的Steinhart-Hart方程进行非线性校正,提高了测温精度。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NTC系列半导体纳米粉体技术产业化获进展西北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发出了满足负温度系数半导体(NTC)电阻电子浆料应用的锰钴镍(MCN)系列化多品种氧化物纳米粉料,并应用于民用领域。采用该纳米粉料所配电子浆料烧制的薄膜性能优异,已成功应用于NTC电阻器件制造。这是国内首次将NTC纳米粉料用于工业电子元器件  相似文献   

6.
碳纤维水泥涂层的温敏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纤维混凝土(CFRC)作为一种本征机敏材料,具有多种功能特性,温度一电阻效应(温敏性)就是其特性之一。从工程实际应用出发,对碳纤维水泥涂层(CFCC)的温敏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CFCC在20~260℃的温度范围内具有单调的负温度系数效应(NTC),即:随温度升高,电阻率减小,温度下降,电阻率增加;温度敏感系数随碳纤维含量增加而减小。同时在理论上对其NTC效应进行了分析,为智能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自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Nb2O5掺杂对MnCoNi系NTC热敏电阻材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SEM、阻值测量等手段,通过实验研究了Nb2O5掺杂对MnCoNi系NTC热敏电阻材料的影响。以MnCoNi系为基,掺入适量的Nb2O5后,其阻温特性变化规律与传统Mn-CoNi系材料一致,同时室温阻值、B值略有增加,电学稳定性提高了两倍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利用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实现定区间高温检测,提出一种基于期望相对温度跟踪控制策略的温度检测系统参数优化调整方法.利用NTC热敏电阻标称值,针对目标温度区间进行温度检测系统参数的初始优化设计;采用期望相对温度跟踪控制策略,确保该测温系统输出的稳态值分别处于上下边界附近;采用标准测温设备测量实际温度,并判断实测温度范围是否满足设计需求;如果不满足要求,计算与实际温度对应的NTC热敏电阻阻值,修订NTC参数,进而实现该温度检测系统的参数再调整;通过熔融沉积成型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优化设计方法是有效的,实现了定区间高温检测系统优化设计,有利于提高温度检测系统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Ba2LaBiO6/ZnO复相材料,研究了Ba2LaBiO6/ZnO复相材料的组成和显微组织对材料电性能的影响:实验样品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均显示了良好的NTC特性;烧结体中的相主要由六方结构的ZnO、立方结构的Ba2LaBiO6及含量很少的未知相组成,样品的平均晶粒尺寸随着材料中ZnO含量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在给定Ba2LaBiO6的组成下,随着材料中ZnO固溶体含量的增加,样品的室温电阻率减小,B25/125系数的值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0.
制备出了聚并苯(PAS)和低密度聚乙烯/聚并苯复合物,探讨了辐射交联对低密度聚乙烯/聚并苯复合物室温电阻率和PTC/NTC效应的影响。低密度聚乙烯/聚并苯复合物经不同剂量辐照后,室温电阻率下降;PTC强度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大,NTC强度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氧化石墨烯(GO)对海藻酸钠(SA)凝胶性能的影响,以Ca2+与Fe3+作为交联剂,在SA水凝胶自组装过程中加入GO水溶液,一步法得到了海藻酸钠/氧化石墨烯(SA/GO)复合水凝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衍射表征了所得凝胶的结构与微观形貌,测试了不同凝胶样品的平衡溶胀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Fe3+交联得到的凝胶结构相比Ca2+交联得到的凝胶更加紧凑,平衡溶胀性能降低较多;随着GO的加入,复合水凝胶的力学性能提升,平衡溶胀性能降低,这表明SA/GO复合水凝胶的性能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交联剂与GO用量进行调控。关键词:海藻酸钠;氧化石墨烯;复合水凝胶  相似文献   

12.
LDPE/炭黑复合导电材料PTC/NTC效应形成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LDPE/炭黑复合导电材料的结晶性能出发,探讨了复合材料电阻率的正温度系数(PashiveTemperatareCoefficient,简称PTC)效应和负温度系数(NTC)效应的形成机理,认为PTC效应是由聚合物熔融时发生的晶相向非晶相的转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热膨胀共同引起,NTC效应主要与炭黑粒子的附聚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选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材,研究了MH用量、表面改性和阻燃剂复配,以及交联剂等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MH改性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MH与基体的相容性。MH/APP复配阻燃体系具有协同作用,比例为55/15时LOI最高。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KMP-C8)作为交联剂其用量2.0phr最佳。  相似文献   

14.
HPAM 凝胶是目前国内外采用最广泛、最有效的化学堵水剂,其中苯酚/甲醛体系是HPAM 凝胶类堵水剂最常用的交联剂。但是苯酚/甲醛交联剂气味和毒性较大,尤其是高致癌性,严重限制了其在现场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在室内合成了低毒无气味的水溶性羟甲基多酚THMBPA,然后以THMBPA 为交联剂主剂,以多乙烯多胺TET为交联剂辅剂,研究了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HPAM 与THMBPA/TET复合交联剂的凝胶动力学,考察了pH、复合交联剂配比、温度以及盐浓度对成胶时间和凝胶长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 ℃和120℃下,该凝胶体系的成胶时间可在10~120h任意调节;凝胶长期耐温稳定性好,在120℃下凝胶可稳定存在90d,在90℃下可稳定存在100d;长砂管封堵驱油实验表明,该堵水剂具有良好的封堵能力,封堵率可达90.6%。  相似文献   

15.
将纳米VO2粉体与聚3,4-乙撑二氧噻吩复合,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负电阻温度系数特性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通过计算复合膜简化模型的等效电阻网络,结果表明串联电阻结构有利于复合膜表现出高电阻相二氧化钒的电阻温度特性。同时,由于掺杂过的VO2粉体相和聚3,4-乙撑二氧噻吩导电聚合物相的共同作用,这种复合膜的电阻随温度变化量可达到一个数量级以上。最后,给出了复合膜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以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边角料、天然橡胶(NR)、相应助剂和填料为主要材料进行共混混炼,再用模压法制备EVA边角料/NR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模压温度、模压时间和模压压力对复合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模压温度为145 ℃,模压时间为30 min,模压压力为12.5 MPa时,复合发泡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 进一步测定了复合发泡材料的表观密度和发泡倍率曲线,以及硬度和撕裂强度曲线. 实验数据表明,模压温度可改变复合发泡材料的交联程度,模压时间综合影响复合发泡材料的交联程度和泡孔大小,模压压力则与复合发泡材料泡孔生长有关,影响泡孔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在制备超强吸水性材料的时候加入一定量的绢云母能有效降低材料成本并且增加产品抗盐性.本文采用水溶液法,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绢云母型高吸水性复合材料在聚合过程中引发剂、交联剂、丙烯酸中和度、丙烯酰胺、绢云母几个影响因素对复合材料吸水性的影响,优化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绢云母60%,交联剂0.02%,中和度1OO%,丙烯酰胺1OO%,引发剂0.4%,此时产品的吸自来水倍率为324.5g/g.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渤海注聚井区聚合物堵塞问题,筛选出一种高效复合解聚剂。实验表明,该解聚剂体系具有较低的界面张力和良好的洗油效果,不仅对5 000 mg/L聚合物溶液降解率可达99%以上,而且72 h可完全降解现场含油聚合物垢样。同时,该解聚剂体系具有较高的螯合能力,有助于降解含金属离子的交联聚合物垢样,3 h可完全降解交联聚合物。在渤海某油田注聚采油井的现场解堵应用表明,该解聚剂体系具有明显的提液增油能力,解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采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为交联剂,以Iragure 184为光引发剂,利用紫外光引发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酸-丙烯酰胺)/膨润土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了膨润土用量、光引发剂、交联剂、中和度等因素对吸水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