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为了研究大倾角松软厚煤层综放条件下顶煤破坏运移规律,应用深基点位移计进行了现场实测,由观测结果分析得出:顶煤始动点随顶煤层位的不同而不同,顶煤层位越高始动点位置越超前,顶煤始动点超前工作面距离最远为34.23 m;顶煤从始动点至煤壁上方位移量平均为65 mm,占总位移量的32.34%,从煤壁至支架后方冒落前位移量平均为136 mm,占总位移量的67.66%,总位移量平均为201 mm;工作面煤壁前以水平运移为主,工作面煤壁后方以垂直运移为主,顶煤垮落角约为105°;研究结果为分析判断顶煤的冒放性、合理确定放煤工艺参数,提高顶煤回收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回采率和含矸率的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对于较薄厚煤层小采放比综放开采,采用小插板低位支架,一刀一放及单轮顺序放煤工艺是提高回采率,降低含矸率的有效途径,此开采工艺可为同类情况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义安矿松软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煤运移规律,运用深基点位移法对22011工作面进行现场实测。结果表明:顶煤始动点随煤层位的不同而变化,顶煤层位越高始动点位置越超前,顶煤运移始动点发生在煤壁前方15~20m位置;顶煤从始动点至煤壁位移量远大于煤壁至顶煤冒落的距离;工作面顶煤运移煤壁前以水平运移为主,工作面煤壁后方以垂直运移为主。研究结果为确定合理的放煤工艺参数,提高顶煤回收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对大倾角煤层放顶煤回采工艺中的顶煤放出规律,从实验室到现场实际应用,系统地研究了放顶煤的过程,从而得出实用规律。  相似文献   

6.
刘正宾 《煤炭技术》2003,22(4):40-41
叙述了大倾角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工艺实践过程 ,提出了生产系统存在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赵光荣 《煤矿安全》2012,43(6):41-44
为适应山西省政府提出的"资源整合、联合改造、淘汰落后、优化结构"的煤炭政策,针对大倾角松软厚煤层开采技术,从采煤方法确定、工作面设备选型及液压支架防倒防滑等方面进行了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研究,很好地解决了大倾角松软厚煤层机械化开采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8.
王文俊 《煤》2021,30(2):35-37
针对大倾角松软煤层开采覆岩移动规律,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对顶板岩层位移及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大倾角煤层采出后,由于下部垮落矸石充填对顶板起到支撑作用,整个采场覆岩形成“厂”形弯曲结构移动拱;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都表现为自下而上逐渐减小的趋势,煤层的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范围约为40 m,这些数据可以为工作面下一步矿压管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铁东煤矿主采煤层6煤层,采用走向长壁沿底π型钢梁简易放顶煤采煤方法,技术关键为支架稳定性管理、放顶煤、煤尘防治,提高回收率等。  相似文献   

10.
针对鲍店煤矿 130 3预采顶分层网下综放面顶煤较硬 (f=3.1~ 3.9) ,支撑压力相对较小的具体条件 ,分析了放煤后期放煤口处存在“全煤拱”、“煤矸拱”、“全矸拱”三种拱结构与“见网”与“见矸”两种非拱结构 ,并根据放出规律提出合理放煤步距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低瓦斯厚煤层U型通风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局部集聚问题,以新疆某矿为例,通过现场实测钻孔的流量、浓度参数,对本煤层瓦斯预抽、挂耳钻场高位钻孔抽放、顶板钻场高位钻孔抽放进行综合治理效果分析。矿井最终选用顶板高位钻场方法进行上隅角瓦斯抽放治理,抽放后上隅角最高瓦斯浓度从1.50%降至0.85%,上隅角瓦斯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掌握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工艺参数对顶煤采出率的影响规律,同时优化主焦煤矿厚煤层综放开采放煤工艺参数,通过PFC2D数值模拟和现场工业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最优的开采工艺,为煤矿创造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关键技术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金华 《煤炭学报》2013,38(12):2089-2098
大采高综放是特厚煤层的主要开采方法,但随着割煤和放煤高度的增加,将带来矿压显现剧烈、工作面煤壁片帮严重、顶煤采出率低、瓦斯涌出量大等突出问题。笔者在分析我国煤炭综放开采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塔山煤矿810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研究了14~20 m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顶煤顶板运移规律,成功研发了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片帮综合防治技术、高效高采出率放煤技术和“低瓦斯赋存,高瓦斯涌出”条件下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井下试验表明:塔山煤矿8105工作面采出率达88.9%,较8104工作面提高5.9%;工作面设备平均开机率达92.1%,2011年累计生产原煤1 084.9万t,首次实现了大采高综放开采全国产技术工作面年产1 000万t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吴卫星  邓春生 《中州煤炭》2020,(5):27-30,35
为解决高瓦斯特厚单一煤层在综放开采条件下顶板大面积来压时造成回采空间大面积瓦斯超限难题,运用岩石力学、流体力学、渗流力学等理论为支撑,采用Fluent数值模拟技术重点对回采空间上的顶煤内的卸压解吸瓦斯运移及浓度分布规律进行探讨研究,得出综放工作面充分卸压的顶煤与采空区浅部直接顶所围成的冒落未压实区域存在瓦斯积聚现象且浓度较高。针对顶煤瓦斯这一积聚规律,通过采用高位煤层钻孔抽采顶煤瓦斯技术,有效解决了采空区瓦斯突然涌出造成的瓦斯超限问题。  相似文献   

15.
急倾斜极软厚煤层走向长壁综放开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峰峰集团山西大远煤业1201急倾斜工作面为背景,系统研究了急倾斜厚煤层走向长壁综放开采的基本问题,指出支架的合理设计是该类煤层成功开采的首要条件,支架设计要充分考虑急倾斜厚煤层综放开采的顶板活动规律,以工作面上部顶板的冲击载荷确定支架的工作阻力。同时急倾斜支架要有足够的抗侧向挤压能力,结合工作面采放工艺确定侧护板的抗挤压能力。急倾斜厚煤层综放开采的顶煤放出体与煤岩分界面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结合顶煤放出规律、支架稳定性等综合确定采放工艺,提出“下行动态分段、段内上行放煤”的采放工艺,适用于急倾斜厚煤层走向长壁综放开采,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采放过程中对支架的不利影响,并可获得较高的顶煤采出率。工作面安装前需对软弱底板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汾源煤业有限公司5#煤层大倾角松软特厚煤层的实际情况,与其他类似矿井对比分析后确定了合理的工作面布置方式及回采工艺,通过对支架主要技术参数和结构形式的优化分析,提出了支架选型设计的依据,并计算得出了支架合理的支护强度,同时提出了运用综合技术措施解决工作面设备防倒、防滑和煤壁片帮的控制难题。  相似文献   

17.
缓倾斜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采出率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建立了缓倾斜厚煤层综采长壁放顶煤二维颗粒流模型(PFC2d,Particle Flow Code-2d),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设计了16个正交实验.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顶煤厚度、顶煤垮落角、放煤步距、支架尾梁摆角与顶煤采出率的关系;运用方差分析法,将4个因素对顶煤采出率影响的显著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顶煤垮落角对顶煤采出率影响特别显著,顶煤厚度、支架尾梁摆角对顶煤回收率影响比较显著,放煤步距对顶煤采出率的影响显著性较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凌锦松 《煤炭技术》2004,23(5):59-60
介绍了孔李煤矿在-400 m,E4,C13槽"三软"大倾角厚煤层工作面采用悬移支架放顶煤技术开采的成功经 验,及取得的良好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9.
尹小磊  郑学军  居昌波  王亮亮 《中州煤炭》2020,(7):194-197,204
为了掌握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支架承载特征及矿压显现规律,针对1208工作面生产地质条件,采用KBJ-216型在线监测系统实施矿压显现数据监测,分析了工作面周期来压规律、支架承载特性、实体煤帮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及区段煤柱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初次来压步距最大37.6 m,最小25.6 m,平均32.7 m,周期来压步距最大22.4 m,最小12.0 m,平均16.04 m;工作面工作阻力平均值为4 669.45 kN,为额定工作阻力的66.71%,分布范围最大在4 400~4 700 kN,占统计循环数的58%;巷道超前支护范围至少应达到35 m。  相似文献   

20.
鹤煤六矿主采的二1煤层为典型的低透气性厚及特厚煤层。该矿回采面因受多期构造影响,煤质松软致密,透气性差,尤其在全层综放面回采时,瓦斯问题更是制约着安全回采。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提高安全回采效率,对低透气性厚及特厚煤层全层综放面浅孔卸压综合抽放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在2123综放工作面2年的回采实践,有效地消除了回采期间瓦斯隐患,改善了工作面回采条件,确保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