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浮选尾煤"跑粗",粗煤泥回收系统难以获得合格粗精煤泥等问题,滨湖选煤厂对粗精煤泥分级旋流器、高频筛、煤泥离心机和浮选柱进行了技术检查,对设备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粗精煤泥分级旋流器底流灰分偏高,无法得到合格的粗精煤泥产品;高频筛脱泥效果较差,筛下"跑粗"现象比较严重;浮选入料中粗颗粒较多,浮选柱并未处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脱泥筛筛下水进入煤泥池的管路改造以及TBS粗精煤脱水系统的改造,基本解决了浮选系统跑粗的问题,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针对陕西永明煤矿选煤厂原粗煤泥回收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对煤样进行了小筛分与小浮沉试验,基于煤质分析探讨了粗煤泥难浮选的原因,最终确定采用"浓缩分级旋流器+三质体复合高频脱水筛"的粗煤泥回收工艺,有效解决了永明煤矿选煤厂易泥化、难浮选粗煤泥的回收问题。在降低精煤灰分的同时提高了精煤产率,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景涛  王守强  梁霄 《选煤技术》2021,(1):168-174
为探索煤炭精细分级分选,优化生产系统,淮北选煤厂对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及粗煤泥振动弧形筛进行了优化,通过采用大直径煤泥重介质旋流器,改变弧形筛工艺参数,增加筛面喷水,稳定斜管浓缩机溢流等措施,加强重介分选环节对>0.25 m m粒级煤炭的精选,降低了重介系统分选下限,有效控制了粗精煤灰分、水分;降低了浮选入浮量、粒度、灰分,减轻了浮选系统的压力。同时通过采用“2+2”浮选工艺,降低了浮选精煤灰分,避免了重介精煤“背灰”现象,实现了精煤产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对泉店选煤厂粗煤泥分选系统中原生煤泥分级的旋流器、TBS分选机、弧形筛、高频筛和精煤泥离心机等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它们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提高精煤产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根据太原选煤厂生产工艺的特点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对该厂的粗煤泥(精煤)、浮精和尾矿煤泥3个环节的脱水工艺进行了改造。粗煤泥脱水采用先进的煤泥旋流器,同时改变了脱水筛的入料方式;浮精脱水运用快开式隔膜压滤机,进行了整个工艺系统的改造;尾矿煤泥在脱水筛前,用煤泥旋流器进行了预先分级浓缩,提高了脱水筛的入料浓度。通过煤泥脱水环节的改造,使精煤和尾矿煤泥的水分降低,提高了产品质量,赢得了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张力强  石磊  黄勇 《选煤技术》2021,(1):163-167
阐述了当前选煤工艺中粗煤泥的分选概况,指出在正常工况下,重介全级入选工艺或重介分级入选粗煤泥工艺分选下限均可达到0.25 m m甚至达到0.125 mm。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粗精煤回收对选煤厂生产的影响。针对实际生产中粗精煤回收工艺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环节设备—旋流器和脱水筛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提出了一种以“强化旋流器分级浓缩+电磁复式筛强化分级脱水”为核心的粗精煤分级工艺,经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针对浮选系统设备老化、浮选效果差、油耗居高不下等瓶颈问题,邯郸洗选厂对煤泥高效分选与减量入浮进行了研究,将浮选系统的振动弧形筛更换高效细缝弧形筛板、增大煤泥分级旋流器底流口、严格执行粗煤泥离心机筛篮更换标准。生产实践表明:浮选精煤产率提高了0.37个百分点、吨煤油耗降低了0.026 kg,年创经济效益361.23万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煤泥分选过程中粗精煤灰分和浮选精煤水分出现的超标问题,新庄选煤厂通过对粗精煤和浮选精煤进行粒度分析,并采用水力分级设备工艺效果评定方法,对两台煤泥分级浓缩旋流器组的入料、底流和溢流分别取样,进行旋流器组分级效果评定。根据评定结果,新庄选煤厂用一台大直径旋流器替换两台煤泥分级旋流器组,同时调整干扰床位置,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改造结果表明,干扰床分选效果得到提高,粗精煤产率提高0.52%,加压过滤机脱水效果得到改善,浮选精煤水分控制在18%以下,同时减少粗精煤分选过程运输环节设备投入,降低装机功率55k W,整个优化改造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204万元。  相似文献   

10.
许建中  史英祥 《选煤技术》2015,(2):39-42,46
为改善煤泥分级与分选效果,三交河矿选煤厂采取了加强原煤脱泥筛的生产管控,调整分级旋流器参数和振动弧形筛筛缝,增设振动弧形筛喷水等一系列整改措施,使分级旋流器入料中1 mm粒级含量下降4.89个百分点,分级效率提高11.08个百分点,0.25 mm粒级煤泥的回收及0.074 mm粒级细泥的脱除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选煤厂精煤产率,降低了浮选入料量与浮选药剂消耗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的粗煤泥的分选方法,即首先把粗煤泥粉碎到普通的泡沫浮选能够获得精度分选的粒级,然后采用泡沫浮选进行分选。磨煤试验和显微镜分析表明:粗煤泥经过粉碎后,其中的无机矿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离,有利于提高精煤的产率。粗煤泥经磨碎至d50为82.57μm后,采用普通的泡沫浮选,可使浮选精煤产率达到70.00%以上,而精煤灰分低于11.00%。与目前采用的重选方法处理粗煤泥的工艺相比,该工艺分选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倪超  谢广元  蒋兆桂  刘博  彭耀丽 《煤炭学报》2013,38(11):2035-2041
针对煤泥“2+2”分选工艺在工业应用中处理粗煤泥灰分较高和(或)高灰细泥含量大的煤泥时,存在粗精煤泥和二次浮选精煤灰分偏高、重介精煤“背灰”的问题,提出在该工艺中引入TBS分选粗煤泥和旋流微泡浮选柱作为二次浮选设备的工艺技术,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TBS不仅分选出合格的粗精煤泥,而且数量效率达85.01%,可能偏差Ep=0.069;旋流微泡浮选柱作为“2+2”分选工艺的二次浮选设备比常规浮选机优势明显,当煤油用量1 000 g/t,仲辛醇用量125 g/t时,浮选柱比浮选机的精煤灰分降低3.76%,精煤产率增加4.10%,浮选完善指标提高9.97%。  相似文献   

13.
张鹏 《山东煤炭科技》2021,(3):199-200,204
公司针对当前粗煤泥洗选存在的分级旋流器组底流夹细严重、振动筛脱泥降灰效果差等问题,进行粗煤泥回收工艺改造,改造后重介洗选和磨矿解离高度融合,提高了粗煤分级精度和密度,降低了粗精煤灰分含量。  相似文献   

14.
李毅红 《中州煤炭》2020,(10):125-128
黄陵一号选煤厂煤泥重介旋流器粗煤泥分选系统精煤灰分偏高。试验研究发现,精煤和尾煤中存在中间密度级物料较多现象,使得尾煤灰分较低,而精煤灰分则较高。通过探索试验和评价试验得出,运用干扰床分选机分选粗煤泥,可得到符合要求的精煤和尾煤。入料、精煤和尾煤的小筛分和小浮沉试验表明,干扰床分选机分选的数量效率为98.59%,可能偏差为0.11,错配物总量为5.7%,对粗煤泥具有良好的分选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新矿内蒙能源公司中心选煤厂精煤综合产率低的问题,决定采用FCMC型旋流微泡浮选柱对原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实践结果表明:旋流微泡浮选柱分选工艺在该厂的应用不仅满足了精煤灰分≤8.50%的要求,提高了精煤综合产率,而且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相似文献   

16.
张秀梅  郭德  王露  程雅丽  付晓恒 《煤炭学报》2018,43(4):1127-1133
粒度组成细、高灰细泥含量大的煤泥浮选时,浮选精煤易于超灰且精煤产率低、生产操作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在总结载体浮选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以浮选精煤作为自载体改善煤泥浮选效果的作用和机理。结果表明:用浮选出的精煤作自载体可显著改善煤泥的浮选效果。随自载体量的增加,精煤产率、浮选完善指标、尾煤灰分均提高,浮选精煤灰分降低。乌海煤泥采用该工艺浮选时,确定出最佳自载体用量为入浮煤泥的10%,加入自载体经4次循环后即可达到稳定的浮选效果,浮选精煤产率提高7.11%、灰分降低1.14%,浮选完善指标提高7.25%。EDLVO理论的计算研究表明,精煤本身的疏水性和捕收剂在煤粒表面吸附产生的疏水力,促使细煤粒黏附于粗颗粒载体,细颗粒间也会发生疏水絮凝,改善了浮选环境和浮选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曙光选煤厂的浮选尾煤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研制的三产品煤泥分选分级机,在6种不同结构的锥段下进行了煤泥分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产品煤泥分选分级机可以回收浮选尾煤中的粗粒低灰精煤,同时还产生一个细粒溢流和高灰底流;在处理该浮选尾煤时,2号锥段优于其他锥段。  相似文献   

18.
张龙鑫 《煤炭工程》2014,46(2):22-24
为解决精煤泥两次浮选、双段脱水回收流程处理高灰难浮煤泥二次浮选精煤灰分偏高,重介精煤"背灰"严重的难题,文章提出采用旋流微泡浮选柱作为二次浮选分选设备并进行相关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浮选柱能解决重介精煤"背灰"难题,相比于传统浮选机,在精煤产率相当时,浮选柱分选精煤灰分降低3.44%,尾煤灰分提高1.67%,浮选完善指标提高6.54%;在精煤灰分相当时,精煤产率提高10.27%,尾煤灰分提高6.91%,浮选完善指标提高5.14%。  相似文献   

19.
该文阐述了浮选柱的优点,并以某选煤厂煤泥为例,分别进行了浮选柱与浮选机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浮选柱在降低精煤灰分、提高分选效率方面,浮选柱比浮选机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