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岛供能是目前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从分布式供能的角度出发,根据海岛资源特点及能源需求状况,集成余热利用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技术,提出了海岛分布式供能解决方案,为破解海岛供能难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长江漂浮物是威胁三峡电站运行安全的重要问题。在对三峡漂浮物数量和特点的调查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以漂浮物能源化利用为主线,污染物治理和资源回收为两翼的三峡漂浮物生态能源系统路线,通过利用分布式能源技术系统可以为用户侧提供更可靠、清洁的高品质能源服务。研究结果表明,充分利用三峡漂浮物进行冷热电联供,可以在实现三峡库区污染治理的同时,对三峡漂浮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分布式供能系统年处理漂浮物4.7×104~9.5×104t,节能1.3×104~3.6×104t标煤,投资回收期4.5~8年,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供能系统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能源供给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LNG为一次能源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在未来的能源供给结构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我国能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依然存在诸多矛盾,效率不高、弃光弃风等现象频发,严重阻碍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面对能源电力系统的多重挑战,推进以风电、光伏发电、火电、水电等多种能源形式协同运行的高效方式——多能互补方式,能够合理高效地利用能源资源,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提升系统的整体效率,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扫清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障碍。多能互补倡导的融合、统一、高效、清洁理念是能源变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能源系统:联产和联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婕  华贲 《工厂动力》2007,(2):1-6,27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是冷热电联产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联产比例与终端需求比例的矛盾着眼,分析从热电联产发展为冷热电联供的必然规律。从建筑物用能需求特点和优化配置的分析指出了建筑物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特色、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并指出了工业能源终端利用系统发展冷热电联供的潜力;最后指出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天然气下游市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供能系统临近用户,具有灵活消纳可再生能源的优势。集成太阳能与清洁燃料互补的分布式供能系统,旨在实现太阳能与燃料的高效互补利用。提出了基于太阳能热化学的分布式供能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太阳能热化学转化与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将太阳能与甲醇以热化学的形式进行源头互补,把太阳能转化为合成气燃料化学能,进而通过内燃机发电机组和余热回收单元输出冷、热、电产品,以满足用户的负荷需求。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对所集成的系统开展了热力学性能及CO2排放性能分析,研究了设计工况及变工况下运行性能,结果表明所集成的太阳能与燃料热化学互补供能系统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优势。  相似文献   

7.
区域供冷与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区域供冷系统(DCS),论述了DCS与分布式热电联供系统的结合使后者得以扩大规模,使两者结合的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性进一步提高。由于现有空调系统的一次能源以电为主,因而与集中供热相比,区域供冷不仅提高能源的终端利用效率,而且有帮助电网调峰的功能。在中国人口众多、居住密集的条件下,分布式能源系统与集中供热、区域供冷结合,将会促进10-100MW规模的第二代城市能源供应系统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建筑物能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发电方式,兼具效率高、排放低、安全无噪音等优点,是分布式供能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燃料电池既可以利用传统煤炭、天然气,也可以融合可再生能源实现削峰填谷。在传统煤电领域,散煤的利用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通过直接碳燃料电池技术,有望解决散煤利用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的问题。联合天然气管网,基于燃料电池的微型热电联供系统可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相比传统的热电分供模式可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电解池作为燃料电池的逆过程,可将可再生能源富余电力转化为化学能进行储存,实现"三弃"电力的有效转化,在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供应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分布式供能技术是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能源领域的前沿技术,是实现高效、环保、可靠、智能、多元化供能的先进技术.通过对分布式供能作为我国能源战略需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阐述,概述了分布式供能的关键技术及其在我国的研究进展,指出微小型动力、动力余热高效利用、多能源互补等系统集成技术是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功能系统是指在用户端或靠近用户现场独立输出电热(冷)能的系统,该系统既能发电,又能利用余热制冷、供暖、供应热水,使用的能源包括天然气、沼气及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近年来,分布式功能系统迅速发展,不少发达国家积极推动,主要用于工业园区、公共设施和住宅等领域。我国积极鼓励这种供能方式,上海自2004年起开始推动发展,主要针对以天然气、沼气等为燃料的小型供能系统(单机1万千瓦以下),出台了支持  相似文献   

11.
12.
陈宜  徐英新  徐东杰  高翔 《发电技术》2022,43(6):823-833
为建立典型终端型多能互补系统模型,了解不同优化目标下系统最优配置的特点和性能影响因素,提出一种集成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的终端型多能互补系统,并基于母线式结构对系统能流特性进行分析,建立系统设计运行一体化优化模型。研究了优化目标和能源价格对系统最优配置和性能的影响,阐明了微燃机、内燃机、吸收式制冷机等典型设备的适用场景,以及灵活性电源、储能装置对风光消纳的促进作用,验证了系统环保与化石燃料节约水平的一致性,以及当前考虑的技术经济水平下经济性与环保水平的反向关系。结果发现,存在最适宜的天然气价格确保下调压力适当,并明确了电价峰谷差大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系统集成优化设计和能源价格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含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热电联供综合能源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储能技术的热电联供综合能源系统联络线功率波动平抑策略。分析了综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供系统的结构特点与电热耦合方式。热电联供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可控设备包括微型燃气轮机、热泵、蓄电池和超级电容。虚拟储能系统是基于建筑物蓄热特性的模型。引入可控设备及虚拟储能系统状态指标,采用加权滑动平均滤波算法确定联络线目标平滑功率;将联络线波动功率在可控设备间分配,并基于设备状态映射表,引入设备修正系数以确定其最终出力。在上海某高校"中意绿色能源实验中心"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实现电热耦合协调,保证功率波动平抑效果,在满足虚拟储能状态约束的前提下,保证客户的舒适度,延长可控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充分发掘热电联供综合能源系统的控制灵活性,增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综合消纳能力。  相似文献   

14.
15.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以多能互补和能量阶梯利用为核心,将大大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实现多种能流互补优化。通过建立冷-热-电综合能源系统,以系统总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考虑设备模型约束和功率平衡约束,采用日前负荷模拟综合能源系统经济优化运行;同时考虑到系统在冬、夏季运行工况差异较大,采用分季调节运行模式,利用分支界定(branch and bound,B-a-B)算法求解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量供给平衡,"源-荷-储"互补搭配性强,系统运行灵活、经济高效,同时,系统污染气体排放量少,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6.
分布式能量系统浅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代分布式能量系统的出现是能源领域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件大事。讨论了有关这一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把它定义为“位于或临近用户中心、不以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电力为目的并具有环境相容性的电力总能系统”。分布式能量系统为热电联产和多联产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最有利的系统形式,以分布式能量系统的方式耗用天然气可提高其经济性和与环境的相容性。认为,从长远的观点应把洁净煤也视为分布式能量系统的重要一次能源。微型透平是近年能源技术的一大成就,但在小型原动机领域中,内燃机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选择在发展大型集中式能量系统过程的同时不失时机、因地制宜地发展分布式能量系统,把它放在与之并行不悖且相辅相成的地位,以促进我国能源事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对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节能率指标体系开展了研究,提出了包括节能率和热电比等关键指标的指标体系及其相应的计算方法,着重考虑了相关系统输出冷、热、电在能量形式和品位上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为科学合理地对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节能效果进行评价提供了方法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