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工业余热回收,提出一种"热水型和蒸汽型吸收式复合制冷系统"。通过对某电厂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该复合系统对数据中心供冷,并与纯蒸汽系统进行对比。从节能性方面,对复合系统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在7/12℃和12/18℃下的能耗进行分析,得出后者比前者节能6.5%,且该复合系统全年可节省2.3×10~7Nm^3天然气。环保性方面,烟气的排烟温度最低温度降到39.1℃,最高温度降到49.2℃,完全高于烟气的露点温度58.7℃,可以减少烟气的白羽现象,对环境保护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吸收式热泵或压缩式热泵对电厂的余热进行回收。通过具体事例对吸收式及压缩式余热节能的机理进行分析和经济性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吸收式热泵的经济性较好,采用吸收式热泵每年获取总收益比压缩式的高2065万元。  相似文献   

3.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回收地热余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溴化锂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系统的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了利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地热余热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案是以50℃地热尾水为驱动热源,通过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系统的热力循环,将供热二次循环系统回水(45℃)提升到65℃-70℃,以达到地热余热回收再利用的目的。通过对供热系统中的地热尾水排放温度、冷却水进口温度、循环热水出口温度的取值范围对系统性能影响规律的讨论及系统升温特性图的建立,得出了该方案理论可行的结论,并同时讨论了其它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锅炉在运行时会排放大量的高温烟气,烟气中蕴含了大量的潜热,直接排放不仅带来了能源的浪费,而且由于湿度较高,会形成烟囱冒"白烟"现象。利用吸收式热泵机组来回收烟气余热,将烟气温度降至25℃排至大气。热网水经过热泵加热后,再送至用热场所进行利用。在喷淋换热过程中,由于烟气与中介水直接接触换热,在降温的同时,通过中介水对烟气的洗涤作用,还能有效地降低烟气中SO_2、NO_x以及粉尘浓度,减少最终排烟中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5.
大型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系统实际运行中,存在着比较复杂的影响运行效率的因素,如供热负荷变化、驱动蒸汽变化、循环水量调节等,在没有系统运行的在线性能数据作为参考的情况下,缺乏经验的运行人员往往较难找到最佳运行方式,使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系统运行最优化,达到最佳效能。本文研究了联合循环电厂大型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系统在线性能检测,旨在获取余热利用系统实时运行信息,在线计算及实时显示余热回收系统运行中的各性能指标,为运行人员提供可靠运行依据。本文吸收式热泵余热利用系统的在线性能检测方法在某联合循环电厂应用表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当前工业能源消耗中所排放的低品位余热量大面广,若采用高效的余热利用技术将这部分余热回收,将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工业余热热泵技术可以实现余热品位的提升或容量的扩大,一方面可以将回收的热量应用到工业流程中,另一方面可以在区域供热及供冷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分析了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与化学热泵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目前三种热泵技术都在工质、循环以及系统创新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容量、能效比、温升与可靠性方面存在不可兼得的瓶颈问题。此外,工业余热根据种类以及温度品位的不同,适用场合与特点也各不相同。但目前在余热回收利用的设备与系统方面,缺乏针对不同余热特点的指导性设计准则。未来的研究需要集中在发展效率高、容量大、热适应性好、稳定可靠的热泵技术,形成各余热热泵互补利用的广谱化设计准则。同时需要通过对余热的热、电、冷、储、运的网络化利用进行余热系统高质化集成,实现工业余热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印染行业废水余热主要来源、回收现状及前景;介绍了吸收式热泵的原理,并通过分析某印染厂废水余热的现状,设计了一套利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印染废水余热的方案。最后对该设计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认为该设计方案能够回收利用印染废水余热,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8.
本文比较了压缩式热泵循环系统和吸收式热泵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给出了两类热泵的制热系数和有效能系数 ;并对两类热泵应用于油田低温废水余热回收采暖进行了可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供热领域,燃煤锅炉和燃煤热电厂作为主力供热热源,尚存在着系统排烟温度高,热损失严重的普遍现象。本文提出基于喷淋换热的燃煤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利用吸收式热泵和喷淋塔有效回收烟气余热,对系统建立模型,并利用工程实测参数进行模型验证,同时从节能减排效果及经济性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工程实测值变化趋势一致,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均维持在合理范围内,可认为模型可靠;锅炉热效率达104.5%;CO2、SO2、NOx等污染物排放明显减少,烟气的年冷凝水量可达1.8万t,节能减排潜力巨大;经计算,该系统增量投资回收期为3.96 a,回收期较短,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热泵系统应用于油田废水余热回收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比较了压缩式热泵循环系统和吸收式热泵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给出了两类热泵的制热系数和有效能系数;并对两类热泵应用于油田低温废水余热回收采暖进行了可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内燃机冷热电联供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排烟余热回收后的排放温度在100℃左右,仍有部分低温余热没有充分利用,提出一种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distributed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DCCHP)动力排烟低温余热耦合空气源热泵系统,实现了排烟余热的深度回收。以10 kW内燃机冷热电联供为基础,研究了该系统可回收余热量、热泵循环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以及对一次能源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DCCHP系统排烟余热1.22 kW,热泵系统回收余热量可达1.07 kW,排烟余热回收率达到87.7%;热泵COP高达4.66,提高39.5%;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提高3.9%;同时解决了寒冷地区冬季热泵机组蒸发器结霜、低温环境下运行性能差的问题。此研究为冷热电联供系统与热泵机组的联合高效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可以有效回收利用工业和建筑中的各种形式低温余热,提高余热资源回收率,但设备参数对热泵性能影响很大.因此本文基于温度对口和梯级利用的原则,对蒸汽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内传热部件进行热力及传热分析,通过质量和能量守恒建立热泵机组数学模型,分析热网供水温度、蒸发器进口低温余热水温度和驱动热源温度这三个...  相似文献   

13.
风电场、光伏发电站等工程的升压站,一般远离集中热源,冬季多采用“电暖气+热水器”的传统方案,能源利用效率低,增加了电能消耗,降低了项目收益。提出“空气源热泵耦合太阳能及余热”的供暖方案,为升压站提供了可靠的热源,并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运行费用。升压站内电气设备间有大量的40℃左右的排风,可以作为空气源热泵的低温热源,解决了空气源热泵低温时效率低的弊病;空气源热泵生产出热水,并设置太阳能热水器进一步提高水温满足供暖要求;设置单独的蓄热水箱适应供暖负荷变化并解决一部分生活热水需求。以北京某风电场工程为例,阐述了这一系统的优缺点以及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表明,在最冷时该系统仍可以高效、稳定的运行,投资回收期短,为寒冷地区空气源热泵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严寒地区冬季室外空气的温度低,助燃的空气进入锅炉会产生爆燃和震动、燃烧效率降低。同时大型供热系统回水温度高,燃气锅炉排烟温度较高,排烟余热深度利用中,烟温降低程度受到回水温度条件限制。本文提出了新的烟气加热空气方式,与常规烟气加热空气方式相比,减少了设备耗材、体积及阻力,应用于大型燃气供热锅炉烟气余热深度梯级利用的节能改造。工程实测表明:烟气余热回收和助燃空气加热系统,可将烟气温度降到锅炉回水温度及以下,锅炉燃气利用热效率提高了13.2%,烟气余热回收率为66.7%,实现了排烟余热深度利用,并解决了助燃空气进入锅炉产生爆燃和震动的问题,为严寒地区燃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与助燃空气加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火电厂烟气余热深度利用可有效提高电厂的热经济性。对国内外几种余热利用方式进行了综述,包括常规余热利用方式和几种新型余热利用方案如换热器分级布置、旁路烟道技术和热泵技术等。对不同余热利用方式的节能效果进行了详尽对比分析,认为常规低温省煤器烟气余热利用方案回收的热量较为有限,分级余热利用可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旁路烟道技术排挤了更高级别抽汽而更具经济性,而热泵技术能进一步利用废热提升能量品质。  相似文献   

16.
燃煤电站锅炉烟气携热量大,且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尤其是褐煤锅炉排烟温度高,烟气含水近15%(体积含量).本文介绍了利用冷凝换热技术将烟气余热梯级利用,高温段加热锅炉给水,低温段用作锅炉暖风器,同时将凝结水收集过处理后回收利用.同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该项技术的四个关键问题,为推动我国燃煤电站节能、节水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某工厂生活热水及采暖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利用热泵技术回收工艺冷却水余热,并从节能、经济及环保方面分析了技术改造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热泵空调系统在冬季低温工况下制热能力衰减问题,通过换热器设计优化,研发出基于喷射补气的余热回收型热泵空调系统,并进行了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准二级压缩电动客车热泵空调系统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制热性能.在环境温度为-20℃,车内温度为20℃,余热量为1.8 kW的制热工况下,相比于无余热回收工况,系统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