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是依山傍水而立.沿江河湖海而建。因此,河(江)洪、海潮、山洪和泥石流等洪水灾害便容易对城市构成直接的威胁。于是,城市防洪工程油然而生.我国防洪工程的建设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城市防洪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兴起.仅追朔到本世纪60年代,随着四化建设的日益发展,防洪工程作为保护城市的屏障,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城市防供工程的发展在我国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趋势。本文从城市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出发.论述了城市防洪的重要性,系统介绍了国外城市防洪的发展;并对国内城市防洪的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  相似文献   

2.
城市防洪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对已建城市防洪工程的分析,阐述城市防洪工程的重要性及城市防洪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提出城市防洪工程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性修建堤防,而应是适宜城市发展需要,与城市基础设施、生态、景观工程建设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工程。做到既能满足防洪需要,又能促进城市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防洪安全对社会的影响也不断扩大,城市防洪工程的建设愈发显得重要。城市防洪规划对城市防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指导着城市防洪工程设施建设。科学编制城市防洪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结合北京城市防洪规划,从现状情况分析、防洪规划原则、防洪规划标准及城市防洪体系确定等几方面,详细阐述了城市防洪规划编制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对于城市防洪规划原则,强调了城市防洪规划与流域规划、城市规划、排水规划的相互协调关系;对于城市防洪工程布局,主要考虑了防洪工程与河流、地形的关系,蓄滞洪区的作用及河道两岸不同防洪标准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从城市防洪工程的现状、有效性、经济性以及规划在城市防洪工程中的作用、人与环境的关系、科学规划城市防洪工程、高标准建设城市防洪工程、科学合理维护城市防洪工程等方面,对城市防洪工程的有效性和经济性进行探讨,以期促进现代城市防洪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防洪工程是城市滨水环境的一部分。随着城市防洪事业的发展,人们在提高城市防洪安全标准的同时,对城市滨水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在安庆城市防洪建设中,考虑城市滨江景观美化优化防洪工程结构布置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城市防洪工作是全国防洪工作的重点.选定适宜的城市防洪标准,是合理确定防洪工程规模的基础.城市防洪标准应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或非农业人口的数量依据<防洪标准>、<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选定,具体应综合分析城市防洪特点、防御对象、防洪方式、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选定防洪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处理好防洪安全和可能的经济投入的关系的问题,必须统筹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与技术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1996年、我省城市防洪工程建设进展快、质量高,全年完成的工程量相当于前5年城市防洪工程量的总和。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中,由于各级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动员充分。责任落实,1996年汛期,在辉发河发生历史第三位大洪水,浑江也发生较大洪水的情况下,全省沿江城市无一进水,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已初见成效,防洪效益明显增强,并涌现出一批先进市、县,为实现“三年为期,城市防洪标准都要达到50年一遇以上水平”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了表彰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者,省政府决定对吉林市、蛟河市、辉南县、汪清县、松原市、通化市…  相似文献   

8.
四平市城区位于招苏太河流域.占地40041公顷.人口44.4万,是全省有防洪任务的重要城市之一。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直接关系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随着冬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基础地位更加显示出其重要作用。1996年8月,四平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原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并就城市防洪课题成立了防洪规划组。本文就四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城市防洪规划的几个主要问题予以浅述。1基本情况1.1水系流经四平市城区的主要河流有南河、北河。北河为把苏太河一级支流条子河干流,南河为条子河支流。…  相似文献   

9.
浅谈吉林省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吉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田春岳,孙学臣,连金海,韩建华城市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稠密,工业集中,汇聚着大量的资财。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能力,确保城市防洪安全,关系着经济的兴衰、改革开放的进程和社会的稳定。城市防洪...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保定市城区范围将不断扩大.现有防洪体系及标准已不适应新形势要求.需要根据新的城市规划.重新研究防洪标准及防洪工程布局。本文根据保定市的城市发展规划.对城市防洪设防标准、防洪工程措施进行探讨。为保定市城市防洪工程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保山市城市防洪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保山市城市历史洪涝灾害的成因及特点,以及引起城市洪涝灾害的暴雨洪水类型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城市防洪工程现状,提出城市防洪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保山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哈尔滨市城市防洪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和公园段堤防工程现状,通过技术、经济、环境景观、安全运用管理等综合分析论证,提出了既满足城市防洪安全要求,又能与城市景观建设相结合的新型防洪堤——桩基钢筋混凝土墙装配式钢闸板组合防洪墙,为我国新时期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探索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新余市地处赣江支流袁河中下游,现有人口109.61万人,国内生产总值90.01亿元,总土地面积3178km^2。城区位于袁河与孔目江的交汇处,现有防洪工程设施主要为孔目江两岸的小型土堤,防洪标准约10年一遇,袁河沿岸的防洪标准为5—20年一遇不等。由于城区缺少系统的、全面的防洪体系,防洪标准低,洪涝灾害发生频繁,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城市防洪设施的建设。1998年以来新余市政府将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来抓,于1999年正式动工建设城市防洪工程。城市防洪工程的建成使周边地区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带动了周边的建设,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笔者结合城市防洪规划设计的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刘国平 《治淮》1999,(2):19-20
一、城市防洪的重要性 我国的大多数城市都是沿江河发展起来的。自古以来,河流两岸就是商贸集中、文化发展、经济繁荣的地方,河流给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给城市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水患威胁,历史上不少沿江河城市都曾被洪水,淹没。1998年长江、嫩江特大洪水再次向人们敲响了城市防洪安全的警钟,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关于城市发展和城市防洪关系问题的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  相似文献   

15.
防御洪水侵袭是人类同大自然作斗争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城市防洪则尤显重要。辽宁省城市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52.6%。全省社会总产值城市占80.1%。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城市所蒙受损失将更大。以辽宁现状看,城市防洪工程标准普遍偏低,是全省防洪工作的薄弱环节。本文就辽宁省城市防洪工作中存在的管理关系不顺,体制不健全,通讯、气象、水情预报、防洪标准诸问题提出了提高城市防洪能力的工程及非工程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当前城市防洪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紧迫,防洪工程的价值性和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1998年的特大洪水之后,国家加大了对城市防洪的质量和水平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防洪基础建设的财力、人力、物力的投入.运用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城市防洪应急投入的经济效益开展了初步探讨,对防洪应急投入与产出的计算方法、表现形式以及防洪应急投资与效益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增加防洪效益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防洪非工程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人们过分依赖城市防洪工程措施来防御城市洪涝灾害,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洪灾损失有增无减,城市防洪工程措施已不足以解决城市洪水灾害。基于此,从科学发展观出发,探讨城市防洪非工程措施,以期通过约束人类自身行为,改善人与洪水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达到城市防洪减灾的目的。1城市防洪非工程措施的特点1·1城市防洪非工程措施不改变洪水本身特征城市防洪工程措施是通过控制洪水本身,将洪峰流量、洪水位等洪水特征降低到安全线以下,以避免或减轻城市水灾害损失;而城市非工程防洪措施是改变保护区和保护对象本…  相似文献   

18.
在简要描述海河流域城市防洪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内城市防洪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完善城市防洪体系提出了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山丘区面积占全省的80%,山区城市防洪是全省防洪建设中的薄弱环节,防洪问题日益 出,加强山区的城市防洪建设势在必行,文章阐述了张家界市作为山区城市的防洪特性,提出了结合论意见和建设,供同类型防洪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安庆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概要地指出了安庆城市防洪设计的特点。安庆城市防洪工程是以长江堤防加固为主的重要防洪工程,安庆城市防洪工程设计对于其他城市的防洪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安庆城市防洪工程根据长江堤防堤身、堤基、护岸及建筑物存在的问题,采取不同型式的处理方法,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这些处理措施对于江、河治理和堤防加固工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