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筑》2012,(13):22-24
文化生活是建筑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桥梁和载体,丰富建筑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对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增强其尊严感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就进一步丰富建筑业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在全省建筑业进行了调研,向各市和施工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深入部分施工现场进行座谈交流,并在济南、青岛、淄博、滨州等市召开了调研座谈会。形成山东省建筑业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情况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2.
建筑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窘迫的生活状况和艰苦的工作条件却一直影响着他们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在2003年至2005年对北京地区近三千名建筑农民工进行调研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地区建筑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发展趋势,并验证其状况的改善能够提高建筑安全水平,最后提出若干建议,为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我国建筑业新生代农民工短缺问题,促进新生代建筑农民工的工作意愿,从而保障建筑业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以新生代建筑农民工为研究对象,以激励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新生代建筑农民工的工作意愿激励为研究主题,以结构方程模型为研究方法,对新生代建筑农民工的外部激励因素和内部工作需要进行探索。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激励措施对工作需要、工作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工作需要对工作意愿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工作需要在激励措施和工作意愿中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 33.9%。另外,在激励措施外在激励方面,工作环境和薪酬激励是新生代建筑农民工最为重视的因素;在工作需要内在激励方面,成长发展需要是其最为重视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7):103-107
基于河南、北京、福建、广东四省市10余个城市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问题。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有较大差别。总体上看,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日工作时间偏长,日均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9-10小时、11小时以上比例分别为60%、50%、20%。同时,年龄、子女数量、受教育程度、是否为蓝领、劳动合同关系、工作单位规模、是否为工会会员、是否亲自照看孩子、求职途径等因素显著地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政府必须采取相应举措缓解新生代农民工的过度劳动。  相似文献   

5.
葛家君 《建筑》2010,(13):21-22
以建设农民工公寓为主体,改善农民工的吃住环境;以推进建筑物工业化生产为手段,改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以强化农民工学校建设为抓手,改善农民工的文体活动环境;以贯彻执行国家标准为重点,改善农民工的综合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6.
为认真贯彻落实建设部《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质[2005]232号)和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夯实建筑施工  相似文献   

7.
加强管理和服务工作,改善建筑业农民工的工作、生活环境,今年对10万农民工进行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将作为“十一五”期间全区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一个要点。  相似文献   

8.
改善施工企业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增会 《建筑》2008,(11):15-16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笔者以为应从“大处着想,细处做起”。  相似文献   

9.
根据江苏省南京、苏州、扬州、南通、徐州五个城市的抽样调查数据,在研究分析江苏省建筑农民工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近年来执业与生活改进成就的基础上,从制度、政府、企业层面提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渠华 《山西建筑》2009,35(8):221-222
通过对建筑业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现状和培训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做好建筑业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建议,以不断提高农民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更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建筑业农民工转移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阶段建筑业农民工转移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用市场需求推动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改变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组成以确保资金来源,通过实名制对培训和鉴定及培训补助发放进行监督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农村住宅的功能特点,通过探讨当前农村住宅中居住和生产空间的关联模式并进行分析,为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中规划和住宅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倪传仁 《工程质量》2014,(11):28-30
结合目前在建筑工地从业的农村务工人员就业、技能、维权和生存状况的现状分析,提出对改善建筑工地农村务工人员的各种状况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该文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采访对梅州市建筑工人的工作,经济,生活状况等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梅州市建筑工人的职业环境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改善梅州市建筑工人生活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探究影响建筑工人安全意识的因素对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选取建筑工人安全技能知识、企业安全态度、员工心理安全及安全管理这4 个因素为解释变量,以天津市4 个项目的32 名工人作为研究案例,对工人安全意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技能熟练度、同伴安全倾向、安全教育培训频次这3 个变量都是建筑工人安全意识的必要条件,其他指标变量则是充分条件,并对此提出了提高建筑工人安全意识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居住区是与居民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区域,其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城市人居环境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先介绍了城市居住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历程:简单绿化阶段、景观介入阶段、生态导向阶段。在此基础上,以天津市宁乐里小区为例,采取实地调研,结合问卷调查,通过Phoenics等分析软件对其平面布局和建筑设计分析、居民出行方式与碳排放量分析、个体社会经济属性等与碳排放量分析和居民室内碳排放量分析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对于城市居住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孙湛 《工程质量》2013,(11):45-48
从建筑工程施工工地临建生活区用电角度出发,着重介绍如何节约高效使用电能以及如何进行安全用电管理,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措施,保证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干预的前摄性,以脆弱性为切入点,通过行为调查、演化推理和案例分析等途径,结合行为改变技术,提出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早期干预的核心策略、关键方法和实施路径。结果表明:脆弱性与建筑工人的易感性和易损性正相关,与行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负相关;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早期干预的核心策略是主动识别不安全行为特征并预测发展趋势,进而实施前摄控制和矫正,包含不安全行为的早期识别、前摄控制、趋势预测和前摄矫正等过程和方法,拥有一个多过程、多层次、多因素并举的综合型实施模式;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早期干预重视各种环境和个体因素间的相互动态作用对安全行为塑造与不安全行为干预的影响,故在整合性、动态性和主动性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建筑工人对安全标识的认知情况,基于认知心理学和 C-HIP 模型识别出安全标识认知的 4 阶段:注意阶段、识记阶段、判断阶段和选择阶段,并进一步细分研究指标对某项目 386 名建筑工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 SPSS19.0 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Mann-Whitney U 二样本检验、Kruskal-Wallis 多样本检验。结果表明:识记阶段和选择阶段均值最低,注意阶段的标识位置指标标准差最大,不同工种、工龄、事故经历及安全培训在安全标识的认知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地域的建筑工人在对安全标识的认知程度并无明显差异。为企业提高工人对安全标识的认知水平和最大化发挥安全标识有效性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施工人员安全能力包括感知能力、判断能力和响应能力。地铁施工中当危险迫近时,施工人员只有正确感知危险、判断危险以及采取正确措施响应危险,才能安全的完成施工。地铁施工人员的感知能力,是判断能力和响应能力的前提。在安全感知能力和项目反应理论(IRT)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对施工人员安全感知能力进行测定与评价,并对调查问卷的问题进行区分度和难度参数分析。这将有助于提高地铁施工人员安全能力,促进安全管理水平,避免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