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是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的重要构成,通过各种措施能够对污染源进行全面的监督控制,并对污染行为制造者进行严厉打击,进而为和谐、环保社会的构建贡献出重要的力量.但是一些企业单位为了避免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检查,采用各种作弊手段,制约了环境污染源监测工作的开展.为此,文章根据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常见作弊方式,为如何针对作弊方式做好监管工作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2.
刘永忠 《数字化用户》2020,(18):0049-0051
本文研究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管理。概述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特点,包括先进性与关联性;分析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功能;分析相关部门及企业应用这一系统的现存问题,从健全在线监测系统管理制度、规范化监测系统安装运维、正确操作监测设施、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加强资源整合提升监控系统技术含量等角度出发,列举完善在线监测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系统采用符合SOA体系架构的设计思想及当前业界主流的Java2EE技术架构,引入互联网+技术,设计了污染源监控预警的基础环境,开发构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监测数据超标、异常报警-企业自行上传凭证-分发属地部门-生成处置单-推送移动执法部门-反馈执法结果的一套完整闭环监管平台。  相似文献   

4.
随着企业节能减排需求的不断增加,动力设备的在线监控变得越来越重要.针对某企业动力设备的监控要求,设计了一套基于WebAccess的动力设备监控系统,实现对全厂动力设备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控.系统中采用RS-485和以太网通信方式,实现了上位监控系统和底层设备的数据通信.给出了数据通信、复杂动作脚本等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并完成了监控软件中流程画面、控制画面、趋势画面等界面的开发.现场运行结果表明,本监控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实现了全厂动力设备运行状态的准确在线监控.  相似文献   

5.
利用远程监控技术,采集企业违规排放烟气图像,并通过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对排放黑烟进行自动监测,自动分析其黑度等级,为环保执法提供依据。文章是根据环境保护对烟尘排放的具体技术要求,设计了一套城市烟气黑度自动监测系统解决方案并付诸工程实施。重点叙述了烟气黑度识别技术、无线宽带网建设、图像传输技术等项目建设的关键与技术难点。系统建成后,有效解决了工业黑烟排放污染源的监控。该系统可靠,操作简便,监控直观,达到了系统预期的工程目标,此工程技术值得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移动通信》2008,32(23)
近日,拉萨市环保局“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建成投入运行,实现对排污企业污染源的全方位实时图像监控。拉萨市环保部门采用中国电信西藏公司提供的视频监控“全球眼”技术和光纤传输网络,建立起覆盖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控平台,环保治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这批“全球眼”监控点包括东嘎水泥厂、达孜县普雄铜矿业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  相似文献   

7.
水质自动监测控制系统是一套含水质自动分析仪、数据采集、站点控制、远程监控、数据发布于一体的在线全自动监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水质的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控制,能及时发现主要流域水质的异常变化,追踪污染源,对水质污染迅速做出预警预报,从而有效避免水质污染事故的扩大。  相似文献   

8.
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的应用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涛 《山东电子》2013,(5):82-87
环境监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保行业的主要执法手段。本文针对环境监察的工作特点,结合无线通讯、数据交换、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出了构建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的初步设想,详细分析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功能需求,探讨了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关键部分,并对关键功能进行了详细设计和实现。本文构建的移动执法系统,利用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先进的执法设备,实现了现场笔录、取证、上传及打印功能,通过电子地图实现执法人员的快速定位、环保资料及企业环境信息的查询;通过在线监测实现企业的实时监控,从而实现了环境监察执法的手段全覆盖、时间全覆盖。该系统的应用,将极大地创新环保执法手段,提高行政效能和环保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环境监测与监察的移动应用是基于中国电信3G网络,与环境信息化应用系统相结合,在智能终端上实现对污染点源数据和视频的移动监测监控、环保业务信息的查询、现场执法等功能,是对环保部门现有监管系统的有力升级和扩展,可获得智能化感知,提升环境监察执法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重点污染源排放状态的自动监控,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环境评价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采用了计算机、通讯和自动化领域最新的产品和技术,从而构建新一代的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广域污水自动监控系统监测点子系统软件开发方案的设计,从分析其工作模式入手,结合科研项目“广东省广域水质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开发,深入地探讨了构成监测点子系统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系统的试运行证明了此方案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2.
四、反欺诈的办法目前,反欺诈的方法很多,本文依次介绍各种反欺诈的方法。1. 基于规则(Rule-based)的反欺诈该系统从交换机或中央数据仓库采取CDR(呼叫详细记录)数据,通过包括人类知识和反欺诈模式在内的一系列规则,分析识别欺诈,当规则被破坏时,立即发出警报信号。2.基于神经网络(neual network-based)的反欺诈该系统的数学模型来源于人脑的生物过程,它和传统的规则方法不一样。计算系统不仅对某一特定工作编程,还可为欺诈检查提供精确坚实的解决方案。它能自动提取CDR数据并进行分析,适应各种反欺诈需求。神经网络反欺诈方法中的另一项基础是行为科学。这使该系统可以迅速地检测已知的、未知的或非法的行为模式,并生成“事件”,自动送至欺诈系统进行分析,来确定呼叫者的行为。例如用于英国的基于北电网络反欺诈解决方案,是一种大脑反欺诈检测和管理系统,模仿人脑,并“学习”基于经验的数据,不断监测各种呼叫者的呼叫行为。神经网络系统由于更好地了解了每个用户和网络特性,提高了反欺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而它比基于规则的反欺诈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3.基于规则和基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反欺诈由于基于规划和基于神经网络的反欺诈...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安防系统网络化管理平台应用软件(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SMS;Video Management System,VMS)构建网络一体化安防系统,能够在本地或远程对企业门禁控制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采取实时有效管理,实现更标准化的权限管理、实时监控、数据监管存储和报警记录追踪等.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此设计方案应用高效、风险低、漏洞少,安全管理与防范机制相比本地独立的非网络化的门禁控制系统及视频监控系统更为健全,从而更好地解决生产型企业的安全监督、防范及事件记录,有助于企业安全运营及安全事件调查.  相似文献   

14.
在广电总局和省局指示精神的指导下,江苏有线三网融合枢纽中心建成了省中心集中汇聚,分中心独立管控的三级安播监管体系.本文从建设目标,网络结构,系统组成等方面介绍了江苏有线安播监管系统,提出了"播监控三维一体","省市县三位一体"的省级全覆盖式安播监管体系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基于Web的远程监控正成为工业监控系统的一种发展趋势。文章提出一种基于B/S模式的监控系统架构.采用Web服务器实现用户与服务器间数据的动态交互,通过Web页面在线监控。根据监控系统中数据传输的特点,介绍Socket工作原理,并对系统运行产生的数据作存储分析。  相似文献   

16.
药品生产监测终端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解决药品生产环节的数据真实性,须借助于药品生产在线检测设备,对药品生产过程中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实现药品生产过程的动态监管,从而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药品质量事故的发生.本文分析了药品生产检测终端的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广电网络在黎里智慧景区项目的承建过程中,采用"人像识别监控摄像机+在线AI人像识别系统"的技术方案建设景区人流统计系统的规划与方案,并对该系统游客统计、热点分析、游客路线分析、视频寻人、数据展示等功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小微产废企业面广量大、危废收集难以有效监管的难点,研发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工业危废收集智慧监控系统。按照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管的理念,通过在产废企业端部署智能危废云仓设备,自动收集和监测危废贮存数据,将所采集数据实时发送到智慧监控系统,实现危险废物申报、收集、转运、处置的一体化服务和监管,有效控制和防范危废污染环境防治风险。  相似文献   

19.
广东移动:绿色千里眼监控污染源近年来,广东移动与广东省环境保护局携手建设移动数据、视频采集监控系统。该系统充分发挥千里眼作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对环境污染源的远程监控。目前在广州地区,广东移动与天河区环保局签约部署了170多个无线数据采集点。其中,有69个监控试点己在实施,绿色千里眼实现了全天候的对污染源的监控,可及时发现污染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基于MPC85 0的嵌入式Internet技术在电力系统在线监控中的应用 ,并对其原理和结构组成以及软件思想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由于在线监控大流量数据传输的要求 ,以MPC85 0为基础的在线监控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高速低成本的技术来及时传送监控数据 ,比传统的通信方式更加优越 ,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监测和企业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