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沉积纳米复合镀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纳米复合电沉积是一种新兴的复合表面技术。阐述了纳米颗粒与金属共沉积的机理、工艺条件对纳米复合电沉积的影响。以及纳米复合共沉积的应用。纳米与金属共沉积可明显提高镀层的硬度、耐磨、耐蚀、光催化和电接触性能。指出了纳米复合电沉积现存的问题,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电沉积多元复合镀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在复合电沉积制备多元复合材料方面的进展。重点探讨了麻复合镀层、自润滑复合镀层、电接触功能的复合镀层、耐蚀复合镀层等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结果显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单金属复合镀层 难于满足某些需求,而多元复合镀层由于具有耐磨、耐蚀或耐磨、耐高温氧化等优点,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电沉积复合镀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近年来,电沉积复合镀层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机械性能而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此,介绍了电沉积复合镀层的分类、特性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复合电沉积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各种工艺参数对颗粒共析量的影响,共沉积的机理和模型,复合电沉积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复合电沉积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电沉积镍基合金及其复合镀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电沉积镍基合金及其复合镀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结果显示电沉积镍基合金及其复合镀层无论在使用性能还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均优于硬铬镀层。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镀液组成对镀层成份、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中的W,P和SiC含量随着Na2WO4·2H2O浓度的提高而增加,随着H3C6H5O7·H2O浓度的升高而降低;Na2WO4·2H2O和H3C6H5O7·H2O浓度对复合镀层的结构影响不大,但对镀层表面形貌影响较大,当Na2WO4·2H2O的浓度为90~150g/L,H3C6H5O7·H2O的浓度为150~170g/L时,可得到颗粒较细的镀层.  相似文献   

7.
复合电沉积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随着复合电镀的发展,一些新型复合镀层应运而生,但对复合电沉积机理的研究仍远非充分。本文对截至目前国内外对这一过程所做的研究工作做一综合的评述,旨在承前启后,更好地完善和丰富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8.
脉冲电沉积Ni-SiC复合镀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脉冲电镀在45#钢表面制备含有SiC微粒的镍基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SiC的质量浓度、脉冲平均电流密度、pH值对Ni-SiC复合镀层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镀工艺条件的改变影响复合镀层中SiC的共沉积量和镀层的硬度,当镀液中SiC质量浓度为20 g/L,平均电流密度为40 A/dm2时,镀层中SiC体积分数为14.3%,硬度约为镍镀层的1.7倍.  相似文献   

9.
电沉积Ni-W-SiC复合镀层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讨论了工艺参数对镀层成份的影响,同时还讨论了热处理对Ni-W-SiC复合镀层组织、结构、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沉积工艺可得到含Ni50%~55%、W42%~45.4%和SiC3%~7.6%的复合镀层。Ni-W-SiC复合镀层在镀态时为非晶态,经500℃×1h或氮、碳共渗后,镀层已晶化,产生了镍固溶体和少量的γ-(FeNi)相,经氮、碳共渗后,还有WC相和Ni_4w相。SiC微粒的加入,显著地增加了Ni-W合金层的硬度和耐磨性。经氨、碳共渗后的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优于其他镀层。  相似文献   

10.
电沉积Ni—W—SiC复合镀层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镀与环保》1996,16(6):8-10
  相似文献   

11.
复合电沉积RE-Ni-W-SiC-PTFE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合电镀层的耐磨、耐蚀及自润滑性能良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了电流密度、温度、pH 值及镀液中PTFE 含量对镀层中PTFE、SiC 含量及沉积速度的影响,优选出一种最佳的复合镀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2.
复合电沉积研究的新动向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复合电沉积是获得功能性复合材料镀层的一种新工艺。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复合电沉积研究方面的新动向。重点探讨了多元复合电沉积、纳米复合电沉积、功能梯度材料复合电沉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这三类复合镀层在耐磨性、抗腐蚀性和抗高温氧化性等方面比传统的复合镀层更优越。展望了今后复合电沉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电沉积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4个方面综述了复合电沉积工艺制备铜基自润滑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固体润滑剂、复合电沉积工艺、摩擦性能和复合电沉积机理。常用的固体润滑剂主要有石墨、MoS2、WS2,、PFFE等。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有电流密度、微粒浓度、搅拌程度等。关于微粒和金属共沉积的内在规律存在不同的理论模型,主要有Guhlielmi模型、MTM模型、Valdes模型、运动轨迹模型和并联吸附模型。简单介绍了纳米复合镀层和复合电铸的发展概况与趋势。提出阴极和颗粒接触局部区域的细节将成为复合电沉积机理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了纳米叠层锌/碳纳米管和光亮锌/碳纳米管2种复合薄膜,薄膜的拉曼光谱验证了锌与碳纳米管的共沉积。薄膜表面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显示碳纳米管表面的金属包覆层连续且均匀,预示着良好的界面结合。在2种薄膜的断口和裂纹处分别发现了被拔出基体和桥联的碳纳米管,证实了碳管对基体具有有效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5.
A nickel-fluoropolymer composite was produced by electrodeposition. This composite offers many attractive properties that make it ideal for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it offers very low friction and wear properties on sliding contact surfaces. Several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with aqueous zwitterionic surfactant solutions.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s, area occupied per molecule, surface excess concentration, free energy of micellization, adsorption, and efficiency were investigated at the solution-air interfa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at the solution-air interface and at the solid-solution interface was studied. Moreover, the mechanism of incorporation of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was suggest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surfacta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osite coating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s of the zwitterionic surfactants.  相似文献   

16.
复合电沉积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电沉积金属基复合镀层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微粒特性、镀液组成、工艺条件以及其它因素对复合电沉积的影响。提出今后应继续加强在复合电沉积机理方面的研究,以便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复合电沉积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对复合电沉积的工艺研究和应用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17.
曹建明 《应用化工》2006,35(5):387-390
用电沉积法制备超细钴粒子,考察反应物浓度、反应电流、反应时间、分散剂添加量等对样品粒径的影响。用XRD、XPS、TEM和激光粒度仪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超细钴粒子是平均粒径约500 nm的hcp相单质钴。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外径200 nm,内径40~140 nm的钴环,长度为2μm,直径约75 nm的钴棒。  相似文献   

18.
铜铝双金属复合离子液体是新型碳四烷基化技术所用的绿色催化剂,电化学处理是回收工业应用过程外排复合离子液体中金属铜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需要深入研究其电化学行为和电沉积铜机理。循环伏安研究发现,铜铝双金属复合离子液体在Pt盘电极、W盘电极和玻碳电极上的还原过程均包括铜的欠电势沉积、Cu(Ⅰ)的还原和铜的超电势沉积,氧化过程均包括Cu→Cu(Ⅰ)、Cu(Ⅰ)→Cu(Ⅱ)。计时安培研究表明,铜的成核方式为三维瞬时成核。长周期实验结果显示Cu(Ⅰ)的浓度随着时间下降的趋势变缓,表明电沉积铜速率逐步下降。电沉积电势对沉积产物的形貌影响较大,-2.60 V下的产物形貌更平整致密。XRD结果表明在-1.20~-2.60 V电势下阴极电沉积只生成金属铜。  相似文献   

19.
初步研究了电沉积Ni-W-Al2O3纳米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考察了纳米粒子的分散方式、纳米粒子在镀液中的浓度以及镀液温度对沉积速度、复合量及镀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加入镀液前超声分散1h、施镀时对镀液采用超声搅拌效果最佳;纳米粒子在镀液中的含量为15g/L时沉积速率最大,为2.88g/(dm2·h);镀液温度为75~80°C时沉积速率较大且较稳定,且当施镀温度为75°C时镀层表面均匀有光泽,呈银白色。  相似文献   

20.
镀层中微粒的含量对复合镀层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复合电镀中微粒复合量的影响因素,包括镀液中微粒含量、微粒尺寸、表面活性剂、电流、pH、镀液搅拌强度等,阐述了各因素对微粒沉积量的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