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晚清上海部分私园受西学东渐风潮的影响,转而成为向公众开放的娱乐活动场所。这些在原有中国传统园林格局基础上被赋予西式造园要素及开放性功能的私园,作为外侨移植的西式公园向华人自建公园发展过程中的过渡形式,其亦中亦西的造园手法深得“海派文化”的浸染。晚清经营性私园沉浮俯仰的背后隐含着时代与文化的撞击,为研究近代上海城市化进程及公园变迁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经营性私园是清末至民国时期在上海出现的一类特殊的私家园林,由私人集资开设,依靠门票和园内各项服务性收费自负盈亏.通过文献查阅和案例分析,考查1882—1949年近代上海经营性私园的时空分布、规模和经营内容,梳理经营性私园在沪发展60余年的历史,探讨其与近代上海商业化、城市化及娱乐休闲需求的关联.经营性私园的属性从文人园...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共思想的兴起,经营性私园逐渐成为一种国际流行的景观现象。旨在从世界景观发展历史出发,借由历史比较的视角,探讨这一景观形式的国际共同性与差异性,推进全球景观史和经营性私园研究。通过比较伦敦和上海的经营性私园,指出该类园林普遍具有混杂性的景观特征、创新性的运营模式和推动技术传播的社会功能。但是,公共思想的不同来源却为其带来差异:由于伦敦的公共思想主要源于社会内部,其经营性私园因之成为既有文化传统的附庸;而上海的公共思想则主要来自被动引入,这也促使其经营性私园不断地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发生碰撞,并在园主社会地位、妇女入园和运营时间等方面产生冲突。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5):44-49
在晚清洋务运动的自强口号下,中国近代海军诞生。近代海军的建立,虽未能使国家摆脱摆脱半殖民地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抵制了外国列强的侵略。以北洋舰队为视角,分析近代海军兵源,下层士兵主要来源于北方山东沿海渔民子弟和原水师中的部分水勇。中上层军官主要来源有国内海军学校学生、留洋官学生、船生和少数洋员。总的来说,海军训练较同时期陆军严格,选才要求也更高,整体兵源素质较更为优秀。但其选才面窄、后期腐化严重的局限性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5.
浅析川南晚清民居的建筑特色——以福源灏民居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吟 《四川建筑》2010,30(6):60-62
清代是川南传统民居发展的高峰期,作为一座修建于这一时期的典型川南民居建筑,福源灏民居体现出轻盈明快的结构造型、亲切合宜的空间尺度、温润秀雅的审美追求等建筑风貌与审美特征,是研究这一时期及这一地域民居建筑不可或缺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6.
马婕 《建筑与文化》2024,(4):261-264
重庆凭借着水路交通和山地资源,成为长江上游繁荣发展的商业重镇。先后经“四筑渝城”,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城池形态。清代是古代重庆城市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继承了历代的地域文化精髓,成为古代山地空间城市建设的典范。但由于年代久远和现代城市建设的叠加,重庆城池遗址的保存早已不完整,历史舆图的研究为晚清重庆城市空间特征提供了重要线索。文章将以《渝城图》中描绘的重庆独特城池形态与滨河商贸空间为基础,结合文献及图像资料,从城市形态学视角浅析晚清重庆城市的城市文化景观要素,进而总结其空间特征,并通过对重庆环境风水、经济利益、社会意识的考察,探讨形成晚清重庆城市空间特征的背后原因。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启了晚清时期,清朝统治力量开始衰弱,外辱与内忧不断。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入侵进一步深化,农村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同时,西方科学与文化也引入中国。本文以晚清历史为轴线,着重分析湘中传统大屋民居与晚清历史的关系问题,并对历史发展过程中民居的发展与演变进行思考,对传统民居发展与演变的研究,旨在为今后新时代背景下新民居形式的探索提供理论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9.
《Planning》2013,(10)
晚清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特殊时期,传统儒家思想在此也受到了冲击。在大多数晚清文言小说中,作者宣扬"仁爱""仁义""仁政"理想的同时,又对科举制度、济世原则等儒家出世标准提出了质疑。这些在王韬的文言小说集《淞滨琐话》文本中有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符号学研究在建筑设计中有着重要意义.在海派文化背景下的当代建筑实践设计中,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当属典范之作.本文从符构学、符义学及符用学角度,以符号学的视角来全面解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相似文献   

11.
林小峰  顾芳  陈少虹 《园林》2007,(5):20-21
正是姹紫嫣红的春天,只要经过上海卢湾区的玉兰园,会被眼前美景所吸引:各色的玉兰花开满枝桠,花或大如酒盅、或小如木笔,远看象打开了画家的调色板:红色系从紫红、深红、朱红、绛红过渡到  相似文献   

12.
张健  朱妍丽 《华中建筑》2007,25(5):164-166
该文从建筑形态学的角度解析近代上海独立式花园住宅屋顶窗的空间形态和人文形态,深入理解近代上海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并衍生出对当代独立式花园住宅屋顶窗设计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明丽  王玉勤 《中国园林》2005,21(10):24-25
对上海植物园的园林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根据群落外貌划分群落类型.分析了上海植物园植物群落在结构组成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海植物园植物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沈福煦 《园林》2005,(2):8-9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此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迄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留园最初为大官僚徐泰时的花园。清代乾隆末年,转为刘蓉峰所得,并加修葺,于嘉庆三年(1798)落成,当时更名为寒碧山庄,又名“花步小筑”,人们也叫它刘园。清光绪二年(1876年),官僚盛康(旭人)据此园,吸取诸园之长,重加扩建,“遂谐刘园之音,仍其音而易其义”,改名为留园。  相似文献   

15.
《景观设计》2009,(6):I0032-I0033
玫瑰幽雅、浪漫、精致——具有一种很强的象征意义,让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法国风情。 在上海世博会园区“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中北部.法国罗纳——阿尔卑斯大区设置了一个约2300平方米的玫瑰园展区.这里也是展示传统栽植玫瑰方法的橱窗。设计师用一种纯净的,风格化的立体构成,将玫瑰园营造成一个现代花园,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玫瑰园的画面印象。  相似文献   

16.
秦元璇 《中国园林》2000,16(6):76-76
通过两幅图,介绍了仅剩遗址的上海嘉定秦家花园一些原景.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古城公园的设计理念及方案。  相似文献   

18.
由于选择城市轨道交通工具出行的客流量的逐渐增加,车厢内的污染源增多,车厢内的空气环境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过渡季为基本背景,以上海市轨交系统九号线为实测对象,通过多轮次的现场连续实测,以此分析了地铁车厢内的空气环境,指出并讨论了车厢内空气热环境的几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王兴田 《建筑学报》2001,(11):35-36
位于上海豫园西侧的豫园大酒店和城隍庙商城是上海传统文化的代表地———豫园商业旅游区西大门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豫园商业旅游区经过几百年的文化沉积,形成了集民俗、饮食、购物、观光、娱乐为一体的传统文化区域。传统文化的复兴包括建筑在内的民俗、地域、饮食、购物诸多方面的传统文化的复兴,复兴不是复古,而是摄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并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建筑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反映着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类文明进程。在豫园大酒店和城隍庙商城的建筑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与豫园花园、城隍庙等传统建筑共生共存,又能充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上海世博园区规划红线内原有植物资源全面细致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建设过程中保护利用的建议:即成片保护、块状保护和迁移保护,体现了“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