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C回收料/ABS塑料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芳  吴小华 《塑料工业》2001,29(4):9-11
本文以PC回收料为主要原料,用少量ABS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了PC回收料/ABS塑料合金。着重探讨了ABS用量、相容剂用量及不同弹性体等因素对该塑料合金冲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容剂可显著提高PC与ABS的相容性,随着相容剂用量的增加,PC/ABS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显著增大,在PC与ABS配比为90/10、相容剂为5份时,所得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可达13.8kJ/m^2;用弹性体代替部分相容剂,同样可显著提高PC/ABS塑料合金的性能,在弹性体A和相容剂分别为3份时,缺口冲击强度亦可达14.7kJ/m^2。  相似文献   

2.
无卤阻燃PC/ABS合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阻燃性能、力学性能测试及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研究相容剂、增韧剂、磷酸酯阻燃剂对PC/ABS合金阻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容剂A使ABS在PC中的颗粒尺寸减少,对PC/ABS体系相容性最好,但对合金的冲击性能提高有限.丙烯酸酯类增韧剂B的加入显著提高了PC/ABS合金的韧性.磷酸酯类阻燃剂虽然对PC/ABS合金具有很好的阻燃效果,但极大降低了合金的冲击性能,不同的加工工艺对合金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反应型相容剂对PC/ABS合金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娟花  苑会林 《塑料工业》2005,33(12):50-52
对MAH、相容剂C官能化聚合物的作用机理以及作为反应型相容剂,对PC/ABS合金的相容改性和拉伸冲击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应用的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ABS和新型反应性相容剂均可以提高PC/ABS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但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ABS的加入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合金的拉伸强度,而新型反应性相容剂不仅具有更好的增韧效果,同时还有增强作用。这种新型增容剂用量少,成本可以接受,为PC/ABS合金的性能提高提供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两种自制相容剂G1(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G2(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对PC/ABS合金力学性能(如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伸长率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相容剂都可有效提高PC/ABS合金的相容性,G1和G2的最佳加入量分别为3%和6%;相容剂的加入能够明显提高PC/ABS合金的冲击强度,增加体系粘度,降低熔体流动速率。  相似文献   

5.
相容剂及其在PC/ABS合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SAN-g-MAH、SAN-g-MMA、SAN-g-GMA3种相容剂,比较了3种相容剂对PC/ABS合金的增容效果,着重研究了工艺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及相容剂用量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容剂的最大接枝率可达5.76%,添加相容剂后,PC/ABS合金的力学性能有明显提高,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可达61.91MPa和10.12kJ/m2。  相似文献   

6.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高流动性无卤阻燃PC/ABS合金,研究基材配比、不同相容剂及其用量、阻燃剂磷酸三苯酯(TPP)对PC/ABS共混合金力学性能、阻燃性能、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PC)∶m(ABS)=80∶20,阻燃剂TPP用量12%,相容剂MBS用量6%时,PC/ABS合金具有超高流动性和力学性能,同时能够满足UL94 V0无卤环保阻燃,可用于大尺寸液晶电视外壳材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结构的三元共聚物(SAG)作为相容剂应用于PC/ABS合金体系,重点研究了该相容剂对PC/ABS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相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SAG中GMA官能团与聚酯的端羧基具有高的反应活性,因而少量的SAG即可有效改善PC/ABS的相态结构,从而改善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  相似文献   

8.
PC/ABS合金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闫华  刘吉平 《塑料》2004,33(1):41-44
概述了PC/ABS合金国内外的开发应用现状,并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PC/ABS合金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PC/ABS合金的相容性技术、相容剂的选用及影响合金性能的因素:原料、组分的配比、成型条件等,并对该合金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要的分析,认为PC/ABS合金的开发研究在国内塑料合金的工业开发、应用中极其重要,开发的核心是相容化技术。  相似文献   

9.
采用X射线能谱分析(EDX)研究了PC/ABS/聚硼硅氧烷阻燃合金的燃烧行为,同时考察了阻燃PC/ABS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结果表明,聚硼硅氧烷(PB)中的Si元素会随着燃烧过程的进行逐渐在合金表面进行富集,形成富含Si的绝缘炭层覆盖在基体表面,阻止合金继续燃烧,从而有效提高了PC/ABS合金的阻燃性能。聚硼硅氧烷使PC/ABS合金体系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但拉伸强度下降较少,PB对PC/ABS合金的冲击强度影响较大。在阻燃PC/ABS合金体系中加入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ABS,可使合金体系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适量的PB可以改善PC/ABS合金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0.
ABS/PC共混合金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制备了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 (ABS)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在ABS/PC共混中接枝共聚物作为相容剂使用。考察MMA接枝度与MMA用量、引发剂用量及热处理的关系。测定了共混合金的流动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抗冲性能和热变形温度 ,并与ABS、PC及无相容剂的ABS/PC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氯化聚乙烯工艺技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氯化聚乙烯的几种生产工艺,比较了釜式气固相氯化工艺、溶液法工艺、盐酸相悬浮工艺、水相悬浮法工艺,认为国外开发的水相悬浮法工艺优点显著。  相似文献   

12.
氯化聚丙烯的合成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勇  刘海龙  刘晖 《中国氯碱》2003,(12):16-18
介绍了国内外氯化聚丙烯的合成方法现状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在对比、论证溶剂法、固相法、半水相法及水相法的特点后,认为水相法具有在国内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铝合金表面预处理过程存在污染严重、水耗高等问题,研究开发无氟无铵铝合金表面预处理新工艺。考察了碱性药剂配方组成及浓度、温度和时间对铝耗和铝合金表面形貌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新工艺的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中和”两个步骤,铝合金表面平整、起砂细腻,铝耗仅为 2.0%。新工艺起砂效果优于传统碱蚀工艺,与传统酸蚀工艺细腻砂面相近。新工艺铝耗比传统碱蚀工艺降低约71%,与传统酸蚀工艺相近。新工艺操作时间比传统碱蚀工艺和酸蚀工艺分别缩短了23%和31%。最佳药剂配方为Na2CO3(80 g·L-1), NaOH(8 g·L-1),Na2SO4(25 g·L-1), Na3PO4(20 g·L-1), SDS(0.6 g·L-1), 甘油(5 g·L-1)。 最佳操作条件为55℃和10 min。新工艺不仅从工艺源头消除了氟和氨氮污染,还实现了除油-起砂-去机械纹等多功能一体化集成。具有低污染、低铝耗、低水耗、短流程、高效率等优点,兼具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甲醇双效精馏过程参数优化及有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流程模拟软件Pro Ⅱ对甲醇双效精馏过程进行了参数优化,结果表明,适合的操作压力为800kPa,加压塔塔底与塔顶质量流量适合比为1.66.在优化参数的基础上对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对传统两塔流程及双效梢馏流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双效精馏过程热力学效率为15.95%,与传统两塔流程相比,效率提高了7.72%.  相似文献   

15.
基于质量工具软件,运用统计过程控制、过程能力分析技术对PVC树脂生产过程的质量进行预防控制,并分析判断产生降级品的原因,确保过程可控且满足工序质量要求.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改进来提高指标达标率.以具体应用案例说明统计过程质量控制、过程能力分析应用技术的实施方法及效果,表明质量工具软件在持续提高PVC树脂过程质量...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国内外环氧丙烷生产工艺现状,目前已工业化的生产技术包括氯醇法、共氧化法、异丙苯氧化法、过氧化氢直接氧化法;总结了各方法的特点,并简单概况了环氧丙烷生产工艺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页岩油冷凝回收系统工艺的深入研究,并运用PRO/II流程模拟软件对水洗工艺流程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针对现有流程的缺点进行流程优化。优化后所需的循环水量减少了119 000 kg/h,从而减少了氨水循环过程所需的能耗,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同时优化流程用逆流塔代替了并流水洗塔和气液分离器,工艺流程所需的设备减少,节约了设备费,并且使塔顶气相中重组分更少,有利于后续设备和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18.
对三氯化磷装置间歇工艺进行标定,结果表明:装置运行平稳,产品品质合格,生产能力接近设计水平,但受间歇工艺条件的限制,通氯速度慢,物料单耗偏高.利用通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模拟三氯化磷连续生产过程,并与间歇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连续工艺后,可减小回流比、降低冷凝器的热负荷、增大通氯速度、提高生产能力,反...  相似文献   

19.
浅析六氯环三磷腈合成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耗氯的六氯环三磷腈的合成工艺,在比较了三氯化磷-氯化铵-氯气、五氯化磷-氯化铵、五氯化磷-氨气等工艺的特点后,认为氨气法由于产品收率高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20.
热喷涂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热喷涂技术的工艺特点.对超音速火焰喷涂、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激光喷涂、反应热喷涂和冷喷涂等5种不同的热喷涂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热喷涂技术的应用状况.探讨了新工艺、新材料在热喷涂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