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岁月流金     
曹辅銮(采访时间:2006.06.10 9:30) 做《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的主编时间并不长,当时主要精力在创建与组织高等院校和社会团体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上。我是杂志社的第一任主编,杂志刚创办的时候,社会上很少人知道,为了扩大影响我们把杂志发放到很多的专业单位和广告公司,期望可以通过我们新生的杂志多作宣传,然后我们接着便努力和深圳建立联系。于是在深圳举办了《全国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建筑装饰讲习班》,培养了一批中国设计的中坚力量,我们也希望以此为契机。  相似文献   

2.
<正>记者:今天的访谈我们从两件礼物入手。一件是您的专著《建筑人生》,您送给了张宝贵先生后,他很珍贵,说您还题了字。他和夫人回去后就把此书彻夜通读了一遍。我想您在选择产品时,也会对人有所关注,那么,您对设计、产品和材料的选择会有什么样的考虑?何镜堂:首先非常高兴,我和宝贵有机会通过工程实践有很好的合作。我认为宝贵最大的优点就是他完全用建筑师的思路去调节材料,他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家。我认为在我们建筑师做的一些  相似文献   

3.
黄宁:罗伯特·威尔教授和布兰达·威尔教授你们好,我想代表《智能建筑》杂志对您二位做个通讯采访.我知道你们夫妇是享誉世界的绿色建筑权威,上世纪90年代初你们在国际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现代绿色建筑理论,今天能对二位进行采访也是我的荣幸.  相似文献   

4.
《化工建设工程》2010,(5):25-28
《石油化工建设》杂志(以下简称:P&CC)感谢张董事长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在我们杂志采访的建设企业领导中,您是我们采访的第一个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尽管"延长化建"上市已经有两年了,但是我们还是想请您先介绍一下你们公司改制和上市的经历。  相似文献   

5.
UED:我们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建筑师对材料方面的运用都有一些思考。一些好的建筑师甚至把它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去探索一些新的材料,能够特别好地与其建筑设计结合;大多数建筑师还只是一个简单选择材料的过程。从您的角度谈一谈在您的设计当中对材料是如何选择的。  相似文献   

6.
1月25日,本刊编辑朱进军专程采访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建筑师陶郅先生。 编辑:陶先生,你工作很忙,今天有这个机会,想请你就当前建筑、室内设计的现状,谈谈你的看法。我得知,珠海国际机场的室内设计就是你主持的……  相似文献   

7.
墙体保温及质量通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王:张工程师,您好!有一个技术难题想向您请教。 张工程师:好啊,如果能帮助您,我太高兴了。 小王:外墙保温技术在我公司也推广使用了不少,但在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墙面产生裂缝,今天您就给我讲讲这个课题吧!  相似文献   

8.
正高青:罗总,很高兴能有机会访谈您。今天与您的访谈我希望以旅行作为一个切入点,建筑师总是会到不同的地区去参观不同的建筑,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个建筑,特别是名家之作。因此,我首先想请问您的是,您觉得对于建筑师来说旅行有着什么样的意义,旅行中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对您的作品有着什么样的影响?罗劲:我十几年间去过英国、瑞士、芬兰、丹麦、斯里兰卡等国外一些地方,也去过国内许多地方,每次都有预期不到的收获,旅行的意义在于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的建筑魅力和人文气息。关于这一点,我首先想到的是台湾,每次  相似文献   

9.
《城市环境设计》2010,(4):185-200
彭礼孝:《城市·环境·设计》杂志关注中国建筑师和中国建筑的发展,一直以来想做一个主题叫本土设计。我们在中国的南方和北方挑了两个著名的建筑师——北京的崔恺和深圳的孟建民,对本土设计做一个关注。  相似文献   

10.
天大·印象 UED:天大的校史比较长,而且很多校友一直是中国建筑界的中坚力量,我们选择了十几位知名建筑师进行采访,同时还选择了不同执业方向的天大校友进行采访,希望能对天大校友整个脉络和后来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首先希望您能回顾一下您在天大求学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王夏歌(以下简称“王”):赵老师,您好,您是知名的美术理论家,在国画创作方面也有较深的造诣,我受《建筑与文化》杂志委托,就您对国画创作的主张做一个简短的访谈。我们知道,写意是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但理论界对写意都有各自的看法。所以我想先请您谈谈您对写意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随机采访: 我觉得不错,对我们一直做设计的是有一些启发的。并不是他们认识到的问题,而是他们表达的方式,因为建筑和艺术是都是视觉形象艺术,表达方式上有相通之处。感觉我们的建筑教育一直没有与艺术有更多的关系,建筑师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受的艺术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太少,总的说来建筑师们的作品缺乏想象力,显然是只会使用建筑语言,与国外的建筑师相比也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3.
记:陈教授,您好!很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对您进行采访、在以往的采访中,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无不例外地谈到了文革中的事情,我想也许这是我们城市规划发展永远不能回避的一段岁月。您也是从文革期间走过来的人,我们今天就从这儿聊起,聊聊您在那动荡的年月您走过的路。  相似文献   

14.
上篇第一个主题:俞挺的建筑龚恺:今天晚上是关于俞挺及其所设计的“九间堂”C3等几座别墅项目的座谈,《建筑师》的深度报道栏目一向包括一个座谈,一个采访。采访是以建筑师本人为主,座谈是以参加的嘉宾为主。所以接下来的时间,俞工要相对克制一下。我想每个参与者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都有一种表达的欲望。但座谈也是要有一个主题的。第一个主题是比较容易开谈的,我们看了俞挺做的九间堂别墅项目中C区的那座C3,其实他以前的老作品也是挺有意思的。我想第一个主题就是针对俞挺的建筑,大家来评一评。  相似文献   

15.
王夏歌(以下简称“王”):张老师,您好!您是绘画界有独特个性的画家。近年来,我们一直关注您的创作,也深知您创作的海底世界在国画界有较大影响。受《建筑与文化》杂志委托,想对您做一个访谈。首先想问问您是怎样进入绘画领域的?  相似文献   

16.
寻找风格     
15年前.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成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发展道路直是我们奋斗的主题。中国室内设计发展到今天,我们迎来了它的金秋。中国乃至世界的建筑师.设计师迎来了他们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有理由、有条件、有机会找到当代中国室内设计的风格因为它至少为“实验场”论点的支持者们提供了正面的论据。  相似文献   

17.
对话朱锫     
UED:目前博物馆建筑中,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展陈设计三个部分被分得很散,同时还有甲方的想法介入整个设计过程显得支离破碎。从您个人的角度来讲,您认为博物馆设计应该是怎样的一个过程?朱锫:我觉得做博物馆也好、美术馆也好,设计初始建筑师应和博物馆顾问合作,设计以博物馆的收藏和展览内容为起点,要做到既具有针对性又具有灵活性。我做的几个博物馆的项目中,80%的情况下业主都把我看作双重身份,既是博物馆的顾问,又是建筑师。整个博物馆设计的操作过程应该有一个综合的团队,在建筑师真正做建筑设计之前应该对美术馆有一套完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王蔚:殷总,您好,很高兴能接受我们的访谈!2010年在攻读博士第二年时第一次参加湖南省建筑师年会,回想起已经6年多,有幸认识了您和杨总(杨瑛)、贺老师,再次感谢殷总当时能给我们80后建筑师一个机会。您担任湖南省建筑学会秘书长这么多年,见证了很多湖湘建筑的大事件,首先想请您给我们谈一下您的一些经历和体会?殷昆仑:省建筑师学会是湖南省住建厅领导下的一个学术团体,我们这届接手的时候是第三届,第一届的会长是  相似文献   

19.
AW:从受父亲的影响接触建筑,到放弃它,再到重新对建筑充满激情,您自身的经历转变之间对于建筑的理解有怎样的变化?奥雷·舍人:我父亲对我有两个影响:一个就是让我不成为一个建筑师,另一方面让我想成为一个建筑师。有一个建筑师的父亲,从小就跟建筑有接触,这样的环境影响使我很小就知道建筑是怎么回事。大体上可以把事情分为两种:有一些事情我特别喜欢去做,但是我似乎并不擅长;有些事情不太愿意做,但是特长可能又在这一方面。青少年时期,我常常开着自己的一辆小车环着欧洲去看建筑。在1980年那个时候,网络还不是很发达,获取资讯的方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5月底,在贝纳德塔·达格利亚布艾作为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访华之际,《世界建筑》对她进行了简短的采访。WA:尽管有一些迟,但我仍然想说,恭喜您成为普利兹克奖的评委。贝纳德塔·达格利亚布艾(BT):谢谢。WA:我们听说您正存行程紧凑的评审团之旅当中,您觉得这次旅行如何?BT:这是一次非常开心的旅行。普利兹克评审团的每一次旅行都非常有趣。我们会遇到许多人,有许多新的发现。WA:旅行中有没有看一些中国建筑?BT:我们中有一位中国评委,建筑师张永和。虽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