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炒板栗在旧时可不是一般力夫贩卒所能问津的,那时有一种人,每日夜里都从炒栗摊上领出热腾腾、香喷喷的板栗去到茶房、戏院兜售,只为那些太太老爷们在看戏时“看吃结合”提供“香料”。 糖炒板栗需热吃,所以售者皆是以棕树皮做成的桶包兜着陶罐盛装板栗,以便保温。 太太凉面,是夏日成都的一种小吃。它用小手碗盛装,作料比一般的凉面多些,加之凉面底下垫有绿豆芽,感觉既味美,又清爽、精巧。所以深得“太太”们的喜爱。夜里,当那些阔太太们在“麻将瘾”过完之后,常坐上私包车出去,再过过另是一番刺激的“凉面瘾”。 椒盐粽子,多在端午节前后出售,一般由卖马蹄糕的售者向挑制作出售。这种小吃,每日傍晚上灯时便有走街串巷叫卖,至深夜。便又多守在富家宅院公馆和戏院、烟馆门前叫卖,目的当然是在等那些太太、小组、“烟灰”们,只有在他门尽兴之后,才会出来“打尖”。 冰糖红苕,是将红苕削皮加冰糖水煮熟后出售的一种有别于烤红苕的“夜饮食”,这种“夜食”多为一些学子所好,因为每日学子们用功晚了、饿了,其他东西又吃不过,那么,这种价廉物养的大众化吃食便自然成了最佳选择。当然,也不排除那些晚归的力夫们买它来充肠填肚。  相似文献   

2.
夫妻肺片最早是一种沿街叫卖的小吃,实为凉拌牛杂,当年它售卖不是以份计,而是根据顾客的需要去灵活掌握出售。夫妻肺片在吃法上有一个特点,即吃时配有白面锅魁,当先吃完肺片以后,碗中所剩红油作料就需用锅魁去蘸食,若还有想以此代正餐的,便可去饭铺买得一碗红烧牛肉面来佐食,那样就更得其味了。  相似文献   

3.
羊肉汤是旧成都人的一种间食,冬季则成了一些人家的早餐。售羊肉汤者多为回民,也有汉人。那时凡卖羊肉汤者几乎都售油条,也有自带白面锅魁去吃的。食者往往是将油条或锅魁扯成小节、小块,投入滚烫的羊肉汤内泡着吃,颇似西北的羊肉泡馍。吃者多是自放盐味,若加上些香菜会更鲜香。  相似文献   

4.
荞面 旧时售卖养面者多数置有一副荞面担,它的特色就在于是按古老的挤压方法做成的面,而且是随客人的光顾现压现煮,并碗一压,养面刷刷地入锅,颇具特色。养面煮熟挑入碗后,常用的调味料有:酱油、红油辣子、花椒末及芹菜段,也有顾客提出加醋的。当时最受市民欢迎的就数“牛肉荞面”了。  相似文献   

5.
凉粉夹锅魁 是旧时成都人赶花会时常见的一种小吃。那时这种小吃在市区店内虽也有出售,但却不如赶花会时吃起来更有“情调”。因为赶花会的人往往是边吃边看、边走边吃,而这种方便快捷的风味小食正好迎合了这种大众消费心理,于是,许多手拿凉粉锅魁的游人便成了花会上的又一“景观”。  相似文献   

6.
7.
①热萝卜(牛肉烧萝卜)这是冬季成都街头的零食,每日天擦黑(黄昏)串街叫卖,不论牛肉或萝卜均以坨计,一律二个钱(旧时用铜钱)。吃者多数都不喜食中的牛肉而是专挑萝卜吃。这种小吃中的萝卜味道比牛肉还鲜美,且又麻又辣又烫。真可谓吃一想二。  相似文献   

8.
手摊子 其实这只是凉粉的另一种吃法,也算是经营者变换的一种形式。手摊子售卖时一般都根据顾客给钱的多少,当场将凉粉片切出大小不一的长方形厚片,再把麻辣调料均匀地涂抹于上,直接交买主摊在手心上品尝。由于手摊子比一碗凉粉的价少了许多,因此正好为那些想吃凉粉而钱又  相似文献   

9.
春卷 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食品之一,各地皆有,不过成都地区的春卷自有特色。它一般是以红、白萝卜及青笋丝为裹料(馅料)、现吃现浇酸辣味汁(或麻辣味汁)。旧时成都春卷以青羊宫花会上的供应最甚。平时,也有沿街设摊售卖者。一般是以盘计,二至四只春卷为一盘不等,很受当时的娃儿们喜爱。(图1)  相似文献   

10.
“流水席”这种宴客形式,许多年前在四川城乡还不时能见到。不过,那时操办得起“流水席”的人家可不是平  相似文献   

11.
SWW 。Ws 一故钱匿较陵咽附比衅功季.嗡岸》七炉贫仰侧一<片汰篙椭边一︵超城袁咄瑞邯。修猫瞳啤k孟靴N。。渗十J卜/。僵k一、、躯—,匀澎g凿接凹辗浴彬.合局妓。忱仰皿坏。肿滁彤二迟地二部缨惮.赊七到—盒镜澎8担仰均【班沏玉漓玉红件十仁驮扫升伶,柯兴袁—孟邱腕︵土佯凶氧三巨某王一央学。。妙人州.蹦,YWTRftu山q咖吐.哆宫楚田;老成都食俗画(十三)——田席@林洪德  相似文献   

12.
所谓“冷包席”,即指厨师应请带上自己的“行头”——蒸笼、大锅、大菜墩、各种菜刀、炒瓢、抄瓢等用具,前往大户有钱人的公馆宅院内,现起炉灶现搭火所操办起的筵席。当然,这种宴客形式在旧时也是比较常见的。  相似文献   

13.
玄麦甘桔汤旧时每遇炎炎夏日,成都街头的各家中药铺总会熬制这种具有消暑解渴、清热祛毒功效的“汤”。拿我们今日的眼光来看,这“汤”也就是一种保健饮料。当然这“汤”主要还是为那些下苦力的劳苦百姓备办的。“汤”熬制出来后,往往是门前当街一摆,也无人专门看守,完全由过往行人自取畅饮。至于说投币与否,则皆由饮者自使,即使是身无分文者也可随意饮用。那么这里可能有入要问了:为啥这种食摊的经营形式显得有些特殊呢?原因就在于,当时各家药铺的老板都把向平民百姓敞开供应“玄麦甘桔场”作为自己的一种“行善”之举。荷叶稀饭…  相似文献   

14.
桂花糕每年农历的八、九月以后,在成都街头便能见到这种肩挑着沿街叫卖的糕点。因那时近郊新都县产桂花最盛,故桂花糕便多半出自新都人手里。红茗片、沙胡豆属炒货类。旧时售卖者多以摆摊售卖为主,也有挑担沿街叫卖者,挑担一边装的是苕片,一边则是沙胡立。如今的成都人已将此两种东西视为‘“消闲食品”,不过仍然很受大人小孩的青睐。爆米花旧时的成都几乎年年都有北方“老陕”担着爆米花机在街头咄喝着替街边住户人家加工爆米花。读者可知,这加工出来的爆米花许多年前可称得是孩子们鲜见的风味零食了。红白茶旧时夏日里,街头总有售…  相似文献   

15.
③。 旧时清明节的前后,一般都要携家人或邀亲朋前往郊外,于扫墓、 踏青之后,拿出从家里带出的酒和食物,席地而饮,好不畅快。老成都食俗画(十一)——春郊野宴@林洪德~~  相似文献   

16.
17.
18.
叫嚏后一茎甘日凶<邮分卜三4思V协“③叫嚏后一茎甘日凶<邮分卜三4思V协“③叫嚏后一茎甘日凶<邮分卜三4思V协“③叫嚏后一茎甘日凶<邮分卜三4思V协“③叫嚏后一茎甘日凶<邮分卜三4思V协“③叫嚏后一茎甘日凶<邮分卜三4思V协“③叫嚏后一茎甘日凶<邮分卜三4思V协“③叫嚏后一茎甘日凶<邮分卜三4思V协“③叫嚏后一茎甘日凶<邮分卜三4思V协“③叫嚏后一茎甘日凶<邮分卜三4思V协“③叫嚏后一茎甘日凶<邮分卜三4思V协“③叫嚏后一茎甘日凶<邮分卜三4思V协“③叫嚏后一茎甘日凶<邮分卜三4思V协“③叫嚏后一茎甘日凶<邮分卜三4思V协“③叫嚏…  相似文献   

19.
20.
空花糖——这种精制零食因其成圆筒形,且内现“空调”、外裹芝麻而得名。旧时的售卖者一般皆是将盛满空花糖的托盘(木制)挂于颈上沿街叫卖。而设独特的地方还在于,售卖者不是用小秤去称量,而是用一随身工具——断锯条按购者给钱的多少去“锯”量售卖的。酥虾(米)——秋后农闲时。市郊的一些农民将从堰塘、河沟中打捞出的小毛虾,在热锅中加少量某油以炕带煎炸般地制好后,撒上适量海椒面和花椒面等,再以木盘盛装着顶于头上沿街叫卖。慈菇串——成都人所叫的慈菇其实应是单葬,多年前,它还算是成都人喜食的一种鲜果,因为有“买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