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西南日本的南海海槽,菲律宾海板块正以约正交于大陆边缘的方向俯冲到欧亚大陆之下(图1)。尽管其东北部的区域构造即涉及在太平洋板块处上述两板块(菲律宾海和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和海沟-海沟-海沟三连点的区域构造极其复杂,但是,南海海槽现在的构造背景是比较简单的。近海中四国盆地的一重要特征是一个古扩张脊,其走向大约相当于板块会聚的方向(图1)。该扩张脊在15-12Ma时停止活动(Qkino等人,1994)。由于它和邻近的大洋地壳已消亡,它们在海沟处的年龄变老,因此俯冲板块是冷的。与俯冲大洋板块年龄有关联的俯冲带的短暂热状态是此次模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试评A-俯冲带术语在中国大地构造学中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A-俯冲带术语,在中国大地构造学中广为应用,若考虑其沿革、应用状况较为岐乱。作者从各家厘定A-俯冲带涵意进行评述,并提出C-俯冲(中国型俯冲)的8点特征与A-俯冲对比和区别。本文最后建议B、A、C俯冲用在造山带形成的不同阶段来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3.
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会聚的场所,称为俯冲带,其剖面结构是不一样的,由于位于不同的区域,而有明显的差别。就日本列岛来看,就有古老的、巨厚的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带,和年轻的、较薄的菲律宾海板块的俯冲带,它们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4.
试评A-俯冲带术语在中国大地构造学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A-俯冲带术语,在中国大地构造学中广为应用,若考虑其沿革、应用状况较为岐乱。作者从各家厘定A-俯冲带涵意进行评述,并提出C-俯冲(中国型俯冲)的8点特征与A-俯冲对比和区别。本文最后建议B、A、C俯冲用在造山带形成的不同阶段来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俯冲带内部的构造资料及人们对其现有认识。文中没有对俯冲作用的地球物理性质进行讨论,因为前人在基本地震学方面、在震源机制方面、在岩石圈-软流圈性质等方面已作了讨论,并据此提出了俯冲作用概念,还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  相似文献   

6.
<正>长久以来认为:地壳的形成和地幔的地球化学演变大部分取决于俯冲带中洋壳的结局。最近的地球化学研究则致力于定量俯冲带中的地球化学通量(Plank等,1993;等)和致力于涉及Be的作为俯冲过程中,天然同位素示踪物的模式基础(Tera等,1986),很显然,在不同弧环境中,源自俯冲岩板的地球化学成分的影响是变化的。这里,我们得出一种在古增生杂岩体中的测量方法,目的在于判断在增生过程中俯冲岩板的作用,和确定在俯冲带中,进入地幔的地球化学通量。研究结果表明,从大洋板块鳞剥出玄武岩质洋壳最上部分,且其增生于增生杂岩的底部是俯冲带中一种普遍过程。1 增生杂岩 对确认古增生杂岩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大洋物质(例如枕状玄武岩和深海沉积岩)与陆源沉积物共生。早期板块构造学说要求,在俯冲带,于上驮板块的前缘具有刮落作用过程和洋壳的增生;在现代或古代增生杂岩中,通常不能观察到这种过程的实例;相反,所有增生杂岩的共同特征是混杂岩内具大洋物质的块体,并在定义增生杂岩体时必需有的岩性组分部分。  相似文献   

7.
1989年3月23日在南太平洋麦夸里海岭发生了一次8.2级的大地震,是过去十年来地球上所记录到最强烈地震之一。麦夸里海岭是位于新西兰至南极之间的一个兼有海沟和海岭的区域,它正向太平洋俯冲(见图)。 1989年11月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年会上,研究者报导了他们的新发现,指出麦夸里地区是地球上很  相似文献   

8.
海沟相对于大陆边缘的原始位置对弧前区性质及其后来的演化,以及对蛇绿岩的解释,都是关键性的因素。尽管近年来对古大陆边缘和已高度演化的岛弧的研究表明,一些宽广的洋壳带往往被捕获于海沟与火山弧之间,但对年轻活动岛弧的考察却并不支持这一结论。晚第三纪的海沟绝大多数是紧靠着洋壳与陆壳或较老的岛弧壳的分界面形成的。为数不多的岛弧是沿着转换带发育起来的,但没有一个可以认为是由于大洋板块破裂而成的。很显然,正常的大洋岩石目的强度很大,从而导致初始断裂只能沿着诸如被动边缘一带的下弯和破裂的地壳分界面而产生。因此,初始断裂作用形成园滑及半径很大的岛弧,并同时把洋壳捕获于凹部的说法看来并无物理基础。而且相邻于大陆或岛弧边缘产生的洋壳或蛇绿岩,应该由其上覆沉积物中陆源及火山碎屑成分含量很高而暴露出这种继承性关系。在大洋扩张带斜切弧前区而具有较特球板块几何形态的地区,可能发育一些堪称弧前板状体的席状大型蛇绿岩体。在许多情况下,破裂的蛇绿岩可能代表加积于大洋岛弧并引起大洋岛弧增长的洋壳和上地幔的板片。根据马里亚纳弧加积板片的形迹和大洋岛弧的各种弧前几何形态,可以确立一个演化序列,其中,初始的陡而窄的海沟形状被大洋壳片的断续加积分成了上下两部分。因此,就象在中美弧南部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上部海沟的坡裙向岛弧方向旋转,并可能上升而形成盆地。  相似文献   

9.
从侏罗纪到白垩纪早期,由于受到中南地块的碰撞,亚洲大陆发生了大规模的变形。在其影响下,大陆东缘的俯冲模式在北部(东北日本以北)和南部(西南日本以南)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在板块构造格架中,海沟—岛弧—弧后体系中发生的基本机制据信是大洋岩石圈的俯冲作用。然而,这种模式多少是作为海底扩张的必然结果而发展起来的。现在的问题是这种俯冲模式能否解释海沟—岛弧—弧后体系的全部主要特征。很多特征是容易解释的,例如逆断型板内地震及和田—贝尼奥夫带上的深震。但要解释弧后区广泛扩张和高热流的发生,以及弧系的火山活动则是十分困难的。解决这类问题的途径或许可在所谓的“比较俯冲学”里找到,所谓“比较俯冲学”,即存在两种基本的俯冲方式:一种是智利型的,其在岛弧和弧后区造成挤压应力体制;另一种是马里亚纳型的,其造成的是引张应力体制。本文根据这两种俯冲方式,对全球俯冲带进行了分类,并讨论了这两种俯冲方式的构造含意和成因。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为估算磁性边界深度,现已创造了几种磁力谱分析方法。Speetor等(1970)提出了估算磁性体组合表面起伏的平均深度的方法,Bhattacharyya等(1977)介绍了磁力资料谱矩用于计算单体几何形状的方法。这些计算法是根据Bhattacharyya(1966)介绍的三维模式推导出的。海洋磁异常通常是在一维线形体中测得的。因此,在计算洋壳磁源的几何形状时,一个水平方向上长而薄的磁化体模式是十分有用的。由于居里转变深度(居里深度)与最深存在的铁磁性矿物有关。因此,运用大量数据通  相似文献   

12.
前言于板块的会聚边界处,通常海洋板块发生俯冲,可是在该处若碰上大陆及其断块,或海台和海山等就发生所谓“碰撞”现象。在历史上曾发生过不同规模的碰撞,例如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碰撞、伊豆半岛向本州的碰撞等,目前,碰撞运动仍在继续进行。如果说这些碰撞对它们所在区域的大地构造有巨大作用的话,那么对俯冲的板块也有影响。关于板块运动的原动力尚在进行着各种研  相似文献   

13.
具有深地震活动的俯冲带与地幔对流的下降支有关,而且附属于对流下降支。因此,俯冲带的位置对于对流稳定体系来说是相对固定的。上悬于俯冲带上的岩石圈板块可以移离俯冲带,也可以移向俯冲带之上。在前一种情况下,俯冲带后面发生引张作用,形成弧后盆地新洋壳。在后一种情况下,可以见到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在大多数火山岛弧后面,沿着边缘海盆地边界可找到独立的浅震带。这些浅震带与贝尼奥夫主震带平行,构成岛弧微板块的边界。岛弧微板块可以作为计算消亡板块和上悬板块相对运动的参考系。对千岛等岛弧前沿的浅震带,计算了太平洋板块对西太平洋岛弧微板块的旋转极的位置。根据板块运动的全球闭合度确定,在过去1千万年时间里,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各自反时针旋转移离西太平洋岛弧体系,为弧后盆地张开提供了条件。与此同时,南美在向俯冲带上移动。有些“热点”如夏威夷等十分缓慢地相对于岛弧体系移动。据推测,西太平洋俯冲带和各个“热点”形成一个独立的参考系,一般可以用来分析板块的绝对运动。  相似文献   

14.
<正>当扩张中心趋近俯冲背景下的海沟,插入着的俯冲板块可破裂成直径约100km的条带状向下的一些小块段(微板块).法拉隆板块提供了此过程的一个近代实例,它按图1解释的历史随着太平洋-法拉隆洋脊趋近北美西面的俯冲带逐渐破裂成一些小块段(Lonsdale,1991).由最近破裂时期产生的某些小板块是勘探者板块和南戈达板块.这些板块在约5Ma和约3Ma  相似文献   

15.
缅甸俯冲增生带的构造特征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汇聚板块边缘俯冲增生带的构造活动与油气勘探潜力研究一直都是石油地质界的难点,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交会处的缅句若开海岸是开展这一研究的绝佳区域。通过对缅甸俯冲增生带的钻井、地质露头以及地震资料的认真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增生楔主体、斜坡盆地和海沟3个构造单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构造单元的油气勘探前景,指出位于孟加拉湾东侧的海沟地区油气成藏条件最为优越,寻找深水浊积砂体应成为该区重点勘探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对于岩石圈板块的演化来说,板块构造体系的关键因素是板块俯冲作用的发生。但是,现在对于板块俯冲的下伏机制还不清楚。由于使大洋岩石圈破裂需要千巴级的应力,所以板块破裂是产生新的俯冲带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原先就比较薄弱的地带或者受到预应力的区域就将会首先发生俯冲作用。结果,在受到沉积负荷影响时,岩石圈发生下挠的部位就产生了转换断层和被动边缘。根据对被动边缘演化模式的研究,我们发现,仅被动边缘的老化还不足以使它们成为适于俯冲作用发生的场所。但是,年青岩石圈上大量沉积物负荷对于小洋盆的封闭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天山陆内俯冲造山转换带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山山系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复合造山带,中、新生代以来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远程挤压效应影向下,发生了陆内俯冲。塔里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相向俯冲于天山之下,造成了山系的急剧隆升和冲断推覆,在构造重荷作用下,沿着天山南、北山前发育了陆内俯冲型前陆盆地,这一特点已为大多数学者所共识。然而,天山陆内造山带在形成过程中沿着走向却存在明显的变化,尤其是东、西天山在地壳厚度、山系海拔高度、地震活动烈度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总体上以西天山的活动性明显大于东天山为特点。发育于准噶尔地块内的博格达山在这一阶段表现出强烈的活动性,山系隆升和褶皱冲断控制其边缘前陆盆地的充填,与西天山相对应。这说明天山陆内造山过程中存在着转换作用,把西天山陆内俯冲的地壳缩短量转换到了博格达山地区,由此平衡东、西天山的差异,故称之为陆内造山转换带。  相似文献   

18.
C-俯冲带及对中国中西部造山带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C-俯冲带处于造山带和前陆盆地之间,形成于中国大陆拼结之后,因前陆盆地深层次构造失稳而向造山带俯冲挤压,导致造山带中、浅层次构造向前陆盆地方向道冲及浅表层次滑覆。C型俯冲属陆内俯冲性质,具有中国大陆地质构造演化特色,不仅在中国中西部造山带的形成及其前陆盆地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前陆盆地油气富集条件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石油地质学》是总结中国石油地质特征的一部专著。书中以大量的实际资料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石油地质学的新进展,对中国石油地质基本特征进行了比较垒面的论述。全书除绪论外,共分四篇十章。第一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介绍了中国大地构造轮廓、含油气大区划分及其演化特征;第二篇论述油气的成因及中国生油岩的分布规律;第三篇是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及中国油气藏的主要类型,第四篇为中国含油气盆地成因类型和主要含油气盆地分述,以及油气分布规律。书中最后对中国含油气远景及石油地质科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书由王尚文教授主编,参加撰写的人员有张万选副教授、张厚福副教授、谭试典工  相似文献   

20.
C—俯冲带及对中国中西部造山带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C-俯冲带处于造山带和前陆盆地之间,形成于中国大陆拼结之后,因前陆盆地深层次构造失稳而向造山带俯冲挤压,导致造山带中,浅层次构造向前陆盆地方向逆冲及浅表层次滑覆。C型俯冲属陆内俯冲性质,具有中国大陆地质构造演化特色,不仅在中国中西部造山带的形成及其前陆盆地的发展中有要作用,而且对前油气富集条件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