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提高深色印染棉与莫代尔混纺纤维定量准确性和检测效率,研究采用剥色与超声技术相结合,对深色印染棉与莫代尔混纺纤维进行溶解定量。通过分析定量关键因素超声温度和时间、剥色温度、时间等对溶解定量结果的影响,探索深色印染棉与莫代尔混纺纤维最佳定量工艺,并与现行标准方法进行结果对比。结果显示:选用浓度为5 g/L的保险粉溶液,在60℃下剥色30 min后,在超声频率为40 kHz、溶解温度为40℃、溶解时间60 min时,获得深色印染棉与莫代尔混纺纤维最佳定量结果。该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准确度高,定量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棉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艳 《中国纤检》2010,(24):55-57
纤维中存在的活性染料会影响棉再生纤维素混纺产品含量的定量分析。本文探讨了先用保险粉剥色然后再用甲酸氯化锌法来确定其纤维含量的可行性,并确定了经过活性染料染色后的棉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产品的最优剥色工艺。  相似文献   

3.
剥桃棉,俗称软白棉,即棉铃没有经过自然开裂吐絮过程,利用人工剥裂棉桃摘出的棉花。剥桃棉与同品级正常棉比较,其特点是:成熟度低,手扯纤维脆弱,强力特差,细度细,纤维柔软,缺乏弹力,颜色显白面无光泽。  相似文献   

4.
剥棉罗拉在剥取纤维时,易将棉结等杂物充塞在剥棉锯条间隙内,挡车工必须隔一段时间刷清剥棉罗拉上的积聚物,否则易引起针布的轧伤,而且影响棉网清晰度。我们将剥棉罗拉的包卷方式进行了改进,先将光剥棉罗拉精校平衡,然后在剥棉罗拉表面车出深度1.2mm、宽度1.98mm的槽,槽距10mm,再在车好的剥棉罗拉上嵌入剥棉锯条。改进后的剥棉罗拉由于锯条之间有一个10mm的间隙,棉结等杂物无法充塞其间,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棉网上的小破洞,同时也节省了剥棉锯条。经过多年的使用,证明用这种方法包卷的剥棉罗拉轧车率明显减少。梳棉机剥棉罗拉包卷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梳棉过程中,纤维的剥取与转移作用是否完善,是优质高产的重要条件之一。ST—5剥棉罗拉锯条在生产上不能满足梳棉工艺要求。因此,对剥棉罗拉锯条的规格进行改进与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聚乳酸纤维/棉混纺纱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试了聚乳酸纤维的物理性能,并通过聚乳酸纤维/棉混纺实验,研究了聚乳酸纤维/棉混纺纱的力学性能与聚乳酸纤维含量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7.
立达E7/5型精梳机剥棉棒的改进立达E7/5型精梳机牵伸罗拉的剥棉棒(件号:13090),使用几年后会严重老化。我们改用山西国产皮套件上车后,发现缠绕皮辊、罗拉现象严重。针对出现问题,就国产剥棉棒和进口剥棉棒的材料、性能等做了对比,发现国产皮套是由塑...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粘/棉混纺纱线纤维含量分析试验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用剥色法预处理试样,并进行不确定评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剥色法所带来的误差满足标准要求,测试中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随机效应和质量损失修正系数引入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9.
通常为了提高梳棉机产量,采取的措施一般是:锡林与道夫包卷金属针布;做好锡林、道夫和盖板针布的检修工作;刺辊速度增至1200转/分、锡林加速到250~300转/分、采用滚动轴承,以及精校刺辊和锡林的动平衡等. 梳棉机产量增加后,剥棉是个主要问题.怎样才能达到在不影响道夫作用的情况下,从道夫上顺利地剥取棉网.在道夫高速后的剥棉试验中,看到普通斩刀即便装在培林油箱中,也不能有效地剥取棉网.这是由于斩刀速度相应加快后,在机械应力的作用下斩刀轴颈容易断裂所致.此外,斩刀剥棉还有一个严重缺陷,即斩刀上下摆动进行剥棉时,形成了较强的气流,也容易造成棉网中纤维形成弯钩和棉结.  相似文献   

10.
安进  李美真 《染整技术》2012,34(7):45-46,56
介绍了棉氨纶织物剥色原理及剥色工艺,结合氨纶纤维在高温下不耐碱的特点;采用纯碱代替烧碱及剥色后进行氧漂的新工艺,简述了色光修正原理及复染工艺,指出生产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谭敏红 《印染》2012,38(16):43-45
定量分析深色棉/莱赛尔纤维混纺产品,先采用碱性保险粉法对棉/莱赛尔纤维混纺深色织物进行剥色处理,然后再于70℃保温20 min条件下,用甲酸氯化锌法进行分析.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捷、误差小、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等优点,能够满足棉/莱赛尔纤维定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A1 8 6系列梳棉机剥棉装置均为四罗拉机构 ,其优点是能适应高产 ,剥棉效能好。但经过长期的生产运行也暴露出一些不足 ,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机构复杂 ,维修不便 ;②转移罗拉容易绕花 ;③该部件机件易损坏 ,消耗大 ,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 ,并且增加了维修费用。为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维修费用 ,我们把四罗拉剥棉改为单罗拉剥棉。具体做法是 :将原罗拉机构全部拆去 ,安装DB型单罗拉剥棉装置 ,该装置的主要特点及安装方式如下。( 1 )剥棉罗拉直径为 1 2 3mm ,其截面为梯形沟槽齿轮形状 ,齿形按等节距分布 ,结构新颖 ,可防止纤维绕罗拉 ,避免了…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与四罗拉剥棉机构的传动路线的比较,详细介绍了单罗拉剥棉机构的原理、组成及其特点,实际试验数据表明:单罗拉剥棉机的简单、运转平稳、故障少、节能,对棉网质量提高效果显著,是一项较为成熟的剥棉方式。  相似文献   

14.
1 试验原理 取棉、羊毛与甲壳素混纺产品,在(50±2)℃条件下,用5%冰乙酸(V/V)溶解甲壳素纤维1h,将剩余棉、毛纤维烘干称重,分别计算出棉、毛纤维和甲壳素纤维的净干质量。  相似文献   

15.
选择煮练棉和莱赛尔纤维G100分别代表棉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建立了一个测定棉/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比的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首先用659/5硫酸溶解纤维,测定其溶液的吸光度值,然后根据Lasbeli定理计算出煮练棉/莱赛尔纤维的混纺比。分析结果与实际配比的偏差范围为±2.12%,在不同混纺比水平下,精密度试验的RSD...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丝维尔纤维/棉混纺(50/50)织物用活性染料染色时的染色性能,以活性红B-3BD^TM为染料,通过改变染色条件得出了丝维尔纱线、丝维尔纤维/棉混纺纱线(50/50)、丝维尔纤维/棉混纺织物(50/50)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高档次牛仔面料的开发趋势及设计思路,重点对棉与Lyocell纤维牛仔布的设计、试织进行了探讨,并对其服用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棉/Lyocell纤维牛仔面料体现出了轻盈、柔软和外观新颖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
李波 《印染》2007,33(20):19-20
介绍了大豆纤维/棉混纺针织物的两步法前处理工艺。比较了大豆蛋白纤维/棉混纺针织物的传统染色工艺和使用代用碱的新型染色工艺。提出了生产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证棉/氨纶混纺织物纤维含量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提出了采用3%次氯酸钠法作为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并通过对3%次氯酸钠法的测试结果和手工拆分法的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得出了3%次氯酸钠法测试棉/氨纶(针织网状)混纺织物纤维含量与手工拆分法测试结果的含量绝对偏差在0~0.6%范围内;测试棉/氨纶(机织两方向)混纺织物时,试验后的氨纶纤维难以收集,造成试验偏差较大。该试验表明:3%次氯酸钠法适用于测试棉/氨纶(针织网状)混纺织物的纤维含量;不适用于测试棉/氨纶(机织两方向)混纺织物的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20.
梳棉机斩刀剥棉改为皮圈或皮辊剥棉,由于传动皮辊剥棉的导棉辊是在道夫左侧,借原斩刀油箱过桥绳轮用三角皮带过桥。皮带易松,剥棉牵伸和棉网张力牵伸不稳定,启动和停车时棉网会产生不匀。我厂对1181F型梳棉机进行改造时,自行设计了皮辊剥棉的齿轮传动,装在道夫右侧道夫轮系安全罩内。结构简单,效果很好。传动路线如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