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环氧树脂是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热固性基体树脂之一,但是环氧树脂固化后交联密度高、内应力大、质脆、耐疲劳性与耐冲击性差等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在一些高技术领域的应用。利用聚醚砜(PES)对环氧树脂(E51)进行增韧改性,利用热熔法制备不同PES含量的PES/E51体系,加入E100固化剂制备成浇注体。利用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PES在E51中的溶解情况,采用拉伸、冲击等力学性能评价不同PES含量PES/E51/DETD浇注体的力学性能,利用热台偏光显微镜研究体系的相分离过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固化后树脂体系的相分离情况。结果表明,PES与E51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PES的加入可有效改善固化树脂的力学性能,相对于未固化环氧树脂,加入15wt%PES的浇注体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3倍和2倍,并且浇注体固化过程中出现相分离现象,15wt%PES的浇注体出现双连续相结构,使得力学性能表现出最优化。  相似文献   

2.
耐高温拉挤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改性多元缩水甘油胺型耐高温环氧树脂的固化动力学,分析了该树脂体系的浇注体性能,制备了碳纤维拉挤复合材料,并通过热机械分析(DMTA)考察了树脂浇注体及其复合材料的动态热机械性能.结果表明,树脂体系的凝胶化温度与固化温度相差较小,固化反应放热集中,适合于快速拉挤成型;其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玻璃化温度(Tg)达到210℃以上.  相似文献   

3.
采用半预聚体法制备了一种黏度低、适用期长的双组分聚氨酯树脂,与连续玻璃纤维复合制备了玻纤增强的复合材料。研究了树脂黏温特性、浇注体力学性能和热性能,以及成型工艺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双组分聚氨酯树脂30℃左右初始混合黏度低,适用期长;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60℃;当复合材料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120℃、固化4 h、玻纤体积分数为72%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4.
针对兆瓦级风机叶片用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特殊要求,开展了适用于真空辅助灌注(VARTM)工艺的环氧基体树脂的国产化研究。采用国产环氧树脂与实验室自制的稀释剂制备环氧树脂与胺类固化剂配合使用,通过示差扫描量热分析,IR光谱,力学性能,耐热性、粘度及吸水性测试等研究了环氧树脂与固化剂配比对其工艺和固化物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初始粘度低、粘度对温度不敏感、操作时间长的环氧基体树脂,其树脂浇注体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均优于国外环氧树脂固化体系,可满足兆瓦级风机叶片用高性能复合材料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添加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及双(4-叔丁基环己基)过氧化二碳酸酯(P16)对乙烯基酯树脂的固化反应及其拉挤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烯基树脂,复合引发剂TBPB与P16质量比为100∶1∶0.3时,其拉挤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分析和热重分析研究了在双酚F环氧树脂/酸酐固化体系中加入纳米粒子型增韧剂的效果。并以加入纳米粒子增韧剂的树脂体系为基体,碳纤维平纹布为增强体,通过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工艺制备了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和微缺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纳米粒子型增韧剂后,在弯曲强度损失较小的情况下,浇注体的拉伸性能有所提高,冲击韧性大幅增加。制备的复合材料树脂/纤维浸润良好,没有干斑存在,微缺陷较少,力学性能优异,有望用于VARTM成型大型汽车结构部件的制造。  相似文献   

7.
真空辅助树脂灌注配套基体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真空辅助成型技术(VARI)对基体树脂的特殊要求,结合航空材料对性能的高要求,研制了BA9912中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采用VARI工艺制备了G0827/BA9912复合材料,测试了BA9912树脂浇注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并与国内外同类树脂进行了适当的比较分析。分析测试结果表明,BA9912树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工艺性能,能够满足VARI成型工艺要求,适合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新型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JM)及PBO/JM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分别采用旋转粘度计对JM树脂的粘度进行了测试,采用材料万能试验机对树脂浇铸体及PBO/JM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采用DMA和TGA对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JM树脂具有较好的成型工艺性,能够满足复合材料干法、湿法缠绕成型工艺的要求;JM树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模量,但固化物脆性较大,其力学性能有待进一步改善;JM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5%热失重温度分别达到366.6和410.4℃;PBO/JM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远高于PBO/环氧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新型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改性酚醛树脂(PF)/TiO2(PPMF/TiO2)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TiO2对加成固化型PPMF树脂固化及固化产物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失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所制备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O2表面的羟基可通过化学键缩合到PF上,且能参与并催化树脂固化反应;当纳米TiO2用量为5%(质量分数,下同)时,纳米颗粒能均匀分散在树脂基体中,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可促进PPMF树脂的固化且在DCP用量为2%、150℃、固化2h,PPMF/TiO2能达到较高的凝胶含量;PPMF/TiO2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明显优于PPMF树脂。  相似文献   

10.
新型低黏度苯并(口恶)嗪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海  凌鸿  王劲  宋霖  顾宜 《热固性树脂》2005,20(2):10-12
介绍了1种新型低黏度苯并口恶嗪树脂,用旋转黏度计研究了这种树脂的黏度,用DSC和凝胶化时间测试等研究了其固化反应行为,并对树脂浇注体和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树脂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和较高的力学性能,可作为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基体树脂或高性能封装用树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环氧树脂用量对过氧化物硫化丁腈橡胶的硫化特性及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树脂对正硫化时间及其拉伸性能影响较大,随着环氧树脂用量增加,正硫化时间明显缩短,拉伸强度与拉断伸长率逐渐下降,而100%定伸强度逐渐提高。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发现,环氧树脂的加入能够影响硫化反应的热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不同光照条件下得到的可见光固化及过氧化物固化的乙烯基酯(VLC)树脂的弯曲、拉伸性能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及残留苯乙烯含量的比较研究,发现只要保证可见光照射的照度和光照量,VLC树脂可见光固化物性能和过氧化物固化物性能相当,高照度光源照射下双酚型VLC-760浇铸体的断裂伸长率及玻璃化转变温度会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聚酰亚胺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氧树脂和聚酰亚胺的性能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用聚酰亚胺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可以综合两者的优点,得到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和粘结强度的耐高温环氧胶黏剂。用聚酰亚胺中间体聚酰胺酸(PAA)对环氧树脂(EP)进行改性,加入一定量的端羧基丁腈橡胶(CTBN),用4,4’-二氨基二苯砜(DDS)做固化剂,先在一定温度下进行预反应,然后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固化,通过调节不同的配比,得到具有较高耐热性的环氧树脂胶黏剂。具体研究了PAA用量、DDS用量、CTBN用量对胶黏剂力学性能的影响,筛选较好的配方。采用热重分析仪(TG)和差热扫描量热仪(DSC)等研究胶黏剂的耐热性能,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各树脂进行结构表征,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固化后胶黏剂的断面形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硫化体系对动态硫化EPDM/POE热塑性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秀凤 《特种橡胶制品》2010,31(6):22-25,45
采用动态硫化的方法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上制备了三元乙丙橡胶/聚烯烃(EPDM/POE)热塑性弹性体(TPV),并分别对不同硫化体系和硫化剂用量对TPV交联密度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硫化剂用量的增加,TPV的交联密度增大,其中硫黄硫化体系的TPV变化最明显;采用硫黄硫化体系和酚醛树脂硫化体系制备的TPV性能优于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并且DCP和硫黄分别在用量为0.5份,酚醛树脂在1.0份时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15.
以9,9-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芴(BAOFL)作为固化剂,采用非等温DSC技术,研究了BAOFL/环氧树脂(E-51、TDE-85和芴基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和热重分析仪(TGA)测试了固化树脂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固化反应活化能与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结构密切相关,芳醚的引入提高了氨基与环氧基的反应性,固化树脂呈现出优良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达到206~248℃,贮能模量为2.54~2.94 GPa,初始热分解温度312~375℃,700℃g时的残炭率达到15.2%~31.7%。()  相似文献   

16.
刘刚  李桢林  严辉  杨蓓  范和平 《化学与粘合》2010,32(2):50-55,58
为了适应无卤无铅绿色环保发展要求,挠性覆铜板(FCCL)的环保性能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目前FCCL最常用的材料为环氧树脂胶黏剂,虽然添加型阻燃剂能达到阻燃效果,但是对力学性能影响很大。所以,反应型的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的无卤化是FCCL无卤化的两个重要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无卤阻燃环氧树脂(含磷、含硅、含氮环氧树脂及苯酚-芳烷基型自熄性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含磷、含硅固化剂,含氮酚醛树脂和苯酚-芳烷基型环氧树脂固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俗称双二五)、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俗称双二四)、过氧化二异丙苯(DCP)3种硫化剂对陶瓷化耐火硅橡胶力学性能和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硫化和二次硫化后,使用DCP做硫化剂的硅橡胶的硬度都是最大,使用双二五做硫化剂的硅橡胶的拉断伸长率都是最高,采用双二四做硫化剂的硅橡胶拉伸强度都是最大;使用双二四做硫化剂的硅橡胶烧结硬度最高。综合来看,使用双二四作硫化剂时陶瓷化耐火硅橡胶的力学性能最好,其最佳用量为1.25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提高有机硅压敏胶黏附性的方法,有机硅压敏胶中所用的改性助剂;有机硅压敏胶的品种系列(过氧化物硫化、加成型)。有机硅压敏胶所涉及的相关材料(背材及底涂剂、背面处理剂);过氧化物硫化型有机硅压敏胶的配制(高固体质量分数、低黏度品种,采用甲基苯基硅橡胶生胶与MQ硅树脂为原料配制,耐300℃高温品种);加成型有机硅压敏胶的配制(耐高温品种,高固体质量分数、低黏度品种)。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BIPB)、2,5-二甲基-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DBPMH)以及助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三烯丙基氰脲酸酯(TAC)、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HVA-2)对乙烯-醋酸乙烯酯橡胶(EVM)硫化特性、交联密度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测试硫化曲线、力学性能和交联密度还研究了无机阻燃填料氢氧化镁的隔离效应对EVM橡胶交联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EVM橡胶最优过氧化物交联体系为BIPB和TAIC,其最佳配比为2.3/2.5,此时EVM橡胶有较好交联效率、交联速率和力学性能。氢氧化镁对EVM橡胶的交联效率没有影响,但硅烷化氢氧化镁能够提高EVM橡胶的表观交联密度。使用高交联效率过氧化物交联体系BIPB和TAIC,并添加硅烷化氢氧化镁,可平衡EVM橡胶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螯合剂2,4-戊二酮是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共促进剂。文章探讨了2,4-戊二酮用量对不同体系不饱和聚酯树脂胶化时间、固化时间和固化峰温的影响,研究了2,4-戊二酮用量树脂的硬度、储存稳定性和浇铸块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2,4-戊二酮的用量增加,树脂的胶化时间和固化时间均缩短,固化峰温明显降低,储存稳定性无明显变化,制品硬度、浇铸块的颜色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