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城市迅速扩张,农村也在以极快的速度转化着土地使用性质。作为城乡建设载体一土地,如何根据其自然属性、经济特性,正确解决城乡建设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以独立工矿用地的规划加以论述。 土地低效利用原因 首先,土地利用规划存在明显不足。漳州城乡建设用地利用不够集约,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地价的不断增长,市场竞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面临着土地使用缺乏统一规划的重要问题,导致城市地价不断增长,而土地利用率低下,土地集约利用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阐述了城市地价、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概念,深入分析了城市地价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关系,从而分析城市地价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城市地价的合理控制,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罗永嘉  黄建云 《规划师》2010,26(5):31-35
土地集约利用是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对提高近期建设规划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土地集约利用视角下,需强化对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潜力的分析,从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两个方面转变思路,使之更好地引导城市近期建设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矛盾。  相似文献   

4.
孙加凤 《安徽建筑》2014,21(6):10-12
集约发展是缓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土地需求与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根本途径,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得到理论界、规划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之后,小城镇乃至村镇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和实践也开始展开.文章拟对村镇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研究做系统的梳理,在对村镇集约发展的理论、方法、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做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状况近观透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指出我国在加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存在诸如城市外延式盲目扩张、大量占用耕地、土地灰市泛滥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四个主要原因;最后,对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方式进行了探讨,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发展对土地的要求将会不断增加,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以促进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若想推动城市持续发展,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水平,增加建设效益,必须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坚持节约和集约的利用原则,合理规划建设。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相关内容进行论述,提出了轨道交通建设以及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与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来讲,均面临经济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与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现实矛盾。其原因在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我国国情所决定;土地资源的粗放式利用,加剧了城市发展用地矛盾; 中央出台的土地严管政策将使城市发展长期面临土地要素资源的约束。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正确处理建设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走好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之路,才能保证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此,一方面,要注意借鉴上海、浙江诸暨、青岛开发区利用旧厂房发展“创意产业”、推行“零土地技改”,实行“零土地招商”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可采取以下对策推进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示范区;建立完善建设用地定额标准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土地规划和供应管理,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科学合理地利用好城市空间;积极建立土地政策与其他调控政策相互配合和制约的宏观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城市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问题越发严重,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已经成为解决城市空间拥挤、环境恶化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土地集约利用理论,阐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存在的问题,针对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进行探讨,提出利用土地集约理论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观点,以供参考。以期达到为以后开发地下空间奠定坚实基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1)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镇扩展迅速,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城镇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使村庄处于粗放型发展,不合理利用土地的现象比较普遍,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也造成了土地的大量消耗。因此,在积极推进城镇化的发展中应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本文根据盘石镇进行小城镇规划过程中对土地的利用,分析村镇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土地利用现状,为城镇规划中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和方法做出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从土地集约利用角度,依据H城就业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人均商业用地面积、容积率、各城市发展实际情况的数据,对其商业用地规模进行评价,指出其商业用地规模过大、土地利用不集约的问题。最后基于研究对新城规划土地利用不集约问题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首先以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为出发点,论述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关系,然后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2.
佛山市禅城区地处佛山市中心组团的核心区域,其用地大部分为城市旧区,增量土地资源极其稀缺,这已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瓶颈.禅城区目前共有行政村100多个,用地规划庞大,土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禅城区区划调整后,加大了全区资源整合力度,全面启动村集体土地的集约发展规划,旨在集约、高效地利用存量土地资源,对村镇集体自发发展的土地利用方式予以及时有效的引导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土地扩展问题大家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是城市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城市是土地资源最集约的利用方式,城市土地利用和管理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通过科学配置土地资源,引导城市合理发展和有序建设。另一方面,有资料显示,城市土地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在扩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特别短缺的国家而言,这是一个大家都必须正视的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城市土地问题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城市规划工作应该如何应对?中国城市规划学会5月20日组织召开了“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自由论坛,与会的专家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现…  相似文献   

14.
政策与土地是开发区的相互互动的基本资源。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与评价体系有助于鉴别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效益,从而推动开发区的政策导向,促进我国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产业集聚发展程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系列策略,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开发区土地开发进度、投入产出效果、工业用地效益三个方面科学构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应用及意义作了充分的论述,对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首先以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为出发点,论述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关系,然后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刘非 《城市住宅》2021,28(2):207-208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其中,由于城市规划不当导致城市土地利用不平衡的情况尤为突出.城市建设需要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根据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等,根据实际需要通过科学方法规划城市,形成符合城市特色的科学化城市形态,有效规划城市内功能区,有利于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亮 《江西建材》2012,(6):40-4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处理好土地资源管理与城镇规划建设两者的关系越来越重要,也是当前形势下土地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统筹看待土地管理工作和城乡规划建设,并从规范土地管理模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方面,提出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统筹做好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城市住宅小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山西建筑》2010,36(26):8-9
针对我国目前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性,提出了土地集约型的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实施建议,并作了具体说明,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从规划工作的角度出发,对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不协调、城市规划制定不科学严谨、土地资源不能合理利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以改善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敏感性的城市土地承载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与城镇建设用地需求的矛盾,迫切需要在满足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同时,科学、合理的对城市规划范围内土地承载力进行研究和论证,进而高效集约地开发、利用城市土地,指导城市发展。本文提出基于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城市土地承载力评估方法是城市土地承载力分析重要的研究与应用方向,并针对城市规划特点及如何运用于城市用地规模及用地选择分析进行研究与探索,提出改进及完善该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