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国内某石化企业在加氢裂化装置检修期间催化柴油无法处理,为解决柴油物料平衡问题,考虑将催化柴油临时进入蜡油液相加氢装置处理.为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在液相加氢中试装置进行可行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蜡油液相加氢装置处理催化柴油是可行的,在反应压力13.8 MPa、平均反应温度350℃、新鲜进料体...  相似文献   

2.
康明艳  李继友  孙玉春 《广州化工》2012,40(22):146-147
对我国某小型炼厂(还没有新建加氢改质装置)的催化柴油进行加氢改质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对加氢改质前后产品质量对比,加氢改质后催化柴油硫氧氮和氧化不溶物含量与先前炼厂采取的通过添加柴油稳定剂以及酸碱精制方法处理的催化柴油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要生产出符合GB252-2011的成品柴油,该炼厂新建加氢改质装置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大庆焦化柴油和重油催化轻柴油产品的安定性和对加氢装置扩能的需要,进行了FH-98型催化剂用于大庆焦化柴油和重油催化轻柴油混合油加氢精制工艺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H-98型催化剂对大庆焦化和重油催化混合柴油进行加氢精制,可以生产出0#一等品柴油,能满足加氢装置扩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直馏柴油加氢装置掺炼催化柴油的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直馏柴油加氢装置掺炼催化柴油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对加工混合进料的操作条件予以确定,并进行相应的技术改进,确保装置的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和安、稳、长运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对装置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柴油质量升级已成为国内炼油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催化柴油由于芳烃含量高、十六烷值低,是柴油质量升级的难点和重点。文章重点从柴油产品硫含量、十六烷值、密度和颜色等指标研究催化柴油对柴油质量升级的影响,结合当前催化柴油的主要加氢提质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炼油企业,综合考虑全厂流程及装置结构,提出相应的加工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60万t/a液相柴油加氢装置与30万t/a催化柴油加氢装置在能耗、物耗、氢耗、催化剂种类、处理量和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对两套装置的标定情况进行分析.最终发现,液相柴油加氢在能耗、物耗、氢耗和产品质量上都优于普通滴流床柴油加氢.  相似文献   

7.
张国剑 《当代化工》2023,(4):933-936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65万t·a-1催化柴油改质装置加工混合催化柴油,主要生产满足LTAG联合装置催化单元要求的加氢柴油组分。为了了解装置整体性能对其进行全面标定。标定结果表明:在加工原料密度、硫含量、芳烃含量偏高的情况下,该装置仍然可以生产出满足设计指标的产品。实际运转中装置氢耗高于设计值,但是可以通过调整工艺参数,降低氢分压的方法来降低氢耗。装置能耗为7.89 kg OE·t-1,较设计能耗低1.36 kg OE·t-1,装置能耗水平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华秋平 《广州化工》2013,41(4):169-171
节能工作日显重要,本文主要讨论柴油加氢装置在节能降耗工作中采用加工原料之一的催化柴油直接由催化装置进本装置(即催化柴油热进料)的节能可行性及效益,以及催化柴油热进料所带来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化工类装置或同类装置的节能工作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由于柴油市场持续低迷,压减催化柴油是炼厂主要的优化方向。采用催化柴油加氢-催化组合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技术,将催化柴油转化为汽油,以减少催化柴油产量,降低催化柴汽比,使炼厂效益最大化。利用由Petro-SIM建立的炼油装置全流程优化模型,在操作条件和原料稳定的情况下,分别将催化裂化产出的轻柴油和重柴油返回渣油加氢装置,通过加氢饱和催化柴油芳环后返回催化裂化作为原料,经催化裂化增产汽油。Petro-SIM测算数据显示重柴油模式的液化气和汽油收率要高于轻柴油模式,根据当前产品价格体系测算效益,重柴油模式也优于轻柴油模式。为了验证模型测算的结论,对2种模式分别通过工业试验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模型测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催化柴油加氢后返回催化装置回炼技术的应用。结果表明:催化柴油加氢后回炼使装置汽油收率增加了近5%,柴油收率下降,从而改变了全厂柴汽比,由投用前的1.5降到1.2。实现了多产汽油,少产柴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