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浪作用下细颗粒泥沙密实起动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水槽试验,描述了波浪作用下细颗粒泥沙的起动现象。在规则波作用下,天然沙和轻质模型沙的起动试验资料表明,天然沙的干重度随淤积历时的增长而增大,且起动时的波高和起动流速随泥沙干重度的增大而增加。电木粉的干重度对起动时的波高和起动流速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
轻质沙的起动流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塑料沙和电木粉两种轻质沙的起动流速,提出了轻质沙的起动流速公式,提示了d<0.038mm电木粉细颗粒在水下发生的固结现象,明确了起动流速随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塑料沙和电木粉两种轻质沙的起动流速,提出了轻质沙的起动流速公式,揭示了d<0.038mm电木粉细颗粒在水下发生的固结现象,明确了起动流速随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模型沙起动流速公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现有泥沙起动公式的分析表明细颗粒泥沙起动流速大于试验值,本文利用大量的模型沙起动流速试验资料,对不同材质、粒径的各种模型沙,建立了起动流速的通用计算公式,该式与试验资料吻合良好。通过研究模型沙的起动状态与起动流速的变化规律,指出模型沙个别起动、少量动、普遍动对应的起动流速间具有线性关系,进而给出了模型沙不同状态的起动流速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床沙粒径及级配对非均匀沙起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廷杰  陆彦  陈帅  刘益 《人民黄河》2015,(1):34-37,41
对Wu W.等的荫暴系数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根据滚动起动模型建立了以荫暴系数为主要参数的起动底流速公式,在此基础上理论探讨了暴露程度、床沙各分组泥沙粒径及其质量比对泥沙起动的影响,并论述了非均匀沙起动中完全暴露、完全荫蔽和极限跃移3种极限起动情况。结果表明:1非均匀沙起动底流速随着荫暴系数的增大而减小,荫暴系数越大,泥沙越容易起动;2在由两种粒径泥沙组成的非均匀沙中,粗颗粒的荫暴系数在定义域上均随着细颗粒床沙比例和粗细颗粒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即细颗粒比例越大,粗细颗粒间粒径差异越大,粗颗粒越容易起动;细颗粒的荫暴系数在定义域上随着细颗粒床沙比例的增大而增大、粗细颗粒比例的增大而减小,即细颗粒的比例愈大,细颗粒愈容易起动,且起动规律渐趋于和均匀沙的相仿,粗细颗粒粒径相差愈大,细颗粒受到的荫蔽作用愈显著,其起动流速也愈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得到更为客观科学的泥沙基本活动规律,利用有压矩形管进行了细颗粒泥沙起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管内水压力对细颗粒泥沙的起动有重要影响,水压力越大,管中泥沙起动断面平均流速和起动切应力越大。根据有压矩形管的水流分布特性和水压特点,将矩形管中水流转换为普通明渠水流,转换得到的明渠中泥沙起动垂线平均流速与试验矩形管中泥沙起动断面平均流速基本相同,验证了利用有压矩形管进行细颗粒泥沙起动流速试验的可行性和代表性。在试验矩形管与实际明渠的泥沙起动流速转换过程中,并未考虑不同水柱高度下曼宁糙率系数的变化,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塑料沙近年来己较广泛用于推移质和悬移质泥沙模型试验。但目前塑料沙试验基本限于圆球形细颗粒泥沙模拟,粒径较大的散粒体泥沙(砂砾石状塑料沙)模拟较少,本项目通过水槽试验,建立了砂砾石状塑料沙的起动流速公式,并通过与已有塑料沙起动流速公式的对比,证明得出的起动流速公式可行,为粒径较大的散粒体泥沙(砂砾石状塑料沙)的起动流速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前河工泥沙模型试验中常采用的模型沙主要有电木粉、塑料沙、煤粉、煤灰等,通过对这几种模型沙的容重、流变及沉降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和总结,其主要结论是:模型沙的重率是比较稳定的,但其干容重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并趋于一稳定值;模型沙浑水一般皆属于牛顿体或宾汉体单颗粒模型沙沉速服从斯托克斯定律和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公式,而群体沉速仍用一般规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9.
细颗粒塑料沙的群体沉速及起动流速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稚聪  王光谦 《水利学报》1996,(2):24-28,10
本文研究了细颗粒塑料沙的群体沉速及起动流速,认为塑料沙有可能保证各粒径级的沉降和起动与天然悬移质泥沙相似。  相似文献   

10.
长江口南槽非均匀细颗粒泥沙起动流速的近似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文献中的泥沙起动流速公式,推导出非均匀细颗粒泥沙起动流速近似估算公式。采用长江口南槽定点测量涨落潮过程中水深、水面以下lm的流速与近底床悬沙粒径d95资料,拟合该近似估算公式。估算结果表明:近底床悬沙粒径d95小于0.06mm的细颗粒泥沙起动流速值大于已有水槽实验值。  相似文献   

11.
新型轻质模型沙—沥青沙已成功用于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泥沙模型。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沥青沙的沉降速度和起动流速,提出了沥青沙起动流速经验计算式和其适用的沉速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淤泥质海岸半封闭港池回淤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粘性细颗粒泥沙特性,考虑絮团动水沉降相似要求,选用木粉作模型沙,在连云港模型内进行定床浑水悬沙试验,研究连云港西海堤建成后各种半封闭港池条件下泥沙回淤规律。  相似文献   

13.
再论泥沙起动流速   总被引:73,自引:3,他引:73  
本文是作者40年来研究泥沙起动公式的小结。文中对颗粒间的粘结力,水的下压力和阻力等有关参数进行了修改。通过瞬时作用流速,明确了三种起动状态间的关系,消除了起动切应力和起动流速间的不协调。对导得的起动切应力公式和起动流速公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验证,说明公式较好地反映了粗,细颗粒泥沙和轻质沙的起动规律,为研究工程泥沙问题提供了实用公式。  相似文献   

14.
沥青沙特性试验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轻质模型沙-沥青沙已成功用于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泥沙模型。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沥青沙的沉速度和起动流速,提出了沥青潲起动流速经验计算式和其适用的沉速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再论泥沙起动流速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窦国仁 《泥沙研究》1999,11(1):3-60
本文是作者40年来研究泥沙起动公式的小结。文中对颗粒间的粘结力、水的下压力和阻力等有关参数进行了修改。通过瞬时作用流速,明确了三种起动状态间的关系,消除了起动切应力和起动流速间的不协调。对导得的起动切应力公式和起动流速公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验证,说明公式较好地反映了粗、细颗粒泥沙和轻质沙的起动规律,为研究工程泥沙问题提供了实用公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水槽试验进行了塑料沙的起动流速试验,以5组泥沙为例,推导出沙粒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塑料沙的起动流速公式,并与3种常用模型沙起动流速公式计算值比较,建议对轻质模型沙起动流速估算时,采用塑料沙起动流速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对一种复合塑料模型沙的水下休止角、群体沉速、起动流速等运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使模型沙在静水中自然落淤成丘,通过几何关系可得水下休止角;将沙样按粒径分组进行单颗粒沉速试验,统计平均后再按质量加权得到模型沙群体沉速;在玻璃水槽中对5种水深下的泥沙起动流速进行了测量及经验公式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沙水下休止角为28.4°,较传统塑料沙、水下休止角范围大,具有较好的水下成形特性;对于该模型沙,其单颗粒沉速用W.W.Rubey公式计算精度较高,但群体沉速用中值粒径进行经验计算则精度不够,合理的代表粒径有待进一步研究;起动流速比传统塑料沙大,这与水下休止角试验是相符的,通过调整沙莫夫系数K,沙莫夫公式可较好地表述个别起动和少量起动的情况,大量起动时则不够精确。  相似文献   

18.
水压力对细颗粒泥沙起动流速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对现有起动流速公式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水深是通过水压力来影响起动流速的。作者在一个水压力可以调节的专用设备上用三种泥沙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对较粗的散粒体泥沙,水压力对起动流速没有影响。因此现有的公式需要修正.对粘性细颗粒泥沙,随着水压力的增大,起动流速明显增大.起动流速增大的程度介于现有二个公式计算值之间.具体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侧向水流作用下均匀沙休止角变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体沙动水休止角是表征沙丘、沙洲等散体沙堆积体稳定形态的重要特征参数,在岸坡稳定分析、坝前冲刷漏斗形态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侧向水流作用下不同粒径天然均匀散体沙水下休止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水流流速超过泥沙颗粒起动流速后,天然散体沙水下休止角随流速增大而减小,且减小的速度随着流速的进一步增加而更加迅速;相同流速条件下,粗颗粒泥沙的水下休止角大于细颗粒,其对流速变化的敏感度也低于细颗粒。基于侧向水流边坡上泥沙颗粒的受力分析,引入相对流速概念,初步建立了侧向水流作用下均匀散体沙动水休止角计算公式及其简化形式。  相似文献   

20.
根据粘性细颗粒泥沙特性,考虑絮团动水沉降相似要求,选用木粉作模型沙,在连云港模型内进行定床浑水悬沙试验,研究连云港西海堤建成后各种半封闭港池条件下泥沙回淤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