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徐芳 《低温建筑技术》2019,41(5):122-125
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下室抗浮锚杆应用越来越广泛。积极探讨抗浮锚杆的优化设计,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文中介绍了贵阳某商业综合体项目地下室抗浮锚杆结构优化设计过程,从抗浮锚杆承载力计算、锚杆选型、锚杆布置方面进行优化,同时对优化后结构变形和经济性进行了比对分析,供类似工程抗浮锚杆优化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地下结构的抗浮问题,某工程地下车库底板设计采用集中点状布置抗浮锚杆,通过对抗浮锚杆主要施工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对穿过车库底板的锚杆节点位置采取相应防水措施,并对锚杆进行抗拔承载力检测,保证了抗浮锚杆的施工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泉州市某大跨度车行地道巧妙地利用土层锚杆结合既有围护桩进行抗浮设计。采用局部抗浮稳定控制锚杆参数、整体抗浮稳定优化锚杆数量的设计思路,并应用于工程实践。根据该工程实例,采用全长黏结型锚杆,并巧妙地采用围护桩顶圈梁嵌入结构侧壁的构造措施,可纵向每2m节约锚杆3根,经济效益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4.
地下结构工程的抗浮问题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几种抗浮技术措施有压载抗浮法、降排截水抗浮法、抗浮桩及抗浮锚杆等方法。其中,抗浮锚杆法,尤其是非预应力锚杆,由于具有造价低廉、连接简单、施工方便、受力明确和工期短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抗浮锚杆的设计、施工及检测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以成都某地下室抗浮工程为依托,介绍了工程采用的抗浮方案,对抗浮锚杆设计的相关要求、锚杆数量、布置方式等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影响锚固效果的因素及解决方法,通过锚杆检验测试,表明抗浮锚杆能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卵石土场地下室的抗浮问题。  相似文献   

6.
囊袋式扩体锚杆作为一项较新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础抗浮工程中。囊袋式抗浮锚杆的端头锚固段采用囊袋式扩大头,传力及受力机理科学合理,与传统的扩大头锚杆相比,其单根锚杆抗拔力大大加强,有效地减少了锚杆数量,节约材料、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工程实例,重点阐述囊袋式扩体锚杆技术在超高层地下抗浮结构中的应用,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泵房工程,对工程抗浮锚杆进行试验研究,通过锚杆的破坏性试验,得出抗浮锚杆的抗拔力,为抗浮工程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实践证明,抗浮锚杆用于解决泵房工程抗浮问题是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前,抗浮锚杆在成都地区地下室抗浮工程中应用广泛,但关于抗浮锚杆的国家、行业或地方的专项技术标准尚未出台。文章结合成都某工程实例,采用了常见的三种规范对抗浮锚杆的锚杆截面积及锚固段长度进行了计算,并对不同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对今后抗浮锚杆设计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9.
彭景元 《新材料新装饰》2021,(2):169-169,171
为了提升地下结构的施工质量,创新抗浮锚杆施工,文章结合某工程实例,阐述了抗浮锚杆设计,并对抗浮锚杆的施工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锚杆施工质量的提升措施。  相似文献   

10.
抗浮技术措施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下结构工程的抗浮问题非常重要 ,文中对目前常用的几种抗浮技术措施如压载抗浮、降排截水抗浮、抗浮桩及抗浮锚杆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 ,以期对地下结构工程的抗浮设计和加固治理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某高架桥中异形板板底裂缝的特点及成因着手 ,对设计与施工工艺诸方面提出防止裂缝的对策和对裂缝进行加固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采用透明土材料和粒子图像测速法(PIV)技术,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锚杆拔出机理。在试验中采用普通圆柱型和手榴弹型、糖葫芦型和圣诞树型3种异型共4种不同形状锚固段锚杆,测试获得各锚杆随锚杆锚固段上移对周围土体的扰动规律、锚杆位移与锚固力变化曲线,分析各锚杆锚固段的极限承载力与锚固段破坏机理。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本文试验条件下,在锚杆拔出破坏前,除了手榴弹型锚杆外,各种形状锚杆对土体水平位移影响相对于竖向位移均较小,糖葫芦型和圣诞树型锚杆对土体的竖向位移影响范围最大,达到6.0倍锚杆半径,比普通圆柱型锚杆对土体竖向位移影响范围大1.5倍;异形锚杆可以很有效的提高锚杆极限承载力,比普通圆柱型锚杆可提高66%~91%,其中圣诞树型锚杆的极限承载力最大;锚杆锚固段的有效长度、有效横截面积、有效直径对其极限承载力有直接影响;锚杆极限承载力值是发生在锚杆锚固段与土体接触的界面开始破坏到完全破坏之间,锚杆锚固段与土体接触界面发生破坏,是从锚杆自由段部位开始逐渐往锚杆底部发展,以A型锚杆为例,当破坏发展到距锚杆底部1/3的位置时,锚杆极限承载力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理想弹塑性载荷传递函数关系,根据压力型锚索锚固段的受力平衡,利用锚固体、锚索和注浆体之间共同作用的位移模式,导出压力型锚索锚固段的剪应力和轴向力的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讨论不同参数锚固段应力分布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1)外部施加的预应力越大,在锚固体受力容许范围之内,其锚固效果越好;(2)通过对综合参数EA的分析得出,此参数是锚固体的力学参数和结构参数的综合,从物理意义上增加锚固段的有效直径或提高锚固段的弹性模量均可改善其锚固效果。所得结果为压力型锚索的设计和计算提供一种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软土地层不能提供有效的锚固力,这对于锚固法在软土区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提供软土区基坑支护体系所需锚固力,锚索的有效锚固段需深入软土下层,设计中常采用长自由段、大倾角锚索。在常规施工工艺下,工程设计中大倾角锚索锚固力的取值为工程界所关注,本文对深圳某软土区预应力锚索进行了抗拔力试验,其结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兴刚 《山西建筑》2005,31(18):94-95
结合具体的工程概况,探讨了具体的支护等级的确定,对土钉墙在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中的设计及应用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对相应的锚固长度及其验算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赵勇  李东彬 《施工技术》2012,41(6):37-42
锚固区设计是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讨论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对锚固区设计的规定,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工程应用经验,提出了后张预应力混凝土锚固区的深化设计建议,包括锚固体系的选择、锚固区的设置、锚垫板的布置、锚固区加强钢筋的配置、锚具的封闭与保护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新型复合锚固结构的抗爆性能,进行了岩石中该结构与单一锚周结构的抗爆效应现场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复合锚固结构洞室的临界破坏荷载是单一锚固结构洞室的178%;就破坏程度而言,单一锚固结构洞室是新型复合锚固结构洞室的2.5倍;复合锚固结构存在优化设计问题,优化设计因素包括:空孔直径、空孔密度、空孔深度、锚固区深度。新型复合锚固类结构的弱化效应吸能非常显著,用于岩石介质洞室的抗爆加固是完全可行的,并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8.
程戈 《山西建筑》2010,36(33):336-337
结合准朔铁路黄河特大桥扣锚索系统中锚碇的设计与施工,详细介绍了锚碇的设计思路、预应力锚索的设计计算、锚碇的施工工艺,指出该桥锚碇的设计轻盈,安全,避免了大体积圬工材料的浪费和施工难以控制的缺点,对同类型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纯锚筋、角钢加抗剪板和锚筋加抗剪板3种用于钢连梁的预埋端板连接构造。其中纯锚筋连接是传统锚固形式,角钢加抗剪板和锚筋加抗剪板则是依据弯剪分离设计方法。通过拟静力试验进行对比,分别考察3种预埋端板连接在弯剪耦合作用下的破坏形式和滞回性能,分析了节点的受力特征和整体破坏发展过程。结果表明,3种预埋端板连接均能满足承载力的需求,其中纯锚筋试件的初始转动刚度最大,而且滞回曲线较为饱满,但竖向滑移较大;角钢加抗剪板试件和锚筋加抗剪板试件受力性能较为一致,但角钢加抗剪板试件中混凝土墙肢的破坏较大,难以修复;锚筋加抗剪板试件滞回曲线较为饱满,预埋端板转动和竖向滑移较小,对连梁传力较为有利,但外侧锚筋拉应力过于集中,一旦发生断裂,承载力下降较快。通过对比试验结果与现行设计公式的计算结果,验证了弯剪分离设计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高拱坝坝趾区域是加固设计的重点关注区域。为了对其锚固进行研究,进一步阐述基于变形加固理论的高拱坝坝趾锚固机制。给出坝趾锚固区域不平衡力的计算方法和坝趾锚固的基准状态。将这一机制应用于白鹤滩高拱坝坝趾锚固数值分析中,得到锚固所需的最小加固力和最优锚固角,并分析坝趾不平衡力分布规律的原因。同时,对白鹤滩高拱坝进行大比例尺(250∶1)下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通过对加载过程中的位移、应变和开裂的监测和分析,得出坝趾区域随荷载增加过程的破坏规律。通过对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两种研究方法的结论是相一致的,白鹤滩高拱坝左岸坝趾较右岸坝趾更为薄弱。研究结果表明,变形加固理论为坝趾锚固分析和评价,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用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