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扫描电路的作用及组成 行扫描电路是电视接收机电路中异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向行偏转线圈提供一个15625Hz(即行频)、线性良好,且具一定幅度的锯齿电流。在接收电视节目时,行频锯齿电流还必须跟外来电视信号中的行同步脉冲同步,以保证图象在荧光屏上稳定地重现。  相似文献   

2.
我国电视广播采用的场频、行频关系是f_H=625/2fv,2f_H=625fv。行频、场频的标称值为15625赫和50赫。早期,它们与电网频率锁相,即行频、场频均随电网频率的变化而改变。由于电网频率偏移量较大,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彩色电视、远距离节目传  相似文献   

3.
同步广播激励器用18kHz标频自动校频时,要求有足够幅度和比较稳定的标频信号。我区实行同步广播以来,由于调频广播覆盖面小,只有一两个转播台接收到较强的调频信号,进行自动校频。因此,我们便试验了利用自治区直属中波大功率台载频(地波)作为标频来进行手动校频。试验结果表明,校频方法简单、可靠,校准一次可以维持几天(约3~5天),并且各转播台可以在台内了解自己发射的频率的精确度,不必到两个同步台之间的等场强区收测。  相似文献   

4.
崔吉林 《电子世界》1998,(12):28-29
<正> [例1] 故障现象 一台熊猫C54P10型21英寸遥控彩电,图像被拉成斜条状。如果调整,RP626行频电位器,则在图像出现的瞬间,行电路停振保护,并有行频叫声。 分析与检修 该机送修时已被他人修过,多处的微调电位器都被调节过。根据现象判断,行频率较低时(低于15625Hz),能维持行扫描电路的正常工作。将行频频率调为15625Hz时,行输出电压超过规定值,引起TAT698AP(30)脚内X射线保护电路动作,使行推动信号短路到地。由此判定该机电源电压过高。测量主电源稳压二极管VD711负端电压为135V。(正常值为110V),另外两组电源24V、25V变成31V、  相似文献   

5.
小数分频法     
小数分频技术可用作同步脉冲的产生,以及各种小数分频和倍频的实现,也可以在合成信号源中作为频率基准。在625行的 PAL 制彩电系统中,为使行频信号(2LF)与它的副载波信号(SC)同步,行频信号最好由副载波信号分离而得。现在我们就以行频信号如何从副载波信号中分离出来,讲述小数分频技术的作用和原理。因为副载波信号频率和行频信号频率各为f_(SC)=4433618.75Hz=11×25×25×644.89Hzf_(2LF)=31250Hz=25×25×25×2Hz所以f_(SC)/(11×25×25×644.89)=f_(2LF)/(2×25×25×25) (1)这样f_(2LF)=(5×1000)/(11×64489)f_(SC) (2)从式(2)可以看到,副载频通过64489分频、11分频、1000倍频、5倍频就成了行频。但实际上副载波信号经64489分频后得到68.75Hz。这样低的频率信  相似文献   

6.
MMDS同频干扰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频干扰产生的原因同频干扰的产生原因:因MMDS系统工作在2.5~2.7 GHz频段,其频率资源有限,当两个或两个以上邻近发射台多频道传输时,就有可能采用相同的载频。由于发射机的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等因素,发射载频之间存在着微小差别。这样当用户接收到主信号的同时,也会收到另一个干扰信号,它们之间产生几百至几千Hz的低频差拍。当载波频率稳定度容限为±500 Hz时,其同频干扰形成的差拍低于1 kHz的正弦波,电视行扫描频率为15625 kHz,因此干扰的差拍分量与行亮度信号叠加在屏幕上,会产生水平条纹干扰,频率差越低,条纹越宽,…  相似文献   

7.
使用智能同步广播激励器,并采用CCTV传输的1MHz标频信号,就有可能实现自适应相位跟踪同步广播。这将大大节省中波段的频率资源。  相似文献   

8.
微波PIN二极管倍频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理想的开关模型对反向并联PIN二极管对的输出频谱和倍频损耗进行分析,与混频二极管倍频器和变容二极管倍频器进行了比较,分析了PIN二极管的倍频机理。对微波PIN二极管倍频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有益的结论。研制的S波段和C波段五倍频器倍频损耗分别达到15.4 dB和10.6 dB,而S波段的倍频源相位噪声达到—136 dBc/Hz@10 kHz,具有低噪声性能。  相似文献   

9.
在本试验中,采用智能同步广播激励器和CCTV传输的1MHz标频,实现了中波同步广播同频保护率趋于0dB.并提出了自适应相位跟踪同步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正> 本文提出的是一个输入矩形波,以周期—电压转换为基础的同步脉冲倍频器。其电路的一个特征是输出和输入波形有相同的占空比。倍频因数可用一个数控电位差计来达一、引言在文献中,提出许多用不同硬件合成的方法倍频,但最常用的倍频方法是用锁相技术(Bilgic1982,)。其它倍频方法是用一个几个频率倍加器的级联,结果得到一个倍增系数2~n。这些频率倍增电路常使用频  相似文献   

11.
我省同步广播采用频率制。我台使用的TBJL—1型同步激励器每天须与标频台校频一次。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机在自动校频控制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使校频精度受到影响,并且校频程序也较繁。我们在电路上做了一些改进,提高了校频准确率,简化了校频操作程序,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2.
周小平 《电子工程师》2007,33(12):27-29
介绍了SRD(阶跃恢复二极管)三倍频器的具体设计方法,据此设计研制了一种微带结构的由S波段倍频到X波段的三倍频器,给出了该电路的印制电路图和性能指标。该倍频器具有频带宽、效率高、结构简单的特点,在宽温范围内能够稳定工作,测试结果表明倍频后的相位噪声恶化接近理论值。  相似文献   

13.
故障现象:一台海信TC2125MA彩电,在收看电视节目过程中,突然出现场不同步现象。分析检修:分析可能是场振荡电路异常所致,原因有两种:一是场频相差太大,场同步脉冲无法触发同步;二是无场同步脉冲,场振荡器工作在自由振荡状态。该机的LA7680行、场振荡电路均由一只外接500kHz晶振担任,500kHz的振荡信号经32分频后得到行频脉冲,再分频后得到场频脉冲。用示波器测量LA7680第(28)脚外接的500kHz陶瓷谐振器Z421的振荡频率、波形正常。用同型号正品同频率晶振更换Z421后开机试看,故障依旧。继续检查第(31)脚50Hz/60Hz场频识别输出端,该脚与场扫描输出电路N451(LA7837)第⑤脚相接,作用是保证在PAL/NTSC制时场幅不  相似文献   

14.
V波段小型化低相噪频率综合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一种V波段超小型低相噪频率综合器,研制了L段捷变频频综、Ku波段取样锁相源、上变频组件、倍频器等四个小型化组件.为了得到较低的相位噪声和捷变频速度,本捷变频频综采用上变频-倍频方案,其中DRO PLS保证低相位噪声性能,L波段捷变频频综保证捷变频功能.该频综尺寸为100×80×30mm3,相位噪声低于-86dBc/Hz(1kHz),捷变频时间小于40μs,杂波抑制优于-60dBc.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TSC-AP-03020混频二极管设计了W频带全波段三倍频器,考虑到二极管各种寄生参数的影响,采用去嵌入阻抗的方法,提取二极管物理结构的S参数文件,结合二极管SPICE模型,提取二极管的输入阻抗和三次谐波输出阻抗.基于计算的阻抗,综合分析输入输出阻抗匹配网络和波导-鳍线过渡,采用一体化设计方法,提取倍频器无源电路的整体S参数,通过谐波平衡分析方法,优化倍频器的倍频效率.设计的W波段倍频器在100GHz测得最高倍频效率4.2%.在75-110GHz倍频效率典型值为3.5%,倍频效率响应曲线平坦,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解决了W波段宽带信号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邱紫敬  祁峰  明刚  钟达  梅刚华 《电子学报》2017,45(12):3046-3050
铷原子频标短期频率稳定度由物理系统和电路系统共同决定.微波链的相位噪声是电路系统影响铷频标短期频率稳定度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传统铷频标微波链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指出9次倍频器和调制器是微波链相噪的主要来源.为抑制微波链噪声,采用肖特基二极管倍频和提高载波频率的调制方案,设计出一种低噪声9次倍频链.实验结果表明,该倍频链输出90MHz信号的相噪比传统方案降低了12dB以上,可将微波链噪声对铷频标1s频率稳定度的贡献控制在1.9E-13.将该倍频链应用于铷频标,测得铷频标短稳为3.53E-13(1s)、1.27E-13(10s)和3.97E-14(100s).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视广播的日益普及,电视发射台的数量不断增加,发射功率也在不断扩大,使已很拥挤的电视频段内同频干扰日趋严重,不仅存在于一些县级发射台之间,甚至省际间的干扰也时有发生。本文介绍了安徽省广播电视研究所研究开发的精密偏置/同步电视广播激励器在这方面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这一设备可以有效地抑制同频干扰,从而扩大了同频台的有效覆盖率。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简化自动扫描彩显电路结构,各大电子公司在此基础上纷纷开发了大量的专用LSI,使自动连续扫描的彩显电路变得比早期的双频显示器还简单。此类显示器在行/场同步脉冲的控制下,轻而易举即可在30~100kHz的行频范围内和60~160Hz的场频范围内实现自动同步于任何显示模式的行/场频率,并且其同步自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锁相环内倍频的设计方法用于低相噪低杂散650 MHz的点频源。采用晶体滤波器将10 MHz源的倍频信号提取出来,然后再利用锁相环倍频至需要的650 MHz,最后放大滤波输出。测试结果表明,该点频源的相位噪声为–77 d Bc@1 Hz,–95.4 d Bc@10 Hz,–107.5 d Bc@100 Hz,–116.2 d Bc@1 k Hz,–114.3 d Bc@10 k Hz,–121.8d Bc@100 k Hz,–137.9 d Bc@1 MHz;输出功率9.8 d Bm;谐波抑制–78 d Bc;幅度稳定度±0.5 d B/24 h。该点频源具有低相位噪声、低杂散、高频率稳定度等性能,且结构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一种由低次级联形式构成的W波段宽带六倍频器。输入信号先经过MMIC得到二倍频,再由反向并联二极管对平衡结构实现宽带三倍频,从而将Ku波段信号六倍频到W波段。该倍频器的输入端口为玻璃绝缘子同轴转换接头,输出为WR-10标准矩形波导结构。仿真结果表明当输入信号功率为20dBm时,三倍频器在整个W波段的输出三次谐波功率为4.5dBm左右,变频损耗小于17dB。该设计可以降低毫米波设备的主振频率,扩展已有微波信号源的工作频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