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公共安全领域,重点研究了分布式计算和虚拟化存储及云计算的技术特点和应用,针对目前公共安全平台的不足,设计了5层的物联网公共安全平台架构,为以后警用物联网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结合该架构,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据支撑平台,为该公共安全平台提供虚拟化的数据存储和管理,以实现各业务数据的共享和安全,提高了物联网应用的安全和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2.
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是为社会提供互联网应用解决方案、物联网可靠性检测及评估等服务的公共平台。通过介缩物联网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的认证评估体系,提出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评测子平台和物联网标准及设备检测子平台的关键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开始致力于服务型政府的创建工作,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促使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它可以对目前城市管理系统资源进行整合,然后将政务领域应用开展于物联网统一的公共平台上,具有一系列的优势.本文简要分析了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物联网公共安全平台软件体系架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有公共安全管理平台的弊端,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即建设物联网公共安全平台的思路。结合物联网体系结构,建立了物联网公共安全平台层次模型。该模型中,每层利用紧邻的下层服务,各层之间定义标准接口,方便了平台的模块化设计。基于物联网公共安全平台层次模型及对公共安全管理重点业务的分析,设计了物联网公共安全平台软件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5.
《软件》2016,(3):127-130
当今世界随着对物联网的概念、技术、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环境、能源[1]、物流[2]、公共安全等领域和行业都涌现出众多物联网应用的典型案例。其中,公共安全领域作为物联网应用的重点领域,具有与其它物联网应用不同的特点和特殊的地位[4],有必要将公共安全领域的物联网应用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公共安全发展及创新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物联网的四大关键技术——RFID技术、传感网络技术[3]、智能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为基础,本文结合公共安全工作具体的应用案例,详细分析这些物联网关键技术在安防监控、人员定位、信息采集、智能探测和等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安防系统相比,应用物联网技术构成的安防系统具有组网快捷、预警及时、信息完善的优势。将物联网技术与公共安全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研发并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安全设备和相关的系统[5]。  相似文献   

6.
目前的公共安全管理平台存在着信息采集困难、数据传输不及时和数据处理无法实现智能化等问题。为此,将物联网技术与云技术相结合,设计一种新型的公共安全管理平台框架,其中利用物联网技术来解决公共安全管理信息的全天候、多样化采集以及实时传输,利用云技术来实现海量数据的高效分析和智能化处理。利用该平台,可以有效实现公共安全事件的实时监控、及时预警,以及应急处理时的跨职能部门统一调度。另外,还对该新型公共安全管理平台建设中存在的标准化问题和信息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给出了指导性方案。该方案的研究将有助于我国新一代公共安全管理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经过近两年高速发展,上海物联网产业在全国已率先跨入千亿元级城市行列。据悉,目前上海在智能交通、城市安防等公共管理领域,已建成一批广覆盖、高效率、智能化的物联网应用系统。同时,上海已初步建成一批物联网共性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包括短距离无线通信关键技术测试平台、无线通信节点极低功耗共性技术开发平台、微机电系统集成制造技术平台等。此外,上海正牵头推进我国无线传感网标准化工作并代表我国参加国际传感网标准工作组。机场电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家级示范区保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存在问题,提出了公共文化示范区现代化管理平台的设计思路,研究了示范区现代化管理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的应用对保山示范区的创建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刚 《福建电脑》2014,(3):122-125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化革命,对于邮政企业的转型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物联网关键技术RFID、特征和应用的分析,探讨了物联网在邮政企业推广应用的前景。在邮政企业建立物联网应用平台将从根本上确立邮政的竞争优势。可以促进邮政生产、管理和服务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转变,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调整业务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0.
当前各地已纷纷启动物联网相关的研究和应用示范,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大规模发展。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Ecode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Ecode国家平台)的建设重点分离了各物联网应用的共性技术要求和差异性,贯穿于物联网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应用层等,为解决应用场景多样化和大规模产业化的矛盾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解决当前的社会治安监控领域面临的各项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笔者以物联网技术在综合社会治安监控平台的应用研究为出发点,研究和探讨了在现有的安防系统基础上,以最小代价嵌入物联网技术,发挥统一接入、数据融合等优势,阐述了建设动态的监控资源管理和综合预警管理系统的可行性,为最终提升整体的社会综合管理和公共安全服务的水平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公安物联网已成为我国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公安物联网移动应用是移动互联网在公安安全领域的具体应用,在公安物联网发展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文中对公安物联网移动应用业务、总体架构、发展所涉及的三项关键技术(基于位置的应用、终端安全技术和集群通信技术)进行了阐述,并对公安物联网移动应用的公安数字化单兵系统进行了介绍,以期为了解、发展和推进公安物联网及应用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毅  崔晓燕 《软件》2014,(1):108-1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产业已经逐渐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关键技术。物联网中的数据挖掘是物联网技术中重要的一环,是未来物联网应用数量大规模增长后对物联网产业的强力补充,本文分析了物联网数据的特点以及物联网数据挖掘存在的困难,以及云计算的出现为物联网数据挖掘提供了重要思路,文中论断云计算为物联网提供了最具计算力和存储力的平台,并创新性的提出物联网云的概念。另外,在对平台可行性及性能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本文提出了数据转换器、开放平台接口等思路,使整个平台有更好的扩展性,方便第三方开发和测试。目前,物联网应用的整体生态系统面临很多挑战,产业链中的不同人群也面临着不同问题,本文也给物联网中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物联网环境中不同网络间交互所带来的数据隐私和认证等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密钥管理和认证签名方案,并进行性能和安全性分析,以证明方案能满足物联网低资源、高交互率、高移动率、低数据量环境下通信安全性要求。通过研究基于身份认证的密钥协商方案,加入三方认证模式,实现密钥身份认证。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建立政府数据共享平台可以为大数据在未来政府的应用打下基础,但是建立政府数据共享平台给政府信息系统带来了很多新的安全问题。文章研究了两大安全问题,一是针对共享数据安全管理问题提出了二级管理安全模型;二是为了防止共享数据的二次非法授权访问提出了采用数据密封机制,对共享数据进行加密,加密密钥与数据授权使用系统的软硬件信息相关联。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物联网的系统模型和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物联网的敌手模型和密钥管理安全需求,指出一个新的需要首先解决的研究问题:ID保护的物联网T2ToI中密钥管理方案,方案需要兼顾能量高效性和健壮性.然后提出一系列密钥管理方案,包括密钥预分发、基于中央控制单元的密钥分发、基于ONS的公钥查询方案、ID保护的DNSKey方案、基于ID的密钥管理方案.每个方案均给出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17.
可信是制约物联网发展与应用的瓶颈,本文重点探讨了物联网模式下的可信问题,基于物联网模式下LED显示集成平台架构的研究,提出了一种LED显示终端集成平台可信安全系统框架,设计了基于USBKey的LED显示集成平台可信安全系统,通过在LED显示软件平台增加TPM硬件模块,实现对终端用户的可信认证,以确保引导过程中软件的完整性,从而提高物联网模式下LED显示集成平台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日益发展,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党政机关和各类涉密单位的保密管理已成为保密工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一套高效的保密管理工作平台,从而保障保密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文章结合保密工作部门信息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保密管理业务工作信息平台的建设需求,从总体目标、应用价值和功能模块等方面,阐述了该业务工作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最后对工作平台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作为政府信息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已初具规模。由于政务信息的敏感性和保密性要求,以及网络平台的安全性影响,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是至关重要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涉及到网络技术、系统功能、人员管理、法制法规等诸多因素,必须形成全面、规范、有执行力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