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对碳碳复合材料CVI或(CVD)工艺中热碳组织的类型,沉积机理等研究情况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对其进一步研究提出了相应观点。  相似文献   

2.
软计算是一些计算方法的集合,这些计算方法的指导思想均是通过对不精确性和不确定性的容纳,以达到可处理性、鲁棒性和低成本求解的目的;它主要由模糊逻辑、神经网络、进化计算等组成。综述了软计算在CVD/CVI工艺建模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化学气相渗(CVI)碳化硅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均热法、热梯度法和压差-温度梯度法三种化学相渗SiC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制备周期依次缩短。均热法适合制备形状复杂的样品,提高沉积效率靠增大沉积炉和多放样品来实现,整个过程受气体自由扩散所控制,热梯度法适合制备形状简单、规则的薄壁试样,每炉只能做一个,过程主要受样品内外温度梯度所控制,用该法可以制备出成分连续变化的的功能梯度材料;压差-温度梯度法适合制备板状、圆筒状厚壁样品,过程受样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用虚拟仪器软件Labwindows/CVI平台开发基于R2 32串口的量块自动鉴定系统 ,并给出了示例。  相似文献   

5.
多元耦合场CVI法快速致密化炭/炭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液化石油气为碳源气体,采用多元耦合场CVI工艺方法快速制备了炭/炭复合材料.在自制冷壁CVI炉中,使用普通炭毡作为炭纤维预制体,设置特殊的导电发热层,沉积温度为650~1050℃,系统的气氛压力为0.1~30kPa,流量为0.1~0.5m3/h,沉积时间12h的条件下可将预制体一次性快速增密至1.75g/cm3.XRD分析表明:该材料经过2300℃,2h高温石墨化处理,其石墨化度(g)可达到61.3%,晶粒尺寸达到16.1nm.PLM分析表明所得材料偏光形貌表现为光滑层(SL)结构,SEM形貌照片测算可知热解炭沉积速率在6.6μm/h以上.分析了炭/炭致密化的过程和热解炭的沉积机理,说明多元耦合场加速了热解炭的沉积,缩短了致密化时间,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在LabWindows/CVI软件平台环境下设计多功能电量测试仪的一种方案.该测试仪可对电气参数电压、电流、功率以及谐波等进行多功能测量.该仪器由工业控制计算机对输入的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调理、采样、转换和控制,并通过软件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表达以及图形化用户界面(GUI).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某型高射火炮瞄准具的榆测,设计了一种基于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技术的榆测系统.介绍了检测系统硬件的设计方法,和测试软件的特点.在LabWindows/CVI平台下开发的测试软件,利用软面板技术可用交互方式控制仪器模块,实现各种所需仪器的测试功能,方便了火炮瞄准系统的检测,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遗传算法在C/C复合材料等温CVI工艺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数值优化技术对等温CVI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的方法和过程,并对2DC/C复合材料的ICVI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技术有助于降低实验成本,提高碳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CAN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及构成,并实现了虚拟仪器技术在控制局域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混杂系统的非线性特性,提出利用模糊推理规则描述动态混杂系统。根据系统的实际输入输出数据,通过GK聚类算法和最小二乘辨识方法得到了混杂系统的T—S模糊模型。基于建立的等价T—S模糊模型,分别与实际模型和MLD模型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用模糊推理建模方法得到的混杂系统的模型关于真实模型具有较高的逼近精度。  相似文献   

11.
炭/炭复合材料CVI工艺的数值模拟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曹伟  李克智  李贺军  孙国栋 《材料导报》2005,19(5):58-60,69
从预制体结构模型、动力学模型和模拟算法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炭/炭复合材料CVI(chemical vapor infilration)工艺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各种结构模型的优缺点,各种传质动力学模型的前提假设,指出了数值模拟所面临的困难和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前驱体对CVI制备C/C复合材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天然气和丙烯为前驱体制备了C/C复合材料.考察了密度和密度分布,借助偏光显微镜观察了沉积炭的显微结构,研究表明,天然气制备的C/C复合材料的密度大于丙烯制备的C/C复合材料的密度;在前60h以天然气为前驱体时C/C复合材料的致密化速率比以丙烯为前驱体时低,60h后致密化速率发生逆转;以天然气为前驱体所得C/C复合材料的密度梯度小,结构为单一的粗糙层;而以丙烯为前驱体所得C/C复合材料的密度梯度大,结构为光滑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LabWindows/CVI开发平台构建了电场自动控制系统,提出了GTEM室内场强的校正方式和软件的编制流程,在开环校正的基础上,通过对开环校正数据文件的调用实现了更为精确的闭环校正。经过校正后的场强值满足规定的场强误差限,适合用于RS103电场辐射敏感度自动测试。  相似文献   

14.
短切炭纤维的CVI处理及其在CFRC中的分散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CVI法对短炭纤维进行表面处理, 借助超声波对其进行预分散, 用新型分散剂羟乙基纤维素(HEC)和超细粉硅灰对其进行分散, 并研究了其在水泥基体中的分散性; 在SEM电镜下观察了短炭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CFRC)的断口形貌, 用炭纤维质量变动系数定量评价了短炭纤维在CFRC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 采用CVI预处理和超声波预分散, 在分散剂HEC和硅灰不同掺量下, 炭纤维的分散性均得到显著改善。炭纤维的分散性随HEC掺量的增加而提高, 当HEC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6%、 硅灰掺量为水泥质量的10%时, 两种分散剂的协同作用使炭纤维质量变动系数最小, 此时炭纤维在水泥基体中的分散性最理想。   相似文献   

15.
CVI处理短碳纤维在CFRC中分散性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CFRC)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很有潜力的功能材料.丙烯作前驱体,对短碳纤维在高温下(900~1300℃)进行100个小时左右的化学气相浸渍(CVI)表面处理,丙烯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热解碳,沉积在碳纤维表面.借助超声波预分散技术及新型分散剂羟乙基纤维素(hydroxyethyl cellulose,HEC)和超细颗粒硅灰的分散作用,实现了CVI处理碳纤维在水泥基体中的均匀分散.HEC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控制在1.56~1.77%之间为宜.分别运用扫描电镜法(SEM)、新拌料浆法(FM)、硬化试件电阻率测试法(ERM)及模拟试验法(SE)四种方法评价了CVI处理后短碳纤维的分散性.每种方法均有自身的优缺点和适应环境,四种方法中,模拟试验法(SE)是评价制备CFRC复合材料前期、碳纤维第一步分散的最方便的方法,此法不仅可节约时间和大量的原材料,而且可预测制备CFRC过程中应选择何种分散剂及碳纤维第二步分散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CVI+压力PIP”混合工艺制备低成本 C/SiC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成本填料改性有机硅浸渍剂作为先驱体,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压力先驱体浸渍裂解法"(CVI+P-PIP)混合工艺制备了低成本C/SiC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浸渍剂裂解机理,探讨了界面涂层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料改性有机硅浸渍剂裂解产物结构致密、陶瓷产率高;压力可提高填料改性有机硅浸渍剂的致密效率.混合工艺充分利用沉积SiC基体和裂解SiC基体的致密化特点,有效缩短了制备周期.C/SiC/C三层界面不仅可降低纤维/基体之间结合强度界面,提高了复合材料韧性;而且减缓了氧化性气体扩散到碳纤维表面的速度,改善了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达到455MPa,断裂韧性达到15.7MPa·m-1/2.在1300℃空气中氧化3h,复合材料失重仅8.5%.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例详细地介绍了在Labwindows/CVI中运用ADO技术访问数据库的两种方法及其实现的关键,同时通过对两种方法的对比测试发现Recordset对象法具有快速访问数据库的优势,然而繁琐的类型转化限制了这种方法的使用,为此作者扩展了原有ADO函数驱动器,对数据类型转换的操作进行了打包,使得记录的读写更简单。经过扩展后的ADO函数驱动器使得数据库的访问更加方便、灵活,进一步拓展了LabWindows/CVI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