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陈桂亚 《人民长江》2000,31(8):21-22,31
作为枢纽设计依据的入库洪水,其分析计算历来是比较棘手的问题,特别是资料缺乏的水库则更为突出。入库洪水下坝址洪水相比一般峰现时间早前、洪峰增高、短时段洪量增另,而入为洪水成果在水库建成之前没有实测资料可以检验。因此入库洪水的计算、成果的合理性分析非常重要。目前对区间示控面积占比重的水库入库不研究较少。针对上述问题,对入库洪水分析计算的几种方法加以总结,通过典型的实例剖析,阐述了资料缺乏、区间未控面积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部分山丘区受客观自然条件限制,缺乏水文观测设施和实测数据,洪水预报中传统的参数移植方法,受预报人员经验性和主观性影响较大,预报精度不能满足需求.因此需要研究一种对水文资料依赖性小的计算方法,构建无资料山丘区产汇流模型,解决无资料地区水文分析计算难题.本文通过选取典型区域分析洪水类型构成和时空分布特征,确定产汇流模...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吉木乃县的塔斯特水库为例,采用在无资料或缺乏资料地区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中常用的洪峰洪量模数法、地区洪峰流量模比系数综合频率曲线法和推理公式法3种方法进行塔斯特水库设计入库洪峰流量及各时段洪量的分析计算,分析比对不同方法设计入库洪水计算成果,同时对计算成果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可为类似工程设计入库洪水计算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安徽省目前采用的无资料地区中小面积设计洪水计算办法用于江淮丘陵区存在的问题,利用江淮丘陵区合肥等7个站的实测洪水资料,对汇流计算部分作了进一步分析,得出以流域度SF为参数的3h综合单位线QF50 ̄SF关系,以便用于丘陵区无资料地区中小面积设计洪水计算。  相似文献   

5.
针对安徽省目前采用的无资料地区中小面积设计洪水计算办法用于江淮丘陵区存在的问题,利用江淮丘陵区合肥等7个站的实测洪水资料,对汇流计算部分作了进一步分析,得出以流域坡度SF为参数的3h综合单位线QF50-SF关系,以便和于丘陵区资料地区中小面积设计洪水计算。  相似文献   

6.
由暴雨途径推求设计洪水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越河北省丘陵和平原交界地带,与众多河流交叉,交叉断面附近地区均无实测水文资料,对无径流资料地区河流的设计洪水只能用暴雨途径推求.分别采用《河北省中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图集》中的瞬时单位线法、推理公式法及《地区水文手册》中的经验公式等三种方法推求设计洪水.通过实践表明,它们各自有适用条件,各自有其优缺点.为了使南水北调河北省境内交叉河流设计洪水成果更合理,必须按流域面积大小,分别采用三种方法,而且在应用过程中注意其存在问题.河北省段交叉河流设计洪水成果与沿线各省市成果基本协调,但对20km2以下流域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和推理公式中的汇流参数m值还需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长江 《人民长江》2006,37(3):13-14
乌江为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流域面积87 920 km2.构皮滩水电站是乌江干流开发的控制性工程,总库容64.51亿m3,装机容量3 000 MW.电站主要任务是发电,兼顾航运、防洪及其它.介绍了在分析乌江暴雨洪水特性的基础上,运用乌江干流江界河等站实测水文资料和大量历史洪水调查资料进行的水电站坝址设计洪水、区间洪水、入库洪水等主要水文分析计算成果.采用干支流流量叠加法,计算入库洪水系列,以频率分析法计算入库设计洪水.干流入库站为乌江渡,区间采用黄鱼塘和洞头站流量过程叠加放大;同时也采用水量平衡法推算区间入库进行比较.根据坝址洪水和入库洪水相关关系,分别插补出1830、1912、1920年入库洪水洪峰及4个时段洪量值.各历史洪水年份的重现期采用与坝址洪水取为一致.入库设计洪水的计算,采用与坝址设计洪水计算相同的方法,计算洪峰及各时段洪量系列的经验频率;按矩法计算参数,采用P-Ⅲ型适线,得到100 a一遇洪峰流量为22 500 m3/s,24 h径流量为17.9亿m3.  相似文献   

8.
入库洪水与坝址洪水的关系,过去都用峰比值作为水库设计依据的判据,但这种方法是经验性的,任意性大,难于应用。为解决此问题,我们运用系统概念,用成因方法建立了严格表达两洪水关系的多维线性汇流系统方程。由此揭示出两者差异,不仅取快于产汇流条件的改变,而且还取决于洪水过程的形状因素。而后便提出了以洪水峰部形状因数为参数的,入库与坝址两洪水的一阶矩比值的理论公式,从而能够运用此关系式来预计两洪水的峰比值及各  相似文献   

9.
根据实测雨洪资料,着重研究和总结应用推理过程线法分析小流域洪水汇流参数 M 的可行性,探讨 M 参数的区域性规律.成果说明,M 参数的稳定值是存在的,为推求设计条件下的 M 值提供了依据.M 参数的区域性规律,为无资料地区移用创造了条件。M 参数经综合,按下垫面分类办法分为非岩溶流域和岩溶非岩溶混合流域两种类型区,并建立计算 M 参数的经验公式,为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推求设计洪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胡才宽  胡娟娟 《人民长江》2010,41(11):73-77
基于同一小流域各场洪水的汇流参数,即纳希瞬时单位线(IUH)参数(n、k)随造峰雨强度及时空分布呈一定规律变化的特点,根据湖北境内河流、湖泊、水库实测暴雨洪水资料复合场次洪水汇流参数,综合得出设计条件下的流域汇流参数。结果表明,复合计算洪水与实测洪水较为接近,其复合优化参数明显优于矩法参数,是适用于目前湖北地区洪水资料短缺的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