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四川盆地含膏盐红层特征及坝基工程地质问题(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盆地合膏盐(石膏、芒硝、钙芒硝)红层为例,论述了含膏盐红层的沉积环境及其分布范围,膏盐矿物在红层岩体中的分布及其矿物学特征,讨论了由于膏盐矿物溶蚀形成的有别于常规碳酸盐岩岩溶作用的红层类岩溶作用.依据水电工程实例,描述了红层坝基类岩溶形态,分析了类岩溶和溶蚀下限机理,同时给出了四川盆地几各水电工程类岩溶红层坝基的溶蚀下限深度.为确定坝基岩体防渗深度提出了相关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重力坝可利用岩体(或建基面)的选择,与坝基岩体结构、岩体质量以及坝型、坝高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如何选择一个最优化的建基面位置,将关系到岩体的合理利用,直接影响到大坝的安全和经济。黄登水电站低坝段坝基岩体较完整,多以次块状夹镶嵌结构岩体为主,坝基岩体质量类别以Ⅲ_2、Ⅲ_1类为主;中高坝段坝基岩体多以块状及次块状结构岩体为主,坝基岩体质量类别以Ⅱ、Ⅲ_1类为主,大坝建基面不存在制约性工程地质问题,对于局部的断层破碎带、凝灰岩夹层、局部蚀变、松弛岩体及缓倾角节理等地质缺陷,均对大坝抗滑稳定及地基强度不起控制作用,并可以通过工程措施进行处理,经适当处理后坝基工程地质条件满足大坝建基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坝高超过200 m的特高拱坝建基面可利用岩体的选择标准,对国内7座特高拱坝建基岩体的利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工程类比法分析了特高拱坝建基面可利用岩体的选择因素,提出了特高拱坝建基面可利用岩体的选择标准。研究表明,特高拱坝及坝基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为压破坏和剪破坏,要求拱坝建基岩体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抗变形能力、抗剪切能力以及抗滑稳定性。国内特高拱坝建基面可利用岩体的选择主要是以岩体质量分级为综合评价指标,不同坝基部位可选择不同质量级别的岩体;Ⅱ级岩体是特高拱坝的优良的建基岩体,中部建基面可以有效地利用部分Ⅲ1级岩体,上部可适当利用Ⅲ2级岩体;对于特高拱坝坝基,变形模量和黏聚力略大于规范建议值;特高拱坝建基面可利用岩体选择以荷载及应力水平为基础,以拱坝稳定为前提,以变形、强度等力学参数为依据,以岩体质量级别为具体表征,按不同高度分区域进行多因素综合论证和选择。  相似文献   

4.
朱凯李叶  曾德志 《四川水利》2007,28(6):62-63,67
根据勘察成果资料,对老挝Nam OU8水电站枢纽区岩体结构面特性进行了探讨,着重对岩体结构面的类型、物质组成和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坝基岩体质量、隧洞围岩分类、坝基抗滑稳定验算及建基面的选择和坝基处理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5.
据规范,对坝基岩体进行工程地质分类,并提出各类岩体力学参数,提出建议建基面及坝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工程岩体质量分析局限于统计图表、柱状图及剖面图等形式,难以充分表达岩体质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实测获取的大量岩体物理力学指标离散测试数据为基础,利用属性对象三维储层栅格结构建模技术进行DSI插值计算,构建了研究区域的岩体质量单因素指标属性对象模型;基于对象属性脚本编程进行多因素指标耦合运算,构建了岩体综合质量指标属性对象模型,直观表征了单因素及多因素指标耦合的岩体质量三维空间拓扑关系和细节特征。结合叶巴滩水电站高拱坝布置,基于邻近网格点或单元将属性值传递到建基面空间曲面及受力区坝基岩体的三维模型网格,建基面岩体质量云图和坝基岩体质量属性对象模型能够以色谱的形式可视化表征岩体质量特性和缺陷岩体的分布,属性统计图表高效量化比较了各方案的岩体质量优劣。  相似文献   

7.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大坝为我国目前已建和在建装机容量最大的高拱坝。开挖揭示大坝建基面局部存在Ⅲ2、Ⅳ级岩体和层间、层内错动发育等地质缺陷,河床坝段基岩面以下20 m处存在约15%的Ⅲ2级岩体,严重影响大坝及基础的整体稳定。通过优化建基面设计和置换混凝土、加强固结灌浆、刻槽、锚固、防渗和清基等一系列的处理措施,建基面岩体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监测成果显示,随坝段浇筑混凝土上升,建基面应力和沉降均匀增大,相邻坝段差异沉降较小,坝基防渗性能好,坝基和坝体的整体稳定性较好。总结溪洛渡水电站高拱坝建基面处理和监测,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国内部分重点水电工程为例,对我国水电工程建设中坝基岩体质量分类、主要岩石力学参数的选取、大坝建基面的确定及弱风化岩体利用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指出简化的坝基岩体多因子分类、岩体力学参数的提取与岩体质量分类相配套、按等值线提取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并动态确定大坝建基面的方法,应是水电工程坝基工程岩体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坝基岩体基本特征的分析,评价坝基岩体质量,确定合理的大坝建基面。总结了针对坝基不同地质缺陷所采取的处理措施和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甫洲水利枢纽主要建筑物基础置于下第三系陆相红色碎屑岩上,岩石中含有石膏,属中溶盐,由于电站的修建,水头增加,地下水流速加快,可能造成岩体中和建基面处的石膏溶蚀,石膏溶蚀一方面造成岩体结构的破坏,同时增加了水体中SO4-2的含量,对工程危害较大,为此对坝基下的石膏层的分布、含石膏地层与汉江水接触后的溶蚀以及溶蚀后江水中SO4-2的含量的变化进行了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坝基处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陈明 《四川水利》2007,28(3):48-50
科技档案与科技资料都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科技活动之中,又为生产、科技活动本身服务。科技档案、科技资料有其共性。都是提供科技情报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都有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特性。为了提高科技档案和科技资料管理的质量,必须充分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科技档案资料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促使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小水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水电站运行与日常维护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响电站效益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从理论到实例两方面对中小流域水电站运行与日常维护管理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旨在为中小型水电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选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荆江分蓄洪安全区涵闸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安全区涵闸主要存在淤积、工程老化、闸门漏水三大闸身隐患和无机械排(抽)水设施、无抢险预备土、欠分洪预备土、无预备闸门、无专人管理四大分洪准备问题及一项管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从安全区所属干堤溃口后涵闸腹背受水的实情考虑,提出了将险情与损失控制在局部范围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根据防汛抢险物资的重要性和特株性,介绍了防汛物资储备管理与调用结算的基本规则与程序。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赣州市水土流失面积1964~1988年呈增长趋势,1988年以后呈减少趋势,章、贡两江输沙量1988年以后逐渐减少,尤其是1998年以来显著减少.事实证明,人为破坏、重治轻防是水土流失加剧的根本原因,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赣州市水土保持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6.
葛洲坝水工建筑物中安装了众多的大型或超大型水工闸门和启闭机械。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20年来葛洲坝水工闸门和启闭机械设备的维护检修实践。  相似文献   

17.
地表水地下水的交互与耦合模拟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四水"转化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引出了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联系及相互作用过程,归纳地表水和地下水交互作用研究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系统介绍和对比国内外典型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型的总体结构、特点、适用领域及模型的局限性。对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过程及耦合模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认为集成模型应该解决时空尺度整合、参数的不确定性等关键问题,指出综合水循环和水质各组成部分的复杂系统模拟是模型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材料,进行不同灌水量与灌溉方法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木薯生长的影响试验,以探讨木薯苗期最佳的灌水量与灌溉方法。结果表明:同一灌水量下,膜下滴灌的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土壤气相比例、土壤肥力、叶片含水量、株高、茎径都比其它处理高;不同灌水量对改善土壤及木薯生长的影响不同,80m3/亩效果最好。可见,木薯采用灌水量为80 m3/亩的膜下滴灌处理,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木薯生长最有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黄河宁蒙河段冲淤演变及河槽过洪能力变化,进一步认识宁蒙河段冲淤演变规律,并根据下河沿水文站设计水沙条件,估算宁蒙河段2020年、2030年的冲淤变化趋势。分析表明:近期宁蒙河段输沙能力降低,巴彦高勒、三湖河口、昭君坟断面平滩流量呈减小趋势,河道淤积加重,支流淤堵干流情况加重。根据下河沿设计水沙条件推算头道拐水沙量以及区间引沙量,采用沙量平衡法,考虑区间支流来沙、区间风沙入黄情况,预估下河沿~头道拐冲淤量,2020年水平,宁蒙河段年均淤积0.78亿t;2030年水平,宁蒙河段年均淤积0.80亿t。  相似文献   

20.
黄河宁蒙河道水沙变化及冲淤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断面法对黄河宁蒙河段的冲淤量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该河段的水沙变化情况及冲淤特性。结果表明:宁夏河道多年来呈微淤状态;内蒙古巴彦高勒—浦滩拐河段1962—1982年、1982—1991年、1991—2000年、2000—2008年年均淤积量分别为-0.009亿、0.379亿、0.540亿、0.620亿t;内蒙古河道2000—2008年主槽淤积量占全断面淤积量的90.9%,造成平滩流量减小,严重威胁防凌、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