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频谱感知的目标是在尽量避免对主用户造成干扰的条件下为感知用户提供尽可能多的频谱接入机会。由于单用户频谱检测算法的局限性,协作频谱感知被提了出来。在满足对主用户干扰限度的条件下,为了使单个授权信道的频谱感知效率达到最大,引入一种新的协作频谱感知机制,联合优化包括感知时间、传输时间、参与协作的感知用户数目在内的感知参数,并通过穷尽搜索算法得到最优解。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多个授权信道情况下的频谱感知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授权信道选择分配方案。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主用户流量变化较快的场景,在不完美频谱感知的情况下最大化认知用户的吞吐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集中式Overlay认知无线网络中感知时间与资源分配跨层优化算法。将优化目标分解为信道分配和检测时间同功率分配联合优化两个子问题,通过子算法迭代,最终得到感知时间与资源分配的联合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仅考虑频谱感知或资源分配的单层优化算法,该算法可在兼顾公平的前提下使次用户吞吐量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3.
针对多协作用户多信道的情况,讨论了当信道增益固定时,各子信道之间检测时间、总检测时间与传输时间,以及各子信道之间功率分配的问题。区别于以往的单独优化算法,提出了各参数的联合优化算法。以信道容量为目标函数,给出了最优的时间和功率分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实现频谱接入并且极大地提高了次用户系统的总信道容量。表明功率分配与信道上主用户占用的概率有关,而时间分配则与信道上主用户接收信噪比以及传输时自身的信噪比有关。在多认知用户网络中,参与合作的用户越多,接收与传输信噪比越高,次用户系统的总信道容量越大。对于认知无线电网络,还考虑了整体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肖衡  吕绍和 《计算机应用》2014,34(5):1243-1246
针对无线认知网次用户快速寻找可用信道与检测主用户出现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高效频谱感知机制。该机制通过感知与传输并发以减少感知的时间开销,利用干扰消除技术消除自身传输对感知的干扰;通过结合不同采样速率下信道状态的观察,实现宽频谱的信道感知;在传输中,利用特征匹配技术检测主用户的出现。实验结果表明,新机制可减少感知时间50%,提高吞吐量100%以上。因此,新机制有效降低了频谱感知的资源消耗,提高了认知通信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认知无线网络中宽带频谱感知模式的计算量大和感知时间延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速率的认知无线网络低复杂度宽带频谱感知算法。在宽带频谱感知的基础上,设定选择条件,对信道的期望传输速率进行比较,确定需要感知的信道,以实现减少认知无线网络次用户系统的信道感知时间和感知计算量的目标。经过仿真实验分析对比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平衡次用户系统吞吐量最大化和主用户系统的干扰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协作频谱感知能提高认知无线电网络的感知性能。随着认知网络频谱感知性能的提高,一方面感知网络将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另一方面次用户拥有更多的机会接入授权频谱,次用户的吞吐量不断增加,同时在通信过程中主用户与次用户发生碰撞的概率也不断增大。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优化能量效率和碰撞概率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通过最优感知检测点判断节点所处信道状态,融合中心舍弃信道状态不好的节点使其不参与数据融合,既消除了信道状态不好的节点对全局判决的不良影响,又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网络的频谱检测性能,并延长了感知网络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认知无线电系统中频谱感知的性能,对多维联合的频谱感知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时域—码域联合的频谱感知算法。该算法主要利用了直接序列扩频主用户信号频谱空间中时域与码域的特性,分别从时域与码域的角度对信道的状态进行检测,其中时域采用能量感知,码域分析扩频主用户信号的二次功率谱,最终共同确认信道状态。仿真结果表明,联合感知算法对应的检测性能优于单纯时域或码域感知,能够直接应用于直接序列扩频主用户的频谱感知。  相似文献   

8.
田家强  陈勇  张建照 《计算机科学》2018,45(3):98-101, 137
在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动态频谱管理中,频谱感知需要发现更多的频谱机会,同时尽量减少对授权用户的干扰。文中研究了能量感知中这两个性能指标的折中优化问题,建立了以两个指标的加权作为优化目标函数、感知时间和感知门限作为优化变量的联合优化模型,并证明了该问题属于双凹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迭代凸优化搜索的优化算法,该算法在不依赖预置感知门限或感知时间的情况下,能够快速获得近似最优解。仿真表明, 相比于单参数优化方法,所提联合优化算法 的性能平均提高了32%和85.9%。  相似文献   

9.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协作频谱感知利用多个节点同时感知可提高频谱感知检测性能。然而随着感知的次用户(SU)个数增加,导致能耗增高、能效(EE)降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结合机会频谱接入和衬垫式频谱共享2种共享模式,构造基于混合频谱共享模式的能效模型,同时考虑3种不同的融合规则、主用户(PU)的再占据概率和报告信道误差,以最大化SU系统的EE为目标,使用拉格朗日乘子法与次梯度下降算法对感知时间、参与感知个数、次用户发射功率进行迭代优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在最低服务质量要求(QoS)和发射功率的约束下,该能效优化算法能够实现更高的吞吐量和更高的能量效率。  相似文献   

10.
《电子技术应用》2013,(12):103-106
在保障主用户通信不受干扰的前提下,合理分配感知系统时隙,最大限度地增大认知网络吞吐量,提出优化方案,在考虑无线瑞利信道和一定错误率的报道信道条件下,对采用p次方检测器的协作频谱感知网络联合优化,得出p次方检测器的次方数和最佳感知时间τ,以使认知网络吞吐量最大。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协作频谱感知网络存在最佳次方数p和最佳感知时间τ,以满足认知网络吞吐量最大化,从而提高网络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柔性系统的最小时间鲁棒时滞滤波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春燕  贾青  谢剑英 《机器人》2001,23(2):97-101
本文提出了一种最小时间鲁棒时滞滤波器控制,来提高柔性系统的时间最优控制的 鲁棒性.这种最小时间鲁棒时滞滤波器控制方法与其扩展系统传统的时间最优控制是一致的 ,这种等价性提供了验证最小时间鲁棒时滞滤波器最优性的理论方法,即所求得的解是否满 足Pontryagin 最小值原理.仿真结果进一步表明了这种最小时间鲁棒时滞滤波器的优越性 .  相似文献   

12.
以评价实时操作系统性能为目标,重点对时间参数的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以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开发的ReWorks系统为评测对象,介绍了ReWorks的时间参数测量方法,给出了部分测试示例代码.  相似文献   

13.
实时专家系统中的时限推理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解决实时专家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即时限准推问题的多种方法,在此基础上,出了基于数值计算的3种快速推理算法;矩阵法、有向图网络法和类神经网络法。上述理论对建立实时专家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FOSIX兼容的嵌入式硬实时操作系统LynxOS,LynxOS的硬实时性及其在嵌入式系统应用中的重要功能。并详细阐述了LynxOS的特点,和Linux的区别、线程间通信、中断处理、线程的调度、优先级例置问题的解决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社会和工程系统中现象和过程的实时性和进行实时分析的意义,提出了八值逻辑的实时决策理论和技术,以应用于实时性的仿真和控制决策。  相似文献   

16.
遗传算法取代时间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遗传算法中,选择算子具有重要的地位,评价选择算子的标准是取代时间。给出了取代时间的严格定义。对于基于比例的选择算子,详细地分析了算子的取代时间,证明了取代时间的阶不依赖于适应度函数的选取和初始群体的分布,为O(lnN)阶。同时,提出了取代时间系数的概念,可以定量地衡量不同的选择算子、适应度函数变换方式的作用。分析了常见的适应度函数的变换对取代时间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具有可调时间窗的动态车辆调度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的时间窗可调整的动态车辆调度模型,设计求解该问题的算法。算法能够有效地处理预约需求和实时需求,给出时间窗的调整策略、初始路径的禁忌搜索改进策略以及实时需求的插入算法。实验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与时间窗硬约束算法相比能够大量减少被拒绝服务的顾客数量,高效地处理实时产生的动态需求。提出的禁忌搜索算法能够显著改进初始解的质量,有效减少行驶费用,降低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18.
在分布式合作缓存技术对中文件块的查找与替换是一个全局性的管理问题。针对在中系统中由于局部时钟不一致而造成的块查找与块替换决策失误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全局向量时钟模型GVT的概念,并通过维护基于全局向量的最老时戳表来完成块查找与块替换操作。全局向量时钟对传统的向量时钟进行了改进,提供了多种方式用于时序关系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系统的时间同步算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贺鹏  吴海涛 《计算机应用》2001,21(12):20-21,24
实现分布式系统时间同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外部时间基准引入分布式系统的绝对时间同步,二是仅在分布式系统内部使用算法实现同步的相对时间同步。本文详细讨论了适用于局域网的各种时间同步算法,并对部分算法的应用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应用于各类专业领域,如医疗卫生应用领域等。使用第三方性能测试工具模拟多用户并发测量应用的性能已经得到绝大多数软件企业的认可。在使用第三方性能测试工具进行性能测试时,响应时间作为最主要的衡量指标为开发者和用户提供了直观的参考数据。传统的第三方测试工具一般采用平衡值对响应时间进行分析,以PACS/MIIS系统中WEB方式打开影像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于聚类的响应时间分析,提供了一种量化分析响应时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