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人口增长与资源日益紧缺,建筑设计除人性化和人文主义历史职责之外,对于环境与人类行为的科学利用逐渐被提上争议的焦点。通过对于建筑学的探讨,以及大数据分析对于建筑设计目前的应用及未来的发展,系统化构建起建筑数据化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9,(16)
方兴未艾的5G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加速了我们从互联网时代迈入万物智联的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时代的进程。建筑行业是数据量、业务规模最大的大数据行业之一,同时也是当前各行业中数据化程度最低的行业,建筑智能化的落后,造成建筑行业存在很多问题。装配式建筑通过与AIOT技术与大数据平台结合,将实现建筑全流程的自动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缩短工程周期,必将成为建筑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研究大数据技术在绿色建筑领域中的应用。通过构建绿色建筑信息采集系统实现数据采集,探索大数据在绿色建筑领域中的数据来源和应用,重点分析了大数据在建筑能耗、绿色建筑后评估、区域能源管控及用户舒适度等方面的用途。利用挖掘大量绿色建筑数据可以实现能源节约,表明大数据在绿色建筑领域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4.
《建材发展导向》2017,(16):13-17
以我国对碳排放相关政策文件和大数据发展相关信息为基础,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的大数据在建筑碳排放中的应用研究的相关研究资料,讨论大数据技术在建筑碳排放中的应用;响应国家的低碳节能政策,为低碳节能建筑建设提供最优的建设应用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5.
行业刊讯     
《住宅产业》2015,(1):8-9
数据驱动下的城市"大数据"在当下俨然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又一个未来发展方向,那么建筑及其周边行业领域又该如何与这一趋势相融合呢?本期杂志为此采访了一系列引领"城市中的大数据运用"潮流的建筑师、城市规划师、软件开发者、艺术家、研究人员,通过从测绘、建筑的媒介立面、流动性、计算工具和开源式城市化这5个主题展开,带领读者领略大数据趋势驱动下的建筑和城市设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王晴月  郑超 《智能建筑》2023,(8):102-106
文章首先论述了建筑大数据的核心特征和获取方式,分析了建筑大数据与城市治理的关系和传统大数据应用误区,明确了建筑大数据参与城市治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后,文章总结了“三层次模型”和“双向相关网”,并提出了以此为基础的建筑大数据赋能城市治理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在很多领域都已经取得了成功的应用,已经为社会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在未来的发展中,大数据技术肯定会继续发挥更大作用,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到各个产业之中,是许多从业者思考的问题,这不仅有利于提升行业的整体效率,也可以促使产业的管理理念、技术实践与时代接轨。文章基于建筑产业大数据研究的现状,针对数据采集和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在多个领域的成功应用已经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对大数据在建筑行业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同时对现代建筑产业的数据根据其应用的区别进行分类,并指出数据在采集和处理阶段现存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方案,促进现代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数字史学基础上,提出面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建筑数字史学"和建筑语法概念,梳理"数字之人"探索空间、结构和形体等"建筑大数据"的计算性表达与生成方法的研究历程,探索建筑语法和"建筑数字史学"的基本框架和方法,探讨未来"数字之人"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6)
大数据时代意味着一切皆可被数据化,数据新闻凭借其新鲜、易读的新闻叙事方式,使新闻更加具有吸引力。国内目前对数据新闻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对数据新闻和数据可视化进行分析,探究数据新闻可视化团队的特征和所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大数据技术与信息互联的相关内涵进行阐述,指出绿色建筑数据信息来源,论证大数据技术如何融入绿色建筑的方方面面,说明大数据技术赋予绿色建筑的思维交互能力、智慧设计能力、能耗分析能力和碳足迹追踪能力,尝试构建一种大数据思维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推动构建智慧绿色建筑,实现绿色建筑的真正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历史建筑信息模型(HBIM)是一种建筑遗产信息管理的技术手段.相较于文字、图片、图纸等传统二维的信息管理手段,HBIM不仅能够更直观准确地进行建筑原貌的表现,也能够进行非几何数据的三维记录.文章在分析上海张园石库门建筑的结构体系和构造方式的基础上,应用HBIM技术,建立参数化构件库,搭建建筑信息模型,录入勘察数据,实现对张园石库门建筑勘察数据的可视化管理,力求抛砖引玉,将新技术融入建筑遗产保护中,并期望未来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建筑遗产保护新形势的诞生.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建筑节能方法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迎来了以大数据为技术手段的新时期。大数据技术在建筑节能领域逐渐得到认可,并逐渐被研究和应用。对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建筑节能方法进行研究,探寻新兴技术如何与传统建筑领域相结合,从而提出新的设计思考。从大数据的架构和技术入手,协同分析应用于建筑节能领域的架构,用信息技术时代的大数据手段为传统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郑琪  丁烈云 《建筑科学》2024,(1):1-12+33
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建筑产品的完成质量、设计过程效率的提升不能像过去一样依赖于工程师的经验水平,建筑行业亟需实现向智能设计和智能建造的转变。传统工作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于建筑产品的要求,而数据协同设计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数据协同形成的数据模型,不仅能够反映建筑系统集成关系,而且能够将建造过程的数据加入到模型中,使得模型设计既包含了空间和性能设计数据,也包含了工艺设计数据,从而为智能建造奠定基础。本文聚焦于建筑机电系统管道的设计建造过程,通过采集设计经验数据、标准规范数据、建造经验数据,提出了建筑机电管道的数据协同标准。文章从建筑机电竖直管道协同、水平管道协同,以及管道安装数据三个方面对建筑机电管道的协同方法展开研究,力求将三方面数据以协同设计的方法统一在模型设计之中。探索将设计经验向知识转变的方法,努力实现建筑机电管道的智能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11)
大数据指在数量、产生速度、数据形式等方面超出传统软件工具处理能力的数据。随着信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渗透,现代社会进入了一个数据化的大时代。科技或商业创新以大数据为基础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大数据视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产。本文认为,企业需要充分认识数据资产管理的必要性、把握数据资产的特征、掌握数据资产的获得渠道、应用关于大数据的技术,进而利用资产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6.
说明了大数据的特征以及作用,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绿色建筑技术选择优化的意义,选择寒冷地区相对典型的五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为目标,分析总结了绿色建筑技术的各项使用状况,从而得出相对适宜寒冷地区使用的建筑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6)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它们对会计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巨大,而且呈现逐步加深的趋势。会计电算化、云储存、云计算、大数据等等新的名词概念层出不穷。会计行业与电子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的联系也愈加紧密。在大数据时代来临的时候,我国会计行业只有完善好会计信息数据化的基础才能乘上大数据的顺风车,走向更加多变的未来。本文针对我国会计行业信息数据化的现状展开讨论,分析存在的劣势,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8,(2)
大数据技术的进步,给传统科学哲学带来了诸多挑战。科学哲学家们需要重新思考数据的本质,进而深入思考数据的特性以及与信息的内在关联。对数据本质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是关系论,二是表征论。以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依据,可知关系论更加合理,同时可将信息解释为数据加意义。数据和现象的区分,可以进一步为我们提供理解数据之本质的途径。从大数据的发展看数据和现象的区分,可以得知在不同语境中对数据的定义是不同的,因此数据的两种定义其实并没有冲突。通过对香农的信息定义的解读,可知信息和数据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二者是关系实体的不同表述方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该定义所使用的语境,以及是否赋予"意义"在此关系之上,因此数据就是信息,万物皆可信息化或数据化。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数字设备的普及,当今社会数据化发展速度迅速,数据爆炸式的增长,海量的数据定期通过多种多样的数据源头产生。大数据中的海量数据也成了各国争相研究的对象。毋庸置疑的是大数据在教育、交通、商业、新能源开发、医疗卫生等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大数据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它也在伤害着我们。本文主要介绍大数据发展造成的弊端。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大数据的基本理论,提出管道数据化以及管道数据挖掘的概念,并给出了基于大数据管道安全评估的模式,为初步判断管道的安全性能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介绍了基于大数据的管道可靠性评估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某管道的可靠性得到该管道的最大输送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