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影像技术》2006,(1):F0003-F0003
天津美菲美林感光材料有限公司前身为天津感光材料公司(原天津感光胶片厂)第二涂布车间,是于2004年3月改制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位于环境优雅的天津天感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2.
《影像技术》2006,(1):F0002-F0002
天津美迪亚影像材料有限公司,前身为天津感光材料公司(原天津感光胶片厂)的第三涂布车间,于2004年4月改制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座落在环境优美的天津天感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3.
《中国计量》1998,(1):13-15
中国乐凯胶片公司是我国感光材料行业中产量最大、品种最多、开发实力最强的科研和生产基地,是国务院首批组建的55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乐凯主要产品已扩展到以彩色胶卷、彩色相纸、X光胶片、磁带为龙头的12大类、100$个品种。公司工业总产值及感光材料总产量、销售收入和完成利税均居全国同行业之首。感光材料工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制造工艺复杂,对设备及环境的要求极高,是精细化工中的精细产品。为此,公司极为重视计量工作,1989年获国家一级计量单位;1991年被授予全国计量先进企业称号。在企业坚持…  相似文献   

4.
高波 《照相机》1994,(9):20-22
我国感光材料生产与企业简介(下)高波中国乐凯胶片公司简介中国乐凯胶片公司隶属化学工业部,由原化工部第一胶片厂,第二胶片厂、化工部感光材料技术开发中心于1987年组建成立乐华胶片公司,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中国乐凯胶片公司。公司现有第一胶片厂、第...  相似文献   

5.
本文扼要归纳了感蓝染料的分类并综述了其合成方法,重点介绍了最常用的感蓝染料即单甲川菁染料的合成。感蓝染料配合卤化银乳剂新技术有可能为感蓝感光材料减少银耗、降低成本提供一条新的途径,本文为从事开发感蓝染料潜力研究人员提供了基础性概况。  相似文献   

6.
医用感光材料属于黑白感光材料中的负性材料,如 X 射线胶片多为色盲片和少数分色片。作为 X 射线摄影工作者须了解胶片的种类,掌握胶片的照相性能,采用科学的测试法指导摄影实践。这是提高和保证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一、医用X射线般片的种类、去毛' 以感色性分类'一" 1.色盲片:只对蓝象色光线敏感的X射线片称"色盲片"或感蓝片.. 2.感绿片:对绿色光线敏感的X射线胶片称感绿片。以用途分类 1.普通x射线胶片指X射线摄影中最常用的胶片,可按摄影部位不同选用各种尺寸的胶片,摄影时将胶片装入暗盒内应用。 2.牙科用  相似文献   

7.
成色剂是生产彩色感光材料不可缺少的基本原料之一,它不仅在感材生产成本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彩色感材的产品质量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所以成色剂新品种的研制开发,一直为国内外胶片行业所重视。近20年来,美国的柯达、日本的富士和柯尼卡等胶片公司在此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成色剂品种不断更新,性能日趋完善;新的功能性成色剂不断涌现,对提高彩色感光材料的质量起了显著作用。近20年,我国从事照相有机物研制开发的科技人员跟踪国际动向,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很大进展。迄今,我国成色剂生产已形成相当规模,品种基本实现系列化,为发展民族彩色感光材料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感光材料的开发程序沿用多年的作法是由实验室小规模试验,经过中间试验车间,逐步过渡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这种传统的作法历来被认为是可靠和必要的,但耗时费料。随着现代感光材料科学和技术的全面进步,这种传统作法已受到新的挑战。本文展示了世界感光材料工业企业在这方面所进行的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9.
高波 《照相机》1994,(8):4-6
我国感光材料生产与企业简介(上)高波银盐感光材料状况照相术发明已经150多年了,与其紧密相连的感光材料发现也一个半世纪了。感光材料当之无愧成为当今世界上历史悠久、应用十分广泛的信息记录材料,为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1.我国感光...  相似文献   

10.
平旦夫 《照相机》1998,(9):16-17
1998年3月25日,美国柯达公司执行副总裁葛家禄先生代表柯达公司与中国厦门福达感光材料公司、汕头公元感光材料公司签字合资组建“柯达(中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达3.85亿美元,用于改造和新增项目的总投资超过11亿美元。另外,柯达公司还与无锡阿尔梅感光化学公司签字合资组建“柯达(无锡)公司”O至此中国尚存的投资过两亿人民币的感光材料生产企业除中国乐凯感光胶片公司外,其余三家悉数归入柯达公司名下并由柯达公司控股经营。柯达公司笑得很灿烂,因为这是柯达公司觊觎中国感光材料市场以来,欲对中国感光材料工业实行“全行业…  相似文献   

11.
赵琳 《影像技术》1997,(2):35-37
我国感光材料工业是白银消耗的大户,其耗用量约占全国白银总量的40%,而其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料却含有生产投入银量的约10%,若不进行回收,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天津感光材料公司开发用于生产的回收工艺可使银回收率达到98.5%,得到纯度99.5%的金属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第六届国际材料的力学行为会议(ICM6),着重介绍了各国在新材料的力学行为研究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并讨论了它在新材料发展和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文章最后就如何加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搅拌摩擦焊用搅拌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搅拌摩擦焊用搅拌头在搅拌头材料开发、轴肩和搅拌针设计优化、搅拌头抗磨损破坏性等方面开展的工作进展。预测了搅拌头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低成本高性能搅拌头新材料和制造技术研发、搅拌头设计技术的改进和优化等。这将对我国搅拌摩擦焊行业的战略规划、技术研发、成果应用等工作的开展起到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齐亮  徐明霞 《材料导报》2006,20(Z2):130-13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氧化锆纳米粉体的制备技术及其材料的掺杂改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介绍了对改性共沉淀法、改性溶胶-凝胶法、放热固相法等氧化锆纳米粉体的新型制备技术以及掺杂铝、锌、铜等物质的改性氧化锆材料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氧化锆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基于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的纳米电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能源危机的来临, 探索和寻找新的能源材料, 开发新能源是人类的永恒课题。自2006年基于ZnO纳米线压电效应的压电式纳米电源问世以来, 又研制出多种基于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 以及不同纳米效应的新型纳米电源。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 人们在纳米电源领域的研究成果; 系统介绍了基于压电效应、摩擦效应以及石墨烯能带调控纳米电源的原理和特点, 为今后新型纳米电源的开发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绿色包装材料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刘林  王凯丽  谭海湖  谢勇 《包装工程》2016,37(5):24-30,62
目的通过研究我国绿色包装材料的应用现状展望绿色包装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前景,使更多新型绿色材料在包装中得到大量使用。方法分析我国绿色包装材料的应用现状及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并总结绿色包装材料研发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对绿色包装材料的含义及我国绿色包装材料的实际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基本论述。结论近几年,我国在可降解包装材料、新型纸质包装材料和可食性包装材料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随着大量研究工作的推进,这些新型绿色包装材料将被大量使用到包装产业中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综述农药微胶囊制备过程中壁材的选择、组成、结构性质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农药微胶囊的制备提供设计依据和思路。方法 梳理近年来报道的5类不同农药微胶囊壁材体系的研究进展,包括天然高分子材料、半合成高分子材料、非降解合成高分子材料、可降解合成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最后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 近年来农药微胶囊的研发已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制备性能优异及满足现代化农业绿色发展的农药微胶囊仍需进一步探究。结论 传统农药在农药市场会持续占据较大份额,但农药微胶囊是未来农药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介绍目前纳米材料的应用情况和制备方法,重点介绍γ射线辐照技术制备纳米材料的原理,以及在CdS、γ-Fe2O3、Cu、络合物等纳米颗粒制备方面的研究新成果,并对γ射线辐照技术制备纳米材料的未来发展情况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爆炸物检测SAW传感器的膜材料是国外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状况.依据膜材料在检测中的作用,从3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包括膜材料的选择、制膜方法以及膜的表征;列举了大量国内外有关的最新工艺和研究进展,简要地分析了今后爆炸物检测SAW传感器膜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20.
吴京华 《影像技术》2008,20(6):31-32
本文论述了彩色感光材料如:彩色相纸、彩色负片的冲洗加工过程中,彩色显影液被漂定液、漂白液或定影液污染后对彩色感光材料照相性能的影响;实践证明,即使仅仅在彩色显影液中混入微量的漂定液、漂白液或定影液,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表现在特性曲线的主要指标上,如:灰雾、低密度级、高密度级、反差、黑块等。因此,一旦发现这种污染,应立即彻底清洗冲洗加工系统并更新彩色显影液,同时应查找原因,杜绝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