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使用的聚合物注入剖面示踪测井技术监测注聚合物水井吸液剖面,由于一些注聚合物井都是由注水井改注的,长期的注水冲刷,使许多井形成大孔道。在这种情况下,单用聚合物注入剖面示踪测井不能反映大孔道地层的正常注入量。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组合生产测井仪器。该组合仪是将热源流量计和示踪测井组合在一起,一次下井,测出两务曲线,对注入量这一未知量进行综合解释。与地质资料综合对比分析认为,测量结.粜;住确可靠,是测量聚合物注入剖面较好的一种测井方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新型同位素载体的研制及测井实例;对比了新旧同位素载体的优缺点;证明了在三次加密井网和“三低”油田低注水井注水剖面测井中使用新型同位素载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4.
在油田注水开发中,注入水温度一般均低于油层温度,这样会降低注水效果,适当提高注入水温度,能够改善注水井井底附近的水驱油条件,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但是如何确定合理的注入水温度,笔者通过分析研究注入水温度与注水井井底温度的关系和油、水粘度、油水粘度比与温度的关系后,提出了一套合理的注入水温度设计方法,并用实例计算介绍了该方法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6.
对于注水开发油田,通常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测井测量注水井的吸水剖面。但由于不同地层其孔喉半径不同、受注入水的冲刷程度不同,当向井内注入粒径较小的放射性同位素载体后,对部分孔喉半径大、受注入水的冲刷程度严重的井,其小粒径同位素载体不是滤积在井壁附近,而是注入到探测器无法探测到的远离井筒部位,造成测量结果失真。通过改用大粒径同位素载体测量吸水剖面,不但可以提高资料的准确度,而且可以更明确地划分吸水层位。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数注水开发油田,由于注入水温度较低,随着注水量的增多,油层温度不断下降,从而造成油水粘度升高,影响水驱油的效果,因此,确定合理的注入水温度显得至关重要.根据实验测得的粘温特性曲线,引用经验公式转换为地下情况的粘温特性曲线,曲线趋于平缓处的温度即为合理的地层保持温度.引用Ramcy的热传导方程,可以得出在不同注入水温度情况下,不同注水量的注水井井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由注水井的配注量和地层合理的保持温度可以确定合理的注入水温度.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试井技术与测井技术相结合可实现高压注水井密闭吸水剖面测井.该技术改变了以往用电缆方式进行高压注水井吸水剖面测井时,需先放溢流再施工的状况,避免了对地面环境的污染,取到了正常注水情况下的真实资料,节约了人力及物力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中原油田高压注水井越来越多,其注水剖面测井技术的完善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而地面油套分层注水井测井新技术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该技术对井口进行优化设计,安装活塞式同位素投放器,根据油套分注情况给出不同的施工工艺及相应的资料解释方法,并在中原油田进行了13口井的测试,其中测试成功11口井,测井成功率达85%,资料合格率为100%,解决了高压油套分层注水井注水剖面测井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资料在水驱深度调剖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通过应用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资料,可以较好地评价水驱深度调剖效果。调后注水井吸水层数增加,目的层相对吸水量下降,相同配注情况下注入压力上升;连通采油井产液未变,含水下降,产油上升。 相似文献
18.
利用开发测井资料计算注入水的波及体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地应力的理论,分析了注水井注入水的走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井注入水的水淹面积为一椭圆菜,其波及体积为一椭圆柱体,建立了计算波及体积的数学模型。最后结合产吸剖面资料的地层倾角资料进行了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19.
20.
采用双示踪测井技术进行注入剖面测井,可以有效消除同位素微球沾污管柱、进入大孔道地层等对传统同位素微球示踪测井资料的影响,准确反映层段吸水情况。双示踪测井技术一次下井可获取井温、放射性示踪流量和同位素测井资料,通过井温资料定性判断吸水层,利用示踪流量测井资料确定各层绝对吸水量,由同位素测井资料确定吸水层的吸水厚度,3种方法结合提高了注入剖面测井解释成果质量。该方法在华北油田注入剖面测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注入剖面解释成果的准确率,为调整开发方案和工程作业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