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道,沈阳纺织厂根据市场需要开发了29.52特(20~s)人棉纱卡。为了保证质量,他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络筒、整经工序断头自停装置要灵敏,纱线通道要光滑,用锥形管时,在表面上绕数圈打底纱,并涂覆CMC液,使之贴附。采用轻张力,络筒张力圈重量为7克,整经张力圈重量为3—6克,边纱张力片重量为8克,整经做到张力、卷绕、排列均匀。  相似文献   

2.
1990年3月,我厂开始生产19.5/19.5267.5/267.5 127纯人棉细布。由于人棉纱有强力低、弹性差、伸长大和塑性变形大的特性,给生产带来了许多困难。我们通过对主要工艺参数的对比试验,优选工艺参数,投产以来,产生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一、张力盘根据粘胶纱的特性,在络筒、整经均采用小张力,以降低纱线的弹性损失,利于后部工序生产。  相似文献   

3.
在生产中 ,准备工序操作人员发现筒纱在整经时小纱断头较大纱多。经过分析 ,认为空筒管开始绕纱时弹性较差 ,直接和槽筒接触 ,无法吸收锭子下落时筒管和槽筒间的冲击力 ,在卷绕启动时产生摩擦从而损伤纱线 ,造成整经时小纱断头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 ,受村田№ 7 Ⅱ型自动络筒机在卷绕时空筒管不接触槽筒的启发 ,我们在普通槽筒的两端粘贴上 3mm厚、5mm宽的尼龙胶带 ,这就使空筒管在启动时不和槽筒直接接触 ,减少了纱线的损伤。经过试验 ,整经时小纱断头较以前大大减少 ,达到了改造的目的。目前 ,这一做法已在我公司西纺筒摇车间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4.
总结芦荟改性粘胶纤维弹力色织物的生产要点。介绍了芦荟改性粘胶纤维9.8tex漂白纱、芦荟改性粘胶纤维9.8tex藏蓝色纱和芦荟改性粘胶纤维/Pu 11.8tex(22.2dtex)漂白弹力纱的质量指标;给出了色纱排列和织物上机图;络筒和整经工序控制好纱线张力;优化浆料配方,调整浆纱工艺参数,保证浆纱性能;织造工序以"低速度,大张力,早开口"为工艺原则。最终织机效率达91%,入库一等品率达99%。认为:芦荟改性粘胶纤维织物可广泛应用于运动服、休闲服、家居装饰及航空内饰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圆锥形筒子在整经退绕到接近空筒时,往往断头大量增加,细支纱尤为严重。其原因是纱的表面被磨损,强力下降所造成。现将筒子纱受磨损的原因,采取的相应措施分述如下。一、由于圆锥形筒子卷绕的特点造成的筒子纱磨损在1332型槽筒机络卷圆锥形筒子时,由于槽筒摩擦传动筒子,因筒子两端的直径大小不  相似文献   

6.
竹浆纤维色织布的设计与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设计开发竹纤维色织方格布,对漂染、络筒、整经、浆纱、织造、整理等各工序工艺配置进行了优化,通过在络筒机上安装电子清纱器、采用金属槽筒;整经工序合理选取工艺参数,保证整经片纱张力均匀;上浆工艺贯彻"减磨为主,增强为辅"的原则,采用高浓低黏的浆液进行上浆;织造工序采取"小张力、中开口、低后梁"的工艺配置等措施,保证了织造的顺利进行,成功开发出28×2/28×2315/158 250色织方格布.  相似文献   

7.
为了开发品种,适应高速针织机的工艺要求,我厂在1985年底开始生产19.7tex粘/棉上蜡纱。为此,在络筒机上加装了一种被动式纱线上蜡装置,见图1。  相似文献   

8.
我厂对管纱(线)在槽筒机上退绕时纱线张力的变化作了调查研究,从机械上、操作上采取措施,分别使42支(13.9号)纱筒脚率由19%减少到4%左右,使42/2支(13.9号×2)线脱圈率由11%减少到1%、筒脚率减少到6%左右,提高了产量,减少了浪费,加速了纱管周转,收效较为显著. 槽筒机上满管纱开始退绕时的气圈状态为双气圈,气圈高度较小,随着管纱卷装容量的减少,气圈逐渐变化并下移,当42支纱退绕到小纱、42/2支线退绕到中纱以后时,双气圈的节点移到管纱顶端,双气圈被破坏变成单气圈,气圈高度大为增加,张力波动亦大,如张力大于纱的强力即发生  相似文献   

9.
我厂开发的转杯纱高紧度粗平布,自1986年投产以来,经不断的改进工艺,采取技术措施,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和纺织工业部优质产品。采用转杯纱制织的粗平布,丰满平整,粒纹清晰,质地厚实挺括,染色率高,透气性好,穿着舒适,是春秋服装的理想面料。一、织物规格经纬纱支(英支):转杯纱14×14; 经纬密度(根/英寸):60×62; 布幅(英寸):48.5; 箱幅(英寸)51.6; 经向紧度(%):56.59; 纬向紧度(%):58.5。二、生产工艺 1.络筒转杯纱筒子不宜卷纬用,需经倒筒制成宝塔筒子,同时清除纱疵,倒筒张力不宜过大,筒子到张力磁眼距离不小于400毫米。 2.整经整经张力不宜过大,但又要避免因张力过小使张力器跳动,以及整经断头后转杯纱起小辫子。当张力选用8~14克时,整经断头较多,布机台时断头为2.3根,布面也不平整,后改为9~12克,整经断头降低一半,布机台时断头稳定在1根左右,张力均匀,效果良好。考虑到筒子架小,转杯纺卷装大,退绕时张力变化大,且易产生气圈与郊近筒子互相缠绕产生断头,故不采用预备筒子,使用专用固定架以同一方向放置筒子。整经速度175米/分。为了解决浆纱时大经轴边纱荡纱断头,整经时边纱张力适当增大。 3.装纱  相似文献   

10.
我厂新厂是生产棉/粘混纺织物的,未生产过纯粘纤织物。在原棉短缺,而本省粘胶纤维可大量供应的情况下,我们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取得了在大面积(640台布机)生产19.7/19.7粘纤细平布的较好效果。1980年共生产粘纤细平布1521.35万米,其中出口248万米,向国家上交了利润630万元,其主要试验数据和技术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11.
高支高密天丝色织府绸是一种高档衬衫面料,其生产有一定难度,为此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采取了相应的工艺技术措施。漂染工序采用高温高压的筒染工艺,络筒工序采用电子清纱与空气捻接,以减少强力损失与毛羽产生。整经、浆纱工序采用分色分层排花法进行分批整经,采用无PVA浆料配方进行上浆并合理设计上浆工艺参数,以保证片纱张力均匀,并可提高浆纱强力。设计了剑杆织造的开口、引纬、后梁等工艺参数,确保织造顺利进行。后整理工序针对天丝纤维特点采用了生物酶抛光、液氨整理等工艺。生产实践结果显示,设计生产的产品品质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ORION-M型络筒机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毅  王东明 《棉纺织技术》2006,34(10):51-53
为充分发挥进口设备高速优质的优势,探索ORION-M型络筒机速度与张力对络纱质量的影响,选用不同的络纱速度、张力和不同捻接工艺对络制的筒纱质量进行了对比,认为络纱速度控制在1800 m/min以下为宜,络纱速度、张力的确定,应根据筒纱的条干、强力、毛羽和生产效率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3.
探讨大豆蛋白纤维混纺弹力织物的织部工艺技术措施。选择大豆蛋白纤维与粘胶纤维混纺纱作经纱,大豆蛋白纤维与粘胶纤维混纺弹力纱和纯粘胶纤维弹力纱作纬纱。包覆工序要求车速不能快;络筒工序捻接要牢固,张力要均匀;整经工序要保证片纱均匀;浆纱工序采用中压,浆纱温度不宜太高;织造工序控制好综框高度、后梁高度、开口时间、经纱张力等,才可保证织机效率在80%以上,下机一等品率在92.6%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络纱张力、络筒速度、清纱板隔距、不同材质槽筒对筒纱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纺织器材》2001,28(2):62
随机卷绕的性能以前由槽筒成形尺寸决定,在整经或织造等后道工序中,筒子成形的结构问题会造成纱圈滑移、从纱层崩脱及在倒筒时夹纱,从而明显影响倒纱速度。在筒子染色中,螺旋卷绕是产生染色不匀的原因,因为它们妨碍染液的均匀渗透。因此,德国机械厂商Schlafhorst公司在其Autotense系统中极大地提供了最高水平的纱层可靠性。   Autotense系统和ATT槽筒直接驱动的组合,保证纱线在卷绕上精确定位的同时,具有稳定的纱线张力。在Autotense中,纱线张力由一个传感器在每一卷绕单元直接测定,并且测定值用于纱线张力装置张力的调节。在整个卷绕过程中,纱线张力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张力稳定利于连续倒筒。   Autotense338型的槽筒直接连接在驱动电机上,确保受到完全控制的卷绕控制系统作用于槽筒,并保证对形成筒子直接传递驱动转矩和很好的纱层可靠性。成形筒子支架电子控制器Propack对无螺旋式卷绕进行连续监测、控制滚筒及成形筒子速度。   槽筒和筒子速度的高精确度直接测定,对实际控制成形尺寸必不可少,在即将进入临界成形尺寸,亦即当槽筒和成形筒子间的临界速比前,因减轻筒子支架的负荷会产生一定数量的相对于槽筒的筒子纱圈滑移,所以槽筒和成形筒子的速比在成形筒子即将进入成形尺寸时会突然改变,并保持一个没有螺旋卷绕发生的稳定水平,直到成形尺寸区域结束。这些无螺旋筒子有利下道工序加工。   以前不能在苏尔寿(Sulzer)织机M8300多相织机上加工的环锭纱现在可以承受很高的退绕速度,结果是使用Propack筒子织机能完全正常发挥其最大生产能力(见表1)。在染色中,现在可以生产因密度均匀度问题以前不能加工的筒子,并获得染料绝对均匀渗透的整个筒子。 表1 Propack成形筒子在苏尔寿织机M8300上的实际结果 纱线/tex筒子直径最大引纬/m.min-1差异 无propack有Propack/m.min-1 29.1纯棉 19.5 65/35280 mm11501440+290 C/T纱280 mm12201480+260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317棉麻交织布的布面质量,我厂自1992年以来陆续购进5台盐城纺织机械厂制造的G203间接卷纬机。该机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纱团下滑、导纱板抖动、张力片跳动或掉落等诸多问题。为此,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四项改造。1 在张力盘立柱上加装胶垫 317棉麻交织布的纬纱为Nm22亚麻纱。由于纱比较硬挺而刚性较强,纱线退绕张力过大而引起导纱板抖动和张力片经常跳落。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张力盘立柱上加装直径为16mm的胶垫,如图1所示。该胶垫的功能:(1)随时弹回向上跳动的张力片。(2)因胶垫柔软,调整工艺时拆卸张力片特别方便。  相似文献   

17.
根据市场需求和我厂原料变化情况,经反复试验,我厂利用棉纺设备在BD200-SN型转杯纺纱机上开发了粘麻混纺纱(混比粘/麻7O/30)。在生产实践中有了一些认识和体会。一、原料性能及配棉我厂使用的亚麻二粗长度差异较大,整齐度不好,含短绒、杂质高,纤维脆硬无弹性、抱合力差、成纱强力低。这种原料用来生产纯亚麻产品,不但生活不好做,而且质量也得不到保证。而粘胶纤维具有整齐度好、无杂质、含有油剂、弹性较好、纤维之间抱合力也较好、纤维细等特点。我们把麻与粘胶纤维混纺,改善了亚麻二粗单独纺纱的缺点,不但纤维之间拖合力…  相似文献   

18.
总结芦荟改性粘胶纤维双层织物的设计和生产要点。以棉/芦荟改性粘胶纤维50/50 14.7tex混纺纱为经纬纱;络筒张力12cN,络筒速度1 200m/min;整经时保证经纱排列均匀;优化浆纱工艺参数;织造时,适当加大上机张力,采用早开口等。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最终保证了产品的顺利生产,织机效率达87.3%,下机一等率提高到了70%,入库一等品率高达96%以上。认为:生产的织物色彩搭配合理,可广泛应用于服装、航空内饰等领域。  相似文献   

19.
刘俊杰  魏雅鹏 《纺织器材》2011,38(Z1):37-39
针对CJ 7.3 tex强捻纱整经断头多的现状,从设备、工艺和操作三方面入手,分析了断头产生的原因并以此提出了解决措施.重点针对筒纱磨断、筒纱重叠、空捻器接头不良三大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指出细号强捻纱强力小,生产难度大,要解决断头问题,工艺上应降低车速,设备上应加强状态维修,并严格执行操作法,加强管纱、筒纱小辫子的预防.  相似文献   

20.
总结络筒过程中乱纱、夹回丝、小辫子纱、双纱纱疵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分析了细纱管纱脱圈、大吸嘴与筒纱距离、张力盒作用不良、结头动作频繁、筒纱与槽筒接触不良对筒纱乱纱纱疵的影响,并介绍了预防筒纱夹回丝、小辫子纱、双纱纱疵的技术要点。认为做好细纱管纱成形工作和张力盒、捻接器等部件的检修工作可以有效降低乱纱纱疵的发生;合理设置络筒工艺和做好各部清洁工作才能更好的减少筒纱各类纱疵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