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非水毛细管电泳中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改变分离的选择性,提高分离度和分离效率,因此对溶剂系统的选择和优化是非常必要的。就此对非水毛细管电泳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采用四乙烯五胺作为毛细管电泳的电渗流抑制剂,以10mmol/L 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0mmol/L H3BO3(硼酸)+0.2mmol/L EDTA(乙二胺四乙酸)+0.2%(V/V)四乙烯五胺为电泳运行液,负高压分离(-15kV),电导检测,对饮用水中的Cl-、NO3-、SO42-三种阴离子进行了直接分离测定,并考察了分离电压,pH值,电解质溶液的组成及浓度,电渗流抑制剂,有机添加剂组成等对分离的影响。建立高效、快速的饮用水无机阴离子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种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中的N-甲基吡咯烷(NMP)含量的方法,讨论了检测波长、电压、进样时间、缓冲溶液的pH值等因素对盐酸头孢吡肟中NMP的影响,获得了优化的分离条件.结果表明,以含0.01 mol/L咪唑和1 mol/L的醋酸(pH=4.7)溶液为背景电解质.在电压为3.00kV,检测波长...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目前芯片毛细管电泳的主要分离技术:芯片毛细管区带电泳、芯片毛细管凝胶电泳、芯片胶束电动色谱、芯片毛细管电色谱及多相层流无膜扩散分离.芯片毛细管电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制出了多种微型化、集成化的芯片,多种分离技术在芯片上的开发应用,显示出芯片毛细管电泳技术在众多分析领域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1,2-苯并-3,4二氢咔唑-9-乙基氯甲酸酯(BCEOC)作为柱前衍生试剂,采用非水毛细管电泳对衍生小肽进行分离。在甲醇乙腈混合液为溶剂,乙酸-乙酸铵为缓冲体系,20℃,28kV,235nm二极管阵列检测(DAD)条件下,采用非水毛细管电泳模式,考察并优化小肽衍生物的分离条件,实现四种小肽衍生物的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6.
陈进  王伟  程抒一  倪一 《光电工程》2012,39(1):140-144
本文研究了成像检测方式以及阵列检测器在DNA毛细管电泳的荧光检测中的应用,目的在于减小检测过程引起的样品区带增宽,提高DNA毛细管电泳的分辨率和分离速度。依据分离度理论以及模拟计算结果,归纳了检测宽度的影响规律,指出减小检测宽度对于高效分离,特别是高速微流控系统电泳分离的重要性。实验测量并比较了成像检测与传统光强检测的结果。提出阵列检测器的信号增强方法,并进行了模拟验证。研究表明,成像检测可显著减小毛细管电泳的检测宽度,提高分离效率和分离速度。  相似文献   

7.
洪滔 《中国科技博览》2009,(32):305-305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毛细管电泳在蛋白质和DNA分析中的应用及一些新的技术的进展情况,并介绍蛋白质-药物结合物的发现和分离,医学检验中对复杂样品的检测,在核酸分析中的荧光染色剂、筛分剂以及芯片毛细管电泳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宫红梅 《硅谷》2014,(7):160+167-160,167
综述了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在和蛋白质的分离分析中的应用实例,对这种方法的前景展望及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应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技术,建立了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测定方法,并通过对电泳缓冲溶液浓度及pH、进样溶液pH等电泳条件的优化,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苯甲酸检出限0.4mg/L,山梨酸检出限0.2mg/L,本方法的回收率在96%~102%之间。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饮料只需用缓冲液稀释即可直接进样,3分钟内出结果,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优化电泳条件建立区带毛细管电泳法分析黑色签字笔字迹墨水的分析方法,采用20mmol桙L四 硼酸钠,pH8畅5,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内径100μm,有效柱长40cm,15kV分离电压,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PDA),检测波长190~600nm的电泳分离条件,对不同种类黑色签字笔字迹墨水提取液进行了分析;利用毛细 管电泳PDA检测器在可见光波长下检测出的黑色签字墨水中不同染料相对含量的变化关系,研究了字迹相对形 成时间问题,得出较好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减小光源的体积、简化光路系统结构,消除毛细管电泳芯片诱导荧光检测系统中激发光源的反射光和杂散光的干扰,设计并建立了垂直层叠结构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诱导荧光检测系统。针对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发光强度较低的问题,采用在器件的玻璃基底表面贴附微透镜阵列薄膜的方法,提高了入射光的强度。在对CCD积分时间、PDMS微透镜直径及两偏振片间的偏振角度等参数进行优化之后,利用检测系统实现了罗丹明B样品溶液的毛细管电泳分离。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玻璃基片上毛细管区带电泳集成系统的进样及其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在本实验模型中 ,分离管道长 4cm ,10 0V/cm电场下的理论塔板数可至 4 50 0 0。  相似文献   

13.
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甲酚异构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邻、间、对甲酚三种异构体在毛细管区带电泳中的迁移行为。通过实验研究讨论了缓冲溶液类型、缓冲溶液的pH值、缓冲溶液的浓度和添加剂等因素对三种异构体分离的影响,获得了优化的分离条件。结果表明,在使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50μm×50cm,有效长度为45 cm),检测波长225 nm,磷酸盐-环糊精-硼砂缓冲溶液浓度30 mmol/L,缓冲液pH值为11.60,分离电压为15 kV的条件下,甲酚三种异构体得到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14.
地佐辛作为阿片类镇痛药常用于术后止痛、癌症痛等。目前临床上地佐辛以外消旋体的形式给药。本文以麦芽糊精为手性选择剂,手性离子液体四甲基胺-L-酒石酸盐为添加剂,构建了毛细管电泳手性协同分离体系,并将该体系成功的应用于地佐辛对映体的手性分离。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玻璃基片上毛细管区带电泳集成系统的进样及其人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在本实验模型中,分离管道长4cm,100V/cm电场下的理论塔板数可至45000。  相似文献   

16.
蛋白质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和经济价值,进行蛋白的高效率和高灵敏度的分离和分析研究是现代药物分析、分析化学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主要从蛋白质分离分析的现代色谱分离方法、毛细管电泳法、微流控芯片技术以及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7.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杀菌防腐剂中的苯甲酸和水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法测定苯甲酸和水杨酸的最佳分离条件。将该方法用于杀菌防腐剂中的苯甲酸和水杨酸的测定时,具有快速、简单、试剂用量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报导了高效毛细管凝胶电泳在超载情况下样品负荷量与其电泳行为的关系,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伴清蛋白及溶菌酶三种蛋白质的进样量与它们电泳峰形(包括对称性、相对迁移时间和分离度)变化的关系,证实了在样品用量不同时,它们的电泳行为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采用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丙烯氯化铵(PAH)、聚乙烯亚胺(PEI),阴离子聚电解质聚苯乙烯磺酸钠(PSS)、聚乙烯磺酸钾(PVS),通过静电自组装技术在多孔陶瓷支撑体上制备了聚电解质分离层,并对不同条件下所制备的复合膜超滤性能进行研究.膜表面的SEM表征显示,自组装过程在支撑体表面及孔道内同时发生,并且随组装层数的增加,聚电解质层在支撑体表面的沉积状态逐渐改善.对复合膜在葡聚糖溶液中的超滤研究表明,随着组装层数,组装时间和电荷密度的增加,膜的截留率随之增加;制膜溶液的pH在两种带相反电荷聚电解质材料电离平衡常数(pKα)之间选择时,膜的截留率有最佳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法,对几种芳族磺酸化合物进行了分离检测,并比较了正、负电场的分离分析效果。正电场体系的工作电压+25kV,电流23μA,电解液为(NH_4)_2HPO_4—NH_4H_2PO_4;负电场体系的工作电压—20kV,电流50μA,电解液为(NH_4)_2HPO_4—NH_4H_2PO_4—CTMAB表面活性剂。毛细管内径为75μm,有效长度35cm,检测波长210nm。实验结果表明,正电场体系下试样有较为匀称的电泳谱峰,而负电场体系具有快速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