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澳大利亚提供了关于金属铁与游离金和定域于难处理硫化铁矿物如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中的金之间电接触效应的新资料。以前已研究了黄铁矿 ,磁黄铁矿和其它硫化矿物的电流相互作用 ,在文献中已有充分证明 ,但尚无探索电流相互作用对于回收游离金和难处理金的影响证据。本研究在磨矿时向陶瓷磨矿机加入不同剂量的金属铁粉以模拟在低碳钢环境中磨矿 ,再用 3种不同捕收剂进行浮选。结果表明 ,金的总回收率随着磨矿前向矿石添加更多金属铁而增大 ,而与用戊基钾黄药 (PAX) ,三硫代碳酸盐还是两种捕收剂联用无关。当单独使用PAX或与三硫代碳酸盐…  相似文献   

2.
含铂的铜-镍矿石浮选药剂制度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伴生贵金属的回收率可应用能与铂族金属形成牢固络合物的辅助捕收剂,如可以混合应用离子型捕收剂(如丁基黄药)和非离子型捕收剂(异丙基硫代氨基甲酸酯)或用环状三硫代碳酸盐改性的黄药.为了提高ДМДК的作用效果和降低其用量,建议采用以下措施:在黄药前添加ДМДК;使进入镍与磁黄铁矿分离作业给矿中的黄铜矿数量降到最低;优化铜浮选回路中的硫代硫酸盐的用量,使进入镍-磁黄铁矿分离回路中硫代硫酸盐数量最低.  相似文献   

3.
表面等离子体振子共振(SPR)光谱法与循环伏安法相结合已成功用于研究乙基黄药、庚基黄药、二硫代磷酸盐和丙基三硫代碳酸盐浮选捕收剂与金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些巯基捕收剂与金相互作用的电位区内,可获得易于测量的响应,这四类捕收剂有不同的SPR最大值,烷基链越长,SPR响应越高,三硫代碳酸盐的响应值最大.在非常阳极和阴极电位下,SPR响应值与电流密度响应值之间有相当大的差别.可以指出,在低至-300mV(相对标准氢电极电位)电位下,这类巯基捕收剂仍能被吸附.  相似文献   

4.
黄铁矿浮选中硫代碳酸盐捕收剂的基础理论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化学控制接触角测定结果表明,三硫代碳酸盐(TTC)更比二硫代碳酸盐(即黄药,DTC)易于氧化成相应的二硫醇盐。捕收剂常规吸附量分析结果表明,TTC捕收剂可有效地用于硫化矿混合浮选中。过去的分批浮选试验研究证明.TTC捕收剂浮选硫化铜矿物和铂族金属硫化矿物很有效。最近,在美国所进行的分批小型试验和在南非Anglogold选矿厂所进行的工业试验中,评价了TTC捕收剂浮选含金黄铁矿的效果。还在铂族金属矿石小型浮选试验中应用了TTC捕收剂。在这些情况下TTC捕收剂都获得了高效的分离效果。有关TTC捕收剂对含金黄铁矿特效的结构(官能团为-O-CS2和-S-CS2)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正在美国犹他大学进行中。评价了捕收剂结构在用空气和氮气作为浮选气体时的作用。所用的方法有评价矿物疏水性的电化学控制接触角测定和解释捕收剂在矿物表面上吸附现象的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巯基捕收剂(黄药、黑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及其混合物)对富含斑铜矿的Okjep铜矿石浮选的影响.该矿石铜品位为1.8%.用分批浮选试验评价了捕收剂对浮选指标的影响,其中包括精矿产率、水回收率、铜回收率、铜品位和Klimpel浮选速率常数.试验结果表明,二硫代氨基甲酸二乙基酯(di-C2-DTC)是硫化矿物的弱捕收剂.用二乙基硫代磷酸盐(di-C2-DTP)捕收剂时获得的精矿铜回收率最高,泡沫含有较多的水,精矿铜品位较低,这种捕收剂除了具有捕收能力外还具有一定的起泡性质.在捕收剂用量为0.139 mol/t时,用90%C2-X:10%di-C2-DTP和90%C2-X:10%di-C2-DTC混合捕收剂获得的精矿铜回收率比单用C2-X要高.在捕收剂用量为0.0695 mol/t时.用90%C2-X:10%di-C2-DTC混合捕收剂获得的精矿铜品位比单用C2-X要高.  相似文献   

6.
某沉积型铀-高碳酸盐-金属硫化物矿石,用浮选法选出含硫39.1%(回收率为80.98%)的硫精矿和二氧化碳含量为35.84%(回收率为89.37%)的碳酸盐尾矿。以硫酸分别浸出含铀硫精矿和混合铀精矿,铀总浸出率为90.73%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几种新型合成捕收剂提高含金硫化矿物的浮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黄药相比,这些新型捕收剂对黄铁矿有着更好的选择性;它们与黄药配合使用时不仅能减少捕收剂的用量,而且还能提高铜、金和银的回收率;这些捕收剂的毒性指数与黄药相近,并能在俄罗斯联邦的化工厂中以接近黄药的价格组织生产.  相似文献   

8.
对使用生物浮选法从沉积型磷酸盐矿石中分离碳酸盐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使用油酸作为捕收剂的常规的浮选结果没有有细菌存在时的浮选结果那么好.因此,测试了两种细菌对含碳质磷酸盐矿石浮选的影响.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浮选实验设计,来优化主要的操作因素.主要的因素包括微生物的浓度、浮选pH和捕收剂的用量,使用旋转中心合成设计法(CCD)对过程进行优化.实验设计结果表明,使用细菌可以从磷酸盐矿石中选择性的分离出碳酸盐.在pH为5.5,微生物浓度为10·107个细胞/L,捕收剂的用量为2 kg/t时,得到的精矿MgO和P2O5含量分别为0.7%和31%,P2O5回收率为93%.  相似文献   

9.
用三硫代碳酸盐浮选铂族金属矿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浮选铂族金属矿石的二硫代碳酸盐(DTC)/二硫代磷酸盐(DTP)药剂制度中添加少量的十二个碳原子的三硫代碳酸盐(TTC)后,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精矿脉石矿物的脱除率,同时可以加速铂族金属矿物的浮选速度和提高精矿铂族金属品位.在扩大试验中,添加TTC使浮选气泡由黏而稳定的状态变为小而干净的气泡.此时,抑制剂的用量可降低2/3.在用UG2矿石所进行的选矿厂探索性试验中,粗选前两个槽子的精矿铂族金属品位提高,这部分是由于其中铬铁矿脱除率增大所致.由TTC浮选出的精矿粒度比较细.包括第二段再磨矿和浮选的总回路的选矿精矿铂族金属晶位提高44%,而尾矿品位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0.
泡沫浮选用于分离混合物以及为了资源再利用而回收和分离溶液中某些微量组分。作为泡沫浮选的实际应用,对废水中存在的铜、镍与捕收剂的络合物用扩展的休克尔方法对其电子合成键状态进行了计算。当络合物形成时,不仅象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二硫代碳酸盐、二硫代磷酸盐那样捕收剂的硫原子的电子转移给金属原子,而且捕收剂给出电子的能力也由于烷基的取代而增加。氨基二硫代甲酸镍以共振形式对于其稳定性的影响取决于各个共振形式的总能量。镍和铜对捕收剂中硫的亲和力比氧强,所以捕收剂对这些金属的捕收能力有下列顺序:二硫代捕收剂>一硫代捕收剂>羧酸盐捕收剂。  相似文献   

11.
该专利提出用混合捕收剂浮选硫化矿物或经硫化的矿物。其一是N-(碳氢)-a,Ω-烷烃二元胺或(Ω-氨基烃基)碳酸氢氨基化物;其二是普通的巯基捕收剂(黄药、硫代磷酸盐、硫代碳酸盐、硫醇等)。介绍了上述药剂的烃基最佳长度。列出了铜-镍矿石浮选  相似文献   

12.
硫代硫酸根离子对硫化铜镍矿石浮选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铜镍矿石铜浮选回路中添加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可提高铜的回收率,但同时提高了镍浮选给矿硫代硫酸根离子浓度,从而抑制镍矿物的浮选。研究表明,在镍浮选回路中增加捕收剂的用量,添加硫酸分解硫代硫酸根离子或添加过氢调整剂,可阻止硫代硫酸根离子对镍矿物的抑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巯基捕收剂(黄药、黑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及其混合物)对富含斑铜矿的Okiep铜矿石浮选的影响.该矿石铜品位为1.8%.用分批浮选试验评价了捕收剂对浮选指标的影响,其中包括精矿产率、水回收率、铜回收率、铜品位和Klimpel浮选速率常数.试验结果表明,二硫代氨基甲酸二乙基酯(di-C2-DTC)是硫化矿物的弱捕收剂.用二乙基硫代磷酸盐(di-C2-DTP)捕收剂时获得的精矿铜回收率最高,泡沫含有较多的水,精矿铜品位较低,这种捕收剂除了具有捕收能力外还具有一定的起泡性质.在捕收剂用量为0.139 mol/t时,用90?-X:10%di-C2-DTP和90?-X:10%di-C2-DTC混合捕收剂获得的精矿铜回收率比单用C2-X要高.在捕收剂用量为0.0695 mol/t时,用90?-X:10%di-C2-DTC混合捕收剂获得的精矿铜品位比单用C2-X要高.  相似文献   

14.
为进行硫化矿和贵金属的浮选,研制了四类新的捕收剂,以满足捕收剂在三个主要方面的需要:1.在pH<10优先浮选硫化矿,以便大幅度节省石灰的费用;2.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从低品位矿石和尾矿回收贵金属;3.从酸性环境回收硫化矿。所研制的四类捕收剂是:1.烷氧(或苯氧)基羰基烷基硫逐氨基甲酸酯;2.烷氧(或苯氧)基羰基烷基硫脲;3.二烷基(或芳基)单硫代磷酸盐;4.二烷基单硫代膦酸盐。本文基于对硫化矿和贵金属矿石的浮选结果,讨论了这些捕收剂优于传统使用的含硫捕收剂的化学性质、应用情况及优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黑龙江某低品位铜矿存在品位低、伴生金属干扰等问题,研究将环双醚氨基甲酸酯和重芳烃混合使用,发现产生协同效应,可大幅提高铜矿疏水性和铜精矿回收率。捕收剂环双醚硫代氨基甲酸酯中C=S键可以与硫化铜矿发生化学吸附,对硫化铜矿具有高选择性,且不易浮选黄铁矿,重芳烃类捕收剂作为辅助捕收剂,与O异戊基双氧乙叉异丁基硫代氨基甲酸酯混合使用,提高捕收能力。对原矿铜品位为0.353%的低品位铜矿进行一粗两精两扫的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铜精矿铜品位19.955%、铜回收率为96.10%的选别指标。结果表明,环双醚硫代氨基甲酸酯和重芳烃协同作用在黄铁矿存在下对硫化铜展现了高选择性和强捕收能力,对低品位铜矿获得超高的回收率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浮选俄罗斯Cu-Ni-Pt矿石的新药剂及药剂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进入到改性黄药溶液中并能与铂族金属形成络合的环状亚烃基三硫代碳酸盐的吸附和浮选性能研究结果.对比了它们和那些典型的黄药浮进结果,新的药剂制度可使Cu-Ni-Pt矿物的回收率增加5%~7%.分析了在镍黄铁矿与磁黄铁矿分离回路中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MDC)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确定了使用DMDC浮选时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7.
李广  刘志超  强录德 《铀矿冶》2016,(4):248-252
针对某泥岩型铀矿,采用浮选碳酸盐矿物的方法来降低铀浸出时的试剂消耗。矿石含泥量很高,且只能在不脱泥的情况下进行浮选,调节矿浆温度至30℃,添加水玻璃作为矿泥分散剂和脉石矿物的抑制剂,用氧化石蜡皂作为碳酸盐矿物捕收剂,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一粗二精二扫、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流程,在10台1.5L连续浮选设备中进行连选试验。结果表明,该浮选方法可以有效地将碳酸盐矿物浮选出来,得到w(CO_2)为23.34%的碳酸盐矿物精矿产品,以CO_2计回收率为88.26%。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铜钼浮选分离所使用的传统黄铜矿抑制剂存在毒性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开发出新型辉钼矿的抑制剂以实现铜钼的有效分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开发黄腐酸(FA)作为新型高效的辉钼矿抑制剂,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和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探究抑制剂浓度、矿浆pH、捕收剂浓度等因素对黄铜矿和辉钼矿可浮性及铜钼分离效果的影响,并采用FTIR和Zeta电位表征手段探究FA在黄铜矿和辉钼矿表面的吸附行为。浮选试验结果表明,FA在pH为4~12的范围内能够有效地抑制辉钼矿的浮选,而对黄铜矿的浮选影响不大;FA能够显著地扩大辉钼矿和黄铜矿之间可浮性的差异。在pH为9,FA浓度为200mg/L,SIBX浓度为20mg/L条件下,人工混合矿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黄铜矿回收率高达70.20%,辉钼矿回收率仅有16.83%。FTIR和Zeta电位结果表明,FA能够克服静电斥力吸附在辉钼矿表面,并且FA与SIBX在黄铜矿表面存在竞争吸附,SIBX能够取代黄铜矿表面已吸附的FA,使其表面恢复疏水性,而SIBX几乎不影响FA在辉钼矿表面的吸附,使辉钼矿表面保持亲水性,从而能够实现铜钼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9.
在浮选中使用捕收剂,以提高有用的矿物表面的疏水性,在很多情况下,已成功地使用时时一种捕收剂。但是,混合使用多种硫代捕收剂可提高硫化矿浮指标,这种现象称为协同作用,定义为采用混合捕收剂获得的浮选指示与每种捕收剂按比例所贡献的浮选指标的增加值,本文研究了丁黄药省生物、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和二硫代磷酸盐的二元混合物对黄铁矿浮选的影响,同时用电化学测量和热化学测量方法解释了协同作用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与异丁黄药与二丁基硫代磷酸直混合物具有好的协同作用,提出了以下学说,协同作用是由混合二硫赶酸盐和金属硫赶酸盐产物形成所致,对黄药来说,与双黄药的形成有关,双黄药的形成与黄药的浓度有关,电化学测量结果表明,仅在黄药浓度高于10^-6M时,才能形成双黄药,低黄药浓度下的热化学测量结果表明,正丁基二硫代氨  相似文献   

20.
针对陕西某难选钼矿,采用一粗二扫流程,用煤油作捕收剂,在粗选作业中添加少量(约10g/t)极性硫代化合物作辅助捕收剂,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钼浮选回收率,其中以丁铵黑药的效果最为显著,与只用煤油作捕收剂相比,开路试验时,钼粗选回收率和总回收率分别提高了4.23%和4.71%;闭路试验时,钼回收率提高了3.43%,总的选矿效率提高了1.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