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AS-PEG及AS-PVP的γ-lgc曲线的双拐点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方云  吴云兰  丁远飞  杨扬 《精细化工》2000,17(12):693-695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 (AS)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 (PEG)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AS与PVP以及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PEG间混合体系的γ -lgc曲线均具有双拐点的特点 ,为拟双平台型曲线。但AS与低相对分子质量的PEG2 0 0 0及PEG40 0混合体系的γ -lgc曲线却没有出现明显的双拐点现象 ,其曲线表现为拐点偏离CMC的单平台型曲线。从表象上看 ,AS -PEG、AS -PVP体系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与SDS-PEG、SDS -PVP体系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没有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2.
夏咏梅  方云  杨扬  吴云兰 《精细化工》2001,18(10):572-575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 (AS)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 (PEG)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的混合体系的行为。在满足实验用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超过其自身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阈值 [MP]的前提下 ,AS PEG或AS PVP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 浓度对数 (γ -lgc)曲线呈现拟双平台 (或双拐点 )特征。对AS PEG体系而言 ,PEG的 [MP]为 2 0 0 0~ 40 0 0。具有双拐点的γ lgc曲线对应于两个表面活性剂临界浓度值 ,即第一临界浓度值c1和第二临界浓度值c2 ,且满足c1相似文献   

3.
方云  夏咏梅  杨扬  吴云兰 《精细化工》2001,18(11):627-630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 (PEG)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的混合体系 ,实验结果表明SDS PEG或SDS PVP的表面张力 浓度对数 (γ lgc)曲线可以具有拟双平台 (或双拐点 )的特点。定义了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阈值 [MP]这个聚合物结构特征常数 ,并发现实验用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必须超过该类聚合物的 [MP],其γ lgc曲线才可能呈现双拐点特点。实验结果同时显示SDS PEG体系中PEG的 [MP]为 2 0 0 0~ 40 0 0。具有双拐点的γ lgc曲线对应有两个表面活性剂临界浓度值c1和c2 ,且满足c1相似文献   

4.
AS-PEG及AS-PVP体系的聚合物相对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咏梅  方云  杨扬  吴云兰 《精细化工》2001,18(10):572-575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AS)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混合体系的行为.在满足实验用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超过其自身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阈值[MP]的前提下,AS-PEG或AS-PVP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浓度对数(γ-lgc)曲线呈现拟双平台(或双拐点)特征.对AS-PEG体系而言,PEG的[MP]为2000~4000.具有双拐点的γ-lgc曲线对应于两个表面活性剂临界浓度值,即第一临界浓度值c\-1和第二临界浓度值c\-2,且满足c\-1<CMC<c\-2的关系.含AS的混合体系得到的实验结论与含SDS的混合体系的结论类似,即对同一类聚合物而言,当实验用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超过该类聚合物的[MP]时,c\-1值不依赖于聚合物质量浓度变化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在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体系中,c\-2值依赖于聚合物质量浓度变化.但是c\-2不依赖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即在具有相同聚合物质量浓度(即相同聚合物链节浓度)的体系中,c\-2值几乎不随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5.
郑伟  彭芳  徐承天  陈邦林 《化学世界》2004,45(12):619-622,626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300nm的银微粉,分别测定了银微粉自不同pH的溶液中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MAB)及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吸附等温线,并分别考察了这三种物质的浓度对银微粉Zeta电位和悬浮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DS和CTMAB在银微粉表面的吸附等温线为双平台型;PVP在银微粉表面的吸附为多层吸附;发现了银微粉的Zeta电位及悬浮体的稳定性与SDS、CTMAB或PVP浓度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6.
PVP/PEO复合微纳米纤维的电纺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乙烯毗咯烷酮/聚氧化乙烯/水(PVP/PEO/H2O)体系进行静电纺丝制备PVP/PEO复合微纳米纤维,研究了PVP/PEO共混溶液浓度、PVP相对分子质量及PVP:PE0(质量比)对PVP静电纺丝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质量分数增大到15%、PVP相对分子质量为1.3×106或PEO含量增大时,均可制得形貌清晰、表面光滑的微纳米纤维.当PVP/PEO溶液质量分数为12%、PVP相对分子质量为1.3 × 106及PVP:PE0(质量比)为8:2时,静电纺丝所得纤维形貌最佳.  相似文献   

7.
张天宇  代加林  陈东 《江苏化工》2008,36(1):21-23,38
通过对聚合物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PAM/PVP)与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体系的相对黏度和表面张力研究,证明聚合物PAM/PVP与表面活性剂SDS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作用,通过缔合,形成混合胶束状聚集体,导致溶液黏度剧增。随聚合物溶液中SDS的加入,溶液黏度发生起伏变化,出现最大值(最小值)。而2者的相互作用使体系溶液的表面张力在SD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前后呈现先减小后增大,最后趋于平衡的情况。且聚表相互作用使溶液界面的界面张力比纯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界面张力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8.
郭姝  邹涛  赵瑾  王博  陈宇迪 《中国塑料》2018,32(3):44-50
采用熔融共混法用聚乙二醇(PEG)对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进行改性,研究了PEG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共混体系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了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EG和聚丙二醇(PPG)由分子结构差异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000时,改性效果最好;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EG改性效果优于PPG。  相似文献   

9.
在酸性镀银体系中,研究了乙醇、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聚乙二醇6000(PEG600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表面活性剂对铜粉表面化学镀银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VP的加入能有效改善铜粉在镀银过程中的分散,镀层的连续性较好。PVP的质量浓度为0.030 g/L时获得的银包铜粉为银白色,电阻最小,松装密度为0.58 g/m L。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乌氏黏度计测定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非离子聚合物聚乙二醇(PEG)间不同程度缔合后的黏度行为。以基于SDS的比浓黏度变化获得PEG-SDS的双临界浓度,以基于PEG的比浓黏度变化反映其在较低缔合物浓度时呈现聚电解质的电黏效应以及盐屏蔽效应,并发现了PEG的链扩张现象。与PVP-SDS体系类似,上述现象归结为带电的SDS束缚胶束缔合于PEG分子链上形成了"拟聚电解质"。  相似文献   

11.
双水相体系萃取精氨酸脱亚胺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利用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从自溶NJ402菌粗提酶液中分离纯化精氨酸脱亚氨酶(ADI)的研究结果,为精氨酸脱亚氨酶的分离纯化提供了一种方法。在双水相体系中采用聚乙二醇(PEG)与(NH4)2SO4为组成成分,考察了聚乙二醇(PE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PEG质量分数、(NH4)2SO4质量分数、pH及NaCl质量分数对精氨酸脱亚氨酶分离纯化效果的影响。最佳双水相体系萃取条件为:聚乙二醇(PE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 000,w(PEG1000)=15%,w[(NH4)2SO4]=20%,pH=6.5,室温下从自溶NJ402菌粗提酶液中分离纯化精氨酸脱亚氨酶,纯化倍数达到2.35倍,萃取率达91.1%。  相似文献   

12.
贺媛  李斌  尹宝霖  魏西莲 《日用化学工业》2004,34(4):214-216,248
测定了3-十二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C12TAB)在PVP、PEG和溴化钠存在下的泡沫性能。结果表明:含量相同时,C12TAB/NaBr混合体系的起泡性能高于C12TAB/高分子体系,而稳泡性能低于后者。含量相同的C12TAB/高分子体系,PVP对C12TAB的影响好于PEG。  相似文献   

13.
魏西莲  张立云 《精细化工》2000,17(11):621-623
3 辛氧基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C8NCl)和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复配体系具有很好的表面活性 ,βσ 和 βM 较大的负值显示了二者之间较强的增效作用。当C8NCl和SDS等物质的量混合时 ,体系的表面张力 (γCMC)低至 2 5 6mN m ,βσ 和 βM 可分别达到 - 17 6 2和 - 15 0 2 (γ =42mN m时 )。另外 ,对该体系增溶某些有机物的行为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以聚醚砜(PES)和纳米纤维素(CNW)为原料,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聚醚砜/纳米纤维素复合超滤膜,考察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添加剂对复合超滤膜的过滤性能、亲水性能、微观形貌及抗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添加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复合膜的过滤性性能、亲水性能和抗污染性能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相比于添加PVP,添加PEG的复合超滤膜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5.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别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组成混合模板,在CaCl2、Na2CO3体系中调控合成CaCO3晶体,考察结晶温度对CaCO3晶体的影响。采用电导率法确定混合模板中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浓度。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及X线衍射仪(XRD)对晶体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DS与CTAB结合到PVP长链上的浓度分别为2.4和1.1 mmol/L。在PVP-CTAB模板中,5℃时为方解石的层状CaCO3聚集体,25℃时有部分球形球霰石出现,90℃时得到了棒状文石晶体。在PVP-SDS模板中,5和25℃时均为方解石型球状CaCO3聚集体,90℃时得到棒状文石晶体。  相似文献   

16.
以H_2WO_4和Bi(NO_3)_3·5H_2O为原料,用溶剂热法(无水乙醇、乙二醇、丙三醇)和添加不同表面活性剂(SDS,CTAB,PVP,PEG2000)制得了不同形貌的Bi_2WO_6粉体,利用XRD、SEM对产品进行表征。研究了Bi_2WO_6催化降解有机染料Rh B及其相关机理。考察了,溶剂(无水乙醇、乙二醇、丙三醇)、表面活性剂(SDS,CTAB,PVP,PEG2000)等因素对罗丹明B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表面活性剂PVP所制备的Bi_2WO_6粉体为中空花球状结构,其禁带宽度为2.51 e V,在150 W金卤灯辐照下2 h罗丹明B降解率达到92%。  相似文献   

17.
综合考虑聚酯型聚氨酯和聚醚型聚氨酯的特点,以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G)和聚乙二醇(PEG)混合作为软段,采用溶液预聚法制备了聚酯-聚醚混合型聚氨酯。考察了混合软段中PEG摩尔分数以及PEG相对分子质量对聚氨酯薄膜的表面接触角、吸水率、透湿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摩尔分数的增大和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薄膜的接触角和拉伸强度降低,吸水率、透湿率增大。当PEG摩尔分数从0.28增加到0.71时,薄膜接触角从75.8°降低至63.5°,吸水率从25.7%增加到106.1%,透湿率从1226g/(m2·24h)增加到3408g/(m2·24h);PEG相对分子质量从1000增加到10000时,薄膜接触角从80.5°降到55.7°,吸水率从4.5%增加到356.4%,透湿率从733g/(m2·24h)增加到3577g/(m2.24h)。  相似文献   

18.
利用乌氏黏度计在(30±0.05)℃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质量浓度与不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组合的复合溶液的黏度,观察到PVP-SDS溶液黏度曲线上存在双临界浓度c1和c2,表明在c1和c2之间SDS以束缚胶束形式簇集在PVP高分子链上;研究了不同"比簇集量"的PVP-SDS团簇溶液的比浓黏度特性,发现比浓黏度随PVP质量浓度降低反而显著增大,偏离了单纯PVP溶液而与典型的聚电解质聚丙烯酸钠(Na PAA)溶液相似;计算了PVP-SDS团簇中高分子链的均方末端距r2及其与单纯PVP类比的链相对扩张量k值,发现随着比簇集量[Г]增加k值增大。根据实验结果,将上述现象解释为由于带电的SDS束缚胶束簇集在PVP高分子链上,产生了"聚电解质效应",从而导致高分子链扩张。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两根水溶性Shodex OHpak SB-806M HQ色谱柱串联作为色谱柱组,在传统型凝胶色谱仪上研究了流动相的离子强度、pH值和甲醇比例对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离效果的影响.以0.1 mol/L LiNO3:甲醇=1:1(体积比)作为流动相,PEO/PEG为标样,结合普适校正方法测试了PVP K60、K85和K90的相对分子质量,研究了进样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增加流动相的离子强度和甲醇比例有利于减少PVP在色谱柱上的吸附,改善峰型,提升分离效果;流动相的pH值对PVP的分离影响很大,碱性条件(pH值=7.54、7.97)下,PVP容易被色谱柱吸附,分离效果很差,在中性和弱酸性条件下(pH值=6.78、3.49时)PVP分离效果较好.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多次测试K60、K85、K90产品,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对标准偏差<5%,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对标准偏差<10%.  相似文献   

20.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的核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核磁共振(NMR)研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的具体实例,分别对用于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及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团族结构剖析等领域的^13C-NMR、^13C-及反离子^23Na^ -弛豫、顺磁共振驰豫(PR-NMR)、二维核子Overhauser增强核磁共振(2D-NOESY-NMR)等手段作了详尽的概述,在^13C-NMR研究中发现PVP-C12BE体系台PVP骨架上α-CH、β-CH2和吡咯环上与N相连的亚甲基吸附在C^12BE胶束表面的碳氢链部位,其相互作用驱动力为疏水力。^13CNMR、^23Na^ -NMR研究表明在PEG-SDS团族结构中大部分PEG链节环绕在SDS胶束周围,少部分PEG链节吸附在烃/水界面上;2D-NOESY-NMR研究结果表明,有少部分PEG链节渗入到SDS胶束内部;PR-NMR结果显示少部分PEG链节存在于SDS胶束双电层内,PEG-SDS团族的化学计量组成为PEG/SDS=1.9。^13C-NMR研究表明PVP-AS团族为项链状结构,PVP-AS团族为项链状结构,PVP-SDS团族为膨胀笼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