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技术来源与技术水平纳米是长度的计量单位,为1×10—9m。人工制造纳米材料虽然可从几千年前我国制造炭黑作颜料算起,但纳米微粒是德国于1984年首先研制出的,开创了人类利用纳米技术的先河。纳米微粒是一种新物态,是物质颗粒直径小于100nm粉粒集合体,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其颗粒形态。1992年,国际纳米结构材料会议定义纳米材料为:“两相材料中一相的任一维尺寸在1~100nm的聚集体”。20世纪80年代由于电子能谱和扫描遂道显微镜的应用,纳米微粒许多异常性质被发现,这才成为全球科技界和各国政府备加关注的热门领域。与常规的微粒…  相似文献   

2.
唐有根  万伟华  唐仁英  卢周广  张伟  李玉杰 《材料导报》2006,20(Z2):138-141,148
单分散纳米微粒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某一特定尺寸的纳米微粒的各种性质提供了方便.单分散纳米微粒比多分散纳米微粒具有更显著的性能,更适合于应用.国内外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报道了低温液相化学法在合成单分散金属纳米颗粒、单分散半导体纳米颗粒、单分散复合氧化物纳米颗粒、单分散聚合物纳米微球、单分散核壳结构复合纳米微粒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应用超声分离微纳米颗粒的微型装置的设计与微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一种新的应用超声分离微纳米颗粒的微型装置进行设计并完成其微制造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装置特性,重点研究了运用此装置进行微纳米颗粒分离时微粒的受力情况.文中首先给出了微粒在流体中受力的一维解析模型,讨论了影响作用于微粒的超声辐射力的因素,并通过有限元方法软件ANSYS对微型超声装置的振动模式及共振频率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微粒分离时装置中的声场与流场.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得出了微型装置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处于不同介质中行的多种微粒的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4.
余先生 《材料保护》2005,38(2):33-33
开发的“纳米级微粒增强复合镀技术”是采用纳米级微粒为第二相混合颗粒,镍为基质金属,在金属体表面形成高致密度,结合力非常好的电沉积复合镀层。采用此项技术处理的金属表面具有超硬(耐磨)和减磨(自润滑)耐高温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纳米微粒母料--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纳米微粒制备过程中,把纳米微粒分散在基体中,形成纳米微粒母料,既防止了纳米材料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解决了纳米材料应用时的团聚问题,为收集、保存和运输纳米颗粒提供了一条安全、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无团聚纳米氧化锆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采用高分子表面修饰-共沸蒸馏工艺成功地制备了纳米氧化锆微粒;合成过程中高 分子的空间位阻作用阻碍了前驱体颗粒的长大,通过与正丁醇的共沸蒸馏有效地脱除了前驱体 内的水分,在颗粒表面形成了正丁醇分子的包裹结构,在随后的干燥过程中避免了颗粒间形成 强化学键,获得了平均粒径在20nm的无团聚的纳米微粒.纳米氧化锆微粒加入到润滑脂中能 明显改善后者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7.
我国纳米结构材料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材料又称纳米结构、纳米结晶或纳米复合材料,是指在纳米(10~(-9)m)长度范围(1~100nm)内的微粒或结构或纳米复合的材料。它具有既不同于微观粒子又不同于宏观物体的诸多特性。其晶粒的尺寸小于微米结构,大于原子团。结构上由两种组元组成:一是具有纳米尺度的微粒,称之为颗粒组元(或基元);一是这些颗粒之间的界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功能化的修饰剂双11-十一烯基二硫代磷酸,以此为修饰剂,NaBH4还原可溶性银盐的水溶液制得了功能化的银纳米微粒,并通过氢化硅氢化反应组装银纳米颗粒薄膜。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光电子能谱(XPS)对所制的纳米微粒及组装的薄膜进行形态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银纳米颗粒为球形,无团聚现象,纳米微粒表面带有可反应的C=C双键不饱和官能团;组装后纳米微粒团聚长大,是通过Si-C键与基底结合。  相似文献   

9.
纳米材料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使用过程中,微颗粒的分散是经常遇到的问题。例如,纳米微粒在水中的分散;纳米微粒在溶剂中的分散;纳米微粒在固含量高的状态下的分散;纳米微粒在粉体中的分散等。近年来,我们在实际生产中摸索出了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投人生产后有一些明显效果,这里且与同行共同探  相似文献   

10.
用共沉淀法在聚苯乙烯(PS)中空微球表面包覆Fe3O4,制备了Fe3O4/Ps中空微球磁性复合微粒,当磁性包覆层的厚度为30~50nm时,复合微粒的室温表现密度为1.5g/cm^3,为传统磁流变液(MRF)中所用铁粉等软磁性颗粒密度(约7.9g/cm^3)的1/5,更为接近MRF中载液的密度。复合颗粒的磁滞回线比较狭长,呈软磁性,其磁性能和Fe3O4纳米颗粒相差不大。与Fe3O4颗粒相比,Fe3O4/PS中空磁性复合微粒在水载液中的沉降稳定性大大提高,复合微粒含量越高,其沉降稳定性越好。在磁性微粒含量相同的条件下,基于Fe3O4/PS中空磁性复合微粒的MRF的磁流变性能明显优于基于Fe3O4纳米微粒的MRF。  相似文献   

11.
纳米CaCO3复合微粒增韧增强PC/ABS合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双单体聚合包覆的纳米碳酸钙形成了核壳结构增韧复合微粒。在双螺杆挤出机中采用二次挤出法制备出PC/ABS/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研究纳米碳酸钙复合微粒对PC/ABS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表明:添加适量纳米CaCO3复合微粒,PC/ABS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都得到提高。纳米CaCO3复合微粒具有无机纳米颗粒和弹性体双重协同增韧的作用,其表面的聚合物分子链与基体树脂起到嵌段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既有溴化锂溶液、纳米微粒及其相应分散剂配制的纳米溶液,对比测试其与纯溴化锂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沸腾温度,探讨了该纳米溶液的热物性及稳定性。实验发现,添加纳米微粒溶液的表面张力明显降低,经过温度工艺处理后,发现溶液中纳米微粒的颗粒度降低,纳米微粒在溴化锂溶液中几乎完全溶解,纳米溶液显现出很好的稳定性,其表面张力和沸腾温度均比纯溴化锂溶液有所降低。研究表明,最佳组份配制的纳米溶液与纳米微粒和相关分散剂有关,经过严格温度处理工艺流程,可获得稳定性、热物性良好的纳米溴化锂溶液,有利于在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微乳液法制备ZnS:Mn纳米晶及性能的表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韵慧  李磊  邵晓芬  崔兰  李振钢  尹淑梅 《功能材料》2001,32(4):405-406,409
利用微乳液法制备出3-5nm ZnS:Mn纳米晶,并用TEM和Brus有效质量模型进行确定。在紫外吸收光谱中,ZnS:Mn纳米微粒的吸收峰发生蓝移,且颗粒越小,蓝移量越大。用微乳液法制得纳米微粒尺寸可控,粒径均一。利用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对纳米微粒的光学性能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4.
纳米SiO2增韧增强聚丙烯的界面效应与逾渗行为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聚苯乙烯辐射接枝纳米二氧化硅微粒(SiO2-g-PS)填充聚丙烯(PP)的增强增韧作用,并从界面效应和逾渗行为的角度对此类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枝纳米微粒填充入聚合物时所形成的微粒/聚合物复合颗粒可以整体发挥协同作用,带来较强的界面效应,并有可能导致双逾渗行为,从而有利于发挥纳米微粒的特殊性能。  相似文献   

15.
Fe3O4包覆碳纳米管软磁性纳米复合微粒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水解沉淀法在碳纳米管(CNTs)外包覆Fe3O4,制备了CNTs/Fe3O4纳米复合磁性微粒,借助透射电镜、振动探针式磁强计和外加磁场黏度计对其微观形貌、静态磁性能、沉降稳定性和磁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3O4在碳纳米管(直径约20nm)表面形成了紧密的包覆层,微粒呈一维纳米管状结构,平均管径约60nm,平均表观密度为1.8g/cm^3,为传统磁流变液中所用铁粉等软磁性颗粒密度的四分之一。复合微粒的磁滞回线与Fe3O4纳米颗粒较为相似,具有较好的软磁性,其饱和磁感应强度(Bs)为0.21T,矫顽力(以)为7.67kA/m,用该软磁性复合微粒配制的磁流变液具有良好的沉降稳定性和磁流变特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考察表面修饰CuS纳米颗粒作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润滑性能,采用十二烷基硫醇对CuS纳米微粒进行表面修饰。用X射线衍射分析修饰CuS微粒的物相,用透射电镜及FTIR分析其表面形貌和成分,采用摩擦磨损试验评价了修饰CuS纳米微粒在锂基润滑脂中的摩擦性能。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醇修饰CuS纳米微粒的粒径只有几个纳米,作为添加剂在锂润滑脂中具有良好的减摩性能,但抗磨性能较差;修饰CuS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了FeS,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摩擦系数,但增大了磨损。  相似文献   

17.
溶胶凝胶法制备α-Fe2O3,纳米微粒及其材料形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了溶胶凝胶法制备α-Fe2O3纳米微粒,实难结果表明在高温焙烧前,可增加一个低温退火阶段,并同时减短高温焙烧的保温时间,可减小颗粒尺寸.同时研究了纳米颗粒的链条联接模式.  相似文献   

18.
《纳米科技》2014,(2):88-88
目前,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使用大肠杆菌制造一种生物膜,能够吸附在不同纳米微粒表面,最终形成的活体混合物质可以适应所在环境。生成复杂的生物分子,并具有多样性长度比例。  相似文献   

19.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小组最新研制出一种超高强度,非常轻的金属材料,他们使用一种新方法分散和稳定纳米微粒进入熔化状态的镁金属。这种新型金属材料是加入密集分散型纳米碳化硅微粒的镁金属,它可用于制造轻型飞机、太空飞船和汽车,有助于提高燃料效率,同时还可用于手机电子和生物医学设备制造领域。据悉,为了制造超高强度、轻重量金属材料,研究小组发现一种新的方法在熔化金属材  相似文献   

20.
冯光峰  黎汉生 《材料导报》2007,21(F05):36-38
以TritonX-100/正己醇/正己炕/水为反应介质,采用双微乳液法合成了尖晶石型CoFe2O4磁性纳米颗粒。利用TG-DSC、FTIR、TEM、XRD、VSM等测试技术对CoFe2O4煅烧前后的结构和磁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微乳液法制备的CoFe2O4前驱物经煅烧后可获得纳米级磁性微粒。煅烧温度对微粒粒径和磁性能有较大影响,经300℃煅烧后的微粒粒径为15nm,700℃煅烧后微粒粒径增大为52am。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剩余磁化强度也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