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港东油田一区河流相储集层滚动勘探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大港探区港东油田的实际情况,以储集层的沉积相研究为基础,结合对地震、地质、钻井等资料的研究,分4个层次进行港东一区河流相储集层的滚动勘探:①根据区域精细地层对比和沉积相研究,查明储集层分布;②充分利用地震信息,预测砂岩发育区,指出滚动勘探目标;③应用神经网络储集层预测方法,利用地震信息在砂岩发育区内确定油气富集带,部署滚动勘探井;④根据地震和测井资料,确定油气富集带内单砂体的边界,定量计算单井单砂体厚度。根据预测结果部署的7口滚动勘探井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图3参9  相似文献   

2.
地震分频技术的地质内涵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地震分频技术是一种基于频谱分析的地震成像方法,可揭示地层的纵向整体变化规律、沉积相带的空间演变模式,并能描绘与分析储集层厚度分布,定量检测单砂体级别的薄互层砂体。K油田530井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主力含油层系为辫状河流相砂泥岩沉积,储集层厚度、物性变化大,地震资料品质不理想,用常规地球物理预测方法识别沉积相带与预测储集层厚度多解性强、难度大。在该区的精细储集层预测中,应用地震分频技术,揭示了沉积相单元的时空演化和物源区,建立了储集层预测模式,获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3.
贾宝龙 《采油工程》2006,(2):29-30,36
介绍一种在窄薄砂体油田综合地震、地质、测井及开发动态资料,从精细储层描述入手,结合测井约束地震反演、三维储层随机建模、精细沉积相研究,对储层进行综合预测评价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地震、地质、测井信息,综合运用精细构造解释、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及井间随机建模技术,能够解决窄薄砂体油田砂体窄小井网控制不住的难题,深入认识储层发育状况及油水分布情况,适时提出各种挖潜措施。此方法用于太南油田一断块的综合挖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稀井网区不能采用地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高精度储层建模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地震资料为约束条件的储层建模思路。其主要依据三维地震解释资料和测井重构约束地震反演的预测结果,对储层砂体井间分布和储层物性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在预测成果的约束下,采用随机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经过现场生产的检验,采用这种建模思路建立的模型能够达到油气田开发阶段的精度要求,同时也为稀井网工区开展储层精细评价提供较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深部隐蔽油气藏逐步成为现阶段油气勘探的重难点,其具有埋深大、地震信号弱、构造复杂等特征。埋藏深度的增大使得地震反射信息量减少,识别储集层尤其是薄储集层的难度加大。文中采用地震相控非线性随机反演方法,融入测井和层序界面等地质类信息,对桑塔木油田三叠系近5 000 m埋深的薄储集层进行了钻前预测,成功刻画了深层薄储集层的纵横向连通性及平面展布特征。通过未参与反演井预测效果分析,少井反演与多井反演效果对比,预测吻合率统计分析和新钻井与预测结果对比等方面来评价本次地震资料储集层预测的可信度。预测结果与实钻情况吻合程度较好,说明该方法在深层薄储集层预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在有、无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约束的情况下,对petrel油藏建模软件中的3种微构造建模插值方法(收敛插值法、距离反比加权法及克里金法)进行了精度分析,并利用抽稀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无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约束时,距离反比加权法效果最佳;有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约束时,克里金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河道砂储集层随机模拟方法分析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储集层地质建模是油藏描述中的一项基础研究,目前已发表的随机模拟方法已有十几种。我国陆相高度非均质储集层极其复杂,在进行地质建模之前,必须选择合适的随机模拟方法。以胜利油区孤岛油田中一区馆陶组上段44小层河道砂储集层为研究层,以133口井开采初期的实测含油饱和度为原始数据,分别用指示克立格插值法、顺序指示法、马尔柯夫贝叶斯指示模拟法、序贯高斯模拟法、退火模拟法(原始数据)、退火模拟法(正态变换后数据)进行模拟,根据每一种方法100次模拟结果绘制预测等值线图,比较6种模拟方法的模拟效果;再抽稀出8口井作为检验井,用上述6种方法重新模拟,对比各井的含油饱和度实际数据与各方法的预测值,用预测相对误差来检验各方法对河道砂储集层建模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认为在已有的条件数据控制下,各方法都能较合理地预测出参数分布的变化情况,但前3种指示模拟法更能反映局部的更小范围的非均质变化。  相似文献   

8.
以松辽盆地齐家凹陷青山口组为例,探讨应用地震沉积学和实验室岩心分析手段,采用常规三维地震资料预测砂岩成岩相的可行性。用地震资料划分地层和成岩相单元、建立岩心成岩相与地震属性的联系以及寻找有效的地震成岩相成图方法,是地震成岩相研究的3个关键步骤。井-震高分辨率层序分析和地层切片的制作可提供储集层尺度(20 m)成岩相单元的合理载体。砂岩成岩相分析和成岩序列的建立可揭示影响储集层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成岩作用。通过储集层参数和岩石物性分析可进一步了解成岩作用和波阻抗的关系并筛选适用地震检测的主要成岩作用。地震岩性体(如90°相位地震体)转换提供了成岩相的振幅(波阻抗)检测信号,用地震岩性体制作的地层切片可用于识别沉积相。在沉积相图上分析沉积相、波阻抗和成岩相的关系,可最终形成地震成岩相图。对青山口组泥质胶结砂岩和方解石胶结砂岩的实际分析表明,虽然砂岩成岩相地震检测尚处于起步阶段,但目前用常规三维地震资料预测砂岩成岩相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地震相分析在石南21井区沉积相划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震相分析技术忠实于地震信 息本身,克服了地震反演技术的某些缺陷,是研究沉积相和储集层预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地震相分析技术大致分为三类,其中基于波形的地震相分析技术综合利用了地震信号的各种信息,具有独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Stratimagic地学软件包基于波形的地震相分析技术对石南21井区头屯河组的沉积相和储集砂体的展布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储集层预测中如何有效运用地球物理技术,是储集层预测中所面临的难题。在对苏丹M盆地P油田退积型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储集层预测中,总结出结合各种地球物理方法综合预测储集层的研究思路。首先根据已钻井的岩心和录井资料,划分典型井取心段沉积微相,确定研究区目的层沉积环境;然后,以取心段沉积相特征为依据,结合相应的测井信息,将研究区所有井目的层划分为辫状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辫状三角洲亚相;最后,运用沉积相研究结果,结合高精度井震标定技术,确定主力储集层段地震反射特征,划分地震相,同时运用地震反演技术研究不同砂体的展布特征及其发育期次,并寻找不同砂体的物源方向,对储集层进行综合预测。图6参11  相似文献   

11.
克拉美丽火山岩气藏以深度大、幅度低的隐蔽圈闭为主,储层具有强非均质性,分布规律复杂。研究区内现有三维地震资料分辨率低,仅据此解释预测的气层深度、储层和夹层岩性及分布规律等与实钻资料存在较大差异,需进行井位跟踪分析,实时指导下一步钻探目标或修正钻井轨迹。基于地震褶积模型和实钻结果,通过总结不同火山岩体对应的地震相特征及储层特征,建立了开发井位跟踪研究系列方法。以DX区块4口典型开发井为例,综合应用火山岩体侵入模式、极性识别、波形放大与正演模拟、地震属性精细识别等技术,进行随钻跟踪分析,显著提高了储层钻遇率,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12.
大牛地气田井间二次约束的储层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学群 《天然气工业》2007,27(12):46-48
大牛地气田属于岩性气藏,搞清岩性和孔、渗、饱属性的空间展布是三维地质建模的重点,对于有利区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大牛地气田在开发初期井距较大,采用常规的随机模拟方法难以减小井间预测的多解性,故采用井间约束的建模方法是储层建模发展的方向。当前研究的热点仍是相控建模,以及应用地震资料约束建模,但很少讨论根据工区的资料特点设计建模方案并分析约束条件的适用性。为此,根据大牛地气田的实际情况和资料特点,提出了“井间二次约束的储层建模方法”。即在地震属性与岩性相关性较好的前提下,利用地震属性的趋势控制井间砂体展布,建立岩相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微相属性的地质统计学特征,按分布规律输出结果,进行相控下的属性随机建模。预测结果经过新井验证,精度在85%左右。该方法重视约束适用性的讨论,强调了要根据不同地区资料特点设计建模方法的重要性,对于其他地区的建模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滩海油田开发初期的地质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建模是油田开发的基础性工作,由于滩海油田特殊的地理位置条件,造成钻井少,各种资料获取、采集难度大,给处于开发初期的油田带来了较大挑战。以大港滩海关家堡开发区为例,提出在前期地质概念模型的指导下,多学科综合,应用随机模拟理论,采用储层约束反演与地质建模相结合,建立储层岩性模型,并在岩性模型的控制下实现储层参数建模,通过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提取出沿设计井轨迹方向的预测曲线成果,指导复杂结构井的钻探,利用该建模思路与成果,大大降低了井间储层预测的不确定性与开发风险,现场实施效果显著,其建模方法对于类似滩海稀井网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WC-A、B、C、D油田是正在开发的海相地层联合开发油田群,主要采用水平井开发。海相地层较陆相地层往往具有更好的储层稳定、油藏连通的特点,但WC油田群在开发过程中储层实钻和预测相比较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更好地进行开发,主要采用了沉积相分析预测、储层参数统计比较、地震反演信息预测、开发领眼井信息预测等储层预测方法,根据预测方法做出了多次优化调整,确保了水平井在好油层中钻进,对WC油田群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预测结果表明,所述方法具有良好效果,对海相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川东北元坝地区飞仙关组二段具有广阔的勘探潜力。本文在分析元坝地区飞仙关组二段鲕滩储集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储集层精细标定、储集层地质建模与正演,确定储集层的地震响应特征;采用古地貌分析、地震相划分及地震属性分析等手段,确定储集层发育的有利相带和储层宏观展布,并以此为基础,应用稀疏脉冲约束波阻抗反演对储集层孔隙度及有效厚度进行精细预测,建立了一套鲕滩储集层的预测方法,预测了元坝地区飞仙关组二段鲕滩储集层的分布,通过与已完钻井储层厚度及孔隙度的对比,证实了预测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油田开发初期建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层建模是油田开发的基础和关键技术之一,但其可靠性在钻井少,处于开发初期的油田却遇到了挑战。鉴于此,提出在地质概念模型的指导下,多学科综合,应用随机模拟理论,多种数据集成进行建模的策略。并以苏丹FL油田为例,采用随机地震反演-随机建模一体化技术,充分利用地震波阻抗数据体进行约束建立相模型及相控储层参数模型,大大降低了井间储层预测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7.
在鄂尔多斯盆地XF地区地震资料解释中,应用了高检测度的地震层序处理解释、三叠系顶部古地貌解释技术,储层横向预测采用地震相自动分类定性识别、带限地震反演、模拟退火反演、能量体衰减分析等技术。利用该方法进行优质储层预测的关键,在于用好能量体衰减分析、伯格功率谱分析和小波变换瞬时频率分析等技术,揭示储层的结构、岩性变化及储集层与油气的关系。目前,该区已完钻X1等6口井,用这些井资料检验针对长8,段储层所做的预测,砂岩厚度符合的有4口井,预测成功率为66.7%,为该区三级石油储量含油面积的圈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在贝尔凹陷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属性分析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储层预测方法,但地震单属性储层预测多解性强,尤其对多物源、 相变快、多期次火山活动、岩石成分较复杂的断陷盆地,预测精度会明显降低。 提出了基于沉积特征分区 域的地震多属性融合储层预测方法。 首先利用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将研究区按沉积特征划分为不同区域, 然后对不同区域分别统计地震多属性与储层的相关系数并进行线性拟合,最终将各区域拟合结果综合为 全区储层预测结果。 在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南屯组储层预测中,利用 164 口井目的层砂地比数据及优选 的 7 种地震属性,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法进行全区拟合,其相关系数仅为 0.52;采用基于沉积特征分区域地 震多属性融合技术进行储层定量预测,并将其综合为全区储层预测结果,其相关系数达 0.85,且储层预测 结果与钻遇储层发育情况及沉积规律吻合较好,说明该方法可明显提高储层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顺南地区超深白云岩储层地震、地质综合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明顺南地区超深白云岩储层特征、地震响应特征及白云岩储层有利发育区,在顺南地区及邻区钻井的岩心、测井、录井与测试等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奥陶系鹰山组下段-寒武系上统岩石学特征,明确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微裂缝/裂缝和白云石晶间(溶)孔两类,白云岩储层形成受沉积相与古地貌、深部热液改造作用、断裂及构造破裂作用等多因素共同控制;基于岩心与测井资料,统计分析奥陶系鹰山组下段-寒武系上统灰岩、白云岩、砂屑灰岩、泥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的岩石物理参数,结合三维地震资料与钻井地质标定,建立该区目的层储层地震地质模型;通过正演模拟结果、实际地震资料与地震地质模型比对分析,明确了低频-中强振幅-强连续的地震相指示白云岩储层有利发育区;利用地震波形的特征分析与能量属性预测相结合,能够有效地识别白云岩储层,从而为顺南地区目标评价与井位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