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Na2O-Al2O3-B2O3系统低熔点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Na2O-Al2O3-B2O3系统玻璃可以用作一种低熔点玻璃,通过实验给出了Na2O-Al2O3-B2O3系统的相图、Tg点等高图、膨胀系数等高图,并对Na2O-Al2O3-B2O3系统玻璃的Tg点、膨胀系数做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Fe基—Al2O3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工业还原铁粉,Al2O3颗粒,炭粉及某种适量粘结剂,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在高温下进行烧结,制备了Al2O3颗粒增强Fe基复合材料,用STEM,TEM及SEM对界面结合机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烧结过程中在Al2O3颗粒与Fe基界面生成了中间相,使Al2O3与铁基有良好的结合强度,所制备的Fe基-Al2O3复合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已超过相同含碳量的碳钢材料。 相似文献
3.
Al2O3/ZL108复合材料凝固界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挤压铸造制备Al2O3/ZL108复合材料,研究了氧化铝纤维/铝合金基体的界面,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中,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层,合金元素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可形成尖晶石,有利于纤维与基体的结合,试样断口分析表明,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状况良好,可传递足够的载荷到纤维上,发挥其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铜作为熔剂,石墨作为还原剂,用“渣-金”化学平衡法,在1500℃和1550℃下测定了SiO2-B2O3二元熔渣中SiO2的活度,并采用Gibbs-Duhem积分法求得了该二元熔渣中B2O3的活度,此外,通过“渣-金”平衡实验,得到了Cu-Si合金中Si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三种烷基苯磺酸盐异构体的最小烷烃碳数(n_(min)),研究了盐、异戊醇、烷基苯磺酸盐含量对复合体系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异戊醇、烷基苯磺酸盐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1.5%和0.1%条件下,界面张力能降至0.001 mN/m以下;在复合体系中异戊醇、烷基苯磺酸盐质量分数不变条件下,随油相烷烃碳数的增长,界面张力降至0.001 mN/m以下时所需含盐量增大,依次为0.28%~0.32%,0.32%~0.38%,0.37%~0.48%;对于三种烷基苯磺酸盐同分异构体,随芳基向长烷基链中心移动,对应的n_(min)逐渐增加,依次为10,11,16;在复合体系中异戊醇、盐质量分数不变情况下,以相应的烷烃为油相,三种烷基苯磺酸盐质量分数在0.08%~0.16%时,都能将界面张力降至0.001 mN/m以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了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及电子探针(EPMA)等手段,对Na2O-SiO2-ZrO2-TiO2系统玻璃进行了耐碱机理的初步探讨。用相关分析对碱蚀液中ZrO2、TiO2、SiO2等氧化物的碱溶出行为及各氧化物在玻纤表面上的残留行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采用旋转滴法测定了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二乙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与胜利原油间界面张力,并考察了矿化度、二价离子浓度及弱碱NaHCO3对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碱分子与原油活性组分在界面上混合吸附、协同作用,共同决定油水界面张力。电中性的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排列较为紧密,随着离子半径较小的Na+和Mg2+质量分数增大,界面张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而随着离子半径较大的Ca2+质量分数增大,界面张力始终较高;NaHCO3与原油活性组分反应,能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此时总矿化度起决定作用,离子类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熔融急冷法制备了Bi2O3 摩尔分数为25%~60%的Bi2O3 - B2O3 体系玻璃,对玻璃的形成能力、基本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该体系的成玻性能较好,成玻范围较宽;FT-IR分析结果表明玻璃中含有[BO3]和[BO4]结构基团.利用差热分析(DTA)确定该体系玻璃的特征温度,以及特征温度随组成的变化;根据Brewster定律测量并计算了玻璃的折射率;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测试玻璃的密度和显微硬度,发现玻璃的显微硬度随着体系中Bi2O3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而密度随着体系中Bi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由聚合物间界面张力预测三元共混物形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合物三元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与三种聚合物间界面张力的关系,并用TEM观察三元共混体系的结构。对PBT/PC/PS,PC//PMMA/PBT和PS/AS/PC三种共混体系,由界面张力预测结果应该为包覆型,分散型和粘附型的形态结构,在TEM中证实了这样的结果。通过计算得到的聚合物间的界面张力值,从理论上验证了iPP/HDPE/EPDM三元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因此从界面张力出发预测三元共混物体系的 相似文献
10.
采出液的稳定性及处理效果与油水界面性质有关,三元复合驱弱碱与原油作用时间对油水界面性质及采出液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以大庆原油模拟油、模拟水和Na2CO3溶液为研究对象,利用界面张力仪、表面黏弹性仪、Zeta电位分析仪及浊度仪,研究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弱碱与原油长期作用后对油水界面性质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2CO3溶液与模拟油长时间反应后,分离得到的水相与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降低,油珠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增加,油水界面剪切黏度变化不明显,水相与模拟油乳化后所形成的乳状液的稳定性增强.Na2CO3溶液与模拟油反应1d后,分离得到的油相与模拟水间的界面张力、Zeta电位及乳状液稳定性大于未反应的模拟油的;Na2CO3溶液与模拟油反应10d后,分离得到的油相与模拟水间的界面张力小于反应1d后分离所得的油相的,Zeta电位及乳状液稳定性大于反应1d后分离所得的油相的.该研究结果为三元复合驱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改良静滴法测定了熔融Ni-(Cr,Co,W)二元舍金在Ar+3%H2气氛下1773-1873K温度范围内的表面张力数据,采用Butler方程计算并分析了(Cr、Co、W等组元在合金中的偏聚现象。结果表明,表面张力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合金的表面张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自由电子数目较少,表面张力较小的组元在表面偏聚,溶质元素的原子半径与溶剂元素相比相差越大,舍金熔体的偏聚现象越严重,最终导致Ni在表面富集,而Co、W在合金内部偏聚。 相似文献
12.
以高炉渣的主要成分CaO-Al2O3-SiO2三元渣系为研究对象,用瞬态热丝法,研究此体系下温度及组成对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区,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呈直线形式略有增加;在高温区,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且导热系数随组分中非桥氧NBO/T数的降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炼钢厂钢水温降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炼钢厂钢包内钢水温降研究的现状.阐明了通过提高钢包烘烤温度、加快钢包热周转、包衬加隔热层、钢水表面加覆盖剂、浇注钢包加盖等减少钢水温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将不锈钢渣应用于碱激发水泥,对其资源化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采用氧化钙、碳酸钠和水玻璃作为复合激发剂,固定总碱当量为6%(即氧化钙+碳酸钠的碱当量为4%,水玻璃的碱当量为2%),研究不锈钢渣掺量(0%、10%、20%、30%和40%,即不锈钢渣与(矿渣+不锈钢渣)的质量比)对碱矿渣-不锈钢渣砂浆(ASLm)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内钢环应变、环向拉应力和抗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抗裂评价指标Acr(t)来表征ASLm的抗裂性能。研究发现:随着不锈钢渣掺量从0%增加到40%时,ASLm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内钢环应变和环向拉应力均降低,抗裂性能先提高后降低;当不锈钢渣掺量为30%时,ASLm的Acr(t)最大,即抗裂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5.
研究基于钢渣粉作为活性掺合料用于混凝土行业。用云南某工业废渣综合利用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钢渣粉,与矿渣粉复掺,制备C30混凝土,研究掺钢渣粉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塌落度损失,探索钢渣微粉与萘系及聚羧酸减水剂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钢渣粉的掺入不会影响混凝土对减水剂的适应性,有利于降低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 相似文献
16.
依据实际转炉钢渣理化特性,以CaO-MgO-SiO2-Fe2O3四元渣系作为基础渣系,向该渣系中加入渣量1%~7%(质量分数)的P元素,使用SEM和EDS对合成渣系矿物结构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合成渣系主要由硅酸二钙、铁酸二钙及方镁石组成,其中磷元素主要以磷酸三钙的形式固溶于硅酸二钙中,在其他相中并未发现磷元素的存在;随着磷含量的增加,磷元素在硅酸二钙矿物中的含量随之增加,并可能出现独立的磷灰石相,这可为转炉钢渣在磷肥工业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同时,由于磷加入量增多,CaO优先与[PO4]4-反应,早先存在的方镁石逐渐消失而溶入基质相。基质相2CaO·Fe2O3向CaO·MgO·Fe2O3发生转变,最后形成2MgO·Fe2O3,表明高磷含量有利于改善转炉钢渣的安定性能。 相似文献
17.
原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滴体积法测定了5种原油/水的界面张力,考察了水相盐含量、pH值及温度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原油的油水界面张力差别较大;原油/水界面张力随温度、水相NaC1浓度、pH值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采用特制的切割机切割聚苯乙烯泡沫制型,然后浇注镁铬质浆料成型过滤器的方法,并研究了浆料的成分、过滤器结构参数等对过滤器性能的影响以及该种过滤器过滤钢水的效果,结果表明:经高温烧结后形成了众多的孔洞,从而提高了制品的抗热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9.
钢渣、粉煤灰混凝土强度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着重研究和分析钢渣粒径级配分布对钢渣混凝土力学性质的影响,以及最佳级配关系;同时找出钢渣粉、粉煤灰、水泥三者之间不同组成比例,钢渣混凝土的力学属性和强度变化规律,以便求出最佳配比,从而为钢渣、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钢渣粉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凝土碳化初期的碳化速度较快,随碳化时间延长,碳化速度趋缓;掺入钢渣粉可降低混凝土碳化后期的碳化深度;碳化后混凝土抗压强度有所提高;掺入钢渣粉后强度提高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