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某电厂LWG9--252断路器的液压机构储能回路多次发生“电机过电流或超时”信号,闭锁储能电机控制回路,机构停止储能,导致机构压力不正常,甚至闭锁开关分闸,造成断路器非全相运行情况出现,严重影响220kV设备的安全运行。对断路器的储能电机控制回路进行检查、试验和分析,找出了故障原因。提出改进控制回路的措施并予以实施,改进后的液压机构储能控制回路提高了此类型断路器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郭飞  石桂霞 《电气开关》2009,47(6):63-65
对LW 13-800型罐式断路器的储能电机控制回路进行分析,结合实际运行情况,指出了其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改进后的储能电机控制回路可有效的提高断路器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正1现场情况某110 kV变电站由于扩建需要,在全站停电施工完毕恢复送电时发现,某110 kV断路器无法正常电动储能。经现场检查,该断路器储能电机电源(AC 220 V)异常,断路器控制电源(DC 220 V)正常,电机超时保护继电器动作,电机控制回路断线。断开断路器控制电源后,电机延时保护继电器动作复归,电机控制回路正常。初步判断断路器储能控制回路存在故障。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在实际运行中弹簧储能操作机构的10 kV真空断路器常发生合闸弹簧未储能就进行合闸操作而烧毁合闸线圈的故障,提出了在断路器合闸回路中串接控制弹簧储能电机工作的行程开关常开接点的未储能合闸闭锁技术。如合闸弹簧储能,则行程开关常开接点闭合进行合闸操作;如未储能,则自动合闸闭锁,防止烧毁合闸线圈。实际运行验证该技术原理正确、工作可靠,能避免未储能合闸操作的故障,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玉屏变电站现有如高公司生产的型号为LW36-126(W)/T3150-40110kV断路器共13台,从2005年相继投入运行以来,已发生3起因机构储能电机控制回路接触器K3线圈长期带有电压而烧坏情况,导致接触器K3失磁,将串联在断路器合闸控制回路接触器K3的“动合触点43、44”打开,从而闭锁合闸回路的运行缺陷(见断路器合闸控制回路图),  相似文献   

6.
断路器是发电厂及变电所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的重要电气设备之一,尤其是在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通过断路器迅速动作将故障点切除。断路器工作性能好坏除了与本身的电气、机械、绝缘等性能有关外,还与其控制、保护及二次回路接线是否完善合理有很大关系。本文对750kV断路器储能电机控制回路进行详细分析,针对断路器出现分合闸闭锁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高压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担负着控制和保护的双重任务。打压超时回路是高压断路器储能电机控制常见的回路,可有效监视电机储能工作是否正常。探讨了一起500 kV断路器电机打压超时故障,对该回路的改进提出了建议,同时介绍了常见的500 kV断路器打压超时原因和预控措施,为业内同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煌煌 《电工技术》2017,(8):103-104
分析某变电站110kV高压SF_6断路器弹簧操作机构储能打压超时,导致断路器合闸储能不到位的原因,并对控制及电机储能回路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LTBl45D1/B-2STANDS型断路器储能装置工作原理及故障原因,提出了可靠的改进方案,使得在弹簧未储能的情况下能可靠闭锁合闸回路,同时也能有效保护储能电机。  相似文献   

10.
1故障经过 110kV源潭变电站35kV源定线线路侧发生故障,自动重合闸不成功后强送时报警装置发出了控制回路断线信号.检修人员赶到现场检查发现,合闸线圈已经被烧损.检修人员现场更换合闸线圈后,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复归,现场储能后,就地合闸时发现,该断路器仍然无法合闸成功.再次检查发现,操动机构在断路器合闸储能完毕时机构扇形...  相似文献   

11.
断路器跳跃现象原因分析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一起220 kV断路器因非全相保护动作无法正常启动防跳控制回路,在手合继电器触点粘连的情况下发生跳跃的事件,从原理上分析断路器所配置的非全相保护与防跳控制回路之间配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PLC在高压断路器控制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高压断路器控制及信号回路二次接线较复杂的情况,改进控制方法,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实现对其控制。以单相高压真空断路器为例,改进断路器二次接线,设计了控制程序,实现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及正常信号的显示,以及自动跳闸后的事故信号动作显示,并实现控制电路的闭锁要求。采用PLC控制,元件数量及种类减少,简化了二次接线,故障查找及修改二次接线容易,同时提高了控制的可靠性,简化了操动机构。  相似文献   

13.
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断路器控制回路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断路器控制回路中,为保证可靠合/分闸而增加了合/分闸保持元件,这种设计在断路器机构或辅助开关故障时易损坏控制回路元件。针对这种问题,提出在自动化系统断路器控制回路中增加超时返回继电器的改进措施并确定继电器的选型。改进后的断路器控制回路能保证合/分闸回路的电器元件安全可靠运行.并能在断路器机构故障时通过自动化系统向调度端发报警信号。  相似文献   

14.
陈旭  魏凯  赵奔  薛海雷 《高压电器》2012,48(4):61-64
为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的隔离开关分合操动装置,研发了一种双串励直流电机驱动的大功率传动装置,该装置具备大扭矩输出且能够短时分合的操作能力。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串励直流电机的软特性,采用双串励直流电机驱动、双蜗轮蜗杆传动、单轴输出的传动方式可以满足特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的隔离开关分合操动装置的技术要求。在保证操动装置串励直流电机输出转矩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降低串励直流电机转速可以消除因隔离开关分闸速度过快所引起的反弹现象。在控制回路中加入延时继电器,可以消除电磁离合器得电打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一起换流站交流滤波器断路器C相合闸时间异常现象,分别开展断路器本体试验和二次控制回路检查,通过分析该断路器机械特性、气体成分、传动试验结果及合闸回路电压监测结果,最终确定异常原因为该断路器合闸回路过长导致合闸线圈两端电压降低,长期低压运行令断路器C相机构合闸线圈与衔铁动作配合性能下降,产生100 ms动作延时。根据分析结果对现有断路器控制回路进行优化改造,并对改造后回路持续监测,断路器三相可靠合闸动作均无延时。合闸线圈端电压提升至正常电压。  相似文献   

16.
吴溪  徐建源  林莘 《电气技术》2008,(9):74-77,83
为提高真空断路器的开断和关合性能,提高真空断路器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压断路器直线伺服电机操动机构,并结合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 d-q 轴数学模型及推力特性,对新型操动机构的控制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基于DSP的动触头位置、速度闭环控制方案,选用了高精度光栅尺作为速度、位置传感器,满足了系统实时性和高精度的要求.最终实现了高压断路器分、合闸操作时对动触头运动控制、调节,使其能够按照预定理想曲线进行运动,从而有利于提高断路器开断、关合能力和改善断路器的机械电气寿命和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基于真空灭弧室和SF6灭弧室串联的混合断路器开断能力提高的原理,分析了混合断路器两灭弧室的介质恢复过程。结合混合断路器开断能力提高的机理提出了混合断路器对其操动控制机构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真空灭弧室与SF6灭弧室串联的光控模块式混合断路器实验模型。实验模型能满足分析混合断路器中真空灭弧室与SF6灭弧室在不同时刻协同动作开断容量增益特性的要求,其协同动作时间分散性在微秒级。实验对比了SF6断路器与基于相同SF6灭弧室串联真空灭弧室的混合断路器短路电流开断能力,证明在不增加SF6气体使用量的前提下,混合断路器具有比SF6断路器更加优越的开断能力。  相似文献   

18.
笔者对带有并联电抗器的线路,合空线操作时流过断路器电流的直流偏置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对直流偏置产生的原理、影响因素及可能引发故障风险的工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控制合闸相位、降低补偿度以及加装合闸电阻等抑制直流偏置的措施进行了比较。并进一步对应用合闸相位控制技术抑制直流偏置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控制策略、反馈参数以及对操作过电压的影响等方面。在此基础上针对典型线路对相控合闸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实测,证明了限制效果的有效性,并对其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CPS)是一种用于保护和控制电动机的开关电器,它由电动机断路器和接触器组成.介绍了其3种组合方式,分析了组合电器在短路电流作用下的协调配合和改善协调配合的方法,对新型集成化的CPS也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