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10 kV配电网络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电力基础设施。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国内曾推广配电网的带电作业,但由于作业方式、安全防护用具、操作步骤及后备安全防护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部分地区停止了该项作业。目前,为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各供电单位对配电网的带电作业给予了高度重视,不少单位设立或重组了作业队伍,配电网的带电作业将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保证带电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有必要对配电网带电作业的安全作业方式、人体防护用具及操作要求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1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 …  相似文献   

2.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及安全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方式及安全防护 ,并对不同作业方式的特点及防护重点进行了分析 ,还介绍了安全防护用具的主要技术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存在作业环境复杂等安全风险,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东莞某镇同塔多回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建立了包括作业环境、人员素质、作业机具与防护、安全作业综合管理、现场管理等配电作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定量分析,分析了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危险因素,确定了该镇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等级。根据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评价计算结果,该镇同塔多回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处于较好的状态,该法为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特点,要求作业时必须采用全绝缘作业.但目前绝缘防护用品存在一些缺陷,不能给作业人员以有效的安全防护,所以常有事故发生.通过对2次典型事故的分析,对研制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绝缘服、绝缘手套以及防潮绝缘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戢光照  赵渊 《电工技术》2020,(24):117-119
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电场,因此在带电作业中的安全防护十分重要,对此开展对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及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通过分析输电线路导线带电补修作业方式,针对500kV电压等级以下、750kV、1000kV输电线路特点,给出强电场安全防护、电流安全防护及感应电压安全防护等措施,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直流输电线路特点以及银东直流输电线路山西段运行维护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我国及世界各国关于直流输电的研究成果及50余年来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经验,对±660 kV直流超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基础研究、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防护用具、作业方式、作业工具等进行了论述,指出了当前应开展的工作,以保证±660 kV直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超/特高压交直流并行线路带电作业区域电压高、场强大,为保证并行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开展,需要对 带电作业人员安全防护进行研究。分析了带电作业的安全影响因素,依据线路实际尺寸建立了1∶1计算模型, 采用有限元法对同走廊四回并行线路进行了电场仿真,获得了带电作业典型位置点的电场强度,根据仿真结果 对带电作业人员电位转移放电能量进行了计算。同时建立了人体模型,计算分析了等电位作业工况下人体不同 部位的电场强度特点。计算结果表明:同电压等级独立走廊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措施同样适合于四回并行线路带 电作业。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研究结果可为同走廊多回并行线路带电作业的开展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 。  相似文献   

8.
6kV~10kV配电线路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电力基础设施.它具有网络复杂、覆盖面大的特点.随着生产、生活用电设施的日益普及,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经济性,就必须大力开展配电线路的带电检修和维护作业.为促进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根据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特点和安全防护要求,编写了本标准.在标准的编制过程中,吸取全国各地电力部门开展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经验,并广泛征求了从事带电作业的技术人员和专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胡毅  刘凯  刘庭  肖宾 《高电压技术》2012,38(11):3015-3024
随着我国电网的快速发展和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与之相适应的带电作业技术的研究及标准制定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针对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压高、尺寸大等特点,在过电压水平分析、真型塔典型工况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危险率计算确定了带电作业安全间距值,分析了带电作业电场分布的特点和直流线路电晕区对导体表面场强的抑制作用,确定了各电压等级专用屏蔽服的要求和其他防护措施。论述了配电带电作业尤其是不停电作业的相关情况,介绍了不停电作业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设备及其要求,讨论了旁路电流分流、旁路变压器参数匹配、旁路设备投切时的暂态过电压等不停电作业关键问题。介绍了IEC带电作业标准化工作情况和我国带电作业标准的制定情况及新要求。根据目前情况,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今后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带电作业人员的体表场强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对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带电作业人员在各典型作业位置的体表场强进行了测量的基础上,分析了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人员的体表场强特征,归纳了体表场强的变化情况,发现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作业人员的体表场强值明显小于特高压交流线路,并对其原因及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研制的特高压交直流带电作业用屏蔽服防护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特高压交流线路等电位作业时,屏蔽服内交流场强为2~10 kV/m;在特高压直流线路等电位作业时,屏蔽服内的直流合成场强为0.7~2.3 kV/m,均符合国家标准"15 kV/m"的规定,满足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要求。最后根据带电作业人员体表场强及安全防护用具的研究结果,制定了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超高压输电线路,特别是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时产生的电场很强,故带电作业中的安全防护十分必要。分别讨论了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中强电场、电流及静电感应对带电作业人员安全的影响;介绍了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用具屏蔽服和静电防护服的原理及功能;讨论了≤500 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中进入等电位人员体表场强规律,并针对安全影响因素对≤500 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进行了研究;在750 kV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研究中,重点进行了750 kV带电作业用屏蔽服的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衣服的屏蔽效率、电阻及制作特点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1 000 kV输电线路电压更高、电场更强的特点,提出了1 000 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的基本要求。研究结果可为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四川电力技术》2007,30(4):83-83
在国内首次系统地开展了交流100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研究。在对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过电压水平计算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确定了不同过电压倍数下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和最小组合间隙,确定了绝缘工具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研制出了能满足1000kV带电作业安全性要求的屏蔽服装,进行了安全防护试验,提出了不同作业方式时的人体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10kV与110kV混压并架输电线路可以有效集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线路走廊。为了评估带电作业人员检修10kV配电线路时,上方110kV输电线路对其安全影响,采用有限元电场计算与电场实测的方法研究混压线路空间电场分布和作业人员体表电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10kV与110kV混压并架输电线路检修作业安全防护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送配电带电作业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毅  王力农  邹伟 《电力设备》2003,4(2):35-39
介绍了近年来送配电带电作业在技术理论、工器具、标准制定、作业方式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针对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绝缘工具、保护间隙等关系安全作业的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及作业方式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1000 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带电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辉  纪建民 《电力设备》2006,7(7):27-29
依据我国及世界各国特高压输电研究成果、前苏联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经验,结合我国的特高压输电试验示范工程的特点以及我国开展带电作业50余年的经验,对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建成投运后的运行维护情况以及带电作业所需进行的基础研究、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防护用具、作业方式、作业工具等进行了论述,指出了当前应立即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易辉  纪建民 《山西电力》2006,(Z1):47-49
依据我国及世界各国特高压输电研究成果,前苏联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经验,结合我国的特高压输电试验示范工程的特点以及我国开展带电作业50余年的经验,对1 000 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建成投运后的运行维护以及带电作业所需进行的基础研究、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防护用具、作业方式、作业工具等进行了论述,指出了当前应立即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1000kV与500kV交流同塔四回输电线路与单一电压等级超(特)高压线路的空间电场分布具有较大区别,线路带电作业电场环境更为复杂。为此,采用工频电场的三维边界元法仿真计算分析同塔四回线路带电作业场强分布特点,建立人体模型,计算分析等电位和地电位典型作业工况下人体不同部位的电场强度特点,进行确定该特殊塔形线路带电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结果表明,等电位作业人员需身穿屏蔽效率为60dB屏蔽服,并佩戴屏蔽效率不低于20dB的屏蔽面罩,地电位作业人员穿戴常规屏蔽服或静电防护服,能够满足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1 000 kV特高压交流紧凑型线路三相导线布置紧凑且相间无接地构件,使得带电作业电场环境更为严峻,为确保线路建成后带电检修工作的安全开展,采用有限元法仿真计算了特高压交流紧凑型线路典型工况下不同作业位置的带电作业人员体表电场,分析了作业人员的体表场强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计算结果表明,在带电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头部和手尖等曲率半径较小的部位场强较大,在等电位工况下其体表场强最大,作业人员穿戴屏蔽效率为60 dB的特高压带电作业屏蔽服可满足安全要求。研究成果可为中国1 000 kV特高压交流紧凑型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开展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苏梓铭  彭勇  刘凯  刘庭  肖宾  吴田  唐盼 《中国电力》2014,47(2):78-83
1 000 kV与500 kV交流同塔四回输电线路与单一电压等级超(特)高压线路的空间电场分布具有较大区别,线路带电作业电场环境更为复杂。为此,采用工频电场的三维边界元法仿真计算分析同塔四回线路带电作业场强分布特点,建立人体模型,计算分析等电位和地电位典型作业工况下人体不同部位的电场强度特点,进而确定该特殊塔形线路带电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结果表明,等电位作业人员需身穿屏蔽效率为60 dB的屏蔽服,并佩戴屏蔽效率不低于20 dB的屏蔽面罩,地电位作业人员穿戴常规屏蔽服或静电防护服,能够满足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雷兴列  彭勇  肖宾  刘庭  刘凯  张准 《中国电力》2019,52(12):54-61
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结构与常规塔型存在较大差异,对带电作业安全距离、作业人员进出等电位方式以及电场防护要求造成较大影响,通过试验和仿真计算分析了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对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最小组合间隙距离分别为6.3 m、6.5 m,比常规塔型要求分别高0.3 m、0.4 m;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可采用沿复合横担进入等电位的方式;沿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进出等电位时,作业人员体表电场强度最大值出现在头部、肩膀区域,且比常规塔型线路情况高,带电作业过程中应对该区域加强防护。其研究成果可为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带电作业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