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配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补偿与选线一体化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配电网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检测和补偿的原理,解决了补偿与选线之间的矛盾,研制出补偿与选线一体化动态模型装置,模拟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合。  相似文献   

2.
王德江  高影 《中国电力》2003,36(3):31-32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时,如何快速准确地选出并隔离故障线路,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通过对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全电流的分析,得出利用零序全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故障选线的新方法,该方法与利用零序基波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故障选线比较,选线信号容易获得,且是接地电流的全部信息。这对故障线路的识别、提高选线的准确率及微机选线装置的开发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3.
分析YH—B811小电流接地装置的保护原理、选线原理及应用情况,得到小电流接地装置可以准确检测出故障线路并跳闸切除,在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同时,实现减少人身伤害事故,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用于冶金、煤炭、石油、化工等小电流系统,提高了供电电网和企业内部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减少了因为单相接地故障处理不及时而扩大的事故.针对我公司35kV石化电站6kV供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阐述了该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新技术在本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及带来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朱大萌 《电测与仪表》2004,41(8):39-41,8
对10~35kV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自动跟踪补偿系统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关键的技术参数给出了详细的理论结果。文中最后提出了一种有源型电容电流自动跟踪补偿系统的可行方案,给出一个可用于10~35kV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自动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群体比幅比相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不同系统的5种比相方案,方案上的互补弥补了单一方案存在的死区。不确定域的引入和处理,提高了选线的可信度,从而,理论上完善了微机选线原理。现场试验结果验证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潘洪俊 《电工技术》1998,(12):36-39
介绍了测量电网单相接地电流的中性点补加电压测量法。指出这种方法虽然精确度稍差,但可满足电保护要求,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8.
结合黑龙集团齐市造纸厂变电站改造工程,讨论了6 kV电压配电网电容电流过大的补偿方案,并介绍了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的结构和原理.  相似文献   

9.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北国华沧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80V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误判、误报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该措施实施后提高了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报警的准确性,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岑凯加 《大众用电》2011,(11):24-25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接地检查及改造要求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等接地方式的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变电站只出现接地信号,而区分不清接地的线路及地点。虽然规程规定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小电流接地系统电路特点的深入研究发现,故障后在各条支路上流动的零序电容电流只决定于系统的零序电压与支路的对地电容,而不决定于故障发生在哪条支路上,且故障发生前后的支路对地电容几乎不变。非故障支路上流动的是零序电容电流,故障支路上流动着的是零序电容电流与接地电流的叠加。正是基于这一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零序电流比例增量法,定义了基准零序电流比例系数序列和参考基准电流分度系数等中间参量。其工作特点是可以剥离各支路的零序电容电流,并通过比较剥离后各支路增量的最大者,即故障支路。进一步的仿真表明该法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该法对其他判别法提高判别精度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小电流接地系统电路特点的深入研究发现,故障后在各条支路上流动的零序电容电流只决定于系统的零序电压与支路的对地电容,而不决定于故障发生在哪条支路上,且故障发生前后的支路对地电容几乎不变.非故障支路上流动的是零序电容电流,故障支路上流动着的是零序电容电流与接地电流的叠加.正是基于这一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零序电流比例增量法,定义了基准零序电流比例系数序列和参考基准电流分度系数等中间参量.其工作特点是可以剥离各支路的零序电容电流,并通过比较剥离后各支路增量的最大者,即故障支路.进一步的仿真表明该法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该法对其他判别法提高判别精度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伊文阳 《电工技术》2017,(6):106-107
通过计算分析10~35kV配电网中的电容电流,阐述消弧线圈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应用的必要性,介绍消弧线圈的容量和接地变的选择,并通过对比两种消弧线圈装置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提出适合的电容电流补偿方案。  相似文献   

14.
崔伟 《电气时代》2002,(8):61-62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又称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率最高,但由于三相线电压对称,且故障电流很小,对负荷的供电没有影响。因此,一般情况下规程允许再运行1~2h,而不必立即跳闸,但单相接地后,其他两相对地电压升高3~(1/2)倍,长时间带故障运行将影响系统的安全,甚至引发严重故障。对  相似文献   

15.
智能接地补偿装置跟踪系统电容电流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力电缆的广泛应用,对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出现智能型接地补偿装置应用越来越普及。它的出现,弥补了老式消弧线圈自身的缺点,提高了系统稳定运行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水平。根据鞍钢电网实际应用,介绍智能型接地补偿装置自动跟踪电网电容电流的3种方法,中性点位移电压幅值法,中性点电流相位比较法,中性点外加信号法,并就各其特点作了评价,以便运行人员对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有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16.
王天民  杜刚  齐郑 《电气应用》2011,30(1):61-63
数字化变电站中35 kV以下系统的过程层和间隔层之间多数采用小模拟量传输方式.针对这种架构的特点及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装置的特殊要求,提出了适用于数字化变电站中的选线装置设计方案.选线装置采用分布式结构,分为上位机和下位机两个部分,下位机对小模拟量信号进行采样,将数字信号上传到上位机进行选线,上位机对下位机发出同步信号保...  相似文献   

17.
在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申,可以采用不同的原理进行故障判别和测距,文中重点对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几种判据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35kV不接地系统易出现的弧光接地过电压以及老式消弧线圈的主要缺点,提出在中性点采用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经验,阐述了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的工作原理、优越性以及几个重要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ZGTD—C系列调容式自动跟踪接地补偿及接地选线成套装置,是目前国内3—35kV供电系统能够补偿寄生大电容电流的先进设备,自2002年在我厂安装应用后,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厂356kV供电系统接地容流大、单相接地危害大的技术难题,在保证安全供电,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