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观望情绪日益浓重,成交量急剧萎缩,众多房地产企业承受资金紧张压力。面对这种形势,开发商不能坐以待毙,一些企业纷纷站出来呼吁政府救市,以寄希望于政府在资金等政策方面为其“松绑”;然而,反对“救市”之声亦是不绝于耳,称楼市根本无需救。“救市论”随即甚嚣尘上。  相似文献   

2.
<正>银行未现挤兑,甚至鲜闻房地产企业破产的消息,救市无从谈起这段时间,呼吁政府救市的声音此起彼伏,但细看之后不难发现,这部分声音大都来自既得利益者。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既得利益者包括一些房地产开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到底要不要救市?2008年以来,由于观望情绪渐浓,市场持续低速,一些开发商以及业内人士提出‘救市"言论,尤其是美国政府出资救市以后,更是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而对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也绝非仅仅是"救市"这样简单——  相似文献   

4.
<正>各国大型企业的经营战略,一般会经历专业化、多元化到归核化的演化路径在我国经济发展史上,人们没有什么时候像现在这样关注房地产的价格走势了,家庭茶余饭后、朋友聚会、学校课堂等各种场合,上到政府官员,下至黎民百姓,有关房价的走势问题都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消费者希望房价下降,房地产开发商则希望政府的救市政策快速见效,以便把空置的住宅以合理价格售出,稳定企业的现金流。基于政府陆续出台的救市政策、供需结构性矛盾和2008年房市的表现,以下将对2009年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路径选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2008年以来,全国各地房地产市场先后出现了较长时期的观望,市场交易低迷,企业资金压力加大,政府土地出让受阻。在这种形势下,成都、长沙、西安、南京、杭州等市先后出台了保持当地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简称"救市"),政策内容包括降低交易税费、增加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延长土地款支付期限、鼓励外来人口买房等。10月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出台  相似文献   

6.
居然 《城市开发》2008,(6):56-57
<正>所谓跳单,是指买卖二手房双方通过中介公司得到有关信息后,互相串通绕开获得信息的中介,私下交易或者跑到第二家中介公司交易的行为。"跳单"频发中介呼吁实名制在福州,房地产中介再次将救市的希望寄托于政府,期望政府能够出台政策,并要求实行看房实名制,以有效制止"跳单"现象。"昨天我们抓到一个‘跳单"的客户,他正在另一家中介签  相似文献   

7.
李云宝 《安徽建筑》2009,16(4):163-164,174
房地产是我国的一个支柱产业,牵动着上下游的多个产业。近几年来,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暴涨状态。然而,2008年末,由于一系列的因素,房市突然陷入低谷,政府面对房产低迷市场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措施,从而又引发了一场关于救市价值与弊端之间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2007年第四季度,我国大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市场成交陷入低迷,并持续至今。当前经济增长放缓,宏观调控政策出现微调,中西部政府出台救市政策。在房地产市场整体环境发生改变的  相似文献   

9.
10月22日晚,央行、财政部等部门正式出台针对房地产的"救市"措施,终于印证了坊间流传的"救市"传闻并非空穴来风。本轮"救市"的效果究竟如何,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将终有定论……  相似文献   

10.
《江苏建材》2014,(6):49-49
<正>2008年10月房地产系列救市政策出台,2009年3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见底回升;2009年10月房地产调控政策"国四条"出台,2010年6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见顶回落。从历史规律总结,房地产政策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时滞约为半年(5-8个月)。从历史规律来看,水泥需求增速拐点早于地产投资增速拐点,原因是基建投资先于地产投资  相似文献   

11.
<正>房企顺势自救不仅是最好时机,也是最佳出路备受关注的中央救市方针近期终于掀起了神秘面纱,由央行、财政部等部门正式颁布的多项针对房地产的"救市"举措,终于印证了流传已久的"救市"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相似文献   

12.
<正>2008年以来,关于房地产市场"救市"的呼声不绝于耳,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股潮流。时至今日,各地方政府已经陆续出台了各种政策文件,试图稳定低迷的楼市。北方的某些城市,例如石  相似文献   

13.
易宪容 《中州建设》2008,(20):102-103
下半年以来,各地相继有西安、成都、厦门、长沙、重庆等地方政府推出包括购房人户、减税、购房补贴等购房优惠措施,以挽回楼市的颓势。同时,房地产行业协会也大喊救市。其实,这些救市行为,地方政府越是出手,出台种种政策越多,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则越大,要想挽回房地产颓势的时间则会越长。本来,如果地方政府不出手,市场调整到一定的价位,总是有不同的购房者进入。  相似文献   

14.
贺兆顺 《城市开发》2014,(12):48-49
正新一届政府上台后淡化行政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主导力量可能从行政转移到市场化配置。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但话题不断,显得格外热闹。先是杭州、常州等长三角城市陷入降价传闻,甚至蔓延到楼市"安全岛"上海,房价下行预期愈演愈烈,观望氛围越来越浓。紧接着,地方政府开始蠢蠢欲动,尤其在两会期间提出"双向调控"后,地方政府嗅到了政策松绑的信号,无锡、南宁、铜陵等市纷纷出台政策救市,天津、宁波等地政策松绑新闻不绝于耳,全国范围似乎正掀起救市浪潮。  相似文献   

15.
<正>越是直接降房价,其反弹的机会越大,暴涨的可能性越大这次"大救市"会重振中国经济,房地产市场将迎来短时期的"通货紧缩"阶段,也就是总体房价持续下降。这绝不是直接降房价得到的,而是中国经济由"房地产投机经济"、"虚拟经济"转型到"实体经济"促成的。  相似文献   

16.
地产企业欲打造成百年企业,当务之急是需正视目前行业所存在的问题,不要盲目乐观地“消极”等待地方政府的“救市”,而应该及时采取合理的生存策略,采取有效措施而“自救”,确保在此轮房地产调整中能获得生存权和发展优势,而不至于被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17.
<正>新政策并不能改变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环境,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不会太大10月22日晚,财政部以"加大保障民生投入力度、解决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为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市计划。新政中的"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各档次利率分别下调0.27个百  相似文献   

18.
陈海凤 《中州建设》2009,(24):20-21
我国房地产市场从2007年开始进入急速发展态势,房价大涨。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楼市几乎停滞。为了缓解危机刺激消费,去年年底,政府推出了“一揽子”救市计划,对房地产市场由抑制转为全面扶持。受此利好因素,房地产市场从今年3月开始上行。在楼市救市一周年之际,关于房地产走势各方争论不休。11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住房绿皮书《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09-2010)》,试图对迷乱的房地产市场做出一些解析。  相似文献   

19.
政府不是不可以救市,但它的前提必须是某个市场已经发生连续暴跌甚至有可能彻底崩溃或已经陷入长期低迷,而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似乎远未到那种状况.  相似文献   

20.
<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2007年,市场的大热,开发商们满心欢喜,2008年,市场遭遇"严冬",使得开发商偃旗息鼓。毫无疑问,最先体会房地产市场冷暖的自然是众多的开发企业。救市政策能否给这"寒冷的冬天"带来丝丝暖意,开发商自然会知晓,而如何让自己过个暖冬,各企业也自然有自己的"小九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