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将一个对角空时码乘以一个压缩映射矩阵(Compact Mapping Matrix,CMM)从而得到一个空频码字,在获得空时码原有空间分集性能的基础上可以获得指定阶数的频率分集,从而提高了频率选择性信道下相干空频编码MIMO-OFDM的性能,该文还对码字的编码增益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性能.同时,利用对角星座的快速译码研究的新成果,该方法设计的码字其译码过程得到了大大的简化,有利于系统的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2.
模型转换是MDA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软件开发工作的进行.介绍了模型、计算无关模型、平台无关模型、平台相关模型、模型转换和转换规则等的理论知识.其次通过对目前比较流行的直接转换方法、基于关系代数的转换方法和基于元模型间映射的转换方法等模型转换方法的研究,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提出了QVT的模型...  相似文献   

3.
基于FastICA-TDS的DS-CDMA盲源信号分离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晋东  秦贵和  陈涛  金健 《通信学报》2008,29(8):124-128
为了对DS-CDMA网络信号分离系统的性能进行预测和改进,利用原码字及原码字前后最近的两个码字信息,对原码字进行估计.对现有的多路通道的DS-CDMA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三码字(TDS,three datasymbols)的系统模型.通过FastICA算法对DS-CDMA肓源信号逐一地进行分离.实验的结果证明本系统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出用户码字,具有较低的漏检率,所提出的方法在系统能量控制方面明显好于MMSE和MF.  相似文献   

4.
模型转换是MDA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软件开发工作的进行。介绍了模型、计算无关模型、平台无关模型、平台相关模型、模型转换和转换规则等的理论知识。其次通过对目前比较流行的直接转换方法、基于关系代数的转换方法和基于元模型间映射的转换方法等模型转换方法的研究,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提出了QVT的模型转换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具有很大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5.
在OCDMA系统中,系统地址码的相关值是直接影响码字性能的关键参数.对地址码相关值分布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严密的代数运算以及统计分析,对Kwong所提出的PC相关值分布公式进行了一项小的修正.通过同样的方法,并根据逐步分析和简单的数据预测,得到了新的关于EQC的相关值分布公式.基于该EQC相关值分布公式,计算并比较了不同码字组合情况下所对应的误码率,最后得出采用EQC非零码字可以有效提高码字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码分复用与波分复用相结合的技术可以构成基于波长和码字转换的多跳光网络。只考虑码字转换,首先给出了光码分复用/波分复用多跳光网络的构成方法和码字转换器的一般结构,然后分析了网络中端到端的误码率性能。计算结果表明:码字转换次数的增加对端到端误码率的影响较小;当接收端的干扰信道数小于前一码字转换阶段的干扰信道数时,端到端误码率与判决阈值的关系曲线在最小值附近出现一近水平区间。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现代数字控制系统中多通道模/数转换的效率,介绍串行多通道模/数转换器AD7890工作原理。选用TMS320F2812作为处理器,给出AD7890与DSP串行外设接口的硬件实现方法、电平转换方法及软件实现流程。实际应用表明,系统的A/D转换效率较高,性能稳定。为实现多轴数字控制系统的A/D转换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对基于一维二次同余码构成的QCC/QCC跳频扩时码和QCC/OOC跳频扩时码进行了详细的码字性能分析.通过计算不同情况下码字的碰撞次数,得出了互相关均值,并对这两种二维QCC码进行了误码率的仿真比较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表明,当码字长度确定时,QCC/OOC码的码字性能较QCC/QCC码更加优良,码字容量更大,但对跳频码片的要求较高.当码字容量确定时,较大p值的QCC/QCC码的码字性能更加优良,但码字长度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LDPC编码的协作通信方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空间分集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抗无线信道中的衰落.由于受到体积、重量、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在无线通信系统的用户终端上实现多天线技术较为困难.而在单天线的无线用户间通过协作,共享天线,可以实现虚拟的多天线.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线性分组码,利用其码字内码元间固有的相关性,通过不同的用户发送码字的不同部分,可以实现虚拟的多发送天线,获得发送分集增益,在不增加系统带宽和发射功率、系统复杂度也不会明显增加的情况下能显著地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星型生成式对抗网络-语音转换(Star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Voice Conversion,StarGAN-VC)模型,研究了一种先进的语音风格转换技术,旨在实现对语音信号的高效转换。首先,详细阐述了基于StarGAN-VC的语音转换方法的基本原理。其次,深入研究特征提取和基频转换方法,以及StarGAN-VC模型的数学原理。最后,通过在VCC2018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频谱包络相似度和基频准确度等指标上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报道采用光码分多分址(OCDMA)技术实现了3用户通信的实验,传输速率为2.5 Gchip/s,传输距离为20 km.给出了OCDMA系统基本参数设计方法,搭建并实现了OCDMA实验,通过设计实验系统与得到的实验结果作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我们成功实现了3用户传输2.5 Gchip/s的OCDMA通信实验,并验证了多用户干扰是OCDMA系统下降的主要噪声源.  相似文献   

12.
OCDMA系统二维QPC地址码的设计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光纤信道波长片和时间片的重新组合,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二维OCDMA系统的素数码(2D-QPC)的结构方案;给出了具体的码字设计步骤和过程;运用有限域理论,分析了码字的相关特性.在此基础上,根据"撞击法'研究2D-QPC应用于同步OCDMA系统时的用户容量和误码性能.结果表明:较之一维QPC,2D-QPC的相关特性有了很大的改进,最大自相关旁瓣由1降为0,最大互相关由2降为1;2D-QPC在系统容量上也有很大提高,在相同带宽,传输速率相同的情况下,比一维QPC的系统容量增加p 1倍.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啁啾布拉格光纤光栅和光纤延迟线的正负啁啾编码光码分多址(OCDMA)方案.建立了系统结构的数学模型,从理论上推导了系统误码率公式;并数值分析了误码率及单用户最大数据速率等系统性能.结果表明,系统误码性能远远优于一维素数码OCDMA系统;在同码长、同误码率情况下,系统在线用户数可达电域中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码分多址系统的两倍.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基于RS码(Reed-Solomon Code)的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的前向纠错编码方案,仿真分析了该方案对一维、二维OCDMA系统的纠错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码长、相同码重光地址码的OCDMA系统,采用前向纠错(FEC)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系统误码率,提高系统客量,改善系统性能.对于来自同一码族的OCDMA系统,随码重增加,系统性能改善越好.
Abstract:
A novel forward error-correct (FEC) scheme based on Reed-Solomon code (RS code) is proposed for optical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CDMA) systems.The error-correcting ability of the presented FEC scheme for one-dimension and two-dimension OCDMA systems a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Research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bit error rate (BER) of OCDMA system using FEC technology is better than that withoutwit using FEC technology at the condition of same code length and code weight.And the capacity is also largely enhanced due to the application of FEC technology.Moreover,for the address code of OCDMA system coming from the same code family,the BER is improv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de weight.  相似文献   

15.
A construction scheme of variable-weight optical orthogonal codes (VW-OOCs) for asynchronous optical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CDMA) system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code family can be obtained by programming in Matlab with the given code weight and corresponding capacity. The formula of bit error rate (BER) is derived by taking account of the effects of shot noise, avalanche photodiode (APD) bulk, thermal noise and surface leakage currents. The OCDMA system with the VW-OOCs is designed and improved.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VW-OOCs have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BER. Despite of coming from the same code family or not, the codes with larger weight have lower BER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codes in the same conditions. By taking simulation, the conclus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nalysis of BER in theory. And the ideal eye diagrams are obtained by the optical hard limiter.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光硬限幅器和RS码的多波长OCDMA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采用多个光硬限幅器和RS信道编码的多波长光码多分址(MW OCDMA)系统,理论分析了其误码率和(BER)和归一化吞吐量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光硬限幅器的MW OCDMA系统BER性能将明显改善,进一步采用RS信道编码后,MW OCDMA系统BER性能将大大改善.另一方面,采用光硬限幅器的MW OCDMA系统的归一化吞吐量明显提高,特别是归一化吞吐量峰值提高了约1倍,但进一步采用RS信道编码后,MW OCDMA系统的归一化吞吐量并没有提高,在系统负载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还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7.
为了得到性能较为良好的正交码,采用没有重复数字的全间隔集,进行了地址码的设计和系统仿真验证,设计出的正交码具有理想的相关性和灵活的码字容量。分析整个系统,在考虑各种噪声和多址干扰的影响下,推导出正交码的误比特率公式。自行设计并搭建了采用光纤延时线作为编解码器的异步光码多分址系统。结果表明,该正交码能够适应更多用户的需求,通过误比特率公式计算和系统仿真得到的结果都较为理想,此研究对需要大容量的光码多分址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气激光信道对光信号衰减极大的特性,提出了一种用Simulink构建的Turbo码系统仿真模型,分别与未采用信道编码和采用卷积编码方案的仿真系统进行了误码率(BER)性能对比,结果显示出了Turbo码在实现低误码率的大气激光信息传输中的优越性,为Turbo码在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守源  余重秀  张琦 《中国激光》2005,32(8):081-1085
在素数跳频码(PHCs)的基础上,研究了修正素数跳频码(MPHCs)的构造方法和性能,提出了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编解码实现修正素数跳频码这种二维地址码的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方案。并通过对素数跳频码和修正素数跳频码这两种码字误码性能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对于相同的素数P,当系统误码率(BER)B≤10^-9,P≥37时,修正素数跳频码所容纳的最大用户数大于素数跳频码;在光纤布拉格光栅阵列上修正素数跳频码所需要的编码光栅数相对素数跳频码减少(P一1)/2个,从而降低了光纤布拉格光栅阵列的制作难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跳频扩时光正交码的光码分多址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正交码(OOC)的跳频方案,与OOC系统相比,采用该跳频码字的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的可容纳用户数目得到了极大提高,并且多用户干扰(MAI)大大降低,从而系统整体性能得到提高。同时提出了使用该跳频码的多比特传输光码分多址系统方案,该方案利用了跳频码字数目的充裕性,使得系统传输速率成倍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