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和比较IEEE802.11无线局域网分别采用3种典型MAC机制时的TCP性能,深入研究了MAC机制对无线局域网中TCP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由MAC机制所决定的信道冲突率、MAC帧丢失率、MAC帧传输时延抖动幅度和频率、网络吞吐量和公平性将直接影响无线局域网中TCP的吞吐量、公平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非饱和状态下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协议的性能,针对非饱和状态下的无线局域网,引入虚拟空闲时间定量描述系统的忙碌程度,对二维马尔科夫链模型进行改进.在理想信道条件下,使用基本接人方式,利用改进模型研究虚拟空闲时间及站点数对DCF性能(系统吞吐量和分组传输平均时延)的影响.理论推导及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虚拟空闲时间下,随着站点数的增加,系统非饱和吞吐量为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过程,分组传输时延则是平稳上升的过程,与选取的对比模型相比,吞吐量在站点数目较小时有明显改善,时延性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海上通信网络高带宽、自组织、强实时性等通信需求,在分析无线Mesh网络特点和组网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网状结构与无线局域网相结合的多跳组网模式。通过智能天线技术和空中中继平台增加网络覆盖范围,并利用OPNET对该网络结构进行仿真实现,结果表明,该网络结构在吞吐量、丢包率和时延等性能方面有着良好的表现。WAMesh网络可满足海上移动环境中高速率、低时延的传输要求,对Mesh网络在军事领域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IEEE 802.11协议的无线局域网(WLAN)能够为无线多媒体应用提供足够的带宽,由于无线接入点AP(Access Point)发射功率受限,其服务覆盖范围也因此受限,这使得终端在移动过程中需要在不同AP之间频繁地切换,由此带来的时延严重影响了无线多媒体应用的服务质量。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信道掩码和优先级的选择扫描策略和选择性邻居图缓存算法,增大了命中缓存的概率,减少了扫描的信道数量和系统信令开销。仿真结果表明,该切换方案可以有效降低移动节点MN(Mobile Node)在共享WiFi(Wireless Fidelity)系统中不同AP间的切换时延,满足了无线多媒体业务(如VoIP)的传输要求。  相似文献   

5.
多点对点无线视频图像传输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频通信是目前计算机和通信领域的一个热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和多媒体技术 ,特别是视频压缩技术的发展 ,视频传输将成为IP网络的重要业务。近些年来 ,随着局域网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和现代通信方式的不断变化 ,尤其是移动和便携式通信的发展 ,无线局域网 (WLAN)也逐渐成为计算机通信领域的一个热点。论述了应用无线局域网进行多点对点传输视频的特点 ,并提出一种采用多线程 (Multi thread)和套接口 (Socket)技术实现多点对点无线视频传输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基于VoIP和监牙技术的无线电话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局域网内,为有效实现信息传递与通信,解决企业、学校等办公环境下的无线语音通信问题,充分发挥互连网与无线接入的优势,笔成功构架并实现了基于VoIP和蓝牙技术的无线电话系统。本系统基于VoIP技术,以ARM为移动终端处理器,采用蓝牙无线传输协议,实现局域网内的多路无线IP电话。  相似文献   

7.
李凯  赵合计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41(13):157-159,206
在OPNET网络仿真开发平台上,构建出基于SMART_Polling的无线局域网的仿真模型,描述了OPNET的建模过程,给出和分析了SMART_Polling机制下WLAN网络性能(吞吐量、媒体接入时延)的仿真结果。采用SMART_Polling机制实现WLAN,网络吞吐量性能优于基于CSMA/CA协议的无线局域网,系统接入效率高、灵活性强。  相似文献   

8.
基于以太局域网的IP电话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以太网为对象,设计了一个在局域网中进行视频、音频通信的IP电话系统。该系统可以方便局域网内用户之间的联系,增加了传统分机所没有的功能,扩展了局域网的使用范围,提高了局域网的利用率。对音视频数据在以太网上传输性能的实时测试(包括往返时延、传输时延抖动和分组丢失等),结果表明,带宽为10Mbps的以太网在办公室使用情况下能基本具备实时传送语音和数据量较大的视频信号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因为移动需求,无线局域网的节点大多采用电池供电,节能对延长节点的工作时间极为重要.IEEE 802.11标准提出了电源管理策略,即允许无数据传递任务的节点进入体眠模式以节省能耗.对上述策略进行建模与分析,导出了数据包传递时延、节点的连续休眠次数、活跃时间以及节点在活跃与休眠模式之间的切换次数等指标,提出了适用于IEEE 802.11基础设施无线局域网的时延感知的电源管理策略并对之进行数值分析,这种方案可以让节点寻找到最优的休眠时间长度以使能耗最低且满足给定的时延约束.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铁的日益普及,在高铁列车与地面之间建立移动数据通道,满足车地数据传输以及旅客上网的需求,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问题.现有GSM-R和LTE-R的解决方案,还存在带宽小、时延大、传输不稳定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采用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简称为MEC)技术来优化高铁通信网络.主要思想是在车厢和基站部署MEC服务器,经过两级MEC服务器的协同配合,达到复用空口链路、提升无线传输稳定性和降低时延的目的,并最终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实际网络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案可显著提升传输速率、减小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