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徐晓东 《陶瓷研究》2020,(3):109-111
陶瓷绘画上的留白,从我们对陶瓷绘画上理解解释,就是指在陶瓷绘画上根据瓷器器型体现的画面构图和需要表达某种意境而留出适当的空白部分,在中国陶瓷绘画实际应用中,体现的是一种画面的构图和布局运用。陶瓷绘画中的留白很大程度上的借用中国画中留白的艺术理念,从某种器型直接带来的造型美中适当的留出体现器物本身质感能更大程度的体现更多的美感,从而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传统绘画中是非常讲究"空白"的,(即留白)空白有一种空灵旷达的艺术之美。在某种程度上,空白表现着画家高深的文化修养和广阔胸怀。"知黑守白"、"计白当黑",是老子对人间万物的一种大彻大悟、观象处世的豁达品格和忘我精神的境界。表现在画面上就变成了画家精神境界透脱的超越。一幅画往黑画较容易,而留白却很难,因为那"留白"要比"守黑"需要画家更加的苦心经营,付出更多的智慧。谢赫在《六法》中的"经营位置",虽是讲构图、布局,但其中就包括了画面中的"留白"。因为"白"的境界所要包含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因素要远远超过表  相似文献   

3.
正工笔动物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画种,发展至今已留下大量精湛的遗产。这些艺术珍品以其悠久的历史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保留了许多其它艺术形式无可替代的艺术特征和独有的艺术特色。动物走兽画自唐以来,历尽宋元,走过了它最辉煌的时期。明代和清朝前期走兽画曾一度处于萎缩状态,但是通过传教士的媒介,西方的写实绘画传入中国。他们把素描、透视、明暗的法则同中国的传统绘画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中西合璧的画风,走兽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清末岭南画派受到西洋画影响也与之巧妙结合,这时期也是传统走兽画走  相似文献   

4.
紫砂壶的人文精神在于茶壶的设计中所注入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紫砂壶的融入在于形成一种神似的艺术境界。想把文化和紫砂巧妙地结合起来,需要从业者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并深入紫砂的精髓,融入自身独特的感悟。具有人文精神的紫砂壶作品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对陶瓷创作时不仅讲究工艺性,独创性,同时一点,讲究整体画面的气势,陶瓷器型大小不一,做到“方寸之间,天地宽”不要让陶瓷的局限性所束缚。在构图中敢于留白,用块面组成画面的厚重体积感,形成画中远看响亮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仿古陶罐》罐形呈椭圆状,底足稳重,整个画面如一幅画,远处树木茂盛,近处一人一栏,手拿蒲扇,清灵闲逸又极富动感,传递出安宁、和谐、古雅的气息,令人神往不已。画面刀刀见笔、笔笔传神,线条的长短粗细、抑扬顿挫恰到好处,刻画出中国画的水墨意境,而恰到好处的留白,则更进一步呼应了画面内涵,带给人无限希望的神韵。  相似文献   

7.
在对陶瓷创作时不仅讲究工艺性,独创性,同时一点,讲究整体画面的气势,陶瓷器型大小不一,做到“方寸之间,天地宽”不要让陶瓷的局限性所束缚。在构图中敢于留白,用块面组成画面的厚重体积感,形成画中远看响亮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的"留白"现象导其源是伴随着画史而发生发展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留白"是中国画造美、审美之必须。一、"留白"的美学意义中国画中的"留白",或者说是"布白",是要求艺术性与审美性恰到好处的结合才可使画作达到以虚衬实、虚实相生的尚意境界。笪重光于《画筌》中有语:"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郭熙在他的画论《林泉高致》中说:"山欲高,尽出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如此"高"与"远"  相似文献   

9.
董建平 《江苏陶瓷》2012,45(2):67-67
紫砂壶是文人雅士高品位的象征,紫砂壶集诗、书、画、印于一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写真,紫砂壶对传统文化的表现力是衡量紫砂艺术价值的一个标准。通过紫砂壶这一载体,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在壶体上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融中国传统文化于一壶的紫砂文化,深刻影响着我们高质量的生活品质。紫砂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在于它蕴含着我们欣赏  相似文献   

10.
一、传统陶瓷花鸟画的艺术特征 传统陶瓷花鸟讲究情景交融,气韵生动的绘画观。“气韵生动”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易经》中提出“立象以尽意”的主张,是因为在东方先哲的心中,自然是一种恒常变动的流体,循环不止而出神入化,是滋生世间万物的根本规律。东方艺术之精髓在于把握流动的形式韵味,也就是旨在把握生命精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艺术门类纷纭众多,然而千变万化而不离其宗——夸张。夸张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念。没有夸张这个表现手法,中国的艺术精髓也不复存在了。为什么我们的中国艺术特别注重夸张手法呢?究其根本,在于我们民族的艺术追求或艺术的评价标准,不是生活的照搬、模仿(及“形似”),而是生活的提炼、概括(及“神似”),不夸张是无法臻于这种“神似”的畅达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文人画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文人画”也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文人画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汉代,张衡、蔡邕皆有画名。画品虽不传世但是典籍皆有所记载。唐代诗歌盛行,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使后世奉他为文人画的鼻祖。他的绘画作品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范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蔚然成风,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重写意、重表现的特点与西方绘画重写实、重再现的艺术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画是由独特的中国民族文化所孕育的,而且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独具特色的绘画理论和方法。她不追求事物的真实写照而追求画内及画外的“似与不似”“不到之到”的意境意趣,不追求科学的透视和物体造型的完满而是欣赏一种符合人们“心”“理”需要的经营布局.  相似文献   

14.
陈诚 《陶瓷研究》2010,(1):107-109
历史上文人士大夫不仅擅文,亦善画,故其画亦称“文人画”或“士夫画”,也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的画,以区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被奉为“南宋之祖”。但旧时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工及御苑画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与陶瓷装饰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影青 《陶瓷研究》1998,13(2):32-33
“中国画”与陶瓷装饰小议刘影青(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333001)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品类繁多,而且各类艺术形式都有它悠久的历史和极高的艺术成就。在各类艺术形式中,“中国画”应属“龙头”了。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它对诸多艺术形式的影响是极为深远而...  相似文献   

16.
五彩瓷色彩明艳、构图巧妙,历经明代不同时期发展,于清康熙时期达到巅峰。结合摄影学、设计学、装裱艺术等相关理论,研究大场景人物题材康熙五彩瓷的构图。以“五彩”命名为切入点,以绘画和装饰分类。研究发现,陶瓷五彩具有“团组——椭圆形”“综合”“环绕——孑立式”“主次搭配”等不同类型。大场景人物题材康熙五彩瓷巧妙之处在于根据绘画和装饰的条件,灵活表达,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7.
诗意藤蔓     
小伊 《中国搪瓷》2012,(3):42-45
设计师用国际、现代的设计语言来演绎家乡的藤,让藤制品退去廉价和低劣的品相,还原了藤原本的浪漫和诗意。①哈吉亚系列哥特式的风格与高耸的穹顶相呼应,给人一种皇室般的奢华感精湛的手工艺围绕一个铝制框架结构编织而成,留白镂空处,让视觉延伸穿透,整体轻盈中又显张力,  相似文献   

18.
余斌 《景德镇陶瓷》2011,(4):I0178-I0179
工笔人物画是中吲最占老的画种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所谓工笔画法,指的是用笔工整细致,一丝不苟,平沾亮丽,不存瑕疵。  相似文献   

19.
留白,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美学原则,它在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凝结了丰富的审美智慧,具有鲜明深厚的华夏美学精神特质。从留白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体现和它的审美意蕴等方面展开分析,阐述了在现代陶瓷装饰中应用留白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诗意藤蔓     
小伊 《中华手工》2012,(3):42-45
设计师用国际、现代的设计语言来演绎家乡的藤,让藤制品退去廉价和低劣的品相,还原了藤原本的浪漫和诗意。①哈吉亚系列哥特式的风格与高耸的穹顶相呼应,给人一种皇室般的奢华感精湛的手工艺围绕一个铝制框架结构编织而成,留白镂空处,让视觉延伸穿透,整体轻盈中又显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