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龙泉窑青瓷和哥窑瓷,造型典雅,制作精致,在五代烧制秘色瓷的基础上,融合南北各方青瓷烧制技艺的精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文章结合龙泉窑宋代青瓷、哥窑龙泉窑址的瓷器等的研究,分析宋代龙泉窑和哥窑瓷的器物类型和造型理念。对青瓷烧制研究及其文化研究均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哥窑率先在宋代龙泉小梅烧制成功,至南宋及元明时期成为专为宫廷烧造御器的"官窑",历代受到世人的追捧.本文就龙泉南宋哥窑青瓷之瓷釉特征、瓷釉配方研究及其烧制工艺进行探讨,提出了宋代哥窑瓷釉敦厚丰润、玉质感强,与其釉料中的萤石矿比例、氧化钙、氧化钾等元素比例的提高有关,与龙泉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关,与龙泉青瓷的传统烧制技...  相似文献   

3.
以龙泉窑梅子青釉为基础,分别用氧化锌和碳酸钡逐步替代石灰石共配制15种釉,施于龙泉弟窑胎和哥窑胎上,采用氧化气氛和还原气氛进行烧制实验,通过观察釉的成熟度、光泽度、透明度、晶体分布、气泡数量和大小、裂纹等性状并结合相图,推论出氧化锌和氧化钡替代氧化钙对釉的始熔温度、高温粘度和热膨胀系数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哥窑瓷一直以文化底蕴深厚和开片艺术独特著称,为瓷器艺术和人文精神的象征,体现型制端庄、风格清雅俊秀、纹饰自然的美学品质。文章在哥窑窑址确立、哥窑瓷审美、哥窑烧制技艺研究等三方面进行探讨,对研究和烧制哥窑瓷器之人有良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溪口窑为龙泉青瓷窑系的一大组成部分。文章从田野考古及其史实材料研究出发,阐述了溪口窑址为黑胎青瓷的主要窑址、溪口窑走宫廷官窑精品路线、溪口窑宋至元代均在烧制哥窑瓷器的特性,并从工艺特征角度,初步探索了龙泉黑胎青瓷(哥窑瓷)紫口铁足、自然开片、胎釉特性繁杂、器型雅致等基本特征。文章以事实为依据,条分缕析,论理透彻,对溪口窑和哥窑瓷的研究与烧制均具有良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白瓷一般是指瓷胎为白色,表面为透明釉的瓷器,即在含铁量低的瓷坯上施以纯净透明或乳浊高温釉后入窑经1300℃以上烧制而成的. 白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白陶,经历了由白陶到釉陶,再到原始青瓷,最终产生白瓷的多个阶段的探索、创新、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南宋哥窑瓷器是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稀世珍品,是青瓷烧制史上一种珍贵的典范。恢复南宋哥窑瓷器的烧制的当前瓷艺界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文献研究、对龙泉窑址的考察,并结合青瓷烧制技艺进行实战研究探索,提出有效研究的三大策略,对哥窑瓷研究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哥窑千年,历史上谜团多,争议多。现代考古事实表明,文献记载的哥窑在龙泉,龙泉窑南宋初在朝廷专设的几座窑场里创烧了哥窑,以开片、黑胎、器型端庄为典型特征的哥窑从此成为历代仿烧历代受人追捧的瓷器。文章以历史文献和考古事实为依据阐述了哥窑在龙泉成功诞生的九大因素。对古哥窑研究、对宋代龙泉窑研究均匀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1928年起,陈万里对龙泉窑的调查发现黑胎青瓷始,一直在寻找哥窑窑址。1959年末至1960年初,朱伯谦等对龙泉窑的大窑、溪口、金村等地进行小规模试掘,找到黑胎青瓷窑址七处。2010年冬至201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龙泉青瓷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溪口瓦窑垟窑址、小梅瓦窑路窑址等进行了考古调查、试掘与发掘工作。文章结合考古研究资料,梳理了龙泉黑胎青瓷在各主要窑口的瓷器类型及相特征,明确了龙泉黑胎青瓷的烧造年代,主要类型,及为南宋朝廷烧制的主要事实,进一步论证了“2012龙泉黑胎青瓷与哥窑论证会”确认“哥窑在龙泉”的论断。  相似文献   

10.
考据龙泉窑五代大窑、金村窑址,发现龙泉五代时烧制青瓷已极为谨慎,原料精选,加工工序繁杂,工艺成熟,做工精细,器型规整,装饰精细华美,修整简洁干净。瓷釉淡绿青翠,釉质透明温润,色泽与法门寺唐代地宫瓷器釉色相同。本文从窑址发掘出表明五代龙泉窑烧制秘色瓷之特征、文献资料表明龙泉窑分担五代钱氏贡瓷烧制任务、法门寺秘色瓷与大窑五代瓷片之瓷色一致等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论证,阐述龙泉窑五代时期烧制秘色瓷的情况及其工艺特征。对龙泉窑的历史研究及工艺文化探讨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宋代哥窑瓷以厚釉开片而闻名,据古书记载,哥窑开片形状互异,但罕见有形似"百极碎"、蟹爪纹。本文结合几十年的兴趣、学习和烧制探索,将成功研制瓷釉并烧制出"百圾碎"的过程,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进行总结,对青瓷研制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哥窑”为宋代龙泉章氏之兄所发明的釉面有金丝铁线的断纹开片,紫口铁足,胎体或黑、或深灰、或浅灰,其釉为失透乳浊釉,釉色以粉青、灰青、米黄为主。哥窑瓷在审美意义上看,具有器型端庄美、釉色如玉之淡雅美、纹片自然美等特征。文章结合考古史实和哥窑瓷器的特征进行阐述,对哥窑审美研究及其现代青瓷创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已有的考古资料可以证实,江西在晋代已经能生产青瓷。在江西丰城的罗湖一带,还发现了南朝时烧造瓷器的作坊。因此,可以认为:江西是我国古瓷生产较早的发源地之一。而景德镇的烧造瓷器则可能是晚唐或五代的事了。早期烧造的多是白瓷和青瓷,以支钉技术烧制碗、盘、盆、壶等生活用品为主。在我国瓷业繁荣昌盛的宋代,景德镇窑的产品已与当时的龙泉窑、耀州窑、汝窑、均窑等著名瓷窑的产品可以比美。从烧青瓷和白瓷,发展到烧造青白瓷,瓷胎体匀薄、釉色素润,由宋迄元盛烧不  相似文献   

14.
宋代瓷器的特点是以釉装饰取胜,同时人们更为注重瓷器的产地和窑口,名窑生产的瓷器在当时已是人们争相购买和收藏的对象,宋代名燥一时的名窑有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大名窑,此外还有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福建建阳窑等等,柴窑也是人们时常提及的名窑,但传世器物和文字资料均少见,因此直到现在对柴窑的认识依然不多。宋代是瓷器生产的第二个高潮(瓷器生产的第一个高潮在唐代),此时的瓷器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留。北宋出现了不同的窑口有各自不同的独特风格,白花齐放、争妍斗艳。  相似文献   

15.
前言浙江是我国青瓷的著名发源地。根据对出土文物的考察,在中国瓷器史上浙江青瓷出现的时间最早,从汉代上虞等地烧制成功瓷器以来,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名窑迭出,晋代瓯窑有“缥瓷”之称,唐代越窑有“千峰翠色”之誉,南宋官窑、龙泉哥窑和弟窑有“青翠如玉”之感,早已誉满海外,闻名世界。唐宋以后,越窑和龙泉窑青瓷大量行销海外,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青瓷的烧制工艺,是我国瓷器史上一个伟大的成就。研究浙江古代青瓷工艺的发展对研究我国陶瓷工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作者在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帮助下,对浙江古代青瓷和窑址作了大量的考察,并综合有关论文(1~10),对浙江古代青瓷工艺发展过程中某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邹云跃 《景德镇陶瓷》2014,(2):39-J0040
正景德镇是创造颜色釉瓷器历史悠久,品种最多,数量最大的著名瓷都。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学者题诗欣赏赞美景德镇烧造颜色釉瓷:"红如夕阳彩霞,绿如春江之水,青如雨过天晴。"尤其是窑变的颜色釉瓷好似色彩流淌江河,波涛翻滚,千变万化。光芒四射,其艺术效果之妙是难以形容的,使人赏心悦目,陶醉于色彩的绚丽万变之中。一、高温颜色釉的发展景德镇的高温颜色釉是在五代的青瓷、宋代的影青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影青瓷外,宋代还能烧制多种色釉瓷器,如天青、虾青、月白、朱砂、海棠红等。宋代的影青瓷,是我国制瓷史上的一代名贵品种,景德镇以此跻身名窑之列。这种影青瓷釉色介乎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  相似文献   

17.
龙泉青瓷五代开始为烧制秘色瓷,北宋“禁庭制样须索”。北宋阶段龙泉青瓷烧制的青瓷有几类?其器型属什么类型?文章从窑址考古资料及相关文献资料入手,探索了龙泉窑北宋时期的青瓷仿古造型、经典造型与仿生造型。指出北宋龙泉窑主要烧制的青瓷可分三类:生活器、陈设器和宫廷礼器。北宋龙泉青瓷人借瓷器表达内心感受和精神追求,体现其创新意识和烧制技艺。文章对北宋龙泉窑研究和龙泉青瓷烧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强夫 《陶瓷研究》1996,11(3):157-163
在元明时期彩瓷(包括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和五彩、粉彩等釉上彩)形成了制瓷业的主流之前,我国历代制瓷业仍以青瓷、黑瓷和白瓷为主,尤以青、白两瓷占据着南北地区制瓷业的统治地位.从商周时期发明的原始瓷始,就孕育着东汉晚期青瓷的诞生,而同时,青瓷的栾生姊妹黑瓷也出现了.原始瓷的发明是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发现并利用的烧制白陶的瓷土(或高岭土)、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烧制印纹硬陶的烧制工艺技术的提高和窑炉的改进及釉的发明分不开的.东汉晚期的青瓷在胎:釉及烧成温度上均已达到了瓷器的标准,标志原始瓷已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9.
考古发掘发现,龙泉窑洪武时期在大窑枫洞岩窑场烧造的瓷器,是专门为宫廷制作官样瓷器。其精工细作,精致烧制,体现出极高的规格要求。与文献记载的“行移饶、处等府烧造”的说法相符。文章结合历史研究、考古梳理和理性分析,阐述了洪武时代的龙泉官窑;洪武时代龙泉官窑瓷器的辨识与特色。对龙泉窑研究和洪武官窑研究均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彩瓷是中国陶瓷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开始生产瓷器,最初生产的瓷器呈青色,称之为"青瓷",以后逐渐生产白瓷。白瓷在隋代烧制已有一定的水平。白瓷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史上一件大事,它是后来各种瓷器的基础,没有白瓷就不会有后来五彩纷呈、百色争艳的青花、釉里红、古彩、斗彩、粉彩等各种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