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某石化公司乙烯装置及其配套装置投用后,干燥剂需频繁再生切换,过程中高压蒸汽用量较大,同时随再生次数增加,分子筛吸附能力下降.针对此情况开展干燥器再生周期延长技术攻关,通过理论计算、分阶段科学试验,将裂解气干燥器、第2干燥器以及氢气干燥器的再生切换周期较原设计延长25%、100%、50%,减少干燥剂再生次数,减缓干燥剂劣...  相似文献   

2.
对裂解气液相干燥器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应力强度评定和疲劳分析是保证用户使用安全和节约设备成本的有效方法。针对某乙烯装置裂解气液相干燥器,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依据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进行了应力强度及疲劳强度评定。结果表明,人孔与筒体的连接处等结构不连续处极易出现疲劳失效,该液相干燥器设备壳体和人孔螺柱疲劳强度评定合格,所有部位的应力强度均满足疲劳寿命设计要求,符合设备安全平稳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3.
金陵分公司连续重整装置再生干燥器是引进德国SILICA公司的产品,本文对干燥器在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郝成立 《石化技术》2011,18(4):13-16
介绍了在线质潜分析在乙烯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在线质谱仪取样系统的结构,针对应用中经常发生的试样气带液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取样系统的改造,试样带液问题得到解决,保证了在线质谱仪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简单介绍乙烯装置干燥器再生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乙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再生过程控制中所存在的耦合问题,建立数学模型,重点分析干燥器再生系统温度与流量控制耦合产生的原因,结合数学函数关系表达式推导出干燥器再生系统的解耦控制算法,并利用DCS前馈控制功能实现再生系统的解耦控制,希望对类似的耦合控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某企业乙烯装置“110万t改扩建”后,裂解气压缩机组出现能耗高、负荷不匹配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实时运行参数计算了裂解气汽轮机的内效率与能耗,并与厂家提供的标准参数进行比较;运用ASPEN PLUS工艺模拟软件计算压缩机做功,从而得出机组机械效率,同时运用“弗留格尔公式”与拟合凝汽器标准曲线分析汽轮机流通面积与凝汽器实时工况。分析结果表明:汽轮机高压部分流通面积减小,内效率下降,使凝汽器实时工况偏离特性曲线,造成机组能耗偏高。  相似文献   

7.
张小锋  湛世辉  冯霄 《石油化工》2014,43(10):1190-1195
针对乙烯急冷过程中裂解气420℃左右的热量被直接降级至220℃使用,从而造成高品位热量损失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分等级回收裂解气高温余热的新工艺流程,即引入炼厂减三线油直接喷淋来自废热锅炉的高温裂解气,通过循环高温减三线油去发生高压蒸汽,与原工艺流程中急冷油循环去发生稀释蒸汽组合,构成分级多次回收高温裂解气余热的新流程。使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新流程和原流程,模拟结果表明,两种流程所能提供的总热量基本一致,新流程可以使裂解气高温余热同时副产高压蒸汽和稀释蒸汽。以640 kt/a乙烯装置为例进行经济核算,可增加经济效益798万元/a。  相似文献   

8.
在讨论乙烯装置裂解气试样预处理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试样突然带水、带油及采样器工作紊乱对在线色谱分析系统产生的影响,通过采用在试样预处理系统顶端加装压力控制阀、优化试样输出流量、过滤器回流入口端加装蒸汽输入口及做好保温拌热等措施,使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明显改善,保障了在线色谱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乙烯装置规模的不断扩大,所采用的压缩机组也越来越大型化.同时,对压缩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依托某大型乙烯装置的工程实践,介绍了国内首台裂解气压缩机用100 MW抽凝式汽轮机国产化研发过程,对该汽轮机的主要参数、结构配置、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其中多项技术开发的应用创新,解决...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大型乙烯裂解气压缩机组(H598)在沈阳鼓风集团研制成功并运往茂名使用。该机组是我国目前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大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组,机组采用三缸联运式结构,配套能力为64×10^4t/a乙烯,专为茂名石化乙烯工程配套。试车运行验证,该机组高、中、低压缸机械运转和性能试验正常,各测振点的振动值都在20μm以下,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者超过了设计标准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裂解气压缩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作为切入点,对压缩机浮环密封的控制系统进行剖析,详细论述了浮环密封控制系统各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刻认识压缩机浮环密封的工作状况,更好地理解浮环密封控制系统各参数的变化对压缩机运行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克拉美丽气田天然气处理站烃水露点控制工艺采用J-T阀节流制冷,注乙二醇防冻的低温分离工艺,但其外输天然气烃水露点出现不稳定、不合格现象。应用HYSYS软件根据天然气处理流程的物料及能量平衡评价烃水露点控制工艺,结果为:高压节流注醇工艺选择合理;通过对其核心设备包括低温分离器和气-气换热器结构及工作性能分析,找出烃水露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低温分离器和气-气换热器选型不合理。根据克拉美丽天然气处理站烃水露点不合格原因提出了改造方案:沿用高压节流注醇工艺,其关键设备选型采用两台管壳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串联+SMMSM高效分离器的组合方案,将外输天然气烃水露点计算值控制在-13℃左右,考虑低温分离器与烃水露点的实际温差,可控制外输气烃水露点能达到小于-5℃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苏里格地区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广泛分布。在区域构造平缓和储层物性普遍较差的背景下,天然气二次运移以气体膨胀驱动为主。天然气充注能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烃源岩的有效排气量,而且与被充注的储层厚度及储层孔隙度有关,从而提出用储层天然气充注指数定量评价天然气的充注能力。参考储层气、水两相渗流实验分析结果,确定储层天然气强充注、中等充注和弱充注的储层天然气充注指数评价标准。苏里格地区石炭-二叠系天然气有效充注主要发生在石炭系本溪组-二叠系盒8段之间,储层天然气充注指数在多数地区为0.4~0.6,总体上属于中等-强充注。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霍尔果斯油气田油气特征及油气充注次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色谱、质谱和碳同位素等分析技术对准噶尔盆地霍尔果斯油气田进行油气特征和油气源对比分析认为,该油气田原油来源于白垩系烃源岩,天然气来源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利用干酪根裂解气动力学和同位素动力学对霍尔果斯油气田生气史和碳同位素演化特征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油气田的天然气不是白垩系原油裂解形成的,而是源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干酪根裂解形成的,烃源岩大量生气开始于12 Ma或10 Ma左右,天然气成藏时期约为6Ma.研究结果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明确抽提过程中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所获得的生物标志物参数的影响,对基于生物标志物的生烃母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选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熟富有机质泥页岩进行生、排烃热模拟实验,并结合热模拟固体残样的实测随机镜质体反射率(RO)值,准确剖析热演化程度和溶剂极性对生源和沉积环境参数适用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溶剂极性的大小不仅会影响抽提物的产率和族组分特征,而且会显著影响抽提物中正构烷烃、三环萜烷的分布特征,但对甾烷的分布特征影响并不明显。溶剂极性和热演化的双重影响导致生物标志物参数的适用范围存在明显区别,∑C21-/∑C22+和(nC21+nC22)/(nC28+nC29)仅在低熟—高成熟的中期阶段(RO值介于0.70%~1.48%之间)可作为有效的生源参数,而沉积环境判识参数∑三环萜烷/∑藿烷值适用范围更窄,仅在低熟—高成熟早期阶段(RO值介于0.70%~1.34%之间)有...  相似文献   

17.
18.
川渝气田某天然气净化厂脱硫装置具有酸气负荷高、处理量大、胺液循环量大等特点,从检修结果看,再生塔底部、重沸器、半贫液返回线等位置腐蚀减薄严重。利用宏观观察、腐蚀挂片、氢探针等方法分析和评价了现场条件下的腐蚀状况,并制定了相应的腐蚀控制措施和监/检测方案。结果表明,循环量和酸气负荷较高是导致再生塔底部腐蚀严重的主要因素,碳钢内衬316L不锈钢可以较好地抑制再生塔底部环境下的腐蚀。  相似文献   

19.
The zeolite HZSM-5, was synthesized in the absence of an organic template.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zeolite HZSM-5 was performed by X-ray diffraction,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or catalytic tests, applying the free kinetic model,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activation energy for the pyrolysis of pure VGO was of 82 kJ mol?1 and for VGO/HZSM-5, the value decreased to approximately 60 kJ mol?1, demonstr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cid sites effect of zeolite ZSM-5 for the VGO pyrolysis resulting in production of gas, gasoline and diesel.  相似文献   

20.
Translated from Khimicheskoe i Neftyanoe Mashinostroenie, No. 9, pp. 7–9, September, 19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