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连续萃取法和高压萃取法萃取阿拉比卡豆和罗布斯塔豆,得到12°Bé咖啡萃取液,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提取其香气,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分析其香气成分,以研究不同萃取方式及不同咖啡豆对萃取液香气成分的影响。罗布斯塔豆采用连续萃取方式和高压萃取方式得到的咖啡液香气成分分别为30种和26种,阿拉比卡豆连续萃取方式的咖啡萃取液分析出的香气成分为28种;同种咖啡豆不同萃取方式得到的咖啡萃取液香气成分和含量不同,且采用连续萃取方式得到的香气成分更丰富;不同咖啡豆相同萃取方式得到的萃取液香气成分和含量不同,罗布斯塔豆咖啡液偏向烤香、坚果、巧克力、焦香、松木香、壤香,而阿拉比卡豆咖啡液偏向酸香、焦甜香、奶油香、坚果、果香、烤香、木香,阿拉比卡豆萃取液比罗布斯塔豆萃取液香气更丰富。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咖啡冷萃和热萃的香气差别,用云南阿拉比卡咖啡冷萃和热萃为原料,采用热脱附进行香气成分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其香气成分,再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行峰面积对比含量。同种豆两种萃取方式的香气成分展开剖析,由香气挥发成分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为萃取液的应用提供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倩  蒲彪 《食品工业科技》2012,(2):334-337,341
为了优化花椒香气成分HS-SPME萃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以提取物质的质(色)谱图总峰面积为考察指标,对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原料用量进行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萃取温度对总峰面积有显著影响,萃取时间和原料用量对其影响不显著;萃取时间和原料用量的交互作用显著,其它交互作用均不显著;得到萃取花椒香气成分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5.97℃,萃取时间30.73min,原料用量3.15g,在此条件下,香气成分总峰面积为2.21101×109。  相似文献   

4.
以越南罗布斯塔咖啡速溶粉和萃取液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对比不同萃取工艺造成的香气成分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连用GCMSD-FID法,比较两种咖啡工艺产品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结果表明,罗布斯塔主要由酯类、硫类、呋喃类、醛类、内脂、醇类、酚类、酸类等挥发性化合物构成,罗布斯塔的萃取液的挥发性物质更多,香气更丰富。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普洱熟茶香气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气质联用的萃取条件。方法利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以香气物质的质谱图峰面积为考察指标,对水/茶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进行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结果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水茶比的二次项和萃取温度的二次项对普洱茶中香气成分提取有显著影响(P0.05),而其他几项影响不显著。利用Design-Expert 8.0软件,对数据分析后,得到最优条件为水/茶比为9.76、萃取时间2.47 h、萃取温度76.64℃。结论在优化的条件下,香气物质峰面积可达到理论上的最大值是5.48×10~8。  相似文献   

6.
利用响应面法研究不同萃取参数对生板栗香气成分萃取效果的影响。分别优化固相微萃取的萃取纤维头、萃取温度、平衡时间、萃取时间等因素,测定其对生板栗香气成分的种类、总峰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65 μm聚二甲基硅烷/二乙烯苯(PDMS/DVB)萃取头、平衡时间18 min、萃取时间50 min、萃取温度58.5 ℃,在此优化条件下经气质联用法检测出生板栗香气成分21种,总峰面积48 382.7。其中醛类占14.40%、醇类占7.06%、酮类占7.72%、酯类占52.97%。  相似文献   

7.
研究砂梨香气成分的SPME萃取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NaCl添加量、萃取温度、样品量、萃取时间4因素的3个水平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峰个数和峰面积的二次回归方程.当样品量为3.4 g,萃取温度46℃,萃取时间45 min,盐添加量11%时,峰个数达137,峰面积为5 264.75.  相似文献   

8.
香气成分对葡萄蒸馏酒的风味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有效地分析葡萄蒸馏酒中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对影响萃取效果的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条件进行优化。采用HS-SPME与GC-MS相结合的方法对葡萄蒸馏酒中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萃取条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葡萄蒸馏酒中香气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的较优条件为萃取温度30℃、解析时间6 min、平衡时间10 min、萃取时间30 min、NaCl添加量0.20 g/mL、乙醇体积分数10%。在优化条件下得到香气成分的总峰面积与峰个数分别为3.494×108、34,从葡萄蒸馏酒中成功鉴定出酯类物质16种,醇类6种,醛类1种、酚类1种。该研究为葡萄蒸馏酒香气成分的分析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测定方法,也可为其他酒类香气成分的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萃取时间对冷萃咖啡液香气影响,以同一款焙炒咖啡豆为原料,分别选用12、16、24h的萃取时间经萃取得到冷萃咖啡液样品,采用热脱附法提取样品的香气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及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法(GC-MSD-FID)分析,深入研究不同萃取时间冷萃咖啡液的香气差异.其中萃取时间为12h的冷萃咖啡液分析出91种挥发...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化镇江香醋香气成分的提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提取物质的质(色)谱图总峰面积为响应值做响应面和等高线图.结果表明,HS-SPME萃取镇江香醋香气成分的最佳条件是氯化钠添加量2.5 g,萃取温度50.16℃,萃取时间39.76 min.  相似文献   

11.
唐文潇  肖瀛  蒋天宁  姜峰  朱婧  周一鸣 《食品科学》2022,43(24):239-248
以亚洲咖啡豆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浅、中、深3 种烘焙度的中国云南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产的卡蒂姆种咖啡豆,比较分析冷萃与热萃方式对萃取浓度、萃取率、可滴定酸、总酚、总糖、咖啡因、葫芦巴碱、绿原酸、抗氧化活性与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并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而探究烘焙度对冷萃咖啡理化指标与风味成分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烘焙度增加,冷萃咖啡的萃取浓度、萃取率均显著上升,可滴定酸、总酚、葫芦巴碱、绿原酸、抗氧化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冷萃咖啡较热萃咖啡拥有更高的萃取浓度、萃取率与总糖含量(P<0.05),而可滴定酸、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较热萃显著偏低(P<0.05)。经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分析发现,浅烘咖啡豆萃取液中的挥发性成分含量显著低于烘焙度高的咖啡萃取液,深烘咖啡豆萃取液中挥发性成分种类与总含量最多。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能较好区分冷萃和热萃咖啡,两者挥发性成分贡献率具有较大差异。2-丁酮、2-丁烯醛等花香类物质对浅烘冷萃咖啡贡献率更高,而2-甲基吡嗪、糠醇等呈现烘焙坚果类香气物质对浅烘热萃咖啡贡献率更高;2,6-二乙基吡嗪、川芎嗪等烘焙坚果类香气物质对中烘冷萃和热萃咖啡具有较高的贡献率;2-乙烯基呋喃、甲基糠硫醇、2,5-二乙基吡嗪、糠基甲基硫醚等物质对深烘冷萃咖啡有较高贡献率,二甲基二硫、对甲酚、1-甲基吡咯等物质对深烘热萃咖啡贡献率更高。相对于热萃咖啡,烘焙度对冷萃咖啡抗氧化能力与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红枣白兰地中的香气成分,并且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香气成分的萃取条件进行优化。以峰个数和面积为指标比较不同的因素对香气成分的影响,并且对萃取条件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优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40 min,乙醇含量10%, NaCl添加量1.0 g、解析时间6 min。在该萃取条件下,检测到红枣白兰地中的香气成分共81种,确定结构的有59种,其中包括酯类物质34种(85.47%),醇类物质7种(3.67%),酸类物质4种(4.61%),醛类物质6种(4.51%),其它种类物质8种(1.74%)。  相似文献   

13.
柿子果酒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晓艳  白卫东  黄玩娜 《酿酒》2011,38(1):52-56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柿子果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固相微萃取法的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添加NaCl的量对测得柿子酒香气成分色谱峰的面积和数目的影响,优选出固相微萃取的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40min,NaCl添加量为0.3g/mL(饱和)。比较固相微萃取、液-液萃取、蒸馏萃取这几种萃取方法,通过有效性验证,选出测定柿子果酒的最佳萃取方法是固相微萃取法。利用本实验优选的条件对柿子酒的香味物质进行萃取,共提取香气成分种类为55种,其中酯类23种,醇类15种,酸类13种,其他香气成分4种。柿子果酒的主要挥发性芳香成分是:异戊醇、苯乙醇、2-甲基-1-丁醇、甲酸异戊酯及异丁醇。  相似文献   

14.
优化GC检测欧李酒香气成分的萃取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气物质的组成表征果酒的特色,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欧李果酒中香气物质的条件,使气相色谱法检测香气物质的结果更精确。本文采用HS-SPME结合GC-FID检测欧李发酵酒中的香气物质,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加盐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出峰面积为响应值,运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了HS-SPME的萃取条件。结果表明,HS-SPME萃取欧李发酵酒中香气成分的适宜条件为:加盐量0.226g/mL、萃取温度29℃、萃取时间36min。该条件下萃取,结合GC-FID测得欧李发酵酒中32种香气成分,对其中10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含量较高的有:异戊醇110.734mg/L、己酸乙酯11.568mg/L、异丁醇8.7725mg/L、苯乙醇47.178mg/L、乙酸异戊酯15.655mg/L、丙醇1.7032mg/L。  相似文献   

15.
探讨顶空固相微萃取采集枇杷香气的最优条件,以红肉枇杷“金华1号”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样品量和萃取头类型4 个因素对枇杷香气检出峰数量和总峰面积的影响。以总峰面积为评价指标时,萃取条件最优组合为萃取温度50 ℃、萃取时间40 min、样品量6 g和萃取头类型85 μm PA,但检出峰数偏低。以检出峰数为评价指标,在保证检出峰数差异不显著的前提条件下,选取总峰面积大的萃取条件作为最优组合,即萃取条件的最优组合为萃取头类型50/30 μm DVB/CAR/PDMS、萃取时间20 min、萃取温度50 ℃、样品量5 g。本研究共检测到8 类91 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物质占17.6%;醛类物质占13.2%;酯类物质占24.2%;烷烃类物质占14.3% ;酮类占9.9%;烯烃类物质占10.9%;酸类物质占6.6%;其他类物质3 种,占3.3%。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固相微萃取联用技术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加电解质的量等对红葡萄酒中香气物质萃取的影响,优化了提取条件,建立了快速测定葡萄酒中香气物质的方法。质谱图中共分离出70个峰,利用计算机检索,结合已有的报道鉴定出65种香气物质,根据面积归一法测其相对含量,共占其色谱流出组分总量的98.46%。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萃取过程中各阶段咖啡液的香气化合物组成与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规律,选用危地马拉咖啡豆,连续恒压900 kPa萃取咖啡液,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咖啡液香气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挥发性关键香气化合物的恒压萃取进程符合幂定律方程,极性是决定动态萃取速率的关键因素。萃取初期,2-甲基吡嗪等强极性物质的萃取速率常数是弱极性物质β-大马酮的7~35倍;萃取末期,弱极性物质的总质量分数由20%增加至30%,香气平衡改变。连续萃取过程中,关键化合物的香气活度值在浅度和中度烘焙咖啡中的下降速率高于深度烘焙咖啡。基于实验数据并结合精品咖啡协会金杯萃取规则,研究提出:为获得滋味和香气平衡度更佳的咖啡萃取液,浅度和中度烘焙咖啡可控制在每17 g咖啡粉萃取杯量为30~40 g,深焙咖啡则可以适当增加至每17 g咖啡粉萃取杯量40~50 g。  相似文献   

18.
分析取样量、萃取时间、萃取温度3个因素对发酵香肠中挥发性成分萃取效果的影响,并对发酵6,9h的香肠中的香气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发酵香肠中风味物质的抽提条件为样品质量3.0g,萃取时间50min,萃取温度60℃。从发酵6,9h的香肠中分别鉴定出54,20种香气成分;酯类物质是发酵6h肠中主要挥发性成分,而发酵9h肠中主要成分为醇类,其中70.9%是乙醇,乙醇谱峰远高于其他化合物的谱峰,掩盖了其他化合物的谱峰。发酵6h与发酵9h的香肠中香气成分组成及相对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就风味物质而言,发酵6h的效果优于发酵9h的。  相似文献   

19.
HS-SPME-GC/MS方法在白兰地香气成分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顶空固相微革取(HS-SPME)和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白兰地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了萃取头种类、样品酒精度、预热时间、革取温度、革取时间和电解质NaCl用量等对白兰地酒中香气物质萃取的影响,优化了提取条件;比较了不同极性色谱柱对白兰地香气成分的分析效果,建立了快速测定白兰地酒中香气物质的方法.最终确定HS-SPME萃取白兰地香气物质的最佳条件为:采用弱极性的50μmDVB/CAR/PDMS革取头,稀释样品的酒精度为120mL/L,预热时间为20min,萃取温度为45℃,革取时间为30min,电解质NaCl浓度为0.30g/mL.并利用此方法分析了法国卡幕公司的V.S.O.P级白兰地的香气成分,质谱图中共分离出78个峰,鉴定出49种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20.
枇杷酒香气成分SPME萃取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P-SPME)对枇杷酒进行香气成分的萃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取样量为影响因素,色谱总峰面积为响应值,运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HP-SPME萃取枇杷酒香气成分的适宜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38.0℃、萃取时间32.5min、取样量8.5 mL。以此优化条件并结合GC-MS分析测得陈酿1年枇杷酒香气成分26种,相对含量高低依次为醇类47.33%、酯类37.73%、酸类7.9%和醛类0.32%,其中苯乙醇、1-壬醇、丁二酸二乙酯、水杨酸甲酯、己酸、辛酸乙酯和2-甲基丁酸乙酯等组分相对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