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9,(3)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大,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思辨能力就是必备的能力之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意识的注重对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有限的,甚至是空白的。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思辨能力培养的重大意义及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几点建议,希望对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有所启发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
跨文化思辨能力是当今社会人才的核心能力。本文通过分析跨文化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关系,指出培养学生跨文化思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提出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教学方法,并反思跨文化教学中的限制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以及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2)
思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也应着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然而,当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师生依旧一味地追求考试分数,都没有认识到思辨能力的重要性,都不重视对思辨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严重存在着"思辨缺席"的现象。本文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师作为课堂第一责任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第一,提高教师进行思辨能力培养的意识。第二,提高教师自身的思辨能力。第三,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1,(6)
当今时代,思辨能力是高素质人才适应国际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国内外教育界将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看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但目前学界对思辨能力培养的研究大都是从理论层面开展,更多的是反映问题,对实际教学中如何开展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如何找到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关注不多。行动研究能够有效地将科研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特针对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以行动研究的方式探索实践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医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普遍以语言训练为主,教学内容上缺乏与知识学习及专业学习的结合,坚持基础英语教学的单一课程设置。由于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医科院校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通过医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引入以内容为依托(CBI)的教学理论,以期寻找医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出路,培养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学术能力等的高素质国际化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往来更加密切,因此就需要更多具备良好英语口语的综合型人才。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但是很多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以及实践交际能力却始终得不到提升,哑巴英语、中式英语的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依旧存在。因此,如何在确保英语教学基本任务的基础上,有效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增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一个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1)
在现代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就我国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并未重视到这一点,从而导致学生在英语演讲辩论中,缺乏开放性的思考意识,最终输掉辩论比赛,很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不利于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通过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工作经验,具体对英语演讲辩论训练对大学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讨论,总结了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6)
胡适曾经说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采取一箭双雕的方法,既要教授语言知识,同时更要加强外国文化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然而,从实践中来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把英语当做应付四六级考试的工具,很少关注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当前,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提出全新的要求,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使其具备适应,交流和文化沟通的能力,以此在大学生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合跨文化能力与英语教学行动。基于此,下文重点探讨和分析融合跨文化能力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行动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同行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3)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析了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思辨人格倾向特质。其结果显示:民办高校非英专学生思辨人格倾向各纬度均值都低于非民办高校学生;在思辨人格倾向的两个类别上,民办高校学生的学术性高于社会性。此外,采用隐性融合式思辨能力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课程,能显著提升思辨人格倾向的寻真性、认知成熟度和开放性三个纬度。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辨人格倾向,在课程设置中应突出思辨核心技能的训练,使思辨能力显现于大学英语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6)
该研究根据我国大学生思辨能力较弱的现状,结合2015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基于布鲁姆认知分层框架、德尔斐双维模型等思辨能力层级理论,对照理查德·保罗和琳达·埃尔德提出的思辨能力的十条"智力标准",分别从认知技能和情感特质两个层面探讨基于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的课堂环节设计,以创新创业人才英语演讲能力与思辨能力提升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培养出英语语言技能、思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俱佳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